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间小路
——中班班本课程案例

2022-12-29朱红梅江苏省泰州市泰州学院第一附属幼儿园

幼儿100 2022年48期
关键词:程程砖头小路

文/朱红梅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学院第一附属幼儿园

幼儿园对户外操场进行整修时,山坡南侧围墙边的空地由于地势狭长,没有适合的设施投放而暂时留白。一天,我班的小钰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生瓜子,邀请大家一起种植。这个活动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哪里种呢?幼儿在幼儿园户外四处查找选址,最终围墙边的这块空地得到幼儿的青睐。于是,一场由幼儿发起的劳动活动就这样开始啦!

一、问题发现:没有路,我来造

这块空地长3米,宽1.5米,地面全是泥土,没有可以让人进入的路,大家只能站在田地外围而无法纵深进入。看着满是泥土的空地,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

一诺:就这样走进去吗?鞋子会踩脏的。

程程:要换玩沙的鞋子。

涵涵 :我们快去沙水区拿鞋子吧。

琪琪:那边的鞋子已经被玩沙的小朋友穿走了。

骞骞:黄老师,我们想走进田里,可是雨鞋都被玩沙的小朋友穿走了。

师:现在没有雨鞋,那还能想出其他办法走进田里吗?

程程:我奶奶的田里有一条路,我们可以用铲子挖一条路。(程程用铲子挖了三下,泥土纹丝不动)老师我挖不动啊。

小钰:可以去找些石头放在地上做一条路,我们就可以走进去了。

在七嘴八舌中,幼儿萌发出可爱的想法,觉得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在田间造路。幼儿“修造田间小路”的活动就这样开始了。他们在周围搜寻,没找到石头,倒是在山坡下发现了一座积木桥。几个幼儿立刻站在桥上对我说:“老师,这个可以放到田里,从上面走。”说干就干,幼儿把这座积木桥拆了铺到了田里。左边的一号路铺了两条积木,右边二号路铺了一条积木。

解读与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对于“没有路”这个问题教师始终抱有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问题讨论、动手动脑、提供材料等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萌发积极参加劳动的态度和意愿,在亲身劳作中培养积极态度,感受通过劳动破解难题后的美好心情。至于当前的这条小路是否合适,需要教师管住嘴、管住手,在后续的活动中睁大眼睛持续观察,尽可能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加以验证。

二、方案优化:路太窄,我来改

有了小路,幼儿沿着小路顺利进入田间完成了种植任务。种子发芽期间,幼儿经常会去观察。这一天,程程站在田间的2号路上观察发芽情况,突然有人挤到了他,程程尽力稳住身体,只见他前后摇摆了三下后跨大步踩到一旁的草地上。

程程:我差点踩到田里,小芽会被我踩死的。

乐乐:这条路就像独木桥,走在上面会摔倒。

一伊:太挤了,只能站一个人。

师:这是个问题,该怎么办呢?

小钰:我们还需要一些积木。

师:这是个好办法,只能想到这个办法吗?

幼儿快速走向东门,果树下堆放着一摞砖头。砖头比较重,他们也不喊累,直接用双手抱着,有的抱着长边,有的抱着短边,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搬砖。

有了砖头,幼儿改造小路的工作就开始了,怎么改呢?只见小钰取走最边上的积木,把手上的砖头放到空地上,他用的是拆一块补一块的方法;一伊则在这块砖的右侧放了一块砖,路变宽了;乐乐用同样的方法拆一块积木补两块砖头,他们四个人的砖都是竖着放的,呈两路纵队。轮到程程了,他抱着砖头向前走,横着放了一块,放完后用手比画着说:“我是横着放的。”涵涵学着他的方法放了一块,至此排列方向开始发生了变化。下一个是小峰,他睁大眼睛看了看地面,竖着铺了两块,贝贝紧随其后横着铺了两块。

程程(拍手喊起来):你们看,这个好像拼图啊!

萱萱:有的横着,有的竖着。

小钰:两个横着、两个竖着,真好看。

程程:这个路好,不会摔倒,也不会踩到小芽了。

师:这条路我该怎么走呢?

骞骞:黄老师,你先从这儿进去,然后………唉,没有路啦,出不来啦!

具体表现在对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内控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相关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仅认为财会人员工作就是收收付付,而没有参与单位的决策业务工作。财会人员无法提供相应的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无法为降低单位财务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乐乐:我知道了,我们还要再去搬一些砖头,把前面再铺一条路,就像刚才搬砖头的路一样。

在谈话中,幼儿发现了道路太短通行受阻的问题,他们又去搬砖头继续修路,根据之前的方法横竖间隔摆放。程程放的时候还在砖头上用力踩了三下,边踩边说:“这个要踩一下才会让小朋友站得稳。”几个幼儿也纷纷模仿。经过一番辛勤劳作,田间小路终于改造好了,幼儿一个接着一个走上小路,开心地手舞足蹈。

萱萱:这条路真的不堵了。

涵涵:这条路走起来很舒服,不会摔倒。

小钰:我们有两条路了,一条是彩虹路,一条是砖头路。

老师:你喜欢哪条路?

小钰:我都喜欢,都是我们铺的路。

收工回班,幼儿还不忘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在田间修路的劳动故事。

解读与分析:教师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资源、劳动事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对于前期自主搭建的两条路是否合适,需要时间和经历来慢慢验证。在与这条路多次互动中,教师能及时关注幼儿行走不便的问题,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基于体验感不佳的原因生成优化小路的活动,引导幼儿找出问题的关键:路面太窄、材料不够、道路不通,通过替换材料、分析路线、大胆尝试,从“没有路”到“有了路”再到“好的路”,最终成功解决了在田地间行进的问题,体验相互合作的乐趣,享受劳动带给自己的美好时光。

三、课程生成:我们的路

找一找身边的小路。幼儿对田间小路的兴趣日渐高涨,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幼儿对自己行走的小路也产生了好奇。对于每天都会走过的小路,幼儿又会有哪些发现呢?基于幼儿的兴趣,我发放了调查表,请幼儿和家长结合调查表进行观察记录。幼儿发现,身边的小路在形状、材质、花纹、功能等方面各有不同,路面的图案造型里还隐藏着美学规律。

画一画心中的小路。

解读与分析:在由“田间小路”生成课程“我们的路”中,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对“小路”这一课程资源进行了深层次、多维度的探究。首先,教师充分尊重幼儿,能综合考虑课程资源的生活化、经验化,以幼儿兴趣和意愿为核心进行关于路的课程资源开发。其次,教师注重实践体验,能全力保障幼儿与“小路”互动的时间和机会,以多形式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再次,教师持续跟进观察,结合幼儿不断生发的兴趣,以适宜的指导策略与幼儿共同创造课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是课程的主人,用劳动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

四、教师感悟

在幼儿园里,劳动不是成人的专属,热爱劳动的幼儿才会获得幸福的美好生活。幼儿园的种植区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具有丰富资源的场地,既是幼儿学习科学的特殊场所,也是幼儿学会劳动的重要场地。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教师的育人理念发生转变,负责种植劳动的主人公由原来的成人转变为幼儿。在年龄尚幼的幼儿全权负责种植的劳作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用适宜的方式支持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劳作、探索,让劳动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从而赋予幼儿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幼儿的劳动教育很多都是就事论事,侧重劳动技能的获得,存在一定的教师主导现象。随着江苏省课程改革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我经常思考:劳动教育究竟能带给幼儿什么发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提醒自己要始终秉持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做到追随幼儿的身影,依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与幼儿共同开发课程,基于课程视角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操,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活动后,我对整个课程资源的形成和利用认真地回顾和反思,及时优化干预方式,思考如何更好地通过开放式提问、提供材料、积极陪伴等方式保护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产生进一步的观察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条从无到有的田间小路不光帮助幼儿掌握了劳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成长,真正体现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

要修一条田间小路,幼儿与同伴之间、幼儿与材料之间形成双向互动,教师的态度也让幼儿的劳动体验更加生动。在田间小路的活动背后,是教师对幼儿兴趣、愿望,以及自主劳动活动的尊重、支持与信任,充分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值得肯定的是,这个活动从劳动“现场”向幼儿发展递进,逐步形成丰富的课程内容,还原幼儿在劳动中的学习本质,对劳动教育推动幼儿全面发展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程程砖头小路
顽皮的小路
小路
小路
捡砖头思维
改造笨男人
颠倒歌
猴年快乐
那条小路
魔逗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