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躺平”的年轻人

2022-12-29梁永安

现代阅读 2022年7期

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离自己向往的生活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就这一步之遥跨不过去。他们内心里积累了这么多感受和愿意去探索的东西,但是行动跟不上,暴风骤雨迎面而来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勇气应对。

躺平,是对生活有了新思考

最近在年轻人间非常流行“躺平”这个词,从传统意义上说,躺平是指有点受不了,想歇着了。但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它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老一代人不会觉得累,20世纪80年代那些进城打工的人,很多在流水线上工作,一听说周末加班常高兴得要跳起来,因为他们可以挣更多的钱了。再往前追溯,农业时代人们饥寒交迫,黄河流域每年都发生水灾、蝗灾、瘟疫等灾害,我们曾经遭受那么多的苦难,但依然昂扬向上,所以中国人是不怕吃苦、不怕累的。

中国人有两个传统坚不可摧。一个是劳动性,中国人移民到国外,如果是领救济金,心里会急得一塌糊涂,哪怕他们得到的薪水比救济金还少也愿意去工作。第二个是崇尚学习,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可以把低级劳动转成高级劳动、简单劳动变成复杂劳动。中国的银行为什么有那么多钱?父母为下一代存的钱占了很大比例,而欧美国家的人每一代多数为自己而存。

今天的年轻人想躺平,并不是怕苦。现在的人不再像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只为了养家糊口,而是有了新的生活追求。以前我们的恩格尔系数中,吃饭要占到一半左右,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29.8%,多出来的消费支出到哪儿去了呢?原来,人们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看电影、读文学、听音乐以及增加社会文化交往上。

202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全世界三十多个发达国家有一个共通规律——只要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这个国家就再也不会倒退了。中国的目标是到2028年,最迟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水准。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是中等收入国家的最高端,再用七八年时间的奋斗,达到高收入国家的低端。

为什么人均GDP达2万美元就好得多呢?因为这个时候中间阶层基本形成了,他们的观念、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达成某种共识。所以接下来的10年,是我们国家特别不容易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这一代社会中坚力量要完成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大转变。所以“躺平”成了年轻人的一种新的追求,在新的理念之下,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太合理,需要停一停,然后想一想这样的生活到底过得对不对。

跳出当下,眺望幸福

今天很多人考虑问题的方式还是在现有的框架里,比如考大学选专业,会考虑什么职业最赚钱、什么职业最热门,等等,而没有看到未来的消费结构会怎么变。今天国人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是三万多人民币,其中用于文化消费,包括教育、娱乐、艺术等的,仅占10%左右,而发达国家占比超过20%。未来我们的生活,跟现在是不一样的,未来10年,社会需求会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会出现一些新的开销。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如果只盯着现有的这些分工,那么5年以后你就跟不上了,10年以后你就老了,所以未来10年会出现大量“年轻的老人”。因为他们没有准备——面向未来的增长的准备。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活在10年之后,如果困在当下,就没有前途。

这个时候需要年轻人对幸福、对什么是价值产生眺望、启动探索,这是当下年轻人特别需要的。

长久以来,我们的历史积攒了那么多的细节,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后来都式微了。为什么呢?因为太穷了。西方是贵族制,长子继承,只有大儿子可以分到遗产,其他人都分不到,所以一座城堡可以一代一代传下来。中国古代是嫡长制,家族传统维持不易长久,缺乏光辉履历,所以缺少贵族精神。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在这么好的国家、民族文化里,一些人站不起来。

到了当代,我们摸索国家的发展。宁夏有个贫困县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之地,现在去看,那里已经盖起小平房,种大棚农作物,农民都说很幸福。看到他们幸福,我们一方面要高兴、欣慰,中国历史以往没有达到过今天这样的物质发展程度,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刻一点,想得多一点。我们走到这一步,历经千难万险,如果坎坷的经历没有衍化成我们的思想,那也是民族巨大的损失。

现在多元、丰富的社会形态,对新的一代青年,特别是对“90后”来说,是特别大的历史考验,但同时,“90后”还有一部分“00后”,也一定会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一代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面对的问题太新了,全球都没办法提供经验。

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我们可以学习新加坡、韩国,学习他们大进大出,开展国际贸易,但是到了今天这一代,当20年后,“90后”全面接管这个国家的时候,可以想象我们面临的会是什么情况吗?十四多亿人,人均GDP两三万美元,全球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国家。英国工业革命后,一共才1000万人左右;1962年,美国用信息化、电子化重新改写世界,一个国家才1亿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个十四亿多人的国家,这个国家会出现多少新的问题?文化、政治、经济,方方面面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提供答案,都需要自己摸索。问题横亘于前,不能不解决。所以一代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经济学家,通通都会出现。

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的社会基础也不一样了。1978年改革开放时,100个人里才有一两个大学生,而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了50%。这个基础不一样,国家的科技基础不一样,经济基础也不一样,解决问题的能力、条件都不一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将要到来。

今天的年轻人成长依托的是民族文化,但最大的问题是自由不够,对自己的自由认识不够。我们的城市是陌生人社会,人们不太会被环境牵制,自由度较高。但今天很多人,身体在城市里,文化和精神还在农村,遇到事情时不敢自己作选择,都是要环境肯定、爸妈肯定、朋友肯定、同学肯定,而后才敢去做,以为天下人都盯着自己,自己吓自己,迈不出去也就丧失了自由。很多人心里应该惭愧,因为一辈子没有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身体和精神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这是今天中国青年面对的最大问题。一旦想通,我们的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精神面貌会非常不一样。一个人既要年轻,又要有青春,但据我观察很多人一辈子只年轻过,没有青春过。青春的热量和力量,青春的梦想和激情,都不曾感受过。

年轻人面对未来,第一步可以躺平,躺平之后要想一想,好好体会一下,接下来带着勇气与探索精神继续前行。关键是要有行动力,认识自己的自由。只要敢去尝试,每个人都能做到。

每个人都要向着光,因为在黑暗里只能看见黑暗。向着光,像向日葵一样绽放出自己最强大的生命力,去过值得过的生活。

(摘自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