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开展名著阅读的实践探析
2022-12-30刘志成
◎刘志成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推行和落实,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均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深化名著阅读,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形成个性化的感悟。语文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其人文性较强,实践性也较为显著。在实际教学阶段需要深度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从中提炼优质的文化,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助力。名著是人类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积淀形式,借助名著阅读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语文教师要积极迎合新课标的政策,加强名著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力度,使得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一、初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
学生长时期的阅读名著,能够将优美的词句语段积累整理下来,借助这些丰富的语言素材,感受写作的魅力,并且学生在长期阅读训练活动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名著阅读速度,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学生的阅读量较大,其积累以及收获的语文知识才会变得更多,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针对《朝花夕拾》这一作品,学生阅读完之后能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式,并对该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产生浓郁的研究兴趣。其作品的描写方式较为经典,会对学生日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借助名著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可以尝试让学生使用读写结合的形式学习,加深作品在学生脑海当中的印象,并让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样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初中时期的学生情绪以及思想会比较敏感,其身心方面产生的变化也会比较明显,学生在思考时对于各类事物以及知识的认知会变得越来越深入,所以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需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活动的流程以及内容等,使得教学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名著阅读不管是在作品内容方面,还是在篇幅数量方面,其和单篇阅读进行对比难度都会比较高。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会自发构成个性化的思维,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独特的思考,学生彼此分享交流,创造性的解读名著,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感受名著中蕴藏的另外一个世界,置身于情境当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让其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名著作品的内容较为充实,且内涵尤为丰富,作者会使用更为精妙的艺术创作方式,作品所涵盖的内容以及人物值得学生鉴赏。但是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较少,生活阅历浅显,所以并不能较为深度的理解鉴赏名著作品。对此,教师需要实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等多种方式,学会辨别善恶是非,提高学生生活体验感,挖掘名著当中的人文精神,这会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在读完《简·爱》之后,学生能够被该作品女主人公的人格美所震撼,受到其感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
二、初中开展名著阅读应注意的事项
要打破单篇阅读的束缚,让学生能够构成整体思维。整本名著作品和单篇课文之间的差异会比较悬殊,想要打破单篇文章的束缚和限制,那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作品之前,就需要让学生能够站在整体的立场上去分析看待作品,以其为基准,把握理解名著作品的内涵。整体的要素主要涵盖语言特色、人物、情节以及叙事角度等,所以在阅读之前,教师需要提醒学生,让其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或者作品创作主旨等,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就能够更好地感知阅读整本名著思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的背景、运用的方式,客观地评价名著作品,不能仅看故事情节,要同时关注多个要素,在阅读完名著之后,回顾作品的内容,思考反思读书体会,这种训练方式会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整体思维。
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先自行阅读一部分的内容,将该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简要地分析全文所讲述的内容。在阅读时,要注重分析作品所涉及到的各类要素,关注该名著作品的叙事角度以及创作背景等。在阅读之后分析文章刻画的保尔·柯察金的性格以及这部作品给其带来的成长启示,这种阅读指导方式会让学生更有深度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去点拨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创造性地解读名著作品,多立场、多角度地解读文章内容,让学生的解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变得更强。
要采取精读的形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名著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读书效率对于篇幅较长的名著作品来说影响较大,只有高阅读效率才会让学生按时完成阅读的任务。对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精读阅读等的技巧,并让学生自行做好阅读的计划和安排,这样才会使得名著阅读的效率变得更高。
把握好教育引导的分寸,不可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学生自行选择其所喜爱的方式阅读。同时还要控制教学任务,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把粗读和精读结合在一起,让课内学习和课外联系可以有机融合。这样学生就能够掌握知识迁移运用的方式,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及阅读效率。在引导中要转变学生思想,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名著作品的过程中收获并探索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审美体验感,让学生在观看自己所喜爱的名著之后,选择一些文化氛围较为浓郁的节目,陶冶学生情操,深度感悟名著文化的魅力,分析文本的意蕴,欣赏美妙的语言。
三、初中开展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创新名著阅读教学法。依据名著阅读的内容,编创课堂剧,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种情景演示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产生出更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其情景当中也能够更好领悟名著所表述的思想和含义,体会阅读名著的乐趣,让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变得更高。比如,在讲解《水浒传》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借助网络搜索《水浒传》相关的影像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让学生结合其电视剧片段的内容,重新进行情景演绎,展现课堂剧。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会变得更强,学生在演绎的阶段也能够深刻体会并揣摩人物的内心思绪,进而形成继续阅读的欲望,有序推进名著阅读教学活动。
只要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更为自主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若学生缺少兴趣的支撑,那么整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变差。所以教师可以巧妙使用课堂剧创新名著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借助兴趣引导学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分析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要以学生身心发展现状为教学的切入点,尽可能减小学生在阅读名著时所形成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初一的学生心智发展并不是十分的成熟,在教学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为短小且语言精炼的名著进行教学。
在制定阅读计划时,要将自主性和导向性结合在一起,坚持目标导向的原则,让学生可以在制定阅读计划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做好名著阅读的延伸准备,予以学生更为充裕的自主思考时间和空间,设置相应的问题,留下供给想象和发挥的阅读空间,扩写续写故事情节和背景。这样学生才能够达到情感共情的状态。比如《海底两万里》这一名著,要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利用“怪物”二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新教学方式,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形成自主阅读名著的意识,减小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压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只有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够对阅读名著形成较强的内在驱动力,唤醒学生的阅读心理。
在实际教学阶段,想要提高名著教学活动开展的时效性,那么教师就需要掌握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革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坚持由浅至深、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合理设计名著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产生出名著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使用多媒体技术或者课堂剧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名著阅读的教学效果变得更高。同时,遵守学生个性发展规律,适度拓展名著阅读的范围,深度挖掘名著阅读的价值,使得学生可以深度掌握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以及名著创作背景等,提高学生名著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