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

2023-01-05李军刚何桂敏毛心怡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明思政生态

李军刚,何桂敏,毛心怡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2021 年10 月,国务院制定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规定:教育部门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内学术界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所研究,但是对新时代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当前,我国正处于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生态文明意识、较高知识和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新时代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新人。

(一)政治价值: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美丽中国建设时代新人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社会—人”的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观点,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为解答青年学生思想困惑、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和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提供了精神富矿。2021 年1 月,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了“到2025 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广泛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识基本形成”[2]的总体目标。顺应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讲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生态道德法律规范,更好地培育担当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社会价值:新时代全面提升社会大众生态文明素养的需要

新时代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根基并不稳固,人们生活方式大多还保持着不绿色、不低碳、不环保的状况。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9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3]青年学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首先要提高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治理观、生态文明历史观、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的历史任务。因此,新时代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绿色低碳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三)现实价值:发挥思政课对生态文明教育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作用的需要

2021 年7 月,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促进碳中和与新工科融合、培养碳中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提出了加快推进碳中和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新文科融通发展,培养碳核算、碳交易、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等专业人才的任务。碳中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可以解决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和技能匮乏问题,但是不能系统全面地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生态价值、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教育缺失问题。当前,我国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等课程,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学校也不多,人才培养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道德观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发展观教育等任务并没有得到根本落实。新时代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价值观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短板问题,可以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对国际气候变化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可以进一步强化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美丽中国的使命担当。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设计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道德法治教育、党的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培养等多个方面内容。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是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一)把生态道德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教学,讲好生态道德和生态法治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规范

在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在本科生阶段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培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这门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观、生态审美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治观等内容,把生态道德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主要是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且由于这门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融入教学对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意义和效果。结合教材内容,把生态道德法治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开展好生态价值理念教育。可以结合教材中“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的观点,讲好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观念——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平等,进而引申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理念。第二,开展好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可以结合教材“保护环境”“垃圾清理挑战”等教学内容讲好社会公德领域的生态道德规范,如尊重生命和自然、节约资源、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可以结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锤炼个人品德内容讲好个人品德方面的生态道德规范,即俭约自守、力戒奢华、节欲控欲,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等。第三,开展好生态法治教育。可以结合宪法、宪法宣誓誓词等内容讲清“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奋斗目标”,青年学生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思维、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义务。

(二)把生态文明理念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讲透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观和社会观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生态文明理念就不可能有生态文明的实践行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的课程,把生态文明理念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深入挖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可以结合课程导论中马克思主义概念和观点阐明生态文明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和物质存在方式、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等内容,阐明人和人类社会源于自然界,阐明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可以结合“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中的地理环境因素”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理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解等生态思想。第二,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生态文明理念,阐明生态危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克服生态危机就必须摒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可以结合“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中相关内容阐明资本追逐利润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过度掠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系统的罪魁祸首,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生态危机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得到解决。第三,深入挖掘科学社会主义中的生态文明理念,阐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可以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点讲好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合乎自然规律的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学,讲明白生态文明建设中凸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讲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要讲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我们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生态文明论述的关系。毛泽东、周恩来等提出绿化祖国、发展林业、大地园林化等思想,邓小平、陈云等提出植树造林、环境保护法制化等思想,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胡锦涛提出建设“两型”社会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也表明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性和进步性。第二,要讲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在地包含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本体论)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方法论)两个层面的内容。新时代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讲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生态文明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也要讲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系统治理、严密制度、国际合作等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第三,要讲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讲清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经济建设、强调健全生态环保组织机构、强调压实干部生态领导责任、提出建设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观点。第四,要讲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向学生讲清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关键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

(四)把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成就融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教学,讲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彰显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历史观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四个选择”和“三个为什么”。新时代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结合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等工作有了重要进展”等内容,讲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和“大地园林化”倡议,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历史事实。第二,要结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容,讲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所取得的丰功伟绩,阐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主要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学习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4]。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突出生态文明知识传授、生态文明价值引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促进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融入理论教学:在课堂理论传授中拓展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要坚持“内容为王”,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增进青年学生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魅力不仅在于概念的清晰性、逻辑的严谨性,更在于理论对于实践的解释力和改造力。新时代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讲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讲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道理,讲清“人类中心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和理念。二是要讲清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无法克服的痼疾。向学生讲明白“人类社会要想获得永续发展,就要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的道理。三是要讲清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培育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友好生活方式。四是要用青年学生熟悉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故事和感人事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浸润青年学生的生态观和生态情怀,在师生良性互动中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教学。

(二)融入实践教学:在课堂内外教学实践中提升青年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青年学生接受的生态文明理论要经过实践的切身体验、深刻的理论反思,才能转化为改造实践的科学思维和实际行动。高校思政课通过实践教学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抓手。新时代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一是要围绕生态文明理论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设计,如通过开展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历史性成就、优良传统作风为主题的经典文献作品阅读、影视欣赏、专题研讨等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要利用当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等实践教育场所组织参观访问、现场研学、报告宣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生态文化、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三是要积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如组织青年学生拍摄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微电影作品参加全国大学生微视频大赛,组织青年学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参加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以赛代练、以练促学、以学促行,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实践素养。

(三)融入社会课堂: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大课堂中砥砺青年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不但要融入高校思政小课堂,而且要从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在“两个课堂”的结合中提升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一是要加强高校生态环保类社团建设,拓宽生态文明教育渠道。高校应该在指导教师、资金支持、物资保障等方面支持生态环保类社团建设,引导高校生态环保类社团组织与社会生态环保组织联合开展活动,在社会生态环保活动中锻炼青年学生。二是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身作则、自觉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投身绿色家庭、绿色乡村、绿色社区建设活动中。当前,我国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无废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创建等工作,为青年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搭建了大舞台。高校要通过发掘先进典型、宣传报道、表彰先进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三是要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社区、中小学,结合所学课程和专业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态法律知识宣讲、走进中小学开展绿色低碳知识宣传等各种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传播绿色文化、弘扬生态理念的过程中,将人生青春的“小我”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过硬的生态文明素质为美丽中国建设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文明思政生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