西医院校临床医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2022-12-31陈铭诗李晓晨
陈铭诗 李晓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01)
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医学科学,是对天地之间生生之德的赞誉,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思考,是对生命奥秘的探索[1]。2017年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中医走向世界进一步打开窗口。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正逐步地推进中医药的发展。对于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师来说,中医学课程成为推广中医、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的桥梁。
中医思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认知领悟自然、社会和人类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是中医学体系中的灵魂要素。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的问世,代表了中医思维与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时间的一致[2]。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张仲景对中医思维的高度概括。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曰: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意为行医治病,重要的在于思维[3]。中医思维的高低是临床医生诊疗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评价医学院校中医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那么,何为中医思维呢?中医思维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对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辨证分析,确立治法、方药,从而治疗疾病的临证思维方法[4]。近几年,中医思维出现较严重的弱化,严重影响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因此,2016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要加强中医学教学中中医思维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由此可见,在中医学教学中,中医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不仅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影响了西医院校学生对于中医的理解程度以及中医的推广。
1 中医思维的特点
中医思维包括整体思维、象数思维、辨证思维、中和思维。
1.1 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是中医思维的灵魂,是用统一、联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最早对整体思维的阐述见于《周易》,在《老子》《论语》中也有提及[5]。整体思维体现出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与周围的世界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病挛痹”。说明人与自然、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6]。在中医治疗方面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组方用药的君臣佐使,均是中医整体思维的体现。
1.2 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是中医独有的核心思维,象数思维起源于古人对天文进行的历算,是《周易》中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象”指事物表现出来的形象。“数”指一种表象的、定性的数[7]。象数思维是根据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将物象或意象(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符号)作为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的思维方式[8],如舌象、脉象、藏象、证象、阴阳之象、五运六气等均是象数思维的体现[9]。
1.3 辨证思维 辨证思维是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精准地辨证,正确地遣方用药,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素问·热论》中记载:“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伤寒论》中张仲景讲:“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以上2句话正是辨证思维的体现[10]。
1.4 中和思维 中和思维是中医思维的精髓。“中和”出自《周礼·大司乐》,建立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基础上[6]。中和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研究和处理问题时,注重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采用和谐与平衡的思维方法。阴阳学说、五行生克制化等均是“中和思维”的体现,此外,中医的整体思维和辨证思维也都融入了中和思维,如心肾不交、滋阴降火等中医理论,都是围绕中和思维来阐述的。中和思维也是中医治疗的最佳境界,即人体达到形神统一、与自然和谐的状态[11]。
2 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由于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温世伟等[12]认为由于受先天的线性思维基因和刚性规约,西医的思维模式无法像中医五行学说那样沿着非线性、多维动态无限衍义的开放型路径发展。张明雪等[13]认为西医的思维模式是抽象的,而中医思维模式是在具体思维的基础上再抽象,中医学是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注重辨证逻辑,而西医学仅有形式逻辑。孙桂林等[14]认为中医学思维体系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现整体-类比、动态-功能、直觉-体悟的思维,然而西医的思维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基础之上,体现个体-分析、实体-结构、实证-量化的思维。
3 提高中医思维模式教学质量的策略
中国社会现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大都以西方思维模式为主,灌输“结构决定功能”的思维方式[15],西医院校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首先学习的是西医基本知识,这使得西医的思维模式先入为主,学生习惯性地用西医思维模式学习中医理论,而中医思维和西医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造成大多数学生入门困难,对中医的概念理解形成障碍。此外,西医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以及针灸学。此门课多开设在大学3~4年级,授课总时长为1个学期,课时少,课程安排紧张,增加了中医教学的难度。但是中医思维是中医学的灵魂[16],因此,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对中医教学尤为重要,是提升中医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出3点心得。
3.1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发明者是英国“记忆之父”BUZAN。思维导图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将每个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点面辐射,从而将知识整合,是一种易用、便捷的思维可视化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具有核心突出、信息量大、可塑性强、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的特点[17]。临床教学对比研究[18,19]发现,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可视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理解能力,在中医的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布鲁纳曾说:“要让一门学科值得学习,除了需要质的保证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0]。
3.2 案例分析 中医医案始见于汉代名医淳于意的《诊籍》,到清朝初具规模,医案是著名医家以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临床的实践记录,使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对中医临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章太炎先生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因此,医案是培养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最好的借鉴。授课教师在讲解医案的同时,可以将中医与西医的差异融入医案讲解中,通过医案,剖析中医思维模式的特点,避免学生用西医的思维方式理解中医,加强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消除中西医思维方式不同带来的学习困惑,培养良好的中医思维[21]。
3.3 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 中国古代有4种医学基本教育模式:师承模式、学校模式、书院讲学模式以及自学模式[2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中,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大力提倡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普及于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由线下逐渐发展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学堂在线等平台被学生广为利用。教学模式多样性使得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根据授课内容采用更多的授课方式,便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严灿等[23]以“虚实寒热之真假”为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混合式教学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古人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一味地灌输知识不如教授正确的思维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是中医教学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今后的临床输入更多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