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究

2022-12-30初金哲庄卫东葛淼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北大荒爱国主义育人

初金哲 庄卫东 葛淼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20世纪50年代,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进入东北边疆开发北大荒,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用青春与热血、担当与坚韧谱写了一部壮丽雄奇、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迎难而上、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是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勇于开拓精神,是站位高远、胸怀全局的顾全大局精神,是不求回报、甘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北大荒精神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对北大荒精神的价值与意义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新时代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言而喻,对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阶段和现状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深深熔铸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激励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使新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征、阶段过程和发展现状。

(一)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特征

1.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具有突出的青年化特征。青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主要力量,新时代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用爱国主义精神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必须符合青年人心理,始终坚持易于使青年人接受的内容和方式,属于典型的青年思想教育。

2.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具有明显的校园化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动员教师、学生两大群体,遵循知情意行教育规律,通过“学、唱、讲、做”四种形式,依托N个新兴媒体平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明显的校园文化建设。

3.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关联具有广泛的社会化特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为前提,统筹运用多种载体和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认同,引导其以实际行动投身国家建设伟大事业之中的实践性教育[1],属于系统的社会化行为。

(二)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阶段过程

21世纪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过程。

1.个别突破阶段。自2000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为重点,主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时代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主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理性爱国情感的正确表达[2]。

2.整体推进阶段。自2012年至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和新的形势任务,站上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这一时期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引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鲜明主题,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突出任务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呈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道德性、情感性与知识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阶段真正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三)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入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强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2019年至2021年,各大高校以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为契机,结合国家一系列盛大庆典和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大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爱国主义集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理想信念缺失、爱国行为激进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路径上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贯通性不足,独立成体系的精品化、原创性教育项目较少,长效性、常态化的教育宣传氛围没有完全形成。

二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倾向,部分高校并未充分发掘和合理运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使得爱国主义教育与学校精神文脉脱节,育人实效性不足。

三是爱国主义教育靶向性和针对性不足,教育内容贪多、贪全,宣传平台贪大、贪新,经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完全做到结合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矛盾问题“对症下药”。

二、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耦合

(一)北大荒精神丰富发展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素材

北大荒精神富含爱国主义内涵,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有着深厚的情感认同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精神动力。高校通过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的内在价值,能够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升华提供丰富滋养和鲜活素材,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立体化,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坚定报国志向、投身强国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二)北大荒精神构筑完善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因

北大荒精神与高校构筑大学精神的目标和内容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与高校的育人理念完全一致。高校要做到文化育人,彰显独特办学特色,需要把北大荒精神这种得天独厚的精神资源与高校的各方面育人资源相统一,通过融入校风、校训、校歌等途径,既有利于内化为具有凝聚力和传承性的文化基因,又有利于外化为具有北大荒精神特色的大学精神。

(三)北大荒精神提供促进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动力

北大荒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图谱的重要一笔,其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推动北大荒精神入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不断创新的引擎动力。新时代要把北大荒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必须紧密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四)北大荒精神推动建立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新格局

北大荒精神所承载的思想意识、价值理念、道德导向与爱国主义教育所承担的“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这一伟大历史任务高度契合,具有内在统一性。北大荒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多角度、全方位融入教育全过程,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思路和鲜活的实践路径。一方面,能够在用足用好用活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另一方面,能够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开辟北大荒精神育人的载体和平台,真正实现北大荒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从涵养到砥砺、从培育到激励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完整立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

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选择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方面的诉求与规律。

(一)符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诉求与规律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规律主要体现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1.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认同相互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认同本质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理论灌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家认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爱国立场。牢固树立国家认同这一理念需要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增加深度与广度,不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2.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认同辩证统一。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认同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孕育了诸多优秀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学生产生深刻共鸣。文化认同的根本理念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其深层次内涵要求学生充分认同民族文化,并为实现中华文化繁荣、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贡献力量[3]。

3.爱国主义教育与情感认同互为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情感认同的助推器。高校通过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政治生活,将民族心、民族魂根植于学生内心,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不断生发学生的理性爱国情感与自觉的爱国之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践行报国使命。

(二)符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育人诉求与规律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做到思想育人、知识育人、全员育人。

1.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育人全过程。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将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位。通过将北大荒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局意识,督促学生勇担时代使命,争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时代好青年。

2.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知识育人全过程。北大荒精神的形成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段令中华民族骄傲自豪的历史。作为新中国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知识,同时与中国人民求解放的“五四”革命运动等历史知识相链接,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历史知识相链接,不但有助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也有助于大学生深刻把握丰富的历史知识。

3.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全员育人全过程。高校全体教职工都是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领导者,都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都要参与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形成最大的集聚效应。

(三)符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层次诉求与规律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以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情感为宗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民族教育层次,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和情感。

2.以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形态为根本。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层次是意识形态教育层次,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3.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层次是理想信念教育层次,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奋斗。

4.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为志向。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励志层次是价值实现教育层次,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建设,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实践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最终必须通过较为具体的实践,才能产生实际的路径效果。路径实践主要体现在“主题、内容、课程、活动、阵地、管理、研宣、环境、评价”几个基本方面。

(一)突出红色基因教育,从思想到文化明确实践主题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多主题,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明确以下实践主题。

1.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具有北大荒精神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广大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整体形成,有利于广大学生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的坚定。

2.努力传承革命历史红色基因。通过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理解、接受北大荒精神及其他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产生更大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是实现传承革命历史红色基因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广大学生充分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争取民族解放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革命历史红线,有利于广大学生凝聚红色意识、红色情感,成长为新一代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接班人。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通过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理解、接受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广大学生充分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性内容——北大荒精神及其他红色精神,有利于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创新发展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4.全面增强国家民族情怀。通过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理解、接受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烈情怀,从而更好地统一中国人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是增强国家民族情怀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广大学生真情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广大学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积极献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推进多元内容整合,从理论到实际活化实践内容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多内容,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活化以下实践内容。

1.理论性内容要与高校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其他涉及立德树人思想教育理论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灵魂,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北大荒精神及其他红色精神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理论,是比较独特、更富活力的教育理论,作为在艰苦奋斗中孕育出来的一种得天独厚的教育理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地域历史,将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

2.历史性内容要与近代全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充分融合。革命历史是红色血液,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生动的滋润营养作用。当年十万复转官兵及一代又一代知识青年和干部开发建设“北大荒”,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将沉睡千年的“北大荒”变成了“中华大粮仓”,这场屯垦戍边的伟大斗争,作为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

3.事迹性内容要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求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方面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充分融合。各方面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是活生生的教材,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鲜活的引领作用。当年在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以王震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人物,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人物,在新时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人物……讴歌他们的事迹,歌颂他们的精神,赞扬他们的情怀,所有动人的故事,感人的事迹,将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

4.创新性内容要与高校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工程充分融合。创新是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潜在的价值开发作用。北大荒精神是坚韧不拔、锐意进取、孜孜不倦的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创新精神,代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实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意志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创新创业类竞赛、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增添北大荒精神教育元素,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态度和本领。

5.关联性内容要与高校关于劳动教育、能力教育、就业教育等任务充分融合。所有关联性内容都有必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灵魂,以形成更广泛、更强烈的集聚效应。要将不同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民族文化,无论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尽可能相融合,以达到充分利用、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等多重目的和效果。

(三)强化刚性教育载体,从教材到课堂完善实践课程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程,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完善以下实践课程。

1.在导向性和实践性上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正式编入思政课主教材,置于突出位置,融入思政课程主渠道。以案例、口述、情景教学等模式将北大荒精神引入《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教材。充分挖掘北大荒精神与思政专业课程固有属性间的共通点与结合点,将教材育人导向与北大荒精神紧密结合,构建具有北大荒精神特质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

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要肩负主体责任,积极组织教材体系建设。筹备编写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注重找差距、补短板,引导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地域文化编写有不同特色的教材,既不照搬照抄,也不异想天开不讲实际效果。要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调整,强调结合现实社会发展实际编写既有理论性、又有实效性的长效性教材。

2.在内容和方法上大力加强课堂建设。将北大荒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不但有利于进行更有实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有利于丰富传统教学内容。

一是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入北大荒精神的内容设计,将北大荒精神的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文献、课上交流探讨、课后深入思考。二是教师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法、穿插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促进教学内容与北大荒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有效融合。三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媒介着力打造开设《北大荒精神》精品慕课、《北大荒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专题课、《王震将军与北大荒》视频课以及《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主题党课、红色讲坛和学术报告等,把北大荒精神的内涵蕴意及其时代价值通过细致的剖析解读,做到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发人深省。四是注重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注入北大荒精神元素,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构建、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学生第二课堂北大荒精神的育人主体功能。在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上,多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双向提升、主题宣讲和榜样带动的同向同行、理论灌输和实践养成的协同推进、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的混合交互等方面展开[4]。五是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同向同频,因地制宜将地域精神、红色文化、地域发展历史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讲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烘托浓厚爱国氛围,配合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展馆等具有红色历史意义的革命基地,观赏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让学生切身感受伟大祖国的奋斗历程,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北大荒精神精品慕课,为高校开展北大荒精神教育提供了实践支撑。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课堂教育,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

(四)结合实际全方位,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实践活动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丰富以下实践活动。

1.主题类活动。经常开展党团日等主题活动,通过尽可能增加北大荒精神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党员和团员积极参加,以认真的态度参与其中,不断提高党团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水平。

2.讲座类活动。经常举办专题讲座、主题沙龙、学术论坛、大学生讲堂,面向全体学生宣传与讲解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及历史起源,将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及表现形式等更完美地呈现出来,感染和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3.评选类活动。经常开展优秀成果评选活动。通过面向学生征集优秀作品,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优秀成果展示长廊,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开辟宣传教育新阵地。重点通过课堂教学、论文、课题、精品课程、网络作品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开展常态化评选活动,激励学生更多投入。

4.展演类活动。经常举办专题艺术展演。高校在实施北大荒精神育人工程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灌输又要注重情景教学,现场展演是抒发爱国情感、渲染爱国气氛的直接方式。要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节目和演员,利用情景剧、舞蹈、诗朗诵、歌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现北大荒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故事,折射北大荒精神的内涵,让学生产生共情共鸣。通过充分了解北大荒的历史起源、聆听北大荒歌曲、观看北大荒影视作品、阅读北大荒经典文学著作、讲好北大荒故事、演唱北大荒歌曲、表演北大荒舞蹈或情景剧、创作北大荒作品等使学生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北大荒精神。

5.竞赛类活动。经常举办各类竞赛,鼓励引导学生创作导向鲜明、富有内涵的优秀文学作品,创作各类优秀文艺表演节目,着力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通过竞赛的方式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学生的精神家园。

6.网络类活动。经常开展各类可行性网络活动,通过抖音等广泛深入的传播方式,推广优秀爱国主义作品,加强典型宣传报道,讲好爱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7.纪念类活动。抓住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这类纪念活动增强仪式感、提振使命感,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8.考察类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性质的纪念场馆,引导学生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增强学习英雄、争做英雄情感。要经常组织学生到各类社会发展实地进行考察或实习,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取得成就,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

9.服务类活动。经常开展各类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通过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为老年人提供切实的生活精神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巩固思想教育话语权,从硬件到软件固化实践阵地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多种多样的实践阵地,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固化以下实践阵地。

1.固化思政课程阵地。将思政课程教学作为主阵地,努力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更新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2.固化专业团队阵地。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建设专业教育教学队伍的重要方面,通过聘任专家学者,选拔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组建一支“四位一体”的专业化队伍。

3.固化精神教育阵地。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场馆、重要企业等作为教育基地,与基地进行经常性合作,通过达成各种项目性教育协议,打造北大荒精神教育精品项目,打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平台。

4.固化互联网阵地。将互联网作为新兴阵地,积极抢占网络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话语权,通过创新网络传播载体建设,开发利用两微一端、手机App、自媒体等传播平台,使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并全面覆盖多种网络媒体。特别注重开设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将学习成果、心得体会共享,将疑问困惑、难点问题共同解决,将线上传播变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中国大学生在线、学习强国、中青网、共青团中央等线上平台的重要引导作用,加强舆论引导,汇聚网上正能量。

5.固化社团阵地。将专业社团建设纳入重要日程,面向高校全体教职工吸纳会员,成立北大荒精神宣讲团,组建北大荒精神研习社,形成一支专业研究北大荒精神、宣传北大荒精神的社团队伍。

6.固化红色场馆阵地。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北大荒精神展示馆或不同地域所有的红色精神场馆作为重要参观学习阵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高校随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提供重要平台。

(六)发挥各级组织作用,从党政到员工强化实践管理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科学的组织管理,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强化以下实践管理。

1.强化党团组织管理。各级党团及社团组织要负起主体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德育的首要位置,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原则,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重点发挥团委、学生工作部、宣传部、组织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突出作用和优势,面向大学生开展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活动。

2.强化行政组织管理。高校要明确开展北大荒精神育人工作,应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原则,成立北大荒精神育人工作领导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理论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生入学报到直至毕业离校的全过程。

3.强化全员过程管理。北大荒精神融入耕读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涉及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学科建设、文化建设、学生管理、图书资源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师生通力配合,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教师通过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将北大荒精神播撒在学生心灵的土壤里,辅导员通过心理育人、管理育人、资助育人强化北大荒精神育人实效,各职能部门通过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促进北大荒精神教育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七)鼓励研究宣传先行,从理论到舆论加强实践研宣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广泛持久的研究和宣传,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加强以下实践研究和宣传。

1.高校应自觉肩负起组织研究责任。通过创建北大荒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所,设立北大荒精神特色资源库,建立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组建北大荒精神教研团队,鼓励相关研究人员深入开展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要找准北大荒精神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对接点、共鸣点,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对北大荒精神理论进行凝练、升华、总结和创新,赋予其与新的历史方位相适应的诠释、魅力和风采,实现北大荒精神的历久弥新。对优秀研究团队及时进行必要资助,对优秀研究成果及时进行奖励,以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邀请领域内学者通过举办讲座、召开专题会议等共同开展研究,形成浓厚的北大荒精神研究氛围,促进北大荒精神深入研究探索,形成协同研究合力。

2.高校宣传部门要发挥窗口喉舌作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条幅、展板、官网、官微等平台聚焦北大荒精神育人主题。创新宣传和营销手段,面向学生开展普遍化、广泛化的北大荒精神与文化宣传报道,使北大荒精神接地气、有温度。在线上、线下等各类宣传平台开设“我是北大荒精神主讲人”“我心中的北大荒”等北大荒精神教育专栏,在校报、杂志中开设北大荒精神研究专刊,在校内组织北大荒精神读书分享会、书画展、摄影展等丰富的校园活动,并征集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演,生动形象地做好宣传工作。

(八)建设合作体制机制,从内部到外部改善实践环境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优良的校内外环境,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改善以下实践环境。

1.改善校企协同育人实践环境。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与大型农场、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所属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合作,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开展协同育人,共同打造人才高地,将北大荒精神教育延伸到校外,通过构建长效联动机制,将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发展紧密结合。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资助,让学生深入垦区和农垦企业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接受北大荒文化熏陶、了解垦区发展历史,提升学生文化认同与属地认同情感,促进学生为现代化农业建设服务;高校深入开展北大荒精神育人工作,培育具有北大荒精神鲜明特质的优秀学子,供企业选拔任用,二者同向同频、相互协作,拓宽北大荒精神育人平台,增强北大荒精神育人效果。

2.改善社会志愿服务实践环境。经常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增强走近社会、了解社会、扎根社会、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尤其要组织新入职教师与新入学学生进行专项的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要让广大师生回归到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产生活环境中去锻炼,确保新生入校后能及时感受北大荒精神的浓厚氛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既要组建集聚北大荒人特色的垦荒志愿团队,也要统筹搭建“双线”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北大荒精神育人实效。要倡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自觉践行北大荒精神,将北大荒精神的种子埋藏在青年学生心中,内化为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外化为奋勇拼搏的精神准绳。要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人,从而将北大荒精神教育学习成果转化到实际行动中。

3.改善校际职能部门协同育人实践环境。高校职能部门要通力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凝聚力强、全面配合的育人合力。要将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各部门、各环节、各阶段的工作中,推动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改善校内软环境和硬环境,通过不断提升北大荒精神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水平、着力营造氛围、努力改善细节,让广大学生耳濡目染,做到学生在哪里,北大荒精神就影响到哪里。

(九)强化信息反馈作用,从目标到绩效实施实践评价

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高校教育教学实际,目前应实施以下实践评价。

1.方向评价。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评价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要务,是贯穿其他所有评价内容的红线。方向不可偏离,红线不可逾越。原则是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应特别注重是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证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2.队伍评价。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正确的方向,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的质量便是第一位的。是否具备充足的高质量人才决定教育教学的成败,因此,无论从主观能动性角度看,还是从创新性角度看,对队伍建设进行经常的、及时的评价极其重要,是构成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相关评价不但有助于加强从领导到教师,从专职人员到兼职人员等各个方面的队伍建设,也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3.教材评价。教材是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具体的教材也即课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但是传统的形式,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育也仍然以教材学习为主体。因此受其惯性影响,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总是超出其他载体。对相关教材进行多方面的及时评价,能够有效保证受教育者始终不脱离正确的内容定位及范围。

4.课程评价。课程是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结构,包括在全部学习课程中的占比、目标、计划、时间等,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区分等。课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有效,不但决定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还将深刻影响人才的长远培养。对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整体安排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与时俱进地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使之越来越符合实际需要,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

5.活动评价。在人文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将越来越多采用开展实践活动的方法。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实践者,是非判断难度显著增大,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经常的、动态的、具体的评价,通过评价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活动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6.阵地评价。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各类阵地。除传统的课堂和其他校园阵地外,目前增加了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阵地,在广度和深度上甚至影响更大、作用更大。大力加强各种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阵地建设是目前阵地建设的突出任务,无疑也是开展相关评价活动的重要任务。科学评价有助于各类阵地建设的加强。

7.创新评价。创新是事物发展进步的灵魂。北大荒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级的、复杂的育人事物,特别需要不断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具有非常强大的现实推动力,来源广泛,需求旺盛。创新所具有的推动事物发展进步的敏感性,要求人们必须对各种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创新行为进行及时的、客观的评价,以保护和推广有益的创新,纠正或修正偏误的“创新”。

猜你喜欢

北大荒爱国主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他们用“五招”育人
用北大荒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