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识别与自救
2022-12-29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脑功能缺损,包括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和脑血管堵塞引起的脑梗死。
目前,我国民众对于脑卒中的认知严重不足。由于缺乏科学、专业的医学知识,很多人在脑卒中发病时不能准确判断,从而错过了救治时机。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
急性发作的脑卒中70%~ 80%是缺血性脑卒中,即脑血管内形成血栓,造成大脑缺血,因此溶栓或取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脑卒中的措施。
时间就是健康,及时治疗是大脑恢复的关键。脑卒中发病后6小时内,是进行溶栓或取栓的黄金时间。只有及时溶栓或取栓,大脑方有获救的机会,功能受损才能被降到最小。越早发现症状并及时就医治疗,患者生存概率越大,预后越好。
所以,快速、准确识别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十分必要。关于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中国卒中学会总结了“120”口诀。
“1”:一张不对称的脸。查看患者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是否口角歪斜,尤其是微笑时两边弧度是否不一致。
“2”:两只不对称的胳膊。查看患者的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双臂时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听不清晰的语言。聆听患者说话是否含糊不清、表达困难,或者连基础的短句都无法准确表达。
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是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这时要赶紧打120急救电话,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注意要记住症状初发的时间。
温馨提示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更为隐蔽的症状,比如单纯头晕、突然站立步态不稳、突然握不牢东西等。对自身的一些细微变化,我们都应警惕acWoKIjTDdooYPjuvNPtGflJ3QPLrvnv91UlXlNvPdY=。
有任何不适,都应立即就医,切忌随意自行用药。须到有行医资质的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贪图便宜或贪图方便到私人小诊所就诊,以免延误诊治时机。
脑卒中早期自救
脑卒中发生早期最有效的自救措施就是快速识别脑卒中,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保持电话通畅。在等待救援时,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正确安置患者。
第一时间拨打120
很多家属发现患者不适,首先想到的是呼叫其他人来帮忙,或者给患者喂水喂吃的,或者按以往的经验给患者吃保心丸等药物,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拨打120电话。要记住:此时,一个专业的医生比任何人都重要,所以看到患者发病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拨打120!
正确安置患者
患者应采取20°~30°仰卧位,务必保持其呼吸通畅。使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口鼻被呕吐物阻塞造成窒息,解开患者领口纽扣、领带、裤带,如有假牙,最好取出。
搬运患者时需2~3人平抬,切勿抱、拖、背、扛。除了脑梗死,脑卒中患者也可能发生脑出血,因此搬运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颠簸,以免加重脑出血。
不要惊慌失措
周围人的尖叫、哭泣或茫然无措都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病情。打完120后,请安静地陪着患者等待救援,同时准备好医保卡等就诊需要用到的物件。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不要晃动患者。
就近就医
很多人只盯着名气大的三甲医院,花了大量时间赶去就医,却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脑卒中患者早期救治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只想着去名气大的医院而耽误救治。应该听从救护车的建议,就近去一家能收治的医院,先抓紧时间尽快诊断、治疗,等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转大医院。
温馨提示
自救不代表随意用药,在医生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患者服用止血药、安宫牛黄丸或其他药物。
(摘自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脑卒中:与时间赛跑》 主编:谢青 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