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提问的类型、方式及时机
2022-12-30闻增刚
◎闻增刚
教师课堂提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通过生生、师生、生本互动起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效果,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直接灌输语文知识,而要利用提问构筑师生共同设疑、释疑、解疑的氛围,进而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类型
(一)衔接性问题,重在过渡
在课堂提问中,若问题形式过于单一化,一味地使用是非问,那么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这样的问题也缺乏难度。因此教师要将设问、是非问、特殊问融合在一起,而且还要从问题的功能入手,设置精彩纷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衔接性问题为例子,这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经掌握的知识,然后过渡到新知识,具有试探、导入的效果。
《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作品用明暗两条线索展现出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教师设置了衔接性问题,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故都的秋》:
在《故都的秋》中展现了怎样的秋景呢,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那么其他的散文是否也会将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创作呢?
大家阅读一下《荷塘月色》,看看这篇作品如何处理好情感和景物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问题就起到了衔接的效果,先唤醒学生对《故都的秋》的回忆,然后将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荷塘月色》中。如有学生提出:“‘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看似写的是景物,但是实际上则展现出了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此后教师又让学生依次整理景物和情感这两条线索,看看作者如何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进行写作。
(二)诱导性问题,点燃探究兴趣
在高中阶段,不少课文的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可以围绕课文中的疑难点、拓展点提出诱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活动探究热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深入思考。
在学习《祝福》时,设计了诱导性与开放性的问题: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又多少不同的女性形象呢?
除了祥林嫂这样受到压迫的女性,是否也有觉醒、想要改变命运的新女性呢?
作者是否也描写了这些人物形象呢?
这样的问题便具有诱导的作用,学生围绕“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这个拓展学习点展开了自主搜索和探究活动,他们发现鲁迅写了祥林嫂、杨二嫂等受到封建思想压迫的形象,同时也在《伤逝》等作品中写了追求个性解放的子君等女性形象。学生认识到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观察和反思,作者深入思考了女性应该以何种姿态生活,试图引起读者的自我反思。
(三)强调性问题,领悟文本内涵
强调性问题的功能是强调文体知识的重要性,或者强调某种情感基调。在学生尝试领悟文章内涵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此类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感悟,这样他们就能顺着教师的思路展开思考,找到作者强调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解读文本。
在阅读《我与地坛》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建立“我”和地坛之间的关联性,常常将本文和一般的写景类文章混为一谈,这样自然很难挖掘作品的主旨。针对此问题,教师提出了强调性问题:
作者提到了一座废弃的古园,展现了它的荒芜和冷落,它就好像是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那么作者呢,他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呢?
通过这样的强调,学生注意到了被自己忽略的地方。“‘我’在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他觉得自己忽然之间什么都没有了。这种状态,似乎和地坛被人遗弃的状态很相似。”教师再次强调两者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你是否能找到‘我’与地坛之间的联系点呢?”学生有所感悟:“地坛被人们遗弃,而‘我’也被社会抛弃,所以作者觉得两者同病相怜,所以他特别乐意来看地坛,感受地坛的一切。”在强调性问题的辅助下,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挖掘变得更为深刻。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方式
(一)正向与逆向,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不少教师会选择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这样虽然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能把握住该问题的重点,但是却不利于引导学生展开辩证思考,提升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不仅要采用正向的问题,还要适当地采用逆向的提问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思考,进而发展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雷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清周朴园的人性特点,教师采用了正向与逆向提问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首先提出正向问题:
师:你觉得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还有情感呢?
生(结合作品中的词句提出):周朴园保留了当年的房间摆设,而且一直都在思念鲁侍萍,所以他对鲁侍萍还有情感。
师(逆向提问):如果周朴园真的爱鲁侍萍,他又会如何对待她呢?用支票打发鲁侍萍,伤害鲁侍萍和其家人的情感,这样的做法,真的是爱鲁侍萍吗?
在逆向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辩证思考,他们认识到周朴园虽然对鲁侍萍还怀有一些旧情,但是并不是真正的爱,周朴园是一个自私而冷酷的人,他只爱他自己,所以他才会怀疑鲁侍萍别有所图,才会用支票打发她。由此学生更深刻地挖掘了周朴园的性格。
(二)直问与曲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直问指用直白的方式提出问题,这是不少教师最常使用的提问方式,但是实际上,若能适当融入曲问,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那么学生的思考就会更有深度,他们对作品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琵琶行》的教学重点不仅要让学生体会作品描写琵琶音乐的精妙词句,还要促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感受到作者和琵琶女之间的共鸣。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教师避免直问,而是采用曲问的方式:
大家先找出作品中展现琵琶精妙旋律的词句,分析其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然后思考一下这样唯美的旋律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受?
学生:美好的音乐会让人心旷神怡。
师(将焦点转移到作者的情感上):然而,作者听闻这样的美妙旋律却潸然泪下,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恍然大悟):因为他了解到了琵琶女的身世,再听其演奏,感受到了凄凉,结合自己被贬谪的经历,他和琵琶女形成了共鸣,因此落泪。
这样的曲问达到了“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给人“曲径通幽”的感觉。若教师能合理使用曲问,则能打破传统的提问套路,能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这样就能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
(三)假设性提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假设性提问指的是先假设一种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发散思考,展开论证。这也是一种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问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的活动,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自己的发散方向标注出来,然后进行总结归纳。
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教师提出了假设性问题:
假设林冲没有听到对方的阴谋,事情会如何发展?
生:林冲性格中有隐忍的一面,若非亲耳听到,必然不会相信自己被暗害,估计他会凶多吉少。就算侥幸不死,他也会继续当顺民,不会想到揭竿而起。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想到的思考角度标注出来,然后再看看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如有学生发现自己没有从林冲敌对方的角度入手思考,还有学生认为可以从当时的社会现状入手思考。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学生发现自己的想象力变得更丰富。如有学生便认为:
当时的社会权臣当道,而林冲过于“清”,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必然会遭受陷害。
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彼此的想法,看看能否更清楚地了解林冲的人性特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再一次得到提升。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时机
(一)矛盾处,引导深度阅读
在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若能选择好切入点,则学生也能提高阅读效率。首先可以围绕学生的思维矛盾处展开提问,当他们针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时,教师就要把握机会,提出问题,促使他们关注矛盾点,然后展开辩论活动,进而引导其深度阅读。
学习《鸿门宴》时,有学生提出了问题:
项羽想要害死刘邦,所以才会设置鸿门宴,可是后来为何又会放任刘邦走掉呢?
这样不是彼此矛盾吗?
要理解项羽的行为,就要细细分析其性格特点,所以教师围绕此矛盾处展开提问:
有人认为项羽十分豪爽,但是也有人认为他优柔寡断,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人物的呢?尝试结合课文中的词句展开分析。
这便促使学生深入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当曹无伤告密的时候,项羽大怒,说明他性格中有粗鲁狂放的一面,但是此后他失去了好几次杀死刘邦的机会,这说明他的确有“妇人之仁”。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认识到项羽性格的复杂性,解读自然也更深入。
(二)迷茫时,链接相关资料
由于高中语文的课本大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难免会陷入迷茫,不知道向什么方向深入思考,又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搜索相关资料辅助阅读。当学生陷入困惑的时候,教师就要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找到相关资料,辅助他们理解分析,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学习《我与地坛》时,有学生对如何解读此作品感到困扰:
地坛在我的心中是展现传统文化的地方,如果我写这篇文章的话,会用赞美的口吻来写,但是为何作者写的却是一个荒园呢?
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而陷入的僵局。此时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搜索相关资料:
要更好地解读作品,就要了解作者在何种情境下创作此文,大家不妨搜索相关信息,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然后再来分析,作者为何创作此文。
这样便促使学生找到了探究的方向,他们发现当时作者经历了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而且也找不到好的工作,他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此时看到残破的古园,自然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形成共鸣,因此才会着重写地坛的荒芜。
(三)留白处,鼓励个性表达
不少文本都有留白处,教师可以把握住这些地方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个性化表达,又或者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还能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祝福》中有不少留白之处,如四叔说:“可恶!然而……”“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些地方四叔都没有将话讲明白,让人产生联想。教师围绕这些留白处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个性表达:
假如你是四叔,此时心中完整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你能用心理细节描写的方式展现出四叔的想法吗?
这样便起到了读写结合的效果,学生先围绕作品的主题展开想象,然后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有学生尝试创作:
虽然祥林嫂婆婆的做法太过于粗暴,但是既然祥林嫂是她的儿媳,那么她自然有权利处理她的一切事务,将人带走也不足为奇,这是符合封建礼法的。四叔想到这里心中便豁然了。
这段描写就将文章中省略的言外之意表达了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对四叔人性特点的深度感悟。
提问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教师要注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促使其展开综合分析、比较探究,进而提高其抽象概括能力,促使他们能更好地迁移内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只有合理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优化提问方式,掌握好提问契机,才能更有效地鼓励学生思考、发问、创新,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