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2023-01-25徐若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血瘀原发性气血

徐若艺 叶 斌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痛经是女性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以小腹周期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多发病。痛经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亦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好发于未婚、未孕的年轻女性以及青春期少女。据有关文献报道,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近几年来逐年提高,其中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发病率为53.5~80.34%,较2000年的结果56.05%相比有大幅提高,严重影响了其日常学习生活[1],目前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也可通过口服避孕药、钙离子拮抗药和β受体激动药来缓解症状[2],而中医治疗痛经方法众多,疗效显著,优势明显。

1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

痛经病位在冲任、胞宫,中医认为引发痛经的机制包括“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2大类。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等致气血不通则痛。如《邯郸遗稿》云:“经水临行, 误食冷物, 寒邪滞经, 或曰外寒所逆, 或素日不慎寒凉, 以致凝滞不行, 则留聚为痛”。

又《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曰“经前腹痛无非厥阴气滞,络脉不舒”,其气滞乃造成痛经的另一主要原因。刘奉五也认为肝郁气滞,肝气失于疏通畅达,凝滞胞宫会作痛[3]。女子以肝为先天,当代女性为适应社会需求承受了巨大压力,易造成肝郁,因而肝气郁滞血瘀引发的痛经越来越常见。因精、气、血、阴阳等不足而致胞宫失养则属不荣则痛。陈莹[4]认为经行腹痛常由阳虚血瘀所致,阳虚血寒,失于温煦,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液瘀滞,痛经发生。女子以血为本,血能养气,血虚日久必然造成气虚,往往气虚血虚相伴存在,气血虚弱胞宫失于濡养亦可致不荣则痛。

2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众多,内服药物包括中药方剂、中成药、医家自拟方等,外用可选用针刺、艾灸、推拿、耳穴、埋线等。

2.1 方药辨证论治 方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及疼痛的程度,并结合行经时月经量、色、伴随症状,进行辨证论治。赵小鸟[5]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26例,遇偏寒凝重,腹痛得温缓解者,加吴茱萸,艾叶;遇气血虚弱者,加党参,阿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2.0%,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齐樱等[6]用香附四物汤治疗63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90.48%,且复发率4.76%更低。张云娥等[7]运用圣愈汤加减(熟地黄、当归、川芎、炒白芍、黄芪、红参、延胡索、鸡血藤)治愈13例患者,疗效达100%。从以上文献可看出,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疗效迅速、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是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2 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具有疗效相当、携带方便等特点,是近年来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发展趋势。王燕[8]用定坤丹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总有效率90.0%。丁建萍等[9]用痛经宝颗粒治疗2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总有效率92%。但临床用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也应正确辨证分型,合理选药,才能更好发挥中成药的作用。罗文[10]运用健脾补肾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痛经44例,结果发现健脾补肾汤对于脾肾两虚型的治疗效果要优于痛经宝颗粒。这体现对证合理用药在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唐英[11]总结用丹莪妇康煎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起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总有效率达到86.67%。中成药可以多种剂型存在,服用方便且有良好效果,成为近年来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发展趋势。

2.3 自拟方治疗 医生在深刻解读剖析中医经方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而得的自拟方治疗原发性痛经也有一定的效果。饶永生等[12]人对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试验组服用自拟参灵香附通经汤(刘寄奴、三棱,益母草、乌药、木香、五灵脂、当归、牛膝、鸡血藤、白芍、香附、延胡索、川芎、丹参),对照组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试验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自拟方的方药通过加速患者气血运行,舒经通络,补充肾脏气血,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甘晓晖等[13]采用自拟痛经舒汤(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醋香附、川芎、丹参、当归、桃仁、红花、白芍、刘寄奴、甘草),治疗46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总有效率达89.1%。针对气机阻滞,血液运行不畅而瘀阻疼痛,众药齐用能够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另外持续治疗不仅减轻疼痛,还有效降低痛经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杨洁仪等[14]自拟温阳化瘀方(当归、肉苁蓉、黄精、女贞子、白芍、赤芍、艾叶、炙甘草、川芎)治疗寒凝血瘀型患者,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96.30%,自拟温阳化瘀方在祛寒和活血化瘀方面效果俱佳,从而减轻疼痛症状。王昕自拟方剂经痛汤(鹿角霜、白芍、巴戟天、菟丝子、牛膝、延胡索、没药、蒲黄、五灵脂、荔枝核、桂枝、川芎、柴胡、白术、全蝎),治疗肾阳虚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15]。自拟方作为临床医生的经验方,在辨证正确的情况下,对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4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包括针刺法和灸法两个方面。针刺法即通过针刺相应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温经通络[16]。李娟[17]用针刺法治疗4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选取三阴交、足三里、内关、血海四个穴位并采用捻转手法行针,总有效率97.87%。三阴交穴和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针刺该穴能起到补益气血、调理肝肾、理气止痛的功效。薛淑芬[18]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试验组60例采用针灸治疗,针刺归来、中极、关元、气海、子宫、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对照组60例服用西药布洛芬缓释片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针刺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疼痛不适,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师德明[19]用腕踝针治疗56例痛经患者,针刺其踝关节周围的相应点,总有效率为96.43%。腕踝针能疏通经络,适用于多种痛证,且简单易行,值得应用推广。灸法主要通过控制前列腺素PGF2α/PGE2比值,减少血管升压素含量,来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以此减轻疼痛[20]。林文敏等[21]用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110例,其先针刺子宫、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再用艾条施灸,总有效率96.36%。温针灸具有扶正祛邪、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功效,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有一定针对性。针灸治疗作为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一大特色优势,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推广应用。

2.5 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将其所产生的酸、麻、胀等感受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皮层,同时与疼痛信号在中枢、皮质内相互影响,从而将疼痛信号减弱或消失,以此来达到镇痛效果[22]。李宁等[23]用腹部按摩为主,再配合调理任督二脉的脏腑推拿手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缓解患者腹痛等症状有明显效果。尤家军[24]用推拿手法治疗5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胸腹部用双手分推法、按揉法、摩腹法进行治疗,腰腹部用柔和的掌按揉法进行治疗,而下肢部采用法和掌按法进行治疗,达到总有效率91%。这些不同的推拿手法均可起到疏通经络,加速气血运行的作用,对因“不通”而引起的痛经有良好效果。另外,临床上推拿结合其他疗法治疗痛经也有良好效果。陈如勇等[25]用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49例寒湿痛经患者,总有效率95.9%,显著高于单纯温针灸(81.6%)。推拿配合温针灸既扶正又祛邪,激发阳气,推动气血,又祛湿散寒,止痛优良,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3 小结

大多数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疼痛时,为了快速减轻疼痛,意识性地选择口服西药,但服用西药后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大,疼痛复发率高。相较于西医,中医在治疗方法上可选择性更多,且效果显著。当然中医治疗方法可能在速效、方便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随着科技创新,方剂剂型不断改革,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式将会进一步完善,对于个体差异,选择最为适当的疗法,更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还将继续深入发展,同时也会不断突出其在原发性痛经领域治疗上的优势。

猜你喜欢

血瘀原发性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话说血瘀证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