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2-12-31马雪莲

读写算(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动手化学实验教学

马雪莲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

马雪莲

(甘肃省夏河县王格尔塘中学,甘肃夏河747101)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现代化教学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中,由以往重视理论知识教学、题海战术等传统方法逐渐转向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化学这门学科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课程,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的验证中一次次分析、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动手实践;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告别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学理念,接触新鲜、独特的事物,本着新目标、新思路、新视角完善教学设计,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往化学实验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示和讲授,让学生们在座位上观看,缺少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学习效果不佳,对知识一知半解,难以完全吸收,即便掌握的知识也很容易被遗忘。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验中不断摸索和思考,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有效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性。

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要求

初中阶段化学教学期间,实验教学可以说是整个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化学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还要注重实验操作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自己探究实验、观察实验,通过一次次实验操作得出最终的结论。可以说初中阶段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当前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要求和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放在首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热情、积极的学习状态,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促进初中生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学科素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优质的提升,强化教学设计,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达到更高的效果。

(三)在化学实践过程中探求新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烈,对外界事物充满新鲜感。在以往化学实验教学中,在课堂上基本上教师采用“说实验”的方式进行讲授,从实验要求、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反应、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将整个实验操作流程为学生讲述一遍,在课堂上很难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摸索、尝试、猜想,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大胆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证实所学理论。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利于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学生通过对实验进行探究和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在化学实践过程中探求新知,并能够在实验中获取真实的体验感、喜悦感及成就感。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的落后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沿用旧规、不思革新,对照书本内容照本宣科,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不符合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内心需求。在化学课堂上,学生即便有自己的想法也被这种教学模式有所消减,导致学习状态和积极性越来越弱,难以提起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尤其是涉及化学实验操作方面,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们在下面观看整个操作流程。教师会一遍操作一遍为学生讲解实验步骤,最后再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二)实践思维的限制

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多数情况教师会根据课本中给出的实验例子进行讲述,有一些简单易懂的小实验就一笔带过,用口述的形式进行描述,并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实验步骤及化学反应等相关知识。还有一种情况便是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有很多实验器材都属于成品,基本上都是由学校购买而来的,实验操作过程简单,在课堂上缺少让学生制作器材的机会,难以实现学生亲自感受操作实验的过程,缺少参与性和动手操作性。这种过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容易导致化学实验课堂活动开展效率偏低,难以让学生能够凝聚起来参与实验,使化学思维受到一定的阻碍。

(三)缺乏实践积极性

化学这门学科在初中三年级阶段开始纳入教学之中,学生们也是在初中最后一年的时间中接触化学。可以说中考是残酷的,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分水岭,有很多学生一心想考上重点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考核标准,所以有很多中学生对动手实践操作的兴趣不是很高。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只是按时完成教师留的作业,除此之外就是将考试中的一些知识点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机械式记下来,认为只要能够考高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进行实践训练。严重忽视动手实践操作这一环节,导致兴趣越来越低下,更不会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缺乏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兴趣激发,积极参与

无论做任何事情,兴趣才是前行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在学习中兴趣成为学生最强的驱动力。化学这一学科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介入的,学习的内容基础性强、简单易懂,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化学实验的操作。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改善当前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新鲜感,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内容,有很多知识点需要通过实验证实,还有一些令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的知识,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能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的乐趣中,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知识视野,从中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还能够收获快乐。

例如,在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快速记忆,并且对周期表充满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小故事、口诀、儿歌的方式进行代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忆,是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巧妙方法。周期表中是按周期分的元素,可以用谐音的方式记忆。比如,第一周期:氢、氦通过谐音转换成(侵害);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可以转换成(鲤皮捧碳蛋养福奶);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可以转换成(那美女桂林留绿牙)等等。又如,化合价的记忆中:一价氢氯钾钠银(一价请驴脚拿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二价羊盖美背心)……听起来十分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专注于学习之中。

(二)情境教学,动手实践

可以说情境教学模式贯穿于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也是如此,在特定的情境模式下,学生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所以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使化学课堂变得活跃、趣味、精彩。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本身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当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时,能够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状态,结合一些生活小常识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学生之间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这一教学方法能够直观地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和好奇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能够给学生们展现出丰富多样、形色各异的情境模式,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还可以利用先进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能够尽快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将知识掌握牢固后带领学生进入动手实践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氛围,遵守具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原则,在情境中学生们能够专心学习、认真投入,对知识、对实验深度钻研,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给予学生一个全面展示的机会和空间,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知识点时,这节知识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中相关的化学问题。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优化教学,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并对实验进行设计、筛选、分析、整理,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共同探究。在化学实验准备工作中需要准备: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硫酸、稀盐酸、试管、镊子、酒精灯、坩埚钳等用具。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视频,分别展示出黄金和黄铜,并播放一条关于社会上不法分子用黄铜冒充黄金的骗局。视频的播放使学生们精神饱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其次,教师针对视频内容进行提问:“人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随后得出结论,通过检测密度和硬度的不同,相互刻画,黄金——真金不怕火炼,用火分别烧会发现黄铜会变黑色,而黄金毫发无伤,依然是金灿灿的颜色。最后,邀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参与实验,设计一套实验方案辨别黄金的真假,会发现学生的操作热情高涨,学生之间相互探究、相互思考、相互交流,完全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

又如,化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在学习《金属元素以及化合物性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如“在生活中如果不小心食用了重金属,需要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缓解。”让学生们共同思考原因,通过讨论和思考,得知因为在豆浆和牛奶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以化解重金属。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入到所学的主题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为什么重金属会害怕蛋白质?给学生留下问题的悬念,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会大幅度提升。

(三)课堂实践,优化演练

以往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通常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边做、边讲,使学生们在座位上瞪大双眼,但依然有学生不能完整地观看到。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优化实验演示,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化学教师在课上要结合理论知识,善于向学生展示实验操作,这样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通过观看实验转变为具体化、形象化,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接收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观察实验过程和一些反应的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点能够恍然大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通常情况下实验与文字性内容相比,学生更容易记住实验操作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在课上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同时,教师应当将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操作一些危险系数较低的化学实验,确保学生的安全性。

例如,在学习《PH试纸测试酸碱性》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食材,如苹果、橘子、食盐、酱油、醋等,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动手实践操作。并将带来的食物进行研磨后,将汁液装入烧杯中,再用PH试纸检测一下酸碱度,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采用自己收集到的食材,能够保持兴奋、热情的状态,同时怀揣一颗好奇之心,想象着这些食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会细心观察、探索新知、深度思考、共同探究,将实验过程认真记录,有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四)课外实践,丰富教学

在传统化学教学活动中,通常学生们只在两个重要场所进行学习,就是教室和实验室两点一线,教师需要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不能只局限于两点之间,应当将教学延伸到课外,以更丰富的教学模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才能让学生增长见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走入生活,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查研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当地的气象局,并进行一次生活大调查,了解一下近几年酸雨的降水量,并通过研究得出切实的数据,分析导致酸雨的具体原因;还可以走进当地的工厂进行了解,调查关于有害气体排放的问题等。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相信学生们会对化学知识充满兴趣,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理念,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效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思想认知等方面有显著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应创新教学设计,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实战经验,学会观察、分析、思考、探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化学素养,获得更多的化学感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 王会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优化[J].家长,2021(24):131-132.

[2] 吴永红.体验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21):171.

[3] 汤仁贵.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96.

G632

A

1002-7661(2022)28-0156-03

猜你喜欢

动手化学实验教学
我也来动手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