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荷塘月色》为例谈文本解读的有效方法

2022-12-30◎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荷塘文本

◎郏 峰

新课改后,在《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始终是最重要的教学模式。尽管教学目标和任务不同,但是以文本为媒介落实各种教学目标的程式没有改变。不论从教学的角度考量,还是从应考的层面审视,文本解读对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以及教学价值的彰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文本解读所指的“解读”,是综合运用阅读经验和思维阅读作品,以发现文本意义的复杂性精神劳动。显而易见,要准确理解文本,把文本寄寓的应有之义挖掘出来,需要解读者的个体经验与文本意义存在交集,并与写作者在某一个点上找到情感的契合点。而这个目标的达成,需要解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语义,有效把握文本内部的逻辑关系和逻辑意义。

不过,从整个语文教学系统看,两者从不同的角度落实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解读文本时,如果能够放置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相关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落实就有了具体的抓手。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从文本情境、教学情境和现实情境三个层面探讨,以探寻文本解读的有效方法。

一、立足文本情境,理解“是什么”的文本寄托价值

文本是写作者在特定人生际遇情境下思想情感外化的精神产品,带有鲜明的个体特色。不论是文学性的,还是非文学性的,都是即时性的情感寄托物,是写作者此时此地心路历程的真实书写。“不平则鸣”是写作的真正诱因所在,虽然都是文字的缀连,但因为情感底色不同,“独抒性灵”呈现出来的文本质感就不一样:同样是抒写秋天的感怀,王实甫笔下描绘的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不忍离别;马致远笔下流淌出来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愁思;与之相反,刘禹锡笔下呈现的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辽远宏阔,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绚烂与奋进。秋天是客观的存在,经过生命主体的情感过滤之后,“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文本经作家完成之后,其谋篇布局、遣词造语的式样就固化下来,思想内容和情感也随之固定下来。在没有进入阅读者视野之前,文本蕴涵的价值和意义处于休眠状态。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唤醒其沉睡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读者与作者借助文本搭建的平台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找准契合点以引发情感的共鸣。仅从阅读的角度分析文本的属性,其间包含着创作与阅读、沉睡与唤醒、碰撞与共鸣的关系。那么从作为学习资源的角度审视,由于文本关涉的元素较多而呈现出复杂的特点。虽然千头万绪,但基本目标是准确读出文本的应有之义,读有所获,学有所进。

文本解读是师生、生生在特定教学场域中围绕文本开展的复杂精神活动。作为教学“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文本虽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但是准确理解文本,读出文本中被寄寓的思想情感是基本的教学目标。而要做到这些,还原文本本身的意思,即“确定文本语义,厘清文本语义之间的关联,梳理文本内部的结构和思路”是基本前提。对文本语义及其关系的理解和对文本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不是采用共相性的思维与手段,而是立足于“这一文本”,即该文本,而不是其他,采取的方法和运用的思维只针对该文本。只有在这样的文本情境中解读,才不会出现大而化之,得其皮毛难得要义的情况。

对文本创作者来说,文本写作是即时性情感的宣泄,完成以后,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随之固定下来。师生围绕文本进行客观性存在的解读要尽可能贴合文本,以“知人论世”的阅读原则,不仅要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也要了解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更要清楚作者在文中的寄托。《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从谋篇布局的角度看,文章以“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领起全篇,运用写景叙事和言情抒怀两条线谋篇布局。对景物的描写,文本以点面结合、概括与细节、整体与局部相互调配的方式展开。“荷塘月色”“月下荷塘”“荷塘四周”的精雕细摹,通过“出家门(不宁静)- 游荷塘(获得宁静)- 进家门(回归现实)”环形结构的串连,作者在文本中构筑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超出现实的世界。置身不同的世界,表现不一样的情感,收获不一样的体验:现实世界中的“我”被俗世缠身,心绪难宁;“荷塘世界”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自己是个“自由人”。

二、重视教学情境,解决“为什么”的教学价值意义

文本情境的观照主要是从文本的角度出发,作为教学活动,文本解读更要回归到教学现场,立足教学实际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只有在“教学情境”的统摄下师生进行文本对话,文本的教学价值才会得以挖掘,教学的意义才能彰显出来。如果就文本说文本,没有放置到具体的教学场域,即使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事无巨细的解剖,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已不再是教学追求的全部。随着新的《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颁布实施,在“立德树人”总的教育目标统摄下,学科素养的培养成为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就语文教学而言,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训练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为构成要素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的中心。而四个目标的落实,不是以空泛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为抓手,而是需要借助大量具体的文本解读逐个实现。

就教学而言,它是由静态的物和动态的人组成的复杂活动。其中,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资料是物的主体,而教师与学生则构成人的主体,至于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都隐退到背后。教学的开展,就是师生以教材为对话的媒介,根据教材教学的宏观目标、单元教学的中观任务和文本教学的微观目的的要求,进行多维度的交流,即在教材(文本为主体)搭建的平台上,师生、生生互动以落实各项教学任务。语言素养,立足文本品鉴其遣词造句之法,积累语言材料,建构语言体系;思维素养,通过对文本谋篇布局使用的逻辑关系,以及文本内部语义关系的梳理,以训练思维;审美素养,不论是文学类的,还是非文学类的,选入教材的文本无论是语言篇章,还是思想情感都堪称精美的艺术品。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鉴赏艺术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情趣得以陶冶,审美能力得以提升;文化素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解读文本,品味语言,从某种意义说就是以语言为媒介理解文化、感受文化,并从中汲取有益的文化营养:在具体的情境中解读文本,如果这四个目标能够达成,教学的基本价值也就基本上实现。

众所周知,教学场域中进行的文本解读与寻常自主性的文本阅读是不同的。就对象而言,既有师生各自进行的素读性解读,也有师生按照一定的范式进行的目的性解读。不过,不论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挖掘文本的应有之义,并在解读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是教学的基本目的。作为书写“内心颇不宁静”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在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和“荷塘四周”的景色时,既有白描,又有工笔,让笔下的“荷塘世界”成为文学园囿中独一无二的情感栖息地。从语言的运用方面看,为了凸显景物的特色,让其有质感,有温度,抓住“荷塘”和“月色”进行工笔描摹,写“荷塘”之荷,有“出水很高的田田的荷叶”,有“零星点缀的百花”,有“缕缕清香的荷香”;写“月色”,“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轻轻的薄雾”,“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很显然,文章描写景物时,不是从单一的角度展开,写“荷塘”以直接描写为主,写“月色”则是以间接描写为主。而为了突显景物的特质,具体描绘时也是多层次、多角度地铺展。像描写“月下荷塘”时,有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荷叶上到荷叶,再到荷叶下;有感觉的变化,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让描写的景色有声有色有味道。

对描写对象的精雕细琢,除了立足景物本身,还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不仅形象刻画景物的风貌,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比喻,荷叶像亭亭舞女的裙,荷花正如一粒粒珍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通感,缕缕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拟人,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除了表达技巧,叠词的使用也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曲曲折折、蓊蓊郁郁、田田、缕缕、脉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大量的叠词,不仅形象地描摹出景物的形态,也增强文章的乐感,强化了文章的抒情意韵。不论是技巧,还是遣词造语,对文本的解读,除了搞清楚是什么,还要把它们放置的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弄清楚作者为什么这样运用。惟其如此,重视教学情境才有价值。

三、拓展现实情境,挖掘“怎么样”的现实教学功效

在世界文学画廊里,对“荷塘月色”描写的经典很多,因写作者人生阅历不同,作品负载的情感和外化的特质就不同,带有的鲜明个体生命特质也不一样。朱自清先生的“荷塘世界”,因其是在“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的情感境遇下写就的,也就带有独特的生命气韵。“诵其诗,读其文,不知其人,可乎?”如果把孟子的这句话倒置过来观照阅读和教学,也具有积极意义。特定时期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教学的层面解读文章,除了感受作品丰富的思想意蕴,洗练的文字之功,丰富多样的表达技巧,还应该“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即在教学中关注文本蕴含的教学价值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文本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意义。

语文及其教学千变万变,听说读写思始终是最基本的素养。语文是语言的学科,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建构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思维、培养审美、理解文化。要实现这些目标,围绕语言展开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具体的语言材料做支撑。从这个角度看,对教学文本的解读就是在感受不同特质语言材料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素材,然后去粗取精,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阅读与鉴赏是感知和品味语言,汲取语言养料的过程,表达与交流是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语言外化的过程。正是在不断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语言的素养,语文的素养才会得到慢慢涵养与提升。而这种二元的互动,输出建立在输入的基础之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不可能生花妙笔书写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与感悟。从这个角度看,面对具体的文章,除了要清楚写什么,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更要懂得怎么写。三者中,前两者更多止于文本的层面,而后者则是把文本学习与现实对接的契合点,蕴涵的现实意义更强。

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受景色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以及蕴涵的思想情感之美,并在品读过程中能够获得审美的愉悦。如果仅止于此,教学的真正价值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从所学的内容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不论从文章学的层面观照,还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审视,《荷塘月色》都堪称经典。圆形的文章结构,让行文思路不枝不蔓,圆融有致;洗练的遣词造语,有形有色有味,形象可感;多种表达技巧的使用,赋予文字以生命,变抽象为具体,生动感人:这其中的每一点都是让文章出彩,成为经典的关键。解读文章,把品味语言与平时的写作对接,在学与用之间找准对接点,教学就不再漂浮。

就《荷塘月色》的写景而言,作者为了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荷塘世界”写的形象逼真,让人产生如临其境之感,绘景时不仅注重层次的变化,还注意色彩的搭配,声音的调和,有声有色有味道。同时,为了凸显景物的特质,还注意文字的锤炼,写月光,“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有直接的描写,有间接的刻画,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荷塘上的月色”描摹的空灵而富有生气。很显然,教学中,如果要培养景物描写的能力,“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的构图与着色运用的技法可以作为模仿借鉴的范本。

文本解读不是在封闭场域师生和生生的对话与交流,也不是仅停留在文本层面的对话,而是把文本放置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打通文本世界与现实生活对接的通道。清楚文本应有之义,只是基础环节。把文本引入实际,并运用从文本中习得的“术”和“道”到实际教学中,在文本情境与现实情境中找准对接点,学以致用,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学用互益,教学才真正有价值。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荷塘文本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小荷塘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荷塘月色
热闹的荷塘
荷塘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荷塘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