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探析
2022-12-31苏伶俐
苏伶俐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探析
苏伶俐
(宁夏银川市三沙源上游学校,宁夏银川750001)
数学是一门相对复杂、抽象的学科,相比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教材结构性更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更强,数学知识之间充满着多维逻辑练习。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整体化思想,学会将知识内容体系化、结构化。数学知识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本就是密不可分、充满结构化的。教师要把握教材内容,在整体上不断渗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完整认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形成,进而提升学生整体数学化教学。本文从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现状入手,找到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特点,分析促进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的教学意义,提出几点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供各位教师参考。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速,为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教学变革。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仍有不少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知识点“灌输式”教给学生,虽然毫无保留地将知识全教给学生,但缺少系统化辅导,学生不会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导致学生不能将知识系统性地整合,缺少结构化认知,导致学生数学能力较弱,逻辑思维发展较慢。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化思维,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数学学科是逻辑性强且非常严谨的一门学科,很多教师习惯运用单调、重复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尤其对于初中教学,教师更喜欢将数学课堂局限于教室,以教师“灌输式”讲解、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课下进行习题巩固练习。这种单调的教学形式导致课堂缺乏趣味性,限制了学生对课堂积极参与,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传统数学课堂学习以理论为主,缺少数学实践,学生只是对数学知识有所掌握,对数学实践意义没有了解,缺少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限制初中生数学思维发展。长久以来,教师忽视对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教学,没有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知识连接性教学,学生不会从生活出发总结数学学科的实践意义,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度不高,数学结构化思维发展缓慢。
(二)缺少对新知识的系统理解
很多教师比较注重对知识“点”的教学,忽略教学知识的完整性。学生对知识没有结构化认知,导致对所学知识认知比较散乱,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会系统化理解,没有将新知识和已掌握的旧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导致学生接受新知的能力弱,没有自己的理解,记不牢,不易掌握。尤其随着时代发展,新的科技技术、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新增了很多新的知识点,而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缺少对知识的结构化认知,很难对新知识有更好认知。也有很多教师认为自身教学经验丰富,不需要接收新知识,长期下去,会造成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老套,跟不上时代发展,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纳程度,也不利于初中生数学整体结构化建立。
二、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特点
(一)整体性
初中数学本身知识内涵并不复杂,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对知识整体化认知,会导致学生学习没有条理,知识杂乱,不便于理解记忆。学生需要把握知识整体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本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由浅入深,有规律可循,单元知识之间都有联系。教师应把握知识整体性,利用统一、适变的教学手法辅导学生学习,可以根据教材分解重新确立教学顺序,进行结构化调整,强化各知识间逻辑练习,帮助学生捋清知识条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养成,把握知识整体结构,建立宏观数学思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展。
(二)多样性
初中数学知识点结构存在整体性,每一个知识点之间都有多个联系性,知识并不是单一存在。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可以将知识连接起来,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多维化思维,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属性,把握知识结构,不会受到单一解题思路的影响,要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多维性教学模式实施,可以改善初中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发展性
初中生在学习时应不断优化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及时总结、归类,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加入新的知识认知,丰富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化具有发展性、开放性。任何学科学习中,学生都会随着对知识不断积累,知识体系发生改变,知识结构系统随之优化。学生要学会随着知识积累对知识结构体系精简、归纳,达到更加优化的效果,对学生后续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促进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具有连续性,任何学习都是学生在对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总结中获取自己的知识认知,从而获得学习基础、学习技能、学习态度的进步。初中生对于数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将数学知识结构化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产生影响,形成知识迁移。教师教学生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将学习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促进新知识获得,进行知识正向迁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进步表现。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将相互关联的几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以便加深学生理解。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按照教材顺序进行课程安排,很少有知识迁移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知识结构拆分,将相关知识点聚集进行讲解,方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也可以将知识迁移教学,让学生更易理解知识迁移操作性,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数学知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并不难,想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关键要提升学生解题思路能力。数学教学中关于解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解题效率。学生在审题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对于试题的思考要专注,充分调动数学知识结构,学会举一反三。学生做题时不要一味求快,要充分理解题意,理清条件,做好审题基础工程,从知识结构中提炼有效知识信息综合所学知识,达成对题目的整体认知,形成解题思路。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要通过知识结构迁移,举实例帮助学生完善数学知识题库,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多种题型,引导学生建立清晰有效的解题思路。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记忆能力,而数学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敏锐地思考问题,做出快捷反应,掌握问题核心,提出合理解答思路,是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技能。数学理解能力是在学生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的。学生培养数学知识结构化,养成多角度看问题,全面认知知识的内部和外部的多样联系,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理解力。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将数学知识结构化,找到知识系统中各个知识点的关联,加深知识理解记忆,提升发散思维逻辑,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数学理解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四、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国家对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中数学学习相对枯燥,学生面对数字、几何图形毫无兴趣可言。初中教师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数学知识完整性系统,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核心素养形成,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一)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提炼
教师在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化体系时,想要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筛选和优化管理,学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提炼。由于初中生学习能力还未成熟,在接受新知识时容易出现侧重点偏差,教师应带领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梳理与划分,对熟悉的知识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再将新知识融入理解加注到已有知识结构体系中,学会提炼知识。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不觉得难,可是到后来,随着知识量的逐渐增加,学习会越来越吃力。这就是学生不会提炼知识点,不会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结构中,导致学习越来越难。学生可以多复习、研究已学知识,复习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巩固基本理论,无论题型怎样变换,都离不开基本知识理论,树立数学知识树,有效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提炼。同时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点的能力,增加数学趣味化,巩固学生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提高学生数学结构化认知。
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学习中,先学习整式的概念,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学会整理知识点,对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整式加减主要学习内容主要有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整式加减法法则以及方法等。学生通过知识点提炼,可以清楚地找到学习重点,省去不必要的步骤,对知识点重点掌握学习,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取知识,以便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普查和抽样调查》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运用背景,教师可以给学生举生活实例,比如调查中国现有人口,或者举一个小例子,调查所在班级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问学生是利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学生一定会说“普查”。那对厂家生产的电灯泡寿命进行检测,是需要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呢?学生一定会说:“当然是抽样调查,不可能把所有灯泡都安装上后测试每个灯泡的使用寿命。”教师根据两个生活实例吸引学生对本堂课程的兴趣,也引出这一章节的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适合的调查方法。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提取数学知识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加强数学知识点关联性教学
初中数学教材中各章节知识点之间有着很强关联性,教师要利用这一学科特性,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之间联系性教学。很多学生因为对知识点概念的混淆、误用公式而在考试中丢分。想要牢记公式,熟练运用知识,学生一定要学会将相似概念放到一起进行区分比较,让知识立体化,才能记得更牢。对于每道数学题的考点、解题方法都不同,学生只有看穿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才可以准确找到解题方法,通过对脑海中知识结构的查找,找到知识关联性,运用到题目解答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是学习方程的基础,以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都要化简成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因此,学生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一定要熟练,不然会影响以后方程的学习。另外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整式的加减是基础。教师要注重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每个章节的学习难度不同,学生要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升数学结构化认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三)做好数学知识由易到难的过渡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科学,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数学知识学习也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很多中学生到了初中不能适应数学学习的难度,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这就是没有做好知识由易到难的过渡,不知道怎样接纳新的知识体系。初中数学课本大多是知识概论,以及有关概念的简单习题,而且,数学课本基本是由低级知识向高级知识过渡。教师要掌握进度,为学生从简单知识向较难知识点过渡提供有力保障,帮助学生总结知识学习方法,归纳数学规律,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习素材,为高阶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教师应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加强类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中,对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比如“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可以类比出,三角形相似的一条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对应相等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通过类比,让学生探究出新的知识理论,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类比是一种探究式思维方法,通过类比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激活原有知识结构新的生长点,进行知识迁移,帮助学生由易到难地过渡知识,提高对知识结构性掌握。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化体系的认知,转变教学形式,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提炼的训练,强调数学知识点关联性教学,做好数学知识由易到难的过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知识探索主动性,提高对数学知识结构化的掌握。
[1] 雷晓兰,周恒.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化构建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数与代数知识板块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10):25-27.
[2] 杭静.“结构教学”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组织[J].数学教学通讯,2021,(17):6-7.
[3] 张彩英.单元视域下的初中数学结构化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8):44-45.
[4] 刘冬莲.结构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回归本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0,(Z3):20-22.
[5] 马克露.新视角下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4):122.
G632
A
1002-7661(2022)28-00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