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马响沙——在内蒙古的发现

2022-12-29史岱帆•舒曼

现代阅读 2022年7期

要将“有钱”又“有闲”的人们吸引到一个在整个中国被视作偏僻之地的沙漠,没有什么比取一个诗意的名字更好的办法了:响沙湾,会唱歌的沙。

一年当中有三四次这样特别的日子,响沙湾沙漠会唱歌,沙丘会发出轰隆声,轻则沙沙作响,重则如注暴雨。周剑已经经历过一次,虽然他试图用喉咙和嘴发出种种声音,但依旧无法模仿出沙鸣的声音。周剑是响沙湾管理层的一员,我们称他为“沙漠守卫”。几年前,还没有人会来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这个荒野沙漠。而现如今,每个夏天都有40万游客蜂拥而至,一睹这个有着一百多米高的沙丘的风采。

响沙湾是亚洲最东边的沙漠,是大戈壁的支脉。虽然只是个大的沙箱,但却成了观光团闲暇时的游玩地。关键在于,要懂得如何将“有钱”又“有闲”的人们吸引到一个在整个中国被视作偏僻之地的沙漠。没有什么比取一个诗意的名字更好的办法了:响沙湾,会唱歌的沙。而原来的蒙古语名字听起来则更有气势——布热芒哈,意为“带喇叭的沙丘”。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会发出沙沙的响声是沙崩引起的,突然的大面积滑溜使沙丘陷入摇动。

这是一个神奇的沙漠,是一个集惊吓和奇迹于一身的地方,很多伟大的旅行家都曾赞颂过它。中国东晋时期的法显和尚:“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元朝时到中国的马可·波罗:“夜晚,如果一个旅行者离开同伴,便会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那是鬼怪在叫他的名字。这种事也会发生在青天白日,可以听到音乐的声音,特别是鼓声,这也是鬼怪发出的声音。”而德国童话作家米切尔·恩德1960年出版的成名作“小纽扣吉姆”系列中的假巨人图图先生,也是住在这样一个沙漠里,里面满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十分可怕,没人受得了”。而这里的窄轨铁路与小纽扣吉姆去的卢默尔国的铁轨也出奇地相像。

但游历响沙湾,你将会获得与图图先生的经历截然相反的体验:从远处看,响沙湾就像一个沙漠模型。但如果真的站在响沙湾里面,你会感觉自己是第二个世界级探险家斯文·赫定。一望无垠的沙丘,灰黄、陡峭而松散。

这是一个没有界限的游戏,想绕响沙湾走一圈,如同通过一个障碍物跑道,可以使用大相径庭的交通工具来完成:索道、骆驼、沙漠巴士(经过改装的无篷两栖车)、全地形车(一种摩托车,带操纵杆,四轮)、窄轨,也可以一屁股坐在沙上,从最高的沙丘上滑下来。

当然也可以走路,应该说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趔趄。每个人都会分到彩色布鞋套,布鞋套将脚绑得严严实实,没有它们,在沙中很难前进。

不远处,便是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让人不难想象这位蒙古可汗驰骋疆场的魅力。之所以会想起成吉思汗,要感谢一种软得不能再软的料子。当地的纺织厂将开司米羊毛毛衣打上“鄂尔多斯”的商标,推向市场,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如今,这家企业已经涉足采矿、金融等领域,但依旧主要经营开司米羊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开司米纺织厂,职工8000人,拥有上百万只山羊。

推广毛衣可以大获成功,在推广城市上同样也可以。鄂尔多斯的建筑上成排点缀着蒙古风情的装饰,半圆形结构、半乳房形、半钉盔形修饰了几乎所有的建筑,从市政府到加油站不等。

事实上,内蒙古是很愿意将自己打造成中国的狂野西部的。牧民们头上伸展开来的牛仔帽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相比,毫不逊色。因为煤、铀、贵金属储量丰富,内蒙古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淘金热”。

要想遇见相对集中居住的蒙古族人,得去农村和小城市,蒙古族人越来越多地聚居于这些地方,因为周边有学校、医院、超市等配套设施。如果想邂逅真正的游牧蒙古族,即赶牛车、马群以及居住在移动蒙古包的蒙古族,那得往草原深处去。

在这个有着南非大小的省份,3小时的车程还算短的。路上,我们途经阴山山脉。阴山山脉自古以来就是汉族文化区和蒙古族文化区、农耕民族和畜牧民族的分水岭。阴山山脉十分漫长,自西向东共1200千米,但只有1000米至1500米的高度,无法作为长期的屏障。虽然山脊上也有蜿蜒的长城,但依旧只能将互为邻居的汉族和蒙古族部分分开。几百年来,围绕着这一地区的统治权,不仅有蒙古族、汉族,还有藏族、满族,以及俄罗斯人展开过角逐。二战时,这一地区曾被日本人占领,后来又被中国收复。如今,内蒙古作为自治区,享有与其他省份同等的地位。

与此同时,蒙古族的东西也都非常流行,这得感谢中国作家姜戎那扣人心弦的小说《狼图腾》。姜戎在里面讲述了蒙古族人的草原生活以及他们与汉族人的复杂关系。如今,电视上、广告上到处都是浪漫草原的画面。作为旅游地,内蒙古近年来成为中国很受欢迎的地区。香格里拉连锁酒店便在一片草原上建起了分支。不久前,它还是呼和浩特唯一的国际酒店,但现在其他连锁酒店匆忙发力,纷纷建立分店。精英们在城市里谈好生意后,也会想感受一下传奇的蒙古族文化。而在草原的某处,便有豪华的蒙古包在等着他们的到来。蒙古包里配有吹风机、香皂还有丝质拖鞋,当然也有篝火以及满天的星星,都是一流的。

到达格根塔拉草原时,巴士两边都有骑马者疾驰而过,他们可不是拦路抢劫者,而是VIP护送人员。他们举着在风中飞舞的旗帜,护送着游客去停车场,那里早就有笑容可掬的女招待们在欢迎着游客的到来。接着,重头戏开始了:一顿蒙古美味。内蒙古人一般都是吃肉喝酒,吃到过瘾为止。然后是活动项目——草原十项全能。游客们可以比赛射箭、摔跤或者听蒙古哀歌,可以骑摩托车疾驰在草原上或者乘坐超轻飞机翱翔在草原上空。大量采购纪念品,包括狼皮毛、牛仔帽、开司米羊毛围巾等,是另一个必备项目。

当然,你也可以骑马。这里有五六十匹马随时待命。如果在欧洲骑马,马术教练先要将辔具、马镫调好,马鞍、肚带系紧,教好骑马者注意事项,然后骑马者才能缓步前进,教练会走在前面。

但这里全然不同。有的人还在坐着,有的人已经按捺不住自行跃上马了。

马儿们健步向前,虽有些杂乱,但却斗志昂扬,且令人吃惊地步调一致。它们寻求的是一种紧密关系,是团结一致,是集体安全,这是真正的中国马群。

随后,领队来了。这么一大群人,只有他一个领队。他从最后面来,但却毫不费力地超过了马群,在疾驰中三下五除二便将马群调度得不再杂乱无章,马群瞬间顺序井然。他的样子像极了一位调度一支溃不成军的部队的将军,十分英姿飒爽。

20分钟后,马队到达了目的地——领队的蒙古包。游客们没有很多时间细细赏玩,因为巴士或蒙古火锅已经在等着了,但他们可以向人夸耀去了草原,并且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骑了马,感受了草原的风,看过了浩瀚的苍穹。

最重要的是:在做这些事时,有人给他们拍了照!

(摘自商务印书馆《中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