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内服中药治疗丹毒用药规律

2022-12-29邢变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丹毒紫花地丁牛膝

邢变变 张 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威海市中医院热敏灸科,山东 威海 264200)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小腿、足部及面颊,少数可见于躯干[1]。起病急,患处局部出现片状红斑,并迅速向四周扩散,鲜红肿胀,触之灼热,患者自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头痛等。随患处皮肤张力升高可发生水疱,亦可见紫斑,甚至毒聚成脓或皮肤组织坏死[2]。西医治疗此病以抗感染为主,给予足量足周期的抗生素静脉滴注,并对症予以退热止痛处理,常结合硫酸镁溶液湿敷、局部红光照射、紫外线照射等疗法。但不少患者治疗后皮肤红肿仍无法消退完全,出现“僵化”现象。中医对丹毒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称其为“丹螵”“丹胗”,后世中医将发于头部的丹毒称为“抱头火丹”,将发于足部下肢腿部的称为“流火”[3]。中医治疗此病方法颇多,有中药内服、贴敷、熏洗、湿敷及砭镰疗法、刺络放血、火针等疗法,临床应用中皆取得很好的疗效。中医治病秉承整体观念,着眼于全身,协调阴阳气血,使阴平阳秘,气血调达,则疾病方可彻底痊愈。故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内服中药治疗丹毒现已发表的处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期为中药内治法在临床治疗丹毒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丹毒”“流火”“抱头火丹”“下肢网状淋巴管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从建库至2022年1月公开发表的所有中药治疗丹毒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其中内服中药治疗丹毒的方剂共计67首。

1.2 纳入标准 (1)干预方式以单纯内服中药或在其基础上联合其他治法;(2)组方完整、疗效确切;(3)中药复方名称相同但剂量及组成不同;(4)在基础方上加减,只保留基础方。

1.3 排除标准 (1)只有方名而组成药物不具体或不完整;(2)动物实验、综述、理论探讨等研究性文献;(3)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采用内服中药,其非主要治疗方法。

1.4 数据规范处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及《中药学》[5]将中药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如将蚤休、草河车、七叶一枝花统一为重楼;将银花统一为金银花;将生薏仁、生薏米统一为薏苡仁等。对药味的不同药用部位及炮制方法分别统计,如分别统计车前子与车前草。

1.5 数据录入与分析 将处方录入到Excel 2010软件中,并运用软件Excel 2010、IBM 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频次统计 对67条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共涉及99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712次。将使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中药从高到低排序, 依次为金银花、牡丹皮、紫花地丁、牛膝、黄柏、薏苡仁、蒲公英、赤芍、茯苓、甘草、车前子、连翘、野菊花、萆薢、泽泻、当归、生地黄。

2.2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将内服中药治疗丹毒所纳入的99味中药进行统计分析,在四性方面,频次共计712次,其中以寒性的中药使用最多461次,占比64.75%;平性药次之134次,占比18.82%;温、凉、热性药分别占比10.81%(77/712)、5.34%(38/712)、0.28%(2/712)。

在五味方面,频次共计1043次,其中以苦味的中药使用最多426次,占比40.84%;甘味药次之355次,占比34.04%;辛、酸、咸味药分别占比18.60%(194/1043)、4.41%(46/1043)、2.11%(22/1043)。

在归经方面,频次共计1875次, 中药归经以肝、心、肺经为主。其中以归肝经的中药使用最多361次,占比19.25%;心经314次,占比16.75%;归肺、胃、肾、脾经的中药占比依次为15.04%(282/1875)、14.29%(268/1875)、13.60%(255/1875)、9.55%(179/1875)。

2.3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 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 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 ≥ 45%、置信度 ≥80%,前3位药对为金银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牛膝、牡丹皮-黄柏。构建网络图见图1。

图1 网络分析图

2.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使用SPSS 25.0软件对应用频率大于10次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中药聚类谱系图。将距离定为22,聚类分析可归为3类中药。见图2。

图2 中药谱系图

3 讨论

丹毒有急慢性之分,急性丹毒多因血分有热、脾胃积热同时外感风湿热邪,火毒凝滞局部肌肤,或寒湿凝滞郁久化为湿热而突发[6]。迁延不愈者则转为慢性。目前内服中药治疗丹毒在选方用药上,尚无统一标准。通过本次数据挖掘发现,医家常选用的内服方有萆薢渗湿汤、五神汤、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等。

3.1 高频中药分析 内治法治疗丹毒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牡丹皮、紫花地丁、牛膝、黄柏等。金银花甘寒质轻,善清上焦热毒,疏散风热表邪,是治疗疮痈肿毒的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7]表明,金银花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环烯醚萜有抗炎镇痛作用。牡丹皮苦寒,善清血分热毒。现代药理研究[8,9]表明,丹皮所含的丹皮酚具有消炎镇痛、抗菌、改善微循环的功效。紫花地丁苦寒,可清营血分热毒,无论内服外用皆是治疗血热壅滞、疮疡肿毒的核心药物。国医大师张志远临床中将其与蒲公英配伍使用治疗丹毒、流行性腮腺炎及温病发斑[10]。现代药理研究[5]证实,紫花地丁有抗病毒、抗炎、体外抑菌、调节免疫的功效。牛膝性平,味甘补肝肾,苦酸降泄。高昌琨等[11]观察研究不同剂量牛膝总皂苷对大鼠和小鼠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及疼痛反应的改变情况,得出牛膝总皂苷具有活血抗炎镇痛的作用。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尤长于清泄下焦湿热。所含的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对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

3.2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通过药物的性味归经统计可知,丹毒的内服处方中,以寒性、平性、温性药物为主,共占全部药物的94.38%。丹毒为湿热火毒凝结肌腠而发,故治疗此病需以寒性药物为主。此外,温性药物治疗疮疡肿毒历史悠久。《素问·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外科正宗》一书中诸多治疗疮疡的方剂中均含有补气补血的甘温之品,如透脓散、托里消毒散、排脓内托散等[12]。

在五味方面,用药排在前三的依次为苦、甘、辛味药,共占93.48%。五味各具不同作用,苦能燥湿,苦能泄,苦能坚,即能燥湿、清泄热毒、坚实组织。甘能补、能缓、能和,即补益气血、缓急止痛、调和阴阳[13]。辛能行、能散、能温、能通、能升、能化,即能辛散表邪、行气利水化湿浊、行血活血、温通散寒、升举鼓动阳气[14]。苦辛结合清泄局部热毒、行气活血利水以解热毒水湿结聚之势,润燥以救火热毒邪所伤之阴。

在药物归经方面,排前三的依次为肝、心、肺经。丹毒的病机总由火热毒邪为患。细分不外乎风热蕴毒、湿热蕴毒、气分热毒、血分热毒[15]。风热毒邪侵犯人体,最先犯肺,故治疗丹毒当考虑选择宣肺之品以疏散风热。且肺通调水道,与肝脾肾共同调节津液代谢。《外科备要》云:“内发丹毒,由肝脾二经热极生风所致”。也有医家认为丹毒责之心肝火热[15]。《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心主血脉,血脉不畅则瘀滞,郁而化火则发为疮毒。李廷保等[16]应用敦煌泻心汤类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多例发于小腿、前额面部、胸部的丹毒,疗效显著。

3.3 关联规则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在治疗丹毒的内服方中, 高频核心药物组合包括金银花、紫花地丁、牛膝、牡丹皮、黄柏、蒲公英等药物。支持度最高的是金银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甘寒,紫花地丁辛苦寒,外可疏散风热表邪,内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切中病机,构成了治疗丹毒的最基本药对。金银花助紫花地丁清泻火热,又可甘寒养阴,防紫花地丁苦燥伤阴,又救火毒所伤之阴津。置信度最高的是金银花-蒲公英,置信度93.55%。二者皆甘寒,蒲公英兼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之功。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3味药皆有消炎抗菌的功效,临床上感染性疾病常用此三药配合应用,如五味消毒饮、金蒲汤、连银汤[17]。

3.4 聚类分析 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 3 个有效聚类群。第1类恰为《疡科心得集》一书中萆薢渗湿汤的原方加牛膝、车前子2味。全方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凉血活血。药性平和,多无苦寒伤胃之痹[18]。其中茯苓、车前子、牛膝为五神汤的主要成分。共奏利水渗湿、健脾、补肝肾、活血祛瘀之功。

第2类甘草、当归、玄参是四妙勇安汤的主要成分,方以清热燥湿、凉血活血解毒、滋阴养血立法治疗热毒脱疽。全方仅4味药,但量大力专,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皆可滋阴或养血,足可见养阴润燥之法在治疗湿热毒邪郁结肌肤此类疾病中的重要性[19,20]。

第3类中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为临床中治疗阳证疮疡常用方五味消毒饮的组成成分,此方具有抗炎、止痛、杀菌、抗感染的功效[21]。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出内服中药治疗丹毒以清热解毒燥湿为主要治则,兼以行气活血止痛、益气托毒。同时注意表里同治,气血同调,寒温并用以寒性药为主,祛邪与扶正兼顾。临床中治疗此病多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内服与外治法相结合。本研究所纳文献有限,无法统计全部的治疗方法及处方,期望以后能进一步统计。

猜你喜欢

丹毒紫花地丁牛膝
基于ITS 序列鉴别特色民族药材土牛膝及其混伪品的研究
牛膝研究概述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不同温度处理对紫花地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紫花地丁妈妈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小心染“毒”上身: 请做好丹毒防治措施
紫花地丁与长萼堇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添加不同辅料牛膝浸膏粉体表面特征与吸湿性的相关性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