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下探析语文综合性导读的开展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例
2022-12-30何金林
◎何金林
综合性与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在统编版教材中,关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编者进行了创新性编排,如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性与方法性,以及增加活动项目设计等。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为学生,要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针对当前综合性学习存在的困境,如单调的学习方式、低阶学习的循环往复和低效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从项目化学习角度,践行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学科性质界定。
从概念上讲,项目化学习的时间较长,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发展,并能够在问题驱动下调动学生的既有知识、经验和品质,从而在问题解决中激发学习兴趣,落实核心概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目化学习在内涵上与学科性质存在一致性,贴合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彰显学生主体性,并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习任务的教学理念。[1]在活动完成过程中,其真实的语言情境,以及围绕核心概念组织的活动任务,能够最大限度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并以成果展示的形式提高学习自信和兴趣,从而全面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一、深挖教材,明确核心内容
核心知识或大概念是项目化学习的中心任务。关于综合性学习,统编版教材特别明晰了相关的主题任务,并编排了具体的活动指导,即教材中的“活动提示”部分,为确定核心知识明确了方向。[2]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课后便设置了关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活动提示,即“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仔细推究编者的编排意图,大致可包括三个层面,即中国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独特习俗。在解读“活动提示”的基础上,要结合单元导语中关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的人文性主题,并立足本单元《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等选文内容的特点,即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规定相吻合,从而明确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知识: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资料的收集与记录,强化对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的了解,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实现精神性成长。从这个角度讲,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围绕教材内容确定核心知识,从而构建以核心知识为统领的学习任务。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要深挖教材,明确核心教学内容,为具体策略的构建和实施奠定基础。
二、以语文要素为突破,设置问题驱动
无论是综合性学习还是实践性学习,都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开展的学习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并培养关键思维品质。[3]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教材便设置了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如果说核心知识的确定是基于人文主题,那么落实语文要素则是实现核心知识的基本保证。作为小学阶段的项目化学习而言,以高阶思维带动低阶思维,以问题驱动模式将抽象概念转化为适合学生学情的具象知识是其主要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猎奇心和探究欲,并在问题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读写的两个方面:第一,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第二,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对此,教师要将这两个语文要素创造性转化为问题驱动。例如:
同学们,根据校方承办的“以校园行动践行传统文化”活动目标,大家将作为文化宣传使者接待来访者,并解释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内涵。在接下来的一周,大家可以自由组成合作小组,并根据各自的兴趣收集相关传统节日资料。同时,还要结合第三单元课文《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掌握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方法,撰写传统节日解释词。最重要的是,要形成最终展示成果。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通过对语文要素的转化设计,这种问题驱动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实践情境,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同时,“文化使者”的身份定位也赋予学生以使命感和成就感,并在问题解决中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活动过程方面,要步骤清晰,目标明确,充分糅合单元语文要素,引发学生的真合作和真探究。总体而言,关于问题驱动的设计,要注重真实情境、身份界定和方法指引,并明确在思考与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尊重学生主体性,组建项目化小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习方法的“自主、合作、探究”,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性。因此,项目化学习的合作探究模式完全贴合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在具体步骤方面,要经历组建项目小组、撰写方案初稿、多元化论证、确定终稿等流程。
先组建项目学习小组。鉴于项目化学习较长的学习时间和任务的综合性,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是必要的途径。需要指出的是,在组建小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组建合作小组(四至六人为宜)。《中华传统节日》的项目化学习,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驱动开展自主学习,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确定小组研究问题,从而为项目化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撰写方案初稿。撰写方案的目的是为项目化学习提供具体可视的活动规划。对此,要引导学生小组根据既有认知水平和实际经验开展合作探究,并撰写方案初稿。当然,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下的方案初稿,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一过程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自我探究角度,一般而言会呈现出如下初稿内容。
一,活动名称(中国传统节日);二,活动时间(一周);三,学科涉及(语文、音乐、美术);四,研究形式(小组合作);五,研究工具(互联网);六,研究方法(家长访谈、互联网搜集资料、图书馆查阅文献);七,活动目标(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围绕某一习俗与学生、教师和家长交流);八,活动过程(制定小组标志;组建微信交流群;小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并展示);九,活动成果(总结传统节日习俗;围绕某个节日介绍典型习俗;推送研究成果)。
接着进行多元化论证。论证是对小组制定的方案进行自我否定的过程,是通过辩证思维优化、完善方案的过程。针对《中华传统节日》项目化学习的方案初稿,要组织学生开展客观全面的论证,并提供相关支架,例如科学多样的研究、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过程、明确的小组分工、操作性强等。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辩证过程如何,小组组长要详细记录各自的观点,并在最后达成共识。
最后,确定终稿。在多元化的论证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初稿进行修改、优化,从而确定项目终稿。在该环节,要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阐述所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流程,并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例如,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项目化学习方案终稿,就要对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进行优化。其中,在活动目标上,可改为“多渠道搜集传统节日的风俗,合理分配资料搜集任务,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要具体到人;归纳各方资料,提炼传统节日典型符号;以文化使者身份将总结的节日风俗和内涵与同学和家长交流”。在活动过程上,可改为“小组自行推荐组长;为小组设计形象化名称;向美术教师请教设计小组标识;组建小组微信交流群;多渠道收集资料;汇总结果,模仿《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写作方法撰写解说词;制作课件,并请教教师;成果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确定方案的步骤是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扭转了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者”身份,有利于在思维碰撞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四、以语言实践能力为标准,实现深度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这一要求完美融入其中,并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高阶思维。
研究法指导下的资料搜集。研究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优秀的研究习惯,是进行深度学习的基础方法。例如,为践行好“文化使者”身份,学生要多渠道搜集传统节日资料,以理解节日的典型习俗与内涵。其中,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搜集和实际调查,学生能够获得鲜活的一手资料,如照片、数据、故事等,从而强化了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了教学资源。
图示法指导下的资料归纳。所谓图示法,主要是以图表或图形等方式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研究方式。从小学阶段来看,形象思想是其主要的心理特点。通过图示法,能够更为直观、灵活地为学生梳理知识点。例如,在“中华传统节日”的项目化学习中,学生要整合前期所搜集到的资料,此时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法展示资料,从而系统地、有结构地整合资料,从而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符号与内涵的理解。
综合运用传统技术与新媒体技术。作为综合性学习而言,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是项目化学习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中华传统节日”项目化学习后期,学生要根据资料整理形成具有小组创意的成果展示。对此,就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意成果设计,以提高数字化应用水平。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既有认知,提供多样化的支架,从而满足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和实际操作需要。
五、项目化学习的评估与反思
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效果评价,成果展示是一项重要指标。在项目化学习背景下,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尤其是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成果的转化与展示,如微信群、微博、校园网站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评价与反思方式。
先看传统媒体。所谓传统媒体,主要指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校报、广播、宣传栏展示等。作为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示,其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因而交流与评价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如跨班级交流、家长交流等,从而为项目化学习提供重要的反馈结果。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项目化学习,学生以文化使者的身份,以展板方式向来访者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够有效实现成果的即时反馈,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校也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资源与环境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构建,比如利用广播等形式,在课间休息或放学时间播读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充分实现课堂与课下教学资源的融通。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平台及资源空间,打造全方位传统文化宣传机制。例如充分利用校园里的宣传栏等载体,张贴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字或图片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随处可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夯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再看新媒体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能够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实现多种形式的成果交流,拓展了反馈主体的多样性,并在交流中完善成果。例如,在“中华传统节日”的交流中,小组就可以通过制作简易的短视频发布小组成果,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推送成果,从而提高评价的时效性和反思效果。新媒体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途径和资源,除了进行线上交流与评价以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打通了课堂内外教学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的融通。在家长及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然后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分享,这种项目化合作模式既提升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还培养出他们分享的意识,符合新时代背景下教学的目标规划和基本培养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呼之欲出,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的项目化学习,践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要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依托新的教材体系,结合项目化教学思路,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导读进行策略的构建,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索与优化的方法与途径,以此助力素质教育的深度改革与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