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群际接触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基于NSSE-CHINA 调查的数据分析

2022-12-30李燕萍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归属感学业民族

李燕萍

(新疆医科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27)

一、问题的提出

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是中国民族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只有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拥有好的学业,才能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业表现(Academic Performance)是指学生在学习课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测量的行为结果[1]。新疆高校作为民族地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各民族大学生统一编班,按同一培养方案、同一教学大纲、同一考核标准和同一毕业标准进行培养,根本目标是促使各民族大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研究即从这一视域出发,探讨群际接触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学生学业表现的管理制度和学业支持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群际接触理论

群际接触理论由群际接触假说(1954 年)发展而来,形成于二战之后的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llport,他提出了“群际接触的最佳条件”:即群际接触的双方拥有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存在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并且其群际接触得到权威、法律支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群际接触可有效改善群际关系。一直以来,群际接触被认为是心理学中促进群际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2]。洪頵等研究认为,创设最佳群际接触的条件对促进我国的民族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

(二)NSSE-CHINA(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

NSSE-CHINA 是基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基础上,2007 年由清华大学与印第安纳大学组建的研究团队对其进行文化适应性调整,完成汉化修订,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测评工具,主要用于测量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投入状况及学生发展的程度。[4]NSSE-CHINA基于NSSE,但又是对NSSE 的发展,信效度均较好,对我国高等教育构建学习质量与效果监控体系,促进内涵式发展具有指导价值。NSSE-CHINA 设计了五大可比指标,其中就包括有生生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校园支持三个指标。

基于群际接触理论“四个最佳条件”,选用清华大学NSSE-CHINA 测量指标体系,建立以群际接触为自变量,学校归属感为中介变量,学业表现为因变量,形成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图1)。

图1 本研究的概念模型

(三)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群际接触中的主体

群际接触中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其两者的接触主要是生生主动合作和生师互动。

生生主动合作是指各民族大学生在一个校园、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具有相同的专业背景,在一起学习生活,分享经验、观念或行为技能,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生师互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通过信息交换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种积极过程。两者的群际接触均发生在多元并存的文化场域,依次为校园、班级、宿舍,这既是各民族师生接触了解的平台,也是感知不同文化和建立跨文化联系的场所。[5]

曹仪研究发现师生互动与同伴交往二者交互影响,师生关系在同伴关系与学生学业水平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6]夏仕武等研究也显示,师生互动的频率、数量、类型、内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成就有影响,且高于其他因素。[7]而赵必华研究证明生师互动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结果,且学业挑战性和学校归属感在二者之间起中介效应,积极的生师互动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与归属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并带来学业上的成功。[8]鉴于此,分别提出如下假设:

H1a 群际接触中的生生主动合作正向影响大学生归属感

H1b 群际接触中的生生主动合作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业表现

H2a 群际接触中的生师互动正向影响大学生归属感

H2b 群际接触中的生师互动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业表现

2.群际接触中的客体

群际接触中的客体主要是学校。校园支持是指学校保障各民族大学生广泛接触与合作的权威制度支持,诸如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校提供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新疆高校是多民族融合的聚集地,学校通过政策层面创造条件鼓励各民族大学生广泛接触与合作,让各民族学生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通过举行各种跨班级、跨民族的文娱活动、社团活动构建多元文化互动的交往场域,为各民族大学生设立群体性共同活动目标,强化成员间合作而非竞争,让他们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努力,使合作在公平的原则下实现多赢,以促进密切交往、深度交流。

Astin 的学生参与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可理解为参与和融入的过程,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9]。文静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回归模型表明,学校的制度安排和人文关怀对学校的满意度最具影响力,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10]丁国勇、程晋宽研究认为,学校环境既是影响学业表现的工作背景,也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对学业表现产生影响。[11]鉴于此,分别提出如下两个假设:

H3a 群际接触中的校园支持正向影响大学生归属感

H3b 群际接触中的校园支持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业表现

3.群际接触中的大学生归属感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会进行自我归类,产生内外两个不同的群体。通过社会比较,群体成员夸大自己所在群体的某些方面,给予自己所在群体更多正面的评价。[12]群际接触有利于大学生多重身份的构建,并以此来得到一种积极的内群体认同和对于自己所在群体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被老师和同学所接受、尊重、包容和鼓励,把自己看作是学校的一员并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表示认同、喜欢和依恋。[8]Finn提出了认同—参与模型,如果学生在学校得到恰当的指导(生师互动),会对学校产生认同与归属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并带来学业上的成功,而成功又会反过来增强学生的学校认同与归属感。[13]因此,研究假设如下:

H4群际接触中的归属感正向影响大学生学业表现

H5a 归属感在生生主动合作与学业表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H5b 归属感在生师互动与学业表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H5c 归属感在校园支持与学业表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综合以上假设,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群际接触影响大学生学业表现研究框架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研究对象为新疆某所大学学生。设计《群际接触与大学生学业表现量表》,变量的测量选取NSSECHINA相关指标,包括生生主动合作、生师互动、校园支持、归属感、学业表现五个维度的自我评价,共17个测度项,采用Likert5级量表。数据收集通过专业问卷调查网站发布,共回收电子问卷614份,在剔除了有变量缺失值的问卷之后,共得到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为98.7%。采用SPSS24.0 对量表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进行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并使用AMOS24.00对研究假设和实证模型进行检验。

(一)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

对测量模型进行验证式因素分析。生生主动合作、生师互动、校园支持、归属感、学业表现5 个潜变量对应的标准化因子荷载均大于0.7,平均方差抽取值(AVE 值)均大于0.5,且组合信度(CR 值)均大于0.7,说明该模型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理想。

(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1.方程模型整体配适度评价

结构模型检验所得到的主要适配指标见表1,各适配指标的拟合值都落在推荐值范围内。可见,群际接触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影响模型适配良好。实际得到的模型和路径系数如图3所示。

表1 结构方程模型的配适度指标值

图3 实际得到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

2.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标准化路径系数的估计值、标准误、临界比、显著性和假设检验结果等如表2 所示。H1a、H1b、H2a、H3a、H3b、H4 均通过了验证,假设成立,H2b 假设不成立。校园支持、生生主动合作均对归属感、学业表现产生正向影响,生师互动仅对归属感产生正向影响,负向影 响学业表现。

表2 假设检验结果

3.归属感中介效应检验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3,假设H5a、H5b、H5c成立,归属感在生生主动合作、校园支持与学业表现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因假设H2b 不成立,归属感在生师互动与学业表现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

表3 中介效应模型的路径系数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呈正相关关系;校园支持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学业表现,且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归属感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学生的归属感越强,学业表现越好,且在群际接触和学业表现之间存在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生生主动合作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且通过归属感对学业表现产生间接效应;生师互动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归属感在生师互动与学业表现起完全中介效应。积极的生师互动要以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为特征,反之,则会负向影响学业表现。

(二)政策建议

1.创设互嵌的校园场域,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群际接触的逻辑起点是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接触、交往与互动,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共同的目标、平等的地位、生生主动合作、生师互动、校园支持是高校群际接触的最有利条件,也是提升群际接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层面的支持至关重要,要继续加大校园支持力度,创设互嵌的校园场域,制定并实施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规章制度和政策。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各类奖助学金政策,资助在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开设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勤工俭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困难、情感困惑、就业困难等,以此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校要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相辅相成、同向同行的“大思政”育人格局,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特色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元素,开设弘扬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课程思政。创新开展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设定群体性的共同任务目标,要求各民族大学生在完成特定目标过程中互动合作,以增进彼此间的积极接触,形成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正确认知和文化认同,同时将宿舍、班级、学校情境内的育人与课堂育人相得益彰,将无形的文化精神内核转化为有形的教育环境载体,让文化精神建设有实体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聚焦积极的情感互动,多渠道提升学生的归属感

大学生的学业学习不仅仅是理性认知的过程,还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归属感是促进大学生学业表现的一个关键中间环节。归属感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且在群际接触和学业表现之间存在部分或完全中介效应。校园支持最能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其次是生生主动合作和生师互动。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个体共处同一空间,在互动交往中对同一焦点形成高度关注,积聚共同的情感体验,强化身份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最终形成集体团结。[14]大学生的归属感按空间场域依次分为宿舍归属感、班级归属感、学校归属感。归属感是学生在校生活质量的反映,感知到同伴的支持、教师的安慰、班级的舒适、校园的美好,拥有积极的归属感是学生健康生活的基础。

高校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聚焦积极的情感互动,创设从微观到宏观交流互动的育人场域,多渠道提升学生的归属感。首先,宿舍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最小空间单元,高校应充分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塑造宿舍文化价值符号,提升学生的宿舍归属感。其次,班级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场域,要根据班级成员的文化背景、个性差异,制定培育文化交融的班级目标,引导各民族学生积极接触,促进学业互动,增强班级归属感。最后,学校要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如倡导以“南山精神”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用抗疫精神就业育人”的理念,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塑造科学的人文精神、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之产生凝聚力与归属感,进而身心愉快地学习生活。参与健康向上、富有感召力的集体活动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如读书会活动、情景剧展演、微电影大赛、知识竞赛、主题海报设计、心理沙龙、温馨宿舍评比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认可鼓励,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学校的事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感受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增强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最终促进其学业表现的提升。

3.凝聚共享的生生情感,促进跨民族友谊的广泛建立

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生生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及自由表达,形成共同的关注焦点。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评价反馈等合作互动,实现各民族大学生在课堂情境下的高度相互关注,使学生个体获得情感满足,进而积聚成班级群体共享的情感状态,个体通过合作互动获取班级成员的身份并生成强烈的归属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让各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的优点,不断达成默契,扬长避短,而归属感又会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

学校还要创造条件,组建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各类专业社团、科创赛事团队、项目研究小组、学习兴趣小组,强化生生互动合作,通过共同学习研讨、实验研究、社会实践,互相激励,并在完成相同目标中形成良性互动和情感共享。校友、同学、同桌或者舍友,这种持续的接触和曝光更容易建立亲密的跨民族友谊。在社会心理学视域中,跨民族友谊可以增强对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评价,促进群际融合,培育共同体意识,促进产生同一群体表征,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感。[20]在问卷调查中显示,无论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有5 个以上其他民族的朋友分别为57.6% 和51.8%,一个没有的仅占15%,换句话说,85%的大学生都有1-5 个以上的其他民族的朋友,这充分说明跨民族友谊的建立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为极普遍的现象,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4.建构积极的生师互动体系,赋能学生的学业表现

生师互动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包括传授文化知识、领悟生命内涵、规范行为意志,传承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启迪学生天性,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高校要继续以师风师德建设为契机,教育广大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爱学生,避免违反师风师德的不良行为出现。构建以教师的线下线上课堂教学,辅导员、班主任、共青团干部等学工队伍的思政建设,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校园官网、“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客户端)社交媒介为主的全方位积极的生师互动体系。

生师互动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课堂生师互动是一种在教学环境中的互动,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和互动情境,以“三微一端”社交媒介为平台,发挥混合式教学或翻转课堂的优势,课前提供视频和课后线上辅导,确保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平等交流、分享互动,营造互相启迪、全员参与的合作学习氛围。这种以社交媒介交互性特点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单向灌输教学,增加了生师互动频率和个性化沟通,既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也可增进融洽生师间的情感。

课堂外的生师互动则涵盖了班主任、辅导员、共青团干部指导学生就业、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和社团活动,嵌入在高校思想教育的各个环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史和成长史出发,聚焦学生内在性情与精神、价值选择与判断的关键事件,对学生进行深度理解。这种生师互动既可是面对面的现实互动,也可是基于网络的虚拟互动,如微信、微博、QQ 等社交媒介创设的即时、私密的互动情境,为生师间资源信息共享、问题困惑交流、情感心理疏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互动途径。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各种需求,增进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学生努力践行强国之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理想目标,从而促进其学业表现的提升。

社交媒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校际生师互动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开通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建设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强化不同平台之间的互动,实现“三微一端”教育工作平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高校在自建信息化服务系统时应重点考虑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介的核心需求及关注点,将个性化服务、信息获取和社交互动应用到系统功能中,内容和语言应体现区域性和地方文化特色,以师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形式与传播语言设置议题,引导师生开展广泛讨论,从而有效提高“三微一端”教育平台内容品质及互动效果。

通过构建课堂教学、学生工作、学校社交媒介全方位积极的生师互动体系,建立和谐良好的生师关系,强化学生积极正向的心理感受和反映,从而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生活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群际接触理论的四个最优条件,促进各民族师生的积极接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学业表现,有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演进中逐步形成的。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6]各民族大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交往交流交融,孕育共有的认识、情感、行动、价值观,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研究发现,生师互动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不同学者在各自的研究中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可能是由于数据收集的覆盖程度不够,也可能是由于调查问卷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需要修改的地方,所以导致得出的结论与原来设想截然不同,所以对生师互动的作用机制需要做进一步详细认真的研究。

猜你喜欢

归属感学业民族
艰苦的学业
我们的民族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