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开发与应用
2022-12-29唐寅博
唐寅博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研究意义
(一)落实中央相关文件精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而微课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成为道德情感启蒙的有效途径。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道德与法治微课开发与应用,既有利于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又能够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
(二)符合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微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学习者而言,形象、具体、生动的微课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对教师而言,利用微课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精讲精练,促进教育变革,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三)加快课程目标落地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2019年起小学道德与法治使用统编教材,教材和课堂教学都发生改变。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学习习惯没有稳定,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大,还有教师配备不充足、城乡教育差距大等客观原因制约课堂教学效果。而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也为课堂探究留足了空间,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质量。
二、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道德与法治微课开发
(一)微课开发原则
一是充分考虑课程特性。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政治性、思想性、生活性、活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二是具有完整的课程设计环节。微课具有课程的属性,因此微课设计中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相关环节。三是注意学习情境设计。微课的设计要注意学习情境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四是注意教学交互设计。微课的学习是由不同层面的交互共同完成的,包括学生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学生与教学要素的信息交互,学生与新旧概念的交互。五是微课设计要符合ARCS模型。ARCS模型主要目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即Attention(注意)指唤醒知觉和激发好奇,Relevance(相关性)指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之间的密切联系,Confidence(信心)指学生个体对自己能完成某事的积极心态,Satisfaction(满意)指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后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二)微课开发要素
1.目标
目标是指微课在教学应用中预期达到的效果。
2.内容
内容是指服务于微课预期目标达成的,与特定学科相关的有意传递的素材和信息。微课内容是教师依据微课目标,根据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特定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加工而成的。
3.教的活动
这是指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与活动的主体“学生”之间,以微课内容为媒介,传递教学信息,帮助学生对内容进行思考、理解、建构与内化。
4.交互与多媒体
教师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来完成微课中相应的“教的活动”,以促进学生与微课之间形成有助于学生对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这种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信息交互工具,当学生在学习微课时,能与微课之间更有效地进行信息交互和操作交互;二是信息呈现工具,即多媒体。多媒体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表达、解释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学习微课时与学习资源间信息交互的有效性。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微课类型及教法应用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微课教学模式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微课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情境创设呈现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或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1.投射法
投射法,即通过角色转换引导学生表达个人观点。适用于在学生不愿表达、不敢表达真实想法的情况下,教师创设情境,借用情境中的人物表达出学生自己的真实看法和观点。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情境中发表看法、观点时,会产生回避“不好行为”的意识,配合教师说出“正确的话”。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真实观点难以外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经验“投射”进微课情境中。
例如,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中,第三个栏目“为什么玩不下去了”中创设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玩不下去”的情境。这时,教师用“你猜猜这个女孩当时会怎么想?”“如果你是这个女孩,你会怎么做?”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把个人观点投射到情境人物身上,进而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和想法。
2.追问法
追问法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和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教师对一个问题展开阶梯式追问,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设计的问题应注意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中,为了了解学生参与游戏时的感受,教师进行追问“你都和谁一起玩?”“玩了什么?”“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教师通过追问,帮助一年级学生回忆出生活中游戏的对象、游戏的内容和游戏中的感受。这样完整、真实的经历有助于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对比法
对比法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围绕微课中的案例素材,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展开辨析与论证。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反思生活,加深对自己所持立场的认识。
例如,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中,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游戏感受,教师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自己玩”和“一起玩”有哪些不同中,感受到“一起玩”的快乐。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玩了拍手游戏,开始一个人玩,后来大家一起玩。你更喜欢哪种玩法?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在对比交流中强化观点。
4.联想法
联想法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对出现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分析与交流,促进学生对问题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学生基于生活展开想象,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种可能进行交流和碰撞。
例如,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中情境“学生在球场上发生不愉快”,教师让学生通过联想,站在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相处之间的学问。教师提问“你猜猜事态会如何发展?如果你是离开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他的队友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对方球员,你会怎么做?”教师通过联想法,增加话题的开发性,碰撞多元观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的虚拟情境和教学空间环境融合,引导学生在立体的情境中演示生活中真实状态;也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1.演示法
仅仅观看微课难以满足学生亲身体验的需要,而且学科中要求学生理解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都不能靠直接讲述来实现。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微课,让虚拟情境和教学环境融合,营造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立体的情境中演示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从而理解规则意识,形成价值认同,促进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排队”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活动,解决排队中的实际问题。其中,地铁是学生熟悉的公共场所,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教师可借用微课和环境布置,创设真实的情境。微课通过图片和声音营造地铁即将进站的场景,在教室内,教师仿照地铁站的实际情况,画上指示标线,让学生在室内现场模拟地铁站中应该如何排队,这样的真实体验可以还原学生在排队中遇到的问题,更能反映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围绕演示中出现的情况展开交流,使教学的意义更加深刻。
2.表演法
表演法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地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常常需要案例或还原生活事件,而许多生活中的情境没有被及时地记录和注意,学生难以通过原始素材展开学习,这时就需要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地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值日的时候没有合作意识,而且对于值日每个人都有“自在经验”(存在于生活中没有被关注过的经验)。如何把这些个体的“自在经验”变成课堂可用的资源,教师可以运用演示法进行教学。教师邀请学生表演模仿日常的值日过程,并通过微课视频呈现出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微课教学模式
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中经常要求学生实际动手去制作,这就要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有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教师可以借用微课直接呈现,引导学生自觉地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形成稳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
1.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实践操作过程,掌握实际制作方法或操作流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课堂中,教师运用实践法,把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要求,引导学生画出校园逃生路线图。首先,教师先把学校教学楼平面图打印好发给学生。其次,引导学生思考:“逃生路线怎样画更科学合理?”进而提出了校园逃生图的绘制要求:第一,就近原则;第二,不逆行逃生;第三,安全有序;第四,时间最短。最后,学生用红笔在平面图中画出逃生路线,即用虚线表示逃生路线,用箭头表示逃生方向。绘制好路线图后,在学校的应急逃生演练中,学生运用自己绘制的逃生路线图进行疏散,学以致用,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理解。
2.练习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能,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据微课内容自觉地控制、校正动作和行为,反复地练习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上册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学中,为了达成“明确游戏规则的重要意义”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选择了翻花绳这个有趣的益智游戏。翻花绳是个传统的民间游戏,但是现在会玩这个游戏的学生很少。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意义,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教师设计了微课《有趣的翻花绳》。学生边练习边体验。为了突出重点,微课中只拍摄手部动作。教师通过形象的图例讲解,让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游戏的玩法,并在交流中,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以欣赏放松为主的微课教学模式
为补充课程内容,丰富儿童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中适时地让学生欣赏以放松为主的微课内容。这样的微课不承担主要教学任务,但可以把情感教育、价值引导蕴含其中,起到与教学主要活动同向而行的效果。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增加课堂律动环节,让学生动一动,放松一下,集中注意力进入后续学习。
1.调节法
调节法是指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注意力情况,设计律动环节,让学生自我调节和放松,从而积极地投入后续学习。律动不承担具体教学任务,但要注意和课堂教学相关。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发展方面的“注意范围狭窄,可持续15~20分钟”的特点,小学低年级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律动,以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6课“大家一起来”时,教师选取了《拔萝卜》这个视频,增加了律动环节,主要基于以下两点思考:一是歌曲歌词和动作简单轻快,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二是歌词体现合作意识,画面形象生动、不枯燥,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
2.倾听法
为补充课程内容,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把情感教育、价值引导蕴含在微课内容中,再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感觉系统地欣赏微课,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5课“风儿轻轻吹”中有一个绘本故事《风的朋友》,这个绘本能够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备课期间,教师把这个绘本内容与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师生一起伴随着微课听一听、动一动,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感受到风和其他自然现象,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四、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微课的开发与应用要基于学生视角
微课中的脚本应抽离成人的理解,还原事件的原貌,不带入个人倾向。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6课“大家一起来”中,小组合作演《西游记》,原脚本中有这样两句话:“他们竟然让小美,一个女孩子来演猪八戒”“因为他们没有说好台词,就互相责怪”。这两句话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对脚本进行了调整,努力把“成人的理解”抽离,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后脚本设计改为“老师让我们表演《西游记》里的片段;在分配角色时,大家都想演孙悟空,明明和亮亮争着演孙悟空闹得不可开交;总算是都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了,只剩下一个猪八戒了,可小美却说:我才不演猪八戒呢;不知为什么,他们又吵起来了:都怪你,都怪你。”修改后的脚本不给学生“抛售”观点,而是让学生在微课情境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究。
(二)微课的开发与应用要促进学生思考
教学不能采用一味地灌输式讲授,教师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5课“可敬的家乡人”中,原设计是在新闻视频(医生边打点滴边看病)播放后,插入问题“如果那天妈妈带你去看病,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的设计没有引导学生关注素材中的细节,没有激发学生思考,学生自身的经验也没有被带入。而后修改为:视频里的医生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她都这样了怎么还工作?如果你当时是她的一个病人,你想对这位医生阿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人,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初次的问题设计会直接指向“怎样做”,而没有关注到学生情感体验,认知过程不够完整,学生难以体会到医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修改后利用问题串让学生再次回到微课中的情境,回溯细节,从医生手上打着吊瓶、外面聚集很多患者等待的画面中引导学生感受医生坚守岗位的可敬。因此,对于微课的应用,我们不仅要在设计上下功夫,还要使其达到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设计,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这个经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有内在的心情感受,有理性的思考,也有身体活动的感知。但这个整体性,在自发经验的层面上,往往是模糊的、不明晰的、片段化的。而微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呈现生活的真实状态,丰富课堂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性理念,以微课为介质,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自觉意识化,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具有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真正发挥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