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教研”助推班级保教质量有效提升
2022-12-30无锡市和鸣幼儿园
■文/无锡市和鸣幼儿园 邵 燕
班级保教质量调研,旨在通过调研较真实、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评价班级的保教管理水平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求更好地推动班级保教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以往的保教质量调研中,我们发现评价大多依靠主观感觉,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在调研提出整改意见后,忽视跟进,缺乏持续、沉浸其中的研究与实践。
保教质量调研什么,怎么调研,调研后做什么?如何通过调研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紧紧抓住保教质量调研中“发现儿童”和“教师成长”的关键,积极寻求调研和教研活动更有效、高效开展的策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保教质量提升。
一、建立机制,精准定位明方向
1.建设保教质量调研队伍
我们成立由园长、骨干教师组成的保教质量调研组,形成相应的调研制度和工作职责,通过园内外多形式的培训、研讨活动,提高调研组成员的课程意识和质量意识。如,在主题实施的中期和末期各调研一次,每位成员每次调研时有重点负责的项目,可轮流担任组长等。
2.形成保教质量评估指标
调研组共读《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一书,着重梳理包括学习环境、一日常规、师幼互动、课程计划和评价四个方面的观察评价指标,形成园本化的评价指标和要点。在学习、分析的基础上,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学习,把握重点与要求,达成共识。
3.确立保教质量调研方法
(1)实地考察
以跟踪半日活动的形式为主,观察真实的师幼互动、环境创设,通过教师访谈等获得评价信息,分析班级常规管理状况、保教质量水平,并现场进行反馈。班级按照反馈意见,及时研究,根据整改措施组织落实。
(2)资料分析
查阅班级各类计划与记录,全面了解和评价班级保教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求准确地把握园内教师的教育理念、方法以及课程改革中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3)家长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家长在班级主题实施过程中参与的活动、参与的方式,教师就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的学习与发展向家长提出的建议、做出的反馈,家长对幼儿的表现做出的评价,家长对幼儿园、班级课程改革情况的态度等。
二、双管齐下,靶向发力补短板
调研活动侧重现场,找准问题症结,获得最真实、最直接的作用于班级保教工作质量提升的线索。教研活动则聚焦问题,通过团队的智慧与资源,帮助班级解决保教工作中的真问题,并分享经验,传播成果。“调研+教研”双管齐下,靶向发力,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展开深度教研落实整改措施。
以某幼儿园小1班保教质量调研为例。
1.首次调研,查找问题,教研跟进
调研时间安排在主题实施的中期,班级学习环境、课程计划均已初步形成和落实,幼儿、教师均积累了关于本主题的相关经验。
小1班向全园开放半日活动,调研组成员及其他教师可进班实地考察,结合评价指标发现、记录亮点与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不同的方式展开针对性研讨。
(1)小组教研,解决班级个性问题
关于“学习环境”的问题:角色区材料投放分类简单,核心经验单一,角色装扮材料少,与其他材料混放,分类不明显、不易收归。针对上述问题,共用该材料区的小1、小2、小3班教师与调研组负责“学习环境”的成员共同组成教研小组,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需求,通过观察幼儿与环境、材料和同伴的相互作用,在研讨、实践中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例如,按不同材料的特性分层归放,第一层水果类,第二层点心类,第三层蔬菜类,引导幼儿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围巾从“搭”在衣架上调整为夹在晾衣绳上,幼儿取放围巾时便于选择、收归,又能锻炼使用夹子的能力,发展手眼协调和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2)年级组教研,解决年级组共性问题
关于“一日常规”的问题:自主点心与户外活动时间冲突。针对年级组的共性问题,调研组负责“一日常规”各指标的成员与小班年级组长共同组织开展年级组教研活动,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班幼儿实际需求,围绕“如何弹性安排点心环节”展开教研,从时间、方式等方面形成适宜的生活常规管理策略,改善生活区的环境,满足幼儿生活活动和户外活动的合理需求。
(3)集体大教研,解决全园共性问题
关于“师幼互动”的问题: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介入的有效性问题。以业务园长与调研组负责该指标的成员为主,策划角色游戏观察与指导系列研讨活动。聚焦“科学有效介入幼儿游戏”,制定适合提升本园教师观察与指导能力的教研活动方案,分层分步骤,结合专家讲座、专业书籍中的理论与实践心得,科学适宜地引领和指导,通过现场练兵、撰写观察记录、案例分享等,使教师的观察意识、指导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获得有益的直接或间接经验。
围绕一次调研活动,我们衍生出数个教研活动,借助不同的团队,集中精力,细化解决个性或共性问题,引导和帮助优化一日活动各环节设计与组织的科学性、合理性,打造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等。
2.二次调研,追踪成效,分享经验
第二次调研安排在主题实施末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师幼既有知识经验上的刷新,也有调整跟进的时间和空间。
(1)发现美好与感受变化
你发现到多少,班级和自己就能成长多少。第二次调研鼓励其他参与的教师用图片、小视频的方式,带着发现美好的眼光去观察、记录,即时研讨时基于幼儿与环境、教师、同伴的互动,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辩论反思,在交流对话中获得更多成长机会。
(2)实践反思与经验分享
班级教师借助图片、微视频等方式,基于本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围绕“学习环境”“一日常规”“师幼互动”“课程计划和评价”几方面对比分析两次调研前后的变化,阐释调整过程中的思考、实践及成效,达成经验共享、理念提升的成效。
基于第二次调研活动,调研组总结提炼,预留话题,提供方向,让教师在下一个主题中进一步深入思考、实践。
三、互助研学,共享共生见成长
“调研+教研”的全过程,不仅成为保教质量不断反馈、调节、改进的动态过程,而且建立、建设了学习共同体,营造了良好的研学氛围,支持和促进各层级教师在调研与教研中合作、互学,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萌发成长的力量。
1.业务园长“看见”管理中的优缺
业务园长能够深入真实地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方法,认识园内教育教学实践、改革推进中各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园内课程改革实践发展的动向及趋势,“看见”教育管理改革中的优缺,获得调整、规划下一步发展重点与方向的信息。
2.调研人员提升教育领导力
调研人员对调研项目各指标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把握,能敏锐地捕捉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思考如何解决。在规划、组织调研、教研活动中强化课程研究意识,注重问题解决的路径,提高了组织技巧与领导水平,促进了调研与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3.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
建立在班级保教工作现状基础之上的研讨,加强了本班三位保教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与调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真实和务实。其他班级教师能迁移经验,学会去发现、比较、揣摩,并有经验、有能力在本班日常保教工作中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班级保教质量调研把“尊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作为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了“调研+教研”全过程的管理,带动了全体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方式的变革,凸显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