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策略构想及实践路径

2022-12-30高雪静罗榕榕黄新宁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疆中华文化民族

高雪静,罗榕榕,黄新宁

(1.喀什大学a.党委组织部;b.发展规划处,新疆 喀什 844000;2.南京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99)

新疆南疆地理位置特殊,作为沟通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新疆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以经济基础的快速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地区安全、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1]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文化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治理也是推进基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丰富和充实各族群众精神世界,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选题研究新疆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加快项目带动机制,为大美南疆、大美新疆和大美中国、大美世界的发展建设尽心出力。

一、对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的认识

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它是一个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和个人等多种主体平等的对话、交流、商谈、讨论、协作和联合来引导并且规范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以及“四个全面”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内涵到外延已不再局限于“建设”或“改革”的层面,而是愈益包含着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本内容的“治理”范畴在内。“文化治理”历史地成为一个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为重要标志,着眼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把制度威力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包括意识形态、理论武装、网络空间、新闻舆论、媒体融合、思潮引导、政治教育、公共文化、文化产业、话语体系、对外传播、价值认同等在内的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均呈现出良好态势。[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疆历史和现实,着眼当前和长远作出了文化润疆的战略决策,这是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1]文化润疆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铸魂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15日考察新疆时强调,“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我国,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政府为主导,从事包括个人在内的社会各种进步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活动,提高福利待遇、改善民生状况、促进公平正义。所以,具体的社会治理实践首先要求解决的有方法、手段、理念创新还有规章、制度、政策改革等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1]即不管是我国的社会治理,还是我国的社会文化治理,还是我国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社会文化治理,目前都有许许多多的理论和实践难题要求并等待破解。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是本文攻关切入点之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亚欧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目前总人口2585.23 万人。2000 多年来,新疆地区众多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合共生关系和多元一体格局。[1]南疆指新疆天山以南地区,面积100 多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60%以上。南疆包括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以及克州地区,西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相邻。南疆为维吾尔、塔吉克、柯尔克孜、哈萨克、汉等多民族的聚居区,南疆人口1254.32 万人,占比新疆总人口的48.52%。[5]南疆的铅、锌、锂、锰、铁和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南疆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陆路西进欧洲以及陆上“丝绸之路”连接中西亚包括南亚的枢纽核心。在政府基层治理中,基层是指权力机构末梢,与群众的联系最直接,主要指国家县乡一级的政府部门,或者指城市社区一级的部门,以及个行政部门的职能部门。今日南疆,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自治区党委的有力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两不愁三保障”“四个不摘”“八个衔接”等措施效果日益凸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日益稳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日益增强,各族人民正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上努力奋进。但是,由于历史的多方面原因,南疆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面临着较大困难和挑战。表现为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重道远;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巩固和加强宣传文化阵地任务紧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能力有待提高。

二、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策略构想

基于南疆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发展的现状,南疆地区要深刻把握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润”,用红色文化“塑造”,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解决好“润什么、谁来润、怎么润”的问题,切实把文化润疆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对此,笔者从理论上创新构想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策略,见图1。

图1 基于构想的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策略

图1 可见,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策略构想是一个大系统,包括立足、并存、一体和引、扶、融等众多因素。透过系统及其因素,不仅可以清楚看到治理的大体路径和方法的大致体系,而且可以隐约看到相关的政策、制度、价值、经济、法律、环境、人才等方面的资源需求。例如,立足的方法要求会涉及制度,硬件标准会牵扯经济,活动安排会关联人、财、物和环境。虽然是隐性,但是它们仍具可透视的属性并仍属可透视的范畴。因此,研究的深化程度和水平层次,除了可以决定系统自身的功能完善和作用发挥之外,还可以影响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的理论创立和体系构建,必须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新疆文化润疆及社会文化治理经验提炼迫在眉睫,升华理论刻不容缓。因此,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提高效率效果直至最大化。

根据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策略构想,选取基层文化治理中需要重点加强和容易混淆的几个点位,从立足、认同、并存、影响、特色、一体各点连线,即可看出治理的大体维度。

(一)立足:建立、巩固和扩大文化阵地

立足是指建立、巩固和扩大文化阵地。它是动态过程,要有量化的硬指标。建立阵地,如“四室两站一校”,即图书室、卫生室、远程教育室和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牧民夜校,要有具体的建设规模要求。巩固阵地,如要有举办多少场活动、接待多少名观众、保持多少支队伍等的最低门槛规定。扩大阵地,如要有活动、观众、队伍等的增长比例和目标设置。因此,立足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巩固和扩大阵地中的各种不同要素,只是基于目标而有所侧重,如建立阵地,同时也要兼顾谋划巩固阵地的骨干队伍建设和扩大阵地的项目实施规划,绝对不是完全孤立于系统之外的各(自)行其事。是具有前提性特征的基础工程,立足的水平决定治理的层次,没有坚实的立足就没有高效的治理。[1]

(二)认同:认同中华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认同是指文化认同,也就是对中华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认同大体可分:口头认同但行动和心里不认同,口头不认同但行动和心里认同;行动认同但口头和心里不认同,行动不认同但口头和心里认同;心里认同但口头和行动不认同,心里不认同但口头和行动认同;口头、行动和心里都认同或都不认同等情况或类型。因此这是一个可能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漫长过程。必须充分做好持久战的精神和物质准备,这是前提。必须大胆进行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的方法创新,这是基础。必须不断强化经营理念贯彻和运营技术落实,这是保障。三位一体才能事半功倍。

(三)并存:正确认识、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并存是指各个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扎根于中华大地,开花结果。因此,并存在基本面上的重点攻关任务是保证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存在,在发展面上杜绝一方因大而遮天蔽日或因小而日夜萎缩,在提高面上防止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侵蚀危害。所以,并存要求突破原有的观念局限和思维束缚,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认识、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即在思想上要分清主次、正确位置,在行动上要准确分工、规范操作,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

(四)影响:不断扩大中华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

影响是指文化影响力,这里就是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它的牵扯面广、涉及量大、质量要求高。从语言、交流、思维的习惯到工作、生活、学习的方式,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刷牙洗澡换衣、吃饭上桌、睡觉上床、课桌学习、熟练智能手机操作等都在其中。因此,一要了解对象,如年龄、性别、教育,尽量全面。二要设定规模,如哪种性别哪个年龄中的哪群人,尽量明确。三要预设形态,如一人影响一人、一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个人,尽量活用。四要有的放矢,不管什么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的什么活动,都要目的清楚,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五要把握影响力的有限性和时效性特征,如政策理论学习活动的间隔时间。六要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如活动后多少人主动参加、多少人被动参加、多少人不参加下次活动的指标。必须注意,其中任何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影响力的下降、减弱甚至消退、消失。

(五)特色:积极推广特色中华文化,努力发展特色地方民族优秀文化

特色是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特色或特色文化,积极推广特色中华文化和努力发展特色地方民族优秀文化。一是要积极推广和努力发展那些一看一听就知道是特色的中华或地方民族优秀文化,如书法、京剧、阿凡提故事、刀郎舞。二是要积极推广和努力发展那些一看一听就知道是兼收地方民族文化精华的特色中华文化或汲取中华文化营养的特色地方民族优秀文化,如男子群舞《阳光下的麦盖提》反映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援疆工作的助力下,南疆村容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如岳普湖2022 迎新春晚会《百鼓齐鸣迎新春》《阳光下的达瓦昆》《石榴花开岳普湖》等节目精彩纷呈,展现了中华故事展宏图、民族精神传丝路、文化润疆送新福的华美篇章。三是要积极推广和努力发展那些有机融入中华文化并作为中华文化整体和特色之一的地方民族优秀文化,如《石榴红了满天山》《唱不尽蒲莎万里情》《鲁疆人民一家亲》。如和田地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大批讴歌党、讴歌伟大祖国的“沾泥土”“带花香”“冒热气”的文艺精品。大型歌舞剧《万方乐奏融梦和田》、音乐剧《买吐送的幸福生活》,创作各类歌曲223 首、小品26个、舞台剧6 部、舞蹈作品83 部等。四是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如和田地区于田县“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和田巴格其镇约特干古城、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锦护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视觉形象。因此,特色的积极推广和努力发展,重点不在能不能抓住特色文化或文化特色,而在能不能抓住讴歌共产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社会主义,即能不能传播正能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和充实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通过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端正各族群众历史文化认知。

(六)一体:各民族优秀文化自觉、主动、有机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一体是指各民族优秀文化自觉、主动、有机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无私无畏地奉献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7]因此,一体的核心就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方向和目标,浇水、施肥、修枝、除虫,使中华文化这棵大树根更深、干更壮、枝更繁、叶更茂,直至长成参天大树,即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显而易见,连线上述预设路径,从“立足”到“一体”间的“认同”“并存”“影响”和“特色”等并非一成不变。过程当中不仅可能出现位移、交叉、叠加、重复,而且可能出现省略、更换、调整甚至替代以及增加新的点。换句话说,就是从“立足”到“一体”的中间环节可以增加可以减少。但是,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只要它的“起点是立足不变”和“走向是一体不改”,就既不会破坏它的导航功能存在,也不会影响它的导航作用发挥。即只要沿着路径的引导方向不偏航,就能不走弯路,起码少走弯路,即使走上弯路也能发现错误,对照修正,迅速回归正途朝向终点,实现既定文化治理目标。

三、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实践路径

根据连接从立足到一体各点构成的大体路径,为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的构想中还要采取与之对应的引、嵌、扶、换、融等方式方法。南疆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如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乡镇党委和政府、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以及村(社区)“两委”,要在细节上做文章,防止狂风暴雨式的大水漫灌,而要润物无声地滴灌,在理论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注重技术环节等方面的工作。

(一)引:即引导村民在榜样示范作用下提升内生动力,进行自我塑造

引是指引导。它是必选方法之一。一要在村民中树立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特别是够得到的榜样。二要启发主要是培养村民自身变成榜样的需要。三要激发激活村民自己变成榜样的动机。四要有鼓励并全程帮扶村民内生动力提升的行动。例如,种田,可从组织村民学习急需的种植科学知识、技能和工具,即从解决实际难题起步走向科学种田着手,逐步引导村民改变种植的习惯和观念,建立科学的意识和思想,催生学习的需求和渴望,进而延伸引导,由科学种田拓展到科学的工作学习、子女教育、家庭建设等。因此,引导是由引和导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引偏重于榜样的树立(突出吸引力),导偏重于榜样的塑造(具有规范性),完整发力才是完整的引导法。

(二)嵌:即嵌入,研究农村文化嵌入内容、时机、项目与技术,并进行嵌入评价

嵌是指嵌入。它是基本方法之一。顾名思义,嵌入就是把一物附着在另一物上。具有明显的外部外力外物特征。因此,一要论证嵌入地区和嵌入内容,如嵌入地的人口、民族、年龄、经济结构,嵌入地的规模(一个村、一个乡、几或多个乡),嵌入的教育、科技、设施具体项目,都要反复确认。二要论证嵌入目标和嵌入匹配,如目标与内容、内容与需求、需求与能力、能力与政策以及嵌区与周边的匹配程度等等,都要反复确认。三要论证嵌入时机和嵌入技术,如最佳嵌入的自然条件、治安状况、法律环境、村民构成、经济基础以及单一、结对和集团嵌入的类型,都要反复确认。四要论证嵌入准备和嵌入评价,如嵌入需要的指导理论、技术装备、人才团队、语言能力以及嵌入结果评估和社会效果评价等等,[8]都要反复确认。所以,嵌入法的技术难度之大、操作程序之严和政策水平要求之高,完全可能超出正常预估,必须慎之又慎。

(三)扶:即扶正,通过挖掘、发现、扶持、强化和覆盖五个技术环节进行农村文化浸润

扶是指扶正(包括斧正、辅正或修正之意)。它是常用方法之一,有五个主要技术环节。一是挖掘,即在各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中,挖掘那些正能量的文化,歌唱中华、赞美山河、鼓励学习。目的是继承和弘扬,但细节在于保护,收集整理语言、文字、音像资料,并建档。二是发现,即在各地方民族文化中搜寻那些携带、夹带、藏带正能量的文化,精心培育,小心修正,助其成长直至成材。三是扶持,即组织力量,定点帮助那些处于逆境的各地方民族正能量文化脱困,助其步入正常直至功能作用发挥。四是强化,即强大中华文化和各地方民族优秀文化,保证其主流地位、主导作用以及数量质量绝对优势。五是覆盖即扩大中华文化和各地方民族优秀文化的区域存在,保证覆盖区域没有被遗忘的盲区和死角。另外,还有一个虽没纳入但是却与扶正连体的压邪镇邪驱邪摈邪,即强力铲除、彻底清除、完全根除“三股势力”思想余毒,绝对不留存在空间。因此扶正法要求具备较高的哲学能力和较强的行动能力。

(四)换:即置换村民原有“灰文化”“负文化”,既换“物”又换“心”,改变村民行为习惯、信仰观念和生活方式

换是指置换。它是技术难度最高的方法之一,主要有“换物”“换心”两大部分。在“正文化”置换“正文化”、“正文化”置换“灰文化”、“正文化”置换“负文化”的实践中,“换物”如置换学生教材的课文、网络推送的视频、宣传悬挂的标语。“换物”不难,是因为“换物”的难不在“换物”,而在换的物在“换心”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什么作用。“换心”如置换村民的行为习惯、信仰观念、生活方式。“换心”很难,是因为由于换的这个“心”看不见摸不着,其难度已经大到目前为止能称经典的范例凤毛麟角,能够推广的技术难得一见。因此,置换法有“换心”“服务换心”两难。两难的表现虽然在“换”,但是本质在“统”,即通过“换心”而由“心”到“口”到“手”到“心口手”一致,就是把村民口里说的、手上做的和心中想的全部统一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只有理顺方法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准确关系的顺序位置,把握位置的功能职责,明确职责的主体分工并提高思想格局和政治站位,才能做到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五)融:即融合,结合农村文化治理多种有效方法,进行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交融,形成丰富多元的中华先进文化,走进农村千家万户,入脑入心

融是指融合。它是政策性最强的方法之一。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如地方民族优秀文化是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独立存在和自由发展。二要搭建展示平台,如建设小舞台小剧场小讲堂并组织活动,让村民展示才艺才能。三要组建辅导团队,如乡镇文化站牵头招募学校教师、社会贤达和村民能人志愿者,成立村民文化艺术活动辅导团。四要开通上升渠道,如村演到乡演市演省演国演,只要足够优秀,就有进步的空间。五要制定激励机制,如活动与比赛评优一体,奖励优秀表演者、热情参与者和积极组织者。六要树立学习榜样,如树立地方民族优秀文化传承、活动组织、场所管理的先进典型,给大家一个看得见的样本,常态化精准化开展文艺采风实践活动。七要公开活动计划,如何时何地举办村民艺术节、图书进乡村、四季读书会、美食节、体育赛、农科讲坛。八要体现融合内容,如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五星出东方”等文物资源。九要紧盯融入效果,如全力推动党的声音进万家、“走心走深走实”扎实开展学习研讨、“覆盖面+参与度+有特色+可持续+可落地”宣传报道活动、“进村、到户、见人、入心”因人分类施教宣讲等。因此,融合是方法也是理念、行动和目标,而且导向性地存在于其他各种方法之中,助力地方民族优秀文化立足中华奉献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显而易见,以上的“引嵌扶换融”只是方法的举例,不是全部。而且,它们在实践中多是“引嵌”“扶换融”“‘引嵌换’‘扶换融’”等根据需要的个体组合或集体组合,即“组合式”工作。因此,基层社会文化治理方法是由众多方法子系统构成的方法大系统。其中,各方法子系统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以联合的形式工作。工作中,以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或一个子系统联合为主,其他的为辅为补或待选待用。过程中,为主的子系统或子系统联合可以替换,可以重复,也可以脱离。所以,拆装和组合等的灵活运用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重中之重。设想能有一种解决文化治理所有问题的方法包括能用一种方法解决文化治理的所有问题,都是不科学不现实的。

四、结语

基于南疆基层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迫切需要,要不断以文化人、以文惠民,进一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落地落实。本研究立足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的策略构想,讨论了显性的文化治理大体路径和基本方法,虽然是在理论层面上针对文化治理实践的粗浅思考,但是从中看到的“从立足到一体”的路径方向和“引嵌扶换融”等方法规则、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路径、方法,并且一定程度的汇总了文化治理的核心要件和关键要素,多少都能为南疆农村基层社会文化治理提供一些实践启示和研究参考,从而扎实推进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猜你喜欢

南疆中华文化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我们的民族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南疆水城(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