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推拿让孩子告别打呼噜

2022-12-29余应伟

现代阅读 2022年7期

孩子睡觉打呼噜,有些家长不以为意,反而以为这是孩子睡得香、睡得沉的表现。在这里提醒家长,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孩子打呼噜一定要及早治疗。

孩子为什么会打呼噜?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出现了病态反应。鼾声是由于咽部软腭舌根等处软组织随呼吸气流颤动而产生的。空气被吸入鼻腔后,要经过长长的呼吸道才能进入肺部。正常情况下,人的呼吸道非常宽松,足够让空气自由通过。但是当舌头、咽喉和软腭舌根的肌肉群过度松弛时,下垂的组织便会使气道变得狭窄,空气流通就会变得急促,从而产生鼾声。

导致小儿呼吸道狭窄的病因,最常见的就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样体在6岁之前会出现生理性增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很多孩子由于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情况导致腺样体、扁桃体过度增生,增生到一定程度时会堵塞部分鼻腔及咽腔,睡眠时由于体位原因呼吸受阻程度加重,出现被迫张口呼吸同时发出鼾声的现象。

长期张口呼吸易导致面部畸形发育,医学上称为“增殖体面容”。另一方面,打呼噜的孩子由于夜间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不利于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既然危害这么多,应该怎么办呢?一部分父母选择通过手术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以期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免疫组织器官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扁桃体到了12~13岁就会自动萎缩,腺样体到了6~7岁就会自动萎缩。有一个孩子10岁的时候扁桃体经常发炎,一发炎就高烧,睡觉总打呼噜。医院大夫让做手术切掉,母亲不同意,最后改为中药治疗,控制住了炎症和呼噜。等孩子到12岁扁桃体萎缩了,打鼾也没了,也不再反复感冒发烧了。所以,只要药物能控制住炎症和打鼾就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预防小儿打鼾,最主要的就是避免积食。中医认为,咽属于胃的门户,胃热炽盛,胃火上炎,最先伤害的就是咽喉部位。比如扁桃体发炎,临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群就是积食的孩子。

中医大夫有句顺口溜:“没有积不化热,不化热不生火,不生火不发炎。”对于这类孩子,可用以下5种小儿推拿法进行整体调理。

清胃经:沿着大拇指桡侧从指根向指尖推为清胃经,可以消积清热。推拿300次即可。

清大肠:沿着食指桡侧从指根向指尖推为清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清清大肠经,孩子大便通畅,有利于清除肺经热邪,孩子就不容易发烧了。推拿300次即可。

逆八卦:用你的中指沿着孩子手掌心2/3处画圆进行推拿为逆八卦,可以和胃、降逆、下气,孩子的胃气往下走,有利于清除胃中积热,预防胃火上行到咽喉诱发扁桃体炎。推拿150次即可。

清天河水:沿着手臂内侧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为清天河水,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消除内热。推拿300次即可。

顺时针摩腹:唐代著名医家、被后世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摩腹上数百遍,则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顺时针摩腹,可以助消化、和五脏。摩腹300次即可。

(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健康有余:一个中医师的养命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