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对内丹的指导意义

2022-12-30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本源道德经本体

孔 令 宏

(浙江大学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内丹产生于唐代后期,与医术接近,是有关生命的一种术。很多内丹著作都承认《道德经》哲理对内丹的指导意义,但多为散乱的只言片语,鲜有人进行归纳概括并进行严谨的学术探讨。本文即拟作一尝试。

一、本体论与丹的概念

一般认为,哲学的成熟形态是本体论。本体论是对本体进行全面阐述的理论体系。所谓本体,是同时存在的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本依据。基于本体,可以从共时态的角度,基于逻辑关系,透过现象,对万事万物的本质进行探索。对所涉及的层次进行全面而无逻辑矛盾地作出解释,是本体论的基本要求。一个哲学体系只能有一个本体,否则就容易导致矛盾。

对本体性质的分辨是本体论得以展开的前提。本体的性质,从形式来看,一般具有先验性、形上性、永恒性、绝对性等。“道”是道家哲学的本体。《道德经》认为,道的性质有“虚”“静”“自然”[1]4。

道的本体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以本体论转化出来的价值观作为中介的。价值观在内涵上承载了本体的性质,因而对形而下的实践、功夫具有指导性作用。

实践的种类很多。就内丹修炼而言,作为价值原则的“虚”的指导意义首先表现在虚心,即节制欲望的程度和种类,尽可能把头脑中的杂念去掉。其次,“虚”是形而上层次的本体的性质之一,完全达到“虚”意味着与道合一,所以“虚”也成了内丹修炼的目标。只不过宋元以来内丹学增加了“炼虚得道”作为四步功程的最后一环,似乎在“虚”与道之间拉开了一点距离。这说明功夫论意义上的“虚”与本体论意义中的“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过,“虚”只是道的性质之一,所以,内丹主张的“炼虚合道”有其合理性。

作为价值原则的“静”对内丹的指导意义表现在安静,即形体和心神的安静。但这里的“静”本为形而上的内涵,所以,它虽然静,但却可以因静而生动,而且不会因为动而改变静的本性,因静而灵,即意识退隐而潜意识显现。

“自然”是个复合词,意思是自己而然、自自然然,即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性,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可引申出客观性、自由等内涵。作为价值原则的“自然”对内丹的指导意义首先表现在遵循客观的规律,这既有天道自然界的规律,也有人的生理层次的规律。其次,表现在随顺生命本身,让生命按照自己的本来状态而存在,把人为附加到生命上的东西剥落,让生命朴实、单纯、干净、素雅、天真。

上述三点在内丹修炼的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无为”,但无为并非不为,无为只是行为的态度和中介,“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为的意思是遵循客观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大势,顺应人心和人情。这才符合《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所谓“道恒无为而无不为”的真意。

内丹修炼以结丹为成功的标志。在道家哲学的话语体系内,道是人的生命的最高境界。这样,修炼内丹术的人们很容易把丹与道等同起来。事实上也是如此,内丹学早期即有把丹等同于道的说法。例如,南宋的陈楠在《翠虚篇》提出了“道即金丹也”的观点[2]207,他的弟子白玉蟾在《紫清指玄集·鹤林问道篇》解释说:“夫金丹者,金则性之义,丹者心之义,其体谓之大道,其用谓之大丹,丹即道也,道即丹也。”[3]10这是从心性的角度,以体、用这一对范畴来解释,把心之体理解为道,把心之用解释为丹。对丹与道的统一性,宋末元初的王玠在《还真集》中解释说:“丹结之后,神气朗清,与太虚同体,内外贞白,自然与道合真矣。”[2]99元代陈致虚也指出: “丹即道也……非丹则不成道。”[4]407这里在强调丹与道的统一性的前提下,暗含有结丹是得道的先行条件的意思。随着内丹修炼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金丹形成后,后面还有婴儿现形、阳神成就等功夫。在这个意义上,金丹结成只是意味着得道的入门。不过,婴儿、阳神都以光的显露为标志,所以,明清以来以《太乙金华宗旨》为代表的一些内丹著作强调光的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把这种特定的光视为金丹的性质,或者把它视为道的具象化载体。

二、本源论与丹道

本源论是人类早期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基本形态。伴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本源论在很多哲学系列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甚至消失。但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源论一直存在并与本体论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这在道家、道教哲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丹道是道家、道教哲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源即从时间的先后关系上往前追溯,万事万物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如果有,它是什么?有什么性质?以它为开始,当下存在的万物是基于什么样的动力机制,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分哪些阶段形成的?如此形成的宇宙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如何简洁明晰地描述它?

道是道家哲学的本源。《道德经》对本源论的主要观点,其一是 “有生于无”。这里“有”即由本源衍生出来的万事万物,“无”即本源。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内丹形成了先天、后天这一对概念。先天大致对应于本源,后天大致对应于由本源衍生出来的万物和人。这是一种观点。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是具体到人出生的阶段,把人从娘胎中出生,脐带剪断那一刻为分界点,此前为先天,此后为后天。内丹认为,先天为真,后天为假,从后天返回先天是修炼的目标。但后天是现实的存在,所以,内丹修炼只能借假修真。

其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描述本源生化万物的阶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三”是指“阴”“阳”“和”三气,“二”指“阴”“阳”气,“一”指阴阳未分化开来之前的状态,稷下道家称之为精气,《鹖冠子·泰录》首次明确称为元气。元气多被写作“炁”,与先天概念关联在一起,称为“先天一炁”。这个观点对后世的内丹学有深刻的影响。《悟真篇》取《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来说明“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5]725,阐发顺行则万物化生的观点。

其三,《道德经》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谷神本指主宰谷物生长的神,引申为女性生育之神。《道德经》引申为空虚无形而变化莫测、永恒不灭的本源。《道德经》的“谷神”“玄牝”等概念对内丹影响很深。张伯端纠正河上公所说的“玄牝”指口鼻的错误,认为“谷神”指结丹的药物,“玄牝”指人体阴阳交合之地。后世内丹家们进而把玄牝转化为玄关,指产药之所、阳生之时。

三、《道德经》辩证法在内丹中的运用

《道德经》第四十章指出,道的运动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因此,从道产生出来的万物的运动变化遵循这一规律,以道为本体的人以此为根本的价值标准,在这两个方面的指导下,《道德经》建构了颇为系统的辩证法的体系,堪称辩证法思想的鼻祖之一。

《道德经》辩证法思想主要是三点:

其一,对立统一。对矛盾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揭示,《道德经》中可谓比比皆是,例如,第二章一口气提及六对矛盾:“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提及的类似这样的矛盾还有荣辱、盛衰、福祸、美丑、刚柔、巧拙、进退、胜败、动静、强弱,等等。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道德经》贯彻了“道与俗反”的价值观原则,例如区分了“为学”与“为道”的不同,前者要求“日益”,后者要求“日损”。在这一价值观原则的指导下,《道德经》往往强调矛盾双方中与世俗之人价值观相反的那一个方面,例如,在强与弱中,世俗之人追求强,但《道德经·四十章》主张“弱者道之用”。类似地,在虚与实中主张虚,在静与动中主张静。这一思想对内丹学影响很大,例如,在有与无、有为与无为中,内丹学强调无和无为。

其二,质量互变。《道德经》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从一个方面经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界限后发生质变,转变为矛盾中的另一方的规律多有揭示。例如,第五十五章的“物壮则老”,第六十四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二十章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第七十八章的“天下柔弱莫胜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等。质量互变规律在内丹学中同样有很多运用。例如精的积累发生质变转化为炁,炁的积累转化为神,神的积累转化为虚,虚的积累转化为道。

其三,否定之否定。《道德经》已经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往往呈现出表面上是向出发点回归的运动轨迹,但实际上是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例如,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敝则新”,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等。这是后世人们“以退为进”“善谋不硬拼”“以无事取天下”等思想的渊源。内丹学中对后天精、气、神混合体的否定而重建先天精、气、神的混元体,就是对否定之否定思想的应用。

《道德经》的上述辩证法思想对内丹的影响,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道德经》有无相生的思想在内丹中被转化为顺逆观。“顺”即自无生有,按照这一进程,人有生就有死。死亡是无可避免的。“逆”即自有归无,返朴归真。这是逆水行舟的功夫,内丹家们坚信行之可以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对此,谭峭在《化书》中讲万物化生的过程:“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6]589但道之用却正好相反:“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6]589可见,道之“委”和“用”是同一过程的顺行与逆行。紧接着,谭峭把颠倒逆行的“道之用”用于自我修炼:“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熏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是谓神化之道。”[6]589逆修自然要以对顺生的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内丹作为术,更重视的是实践操作。所以,它对逆修致力甚多。逆反的思想直接来源于《道德经》。此外,《道德经》第十六章“归根复命”的观点也是其直接的渊源,例如,据此,内丹经典《悟真篇》提出:“万物芸芸各返根,返根复命即长存,知常返本人难会,妄作召凶众所闻。”[5]735《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张伯端取《道德经》“祸福互变”之论阐发“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若能转此生杀机,反掌之间灾变福”[5]737,告诫炼丹者要把握住“逆”“顺”转化的时机,炼好逆死转生的丹法。这一逆行炼丹思想对后世内丹影响深远。

与顺逆观直接相关,内丹修炼还形成了取坎填离的颠倒观。它认为,心在八卦中为离,五行属性为火,空间上为上,按火的本性是往上炎;肾在八卦中为坎,五行属性为水,空间上为下,按水的本性是往下沉。这样,二者背离,不可能相交。内丹修炼中就要用意念促使二者颠倒,即促使火掉头往下窜,水化为气往上升,二者交融,即取坎卦中的阳来填入离卦中,成为纯阳的乾,在物质上来说就是结成丹,这是内丹修炼的初级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总之,《道德经》辩证法思想在丹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过,应该注意到,援《易》入丹,借助易学的义理和象数,尤其是象数来讲解丹道,描述内丹修炼中难以定量把握的火候,是内丹学一贯以来的做法。《道德经》所阐述的辩证思想多与《周易》相通,所以,张伯端等内丹家所受《周易》辩证思想影响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受《道德经》的影响。

四、生命观与内丹性命双修

《道德经》虽然主体是哲学,但也关注人的生命。内丹学是有关人的生命的学问与实践操作方法,兼跨哲学、科学、技术三个层次。内丹学主张身心并重,形神兼顾,性命双修。内丹学形成于唐代中期之后,受到《道德经》生命思想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

关于身,《道德经》中出现了二十多处,谈到了“修其身”,并把修身与长生关联起来,第七章提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关于身与心的关系,《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讨论赤子时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这里的“心使气”显然已经谈到了心对身的影响。

关于形,《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提及:“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关于神,《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里的“神”大体上是后世与精相关联的神的内涵。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的“谷神”应该是比喻作为本源与本体的道,但被具体地与意识控制呼吸联系起来了。

关于命,《道德经》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里的命是指生命。通过静而归根,回到生命的本根,这涉及神即意识对生命状态的调控,属于后世内丹修炼中的性功。所以这里实际上暗含有以性取命、先性后命的观点,是后世全真道内丹功夫基本原则的最早渊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里的命是指命令,强调道、德对人的生命的指导意义。《道德经》未直接论性。《庄子》则把老子想说而未说的性概念揭示出来了。内丹学对性的理解是从道性和人性两个层次及其两者的关系来理解。道性即把道的性质转化为人性论和价值观,指导人们把当下现实的人性进行改造,也就是说,道性是人性的理想状态。内丹学的性功包括心的涵养、伦理道德、精神境界等。与此相关的主要是《道德经》中“德”这一范畴,其内涵是道的功能、形式、表现。与道相吻合,就表明德存在或者说德发挥着作用,否则就是无德。无德才会出现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规范,这些规范在现实社会中被大肆张扬,就会导致言行不一、削弱人的生命活力等伦理异化现象。《道德经》尊道贵德的观点后世被道教大力张扬,并成为内丹学中性功修炼的思想渊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指出:“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里把“重积德”视为“长生久视之道”,而“长生久视”恰恰是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也是内丹修炼的基本原则。它涉及有为与无为这一对矛盾的关系,既可以从《道德经》辩证法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性命双修的角度来看。就前者而言,内丹学主张先有为,后无为,但有为中渗透着无为,无为中渗透着有为。就后者而言,有为的使用对象是命功,无为的使用对象是性功。金丹派南宗主张先命后性,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只适用于少数禀赋比较高的人。但两派都主张性命双修,也就是性功中有命功的内容,命功中也有性功的内容,二者无非是在修炼的不同阶段有主次、轻重的差别罢了。此外,无为功夫主要在修炼的中、高级阶段使用,从成效来说,越来越靠近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因此,“无不为”的效果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地表现出来。

《道德经》中的一些思想或者素材还在后世被具体化为身心锻炼的方法。例如,第五十五章提及“骨弱筋柔而握固”。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就把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提出了“握固守一”的方法[7]243。南朝时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记载了作为修炼方法的握固法[8]482。北宋张君房编纂的《云笈七笺》中明确宣称:“握固,兴魂魄安门户也。”[9]234认为握固有助于固精明目,思意安宁。后世动功也指出,握固可避免握拳而使劲用力。

《道德经》提及的理想人格有“善为道者”“君子”“大丈夫”“婴儿”“赤子”“善摄生者”“我”“士”“圣人”等,是后世内丹学所宣扬的仙真思想的直接渊源。仙是得道者,是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这部分内容比较多,容另文阐述。

五、结语

与医术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一样,内丹也是如此。根据上文所述,可以明白,《道德经》是内丹的重要思想源头,后世内丹家们在《道德经》哲理的指导下,把内修技术发展成为内丹术,进而提升为内丹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生命健康立下了巨大功勋。内丹学把《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学理化、技术化,从生命的保护、滋养、提升、改造这个角度证实了《道德经》哲理的正确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思想价值,这就是,如同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可以衍生出运用理论,运用理论可以衍生出技术一样,哲学也可以衍生出运用理论,运用理论进而可以衍生出实用技术,当然,除了运用于自然界的技术外,还有运用于人文社会领域的技术。

猜你喜欢

本源道德经本体
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的优化
道德经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眼睛是“本体”
浅谈《道德经》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底本源出考
保函回归本源
一种基于社会选择的本体聚类与合并机制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