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2-12-29王芬

教育界·A 2022年24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教材增设了“快乐读书吧”的栏目,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语文教学的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对“快乐读书吧”认识不充分。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快乐读书吧”栏目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教学策略,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阅读能力;策略

作者简介:王芬(1983—),女,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海滨实验小学。

教材内容的编创是诸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增加“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快乐阅读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语文素养。这既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的内容,并非学生自学,而是需要教师通过新颖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快乐读书吧”栏目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不容忽视。

一、“快乐读书吧”栏目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对教师来说是新鲜事物。原本,教师应该非常重视对这一栏目的教学,并应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加强教学调研、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这一栏目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甚至认为在原本课时就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这一栏目的存在只是徒增教师的教学压力。可见,部分教师对于增设这一栏目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1]。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光靠学生自学,甚至存在直接略过这一栏目的情况。

(二)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将“快乐读书吧”栏目当成普通的阅读指导课来上,对于整个课程没有系统的安排。教师只是让学生读一下故事书、图画书,但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指导,课下也没有布置相关的练习。另一方面,教师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存在一定的教学偏差。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为例,教师虽然积极引导学生欣赏书中的插画、句子,并且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但是,教师把过多的时间安排在让学生练习上,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三)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

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的氛围不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落实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给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阅读的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推动学生的进步。

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趣味问题

“快乐读书吧”栏目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设置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的教学为例,教材列举《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等儿童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形象有的顽皮可爱,有的懂事善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2]。此时,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抓紧时间阅读这些儿童故事,而是设置趣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提问学生:“《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马良拥有一支可以点石成金的画笔,画什么,什么就变成真的。而这件事情被皇帝知道之后,便强迫马良为其画金山、银山。”教师接着提问学生:“同学们认为,马良应该怎么做呢?他会屈服吗?”此时,学生都迫切地想要了解马良到底是怎么选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产生解答疑惑的兴趣,不需要教师过多地督促就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阅读。

(二)教授阅读方法

教师想要让学生真正地快乐阅读,除了培养其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教师应该明白,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才有可能对阅读建立长期的兴趣。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的教学为例,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中,已经掌握看封面、封底、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阅读方法,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现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方法是学会看目录。首先,教师教授学生目录对于阅读的意义:“通过看目录,同学们可以认识书里主要写了什么,可以找到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教师以语文教材作为例子,让学生看目录了解教材的内容,找到自己喜欢的故事在教材的哪一页。其次,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拿自己喜欢的故事书,通过目录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并找到具体的页码。最后,教师设置自由发言的环节,让学生充分表达看目录获得的收获,明确目录在阅读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巩固看目录的阅读方法。

(三)分析语言特点

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因素。比如,有些文章在高潮情节会出现一些排比短句,这些排比短句的出现往往更能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有些文章注重细节描写,较多地描写人物的动作与外貌,这些语言为人物润色,可以使人物具有更细腻的情感[3]。在语文学科中,语言的合理运用对体现文章主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分析语言的特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为例,教材列举《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小说。很多小说中人物众多,而且人物性格各异,分析语言特点,理解人物性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小说,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小说的情感色彩。因此,教师讲授本单元《少年闰土》这篇小说的内容时,引导学生着重学习分析描写人物的语言特点,推动学生在“快乐读书吧”的成长故事的阅读中有更好地收获。比如“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作者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只用寥寥几笔,就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又如“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写出少年闰土的活泼矫健以及捕鸟经验十分丰富,让这个角色更加生动起来。

由此,学生通过学习分析语言特点,掌握理解人物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成长故事,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四)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名人故事,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名人故事的视频,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动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例,教材列举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学生能够在《三国演义》读到历史的风云变化,在《水浒传》读到英雄好汉的豪情壮志,在《西游记》读到西天取经的刀山火海,在《红楼梦》读到大观园里的人情冷暖。因此,教师讲授本单元《草船借箭》的课文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播放《草船借箭》的影视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且,教师创设故事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为学生漫步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强化自主阅读能力

科普类的文学作品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趣味性,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科普类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阅读科普类文学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学术语,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自主阅读、自主理解。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为例,教材列举了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哪里来》、房龙的《地球的故事》、比安基的《森林报》等科普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在这些作品中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并能够很好地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为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本单元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并提出以下两个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第一,有人认为鸟类是恐龙演化而来的,阅读课文,说说你的理解。第二,假如你是一个恐龙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样向观众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阅读问题,边阅读边在课文上标注解答的线索,并反复斟酌课文的内容,对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答。如此,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思考中,有效地锻炼了阅读的思维。其次,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锻炼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从头开始进行逐页阅读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运用看目录后,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的方式,阅读“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的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并且,教师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阅读记录。最后,学生自主完成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并且根据自己的阅读记录,制作一张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推荐卡。阅读推荐卡不仅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而且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向。教师应该提高对“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认识,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栏目,切实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助力。

【参考文献】

[1]曹爱卫.“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8(12):46-48.

[2]叶托,曹鸿飞.创新阅读方式 享受阅读乐趣:《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教学设计及评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Z2):27-30.

[3]廖金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0(8):132.

[4]易凡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2016(0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