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会黑暗的力量

2022-12-29冯唐

现代阅读 2022年10期

18世纪的英国社会是相对固化的,人固化在社会阶层中,就像固化在雾蒙蒙的街道上,固化在漫长的冬天里,固化在荒野之中。

英国小说家、诗人艾米莉·勃朗特是“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唯一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少见的描写黑暗力量的杰作。多数小说讴歌光明,讲正义历尽曲折战胜邪恶,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很遗憾,世界存在暗黑物质、暗黑力量,人性也是一样的,破坏是人性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呼啸山庄》设计的人物、语言、行动、景色描写、节奏等,都很好地烘托了暗黑的气氛。之后一百多年里出现了很多恐怖小说、恐怖电影、吸血鬼故事、“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其中隐隐约约能看到《呼啸山庄》的影子。这些都归功于艾米莉·勃朗特这个天才“宅女”开创的先河。

因为黑暗,得见光明

小说背景是18世纪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来自城市的年轻富二代洛克伍德租下了沼泽地的画眉山庄,有一次拜访房东希斯克利夫,发现了隐藏在呼啸山庄里的一段漫长的、伤心的、黑暗的过往。

我每次读《呼啸山庄》,都会想到阴郁的天气,泡在阴郁天气里的阴郁的人。

暗能量在任何人的心中都有,只是多数人没有表现出来,或是不面对、不谈论、不承认。《呼啸山庄》提起了我们不愿意去探究的事物,好像人们心中的黑森林,既然我们不愿意走进去,那就绕着黑森林转一转。

如何对待内心的黑暗?我觉得有两点可以做:第一点,不要全面否认暗黑力量创造性的一面,有些腐朽的、充满矛盾的、僵化的事物,不用暗黑之力,怎么打破它们?暗黑力量也有它的积极意义。第二点,个人要追求一种平衡,找到适合自己的比例。比如光明、希望、愉悦、小确幸占内心的80%,暗黑力量、破坏力量占20%。

如果你没意识到暗黑力量,恭喜你,你是幸福的。但是,当你体会到人世间有暗黑力量,在别人身上看到暗黑力量时,不要大惊小怪,它是存在的,在平衡着世间的其他一些力量。

文学基因不遗传,好习惯可以

艾米莉·勃朗特,1818年生人,狮子座,1848年12月19日去世,享年30岁。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在约克郡,靠近布拉德福德的索顿。父亲原本是个牧师,后因其长期在哈沃斯担任副牧师,于是全家搬到了哈沃斯,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天分就在这样简单、有灵魂、有书读、有经验的环境下熏陶了起来。

艾米莉在二十七八岁时写了《呼啸山庄》,29岁发表,30岁离开世界。她还创作了近两百首诗,被认为是天才型的女作家。

所以文章不等人,去写,可能就写出来了;不写,人和肚里的文章可能就一起去另外的世界了。

观察生活比群居生活重要

勃朗特三姐妹中年岁最大的夏洛特,是艾米莉的第一个庇护者。我甚至怀疑《呼啸山庄》光明的尾巴,夏洛特上手过。当然我没有任何的证据,只是有一点怀疑。我要是艾米莉,我就直面黑暗力量直到结尾,不留光明的尾巴。

这么做似乎更符合艾米莉的状态,自由地、决绝地如烟花一样绽放,如烟花一样坠落。但现在呈现的版本一定有它的道理。

夏洛特在1850年《呼啸山庄》第二个版本的序言中写道:“我妹妹生性离群索居,环境条件也助长了她孤僻的倾向。”艾米莉不爱跟人来往。她所处的环境条件如下:冬天早上九十点钟天才亮,下午三四点钟天就黑了,有个壁炉。她看着点火,看着星空,哪儿也去不了,也改变不了命运,只能观察周围和沉浸于自己的想象。

除了去教堂和到丘陵散步,她几乎很少踏出家门。除了少数的例外,就算感觉到周遭的人是亲切、和蔼的,她不会想要与他们交流,也不会想要经历与他们的相处过程。但是她很了解那些人:她知道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他们的语言和他们的家庭故事。她也可以很有兴趣地聆听他们的事迹,甚至她自己也可以很钜细靡遗、很有画面又很准确地叙述他们的故事。但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变得沉默寡言。

一些人认为生活面很窄的人当不了小说家,生活丰富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比小说还好看,这是典型的误解。生活不存在宽窄,如果你有足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哪怕在一间屋子里,或者在监狱里,你都可能生活得丰富;如果你不会观察,就算你一天飞3个地方,一年换10份工作,你依旧是苍白的、没有养料的,是写不出东西来的。所以,生活面的宽窄跟作家有没有宽阔的视野,能不能表达在当下、理解在高处,完完全全是两回事。

固化的社会阶层召唤英雄

英国当时的社会是相对固化的,人固化在社会阶层中,就像固化在雾蒙蒙的街道上,固化在漫长的冬天里,固化在荒野之中。身处其中,人会有一种浓重的压抑感和无力感。这种压抑感、无力感来自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在阶层上有所改变。

在这种感觉里,人会呼唤英雄,会畅想英雄。《呼啸山庄》里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带着黑暗力量的英雄。他出生于底层,出生于无名,通过自己的奋斗上升到另一个阶层,无论过程多么阴暗、痛苦,无论他的爱多么无望,他一直在坚持。

在英国北部多山的、阴冷多雨的环境下,在一个个漫长的冬夜里,希斯克利夫呈现出暗黑之光,呈现出一股强大的吸引力。

《呼啸山庄》的暴力与热情使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和评论家认为这是男作者写的。“对两性热情与力量的生动刻画,还有其语言与想象力所令人难以企及的震撼,同时困惑、震惊了评论家。”英国也是历史太长,评论家都不太正经说人话,只会用形容词来描述。

《呼啸山庄》的独特魅力是正面直接地描写了暗黑力量,看到了人性的无尽光明之中有黑暗,无尽的黑暗中有光明,也挑战了维多利亚时期日积月累的宗教的、道德的伪善,社会阶级和两性的不公平等。了不起!你可以说它是魔鬼之书,但又不能否认它也是现实之书。

我完全不引用具体段落,我想让你带着好奇心去读原文。它的用词不是最简单的,但是语言干净、清澈,而且创造气氛一流,气氛像画一样、像音乐一样。

小说以一个访问者的角度去开场。第一页,访问者就困在男主角的庄园里,梦见了变成了鬼的女主角,听到了男主角不可抑制地呐喊:“你再回来一趟,进入我的梦中。”第三页,访问者就遇上了男主角。

这部小说从另一个侧面讲了阶层固化和阶层矛盾,比如说你出生的家庭,就已经决定了你日后的很多事情。这不公平,也不一定全合理。虽有办法去突破,但多数时候没办法突破,至少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没有办法突破,阶层固化变成了强烈的趋势。

绅士阶层充满了伪善、形式主义和装腔作势。对于草根阶层,对于真的有能力、有能量的人来说,绅士阶层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个笑话。在你的心智比你遇上的绅士、淑女都要强悍的时候,你再被绅士和淑女嘲笑、奴役,你会产生冲突,你会想用自己的智商,再加上你不讲绅士精神的行为,打破这个阶层,摧毁阶级固化。

如果新生的具有超高智商和情商的人不借助暗黑力量,世界有可能一直固化着,但这些出类拔萃的底层人,真的会无动于衷地让自己一辈子就这么过去吗?《呼啸山庄》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如果世界面临暗黑力量的爆发,应该怎么办?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你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