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学生在线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价的研究*
2022-12-29卞宏生王艳艳黄莉莉
卞宏生 王艳艳 于 爽 黄莉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学生在线学习是近年来在线学习研究的热点,它为课程建设、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对中国知网2015—2020年的检索报告进行分析发现,以“在线”或“线上学习”为主题词的论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现象,尤其是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促进了在线学习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在线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价”的教学评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
教学评价一直都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学生评价、专家评价、教师自评、管理人员评价”4种评价方式为主,但有研究[2]指出,这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存在不足,比如评价针对性不强、指标缺乏科学性、指标可测性不强、反馈机制缺乏以及教学理念引领不足等,严重制约了高教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性课程,故在教授或者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中药学、中医学、药学、西医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然而,由于本科生自身知识体系的特点,往往是刚刚接触医学知识,尚未经过沉淀,知识运用也不熟练,因此,在学习中药药理学这门课时,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信息量大,难以理解和记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质量[3,4]。在教授这门课时如果单纯采取“教师为中心、满堂讲授”的教学方法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教改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其突出特点是充分重视评价的过程[5]。反馈是形成性评价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教师可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最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通过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反省,改进学习策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6,7]。
基于此,针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的教学特点,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面临的教学评价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级(传统教学组)、2016级(线上教学组)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5级开展常规课上教学,2016级由于疫情的客观原因开展完全在线教学,以云班课智能教学助手APP(以下简称云班课APP)为辅助教学工具,从“2组学生的成绩比较”和“2组学生的平时考核比较分析”2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基于中药药理学的学生在线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级和2016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122人和116人为研究对象。线上教学组男60人,女62人,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16±0.62)岁。传统教学组男60人,女56人,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21±0.8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2015级采用传统课上模式,2016级采用在线学习模式。理论学时均为48学时。教学辅助工具为云班课APP。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在充分征集教研室教师意见基础上拟定评价方案。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考核、期末考试2个部分,各部分考核内容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为了管理方便且量化,本研究使用云班课APP辅助管理。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资源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考核的总分为100分。
平时考核成绩由云班课APP的经验值按其权重进行计算得出,即班内经验值第1名的学生(A)为满分100分,其他人(X)的平时考核成绩=(X/A)×100。平时考核各项经验值获取分值情况见表1。经验值获取不设上限。
表1 云班课APP经验值管理系统明细表 (分)
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常规试卷考核。考试内容涉及中药药理学课堂讲授知识的各个方面,考点知识均匀分布。考核题型为单选、多选、填空、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期末考试的总分为100分。
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计算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并将2个年级进行比较。形成性评价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2大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出勤情况+资源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占30%,期末成绩占70%。即形成性评价考核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2 结果
2.1 2组学生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组比较,线上教学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价考核综合成绩的分数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时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各分数段统计结果显示,线上教学组的90分及以上和80~89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均高于传统教学组;而70~79、60~69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低于传统教学组;60分以下学生一致。见表3。
表2 2组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形成性评价考核综合成绩比较 分)
表3 2组学生形成性评价考核综合成绩分布表 [例(%)]
2.2 2组学生平时考核比较 分别比较2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出勤率、资源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并统计2种教学模式下资源发布情况和课堂表现开设活动情况。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组比较,线上教学组学生的出勤率,资源学习和课堂表现的分数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线上教学组考核内容中的资源学习、测试、轻直播、投票、课上作业、被教师点赞加次数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头脑风暴、举手答题次数低于传统教学组;出勤次数和传统教学组一致;累计线上线下活动开设次数高于传统教学组。见表5。
表4 2组学生出勤率、资源学习和课题表现比较
3 讨论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在线学习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审视在线学习经历给学生到底带来了何种体验。尽管,现代智能教学辅助工具、大数据分析已经普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但针对具体学科的具体体验,尤其是完全脱离课堂教学,仅仅依靠线上授课的教学体验和总结分析仍然缺位。
表5 2组学生平时考核内容分布表 (次)
云班课APP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催生出的产物,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成长空间,符合当下的教学改革的需求。通过中国知网文献分析来看,截止到2020年3月以“云班课”主题词检索,已经有1452条报告了,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使用这款免费的APP软件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并将成果与他人分享[8-10]。
本研究利用疫情期间的天然实验机会,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级、2016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研究,这2个专业背景一致,但授课方式不同,以云班课APP为辅助教学工具,比较2组的平时考核和成绩。
统计分析发现,线上教学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价考核综合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从形成性评价考核综合成绩各分数段统计结果分析可知,线上教学组的90分及以上和80~89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均高于传统教学组;而70~79、60~69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低于传统教学组;60分以下学生一致。这说明线上教学组学生掌握知识点更牢固些。
线上教学组学生的资源学习和课堂表现的分数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而2组的出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时考核内容分布表显示,线上教学组的考核内容为8类,累计开展235次线上线下活动,多于传统教学组。可见,在2组学生出勤率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线上教学组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的情况更佳,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
综上,线上教学对于改善学生平时资源学习和课堂表现情况有极大帮助,学生对于中药药理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从而使期末成绩提高,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更牢固些。
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育质量。这次实践机会也证明了“互联网+”时代中药药理学线上教学的优势和成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间成绩差距缩小,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通过这次教学体验,也发现了线上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尚需今后改善。线上教学,目前掌握了2种:(1)直接视频,最符合大家心目中的期望,但同时进行多人视频对硬件要求太大,只适合30人的小班教学。对于100多人的大班级同时视频,相互看到的情况不现实。但如果投屏直播,不要求相互看到,又不能保证学生在线,时时在听讲,意义不大。(2)云班课轻直播,有些像微信语音聊天,大家容易上手,学生要想听到上课内容,必须逐条点击播放,基本能保证学生时时在线,而且系统对于配置的要求低,网速要求也低,还能历史回播,基本解决了网络拥挤的问题。但由于是语音,且一句一句讲话,难免会出现连贯性差、语音语调表达不变的问题,会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