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信息差原理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导读有效性的探究

2022-12-29龚蓉霞

英语教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师生创设交流

龚蓉霞

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指在信息交流中双方所存在的对信息掌握的差异,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先决条件和驱动力。在语言教学中,信息差是运用目的语实现交际目的的核心部分。在英语教学中,获取信息主要通过阅读实现。

一、导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生要“能在听、读、看的过程中,围绕语篇内容记录重点信息,整体理解和简要概括主要内容;能根据听到或读到的关键词对人物、地点、事件等进行推断;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能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发现并尝试使用多种策略解决语言学习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拓展性运用”(教育部 2022)。随着广东省广州市新中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中考试题类型逐渐向高考靠拢,对于知识点的考查绝大部分出现在篇章阅读中,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阅读教学活动,激励其主动性,让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阅读任务。

加拿大语言教学法专家斯特恩(Stern 2018)认为,语言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应制订教学的活动计划,准备与选择教学材料,对材料加以改编以适应具体用途,并将所有教学材料和课堂活动分为几个步骤或阶段。在英语教学中,信息输入的方法和顺序及教材的呈现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导读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读作为信息输入的第一步,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阅读学习活动前进行的一种必要的教学行为。教师通过有效的导读能够把学生引入课文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能否主动进入阅读,导读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导读中应用信息差原理的作用

导读有效性取决于教师选取的内容和形式。运用信息差原理,教师可以从阅读的导读开始,采用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使阅读技能训练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郭修玉 2020),让他们从阅读伊始就能带着兴趣或求知的好奇心,积极运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践行“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信息差因交流时一方有对方不知道的信息或想要得到对方知道的信息而产生。教学中的信息差活动是教师创设让学生缺失某些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必须通过相互讨论或交流才能得到这些信息的学习活动。在英语学习中,信息差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双方持有不同的信息,在实施信息差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和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差的填补,从而完成特定任务。它给学生提供练习使用口语获取信息的机会,呈现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其学习动力得以激发。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常用的信息差活动如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听取信息和分步听写(split dictation)等特别适合在语篇较长、信息量大的阅读教学中使用。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语篇一般篇幅较短,信息量不大,因此其他如描述、角色扮演、找相同点或不同点等信息差的活动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尤其是导读方面更能体现优势。教师可以在师生、生生之间创设信息差,通过学生对信息的传递和获取,顺利引入语篇阅读,并降低阅读材料的理解难度。

三、导读中创设师生之间的信息差

创设师生之间的信息差活动是在导读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教师根据即将阅读的内容创设师生之间的信息差活动,能极大地降低阅读难度,让学生的交流更加顺畅、自然且有意义,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促成英语教学信息渠道的通畅(张英 2018)。

例如,上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2 Culture shock的阅读文章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学生讲述自己在国外作为国际交换生的经历。文章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虽然学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但是国际交换生活动离他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师恰好有过在英国短期学习、生活的经历,于是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创设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差活动。

首先,教师告诉学生:“I have been to the UK eight years before and studied there for a month.Are you interested in my experience?”同时,教师展示passport及去英国的行程照片,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提问:“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get to London?”有的学生提问:“How much is the ticket?”教师很认真地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并提醒他们注意时态,还展示了在英国学习、生活期间的一些照片,鼓励他们提问,并要求其在提问后作小组汇报。结果学生很感兴趣,什么都想问。这样,师生之间的信息差就有了,教师对信息的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构成了信息差活动。小组内部的交流能够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他们的参与度非常高。

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教师特意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照片,尽量引导学生接近阅读内容。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非常乐于提问,当他们看到教师在伦敦唐人街的餐馆就餐的照片时,对照片中的食物尤其好奇。学生积极提问:“Do you like English food?”“Why did you eat Chinese food in the UK?”教师使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Because people in Britain always had bread,potatoes and salad for meals.I missed dumplings,rice and delicious dishes from home.”当教师展示乘车、购物、旅行的照片时,学生继续提问:“Did you have difficulty talking with the local people to do so many things?”教师如实告诉他们:“I really had difficulty sometimes.So I often used my body language to help me express myself.It really worked.”学生哈哈大笑,说:“But you are an English teacher!”教师告诉他们:“I am also an English learner,just like you.”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认为只要肯学、肯开口,自己也可以学好英语。这样的信息差活动不仅创造了师生真实交流的机会,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并不主动进行说明。学生想要获取信息,就必须运用英语及自己对英国的已知提问想知道的,以产生真实的交流。也正因如此,有时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并不一定会按照教师预设的方向走,教师要创设更多的信息差把他们“拉回来”。

例如,看到教师和房东的合影及其居住的房间照片时,有的学生提出了一连串问题:“Did you live with them?How did you call them?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your room?”教师向学生一一介绍:“This was my host family(课文词汇).I called them by their names.The room cost me 70 pounds every week.”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价格上,并开始提问:“How much is a pound in China?”虽然表达不正确,但是并不妨碍理解,因此教师没有纠正,而是采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回答:“That equaled 11 yuan at that time.”在学生还在讨论房租是否很贵时,教师展示更多自己有关学习和旅行的照片,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其他预设的与阅读相关的内容上,也让他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初步了解的欲望。

在学生的提问和教师的回答中,信息差被一点点填补,学生了解了教师在国外的一些学习和生活情况,教师也把阅读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信息传递给了学生。然后,教师让他们按小组,分别从生活、学习、旅行等方面进行信息整理,简短汇报所了解的教师在英国的经历。正式进入阅读环节,教师发现从导读环节得到的新信息能让学生更快地理清思路,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也使其阅读兴趣更浓。读后,教师布置了写作任务:“Suppose you are going on an international exchange,what you will do in another country?”有了导读的信息差活动和课文作为参考,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

四、导读中创设生生之间的信息差

在生生之间创设的信息差活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要求更高,信息的获取和传递都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要提供自己的已知信息,又要认真听取别人的信息,有时还要加入自己的观点分析、比较等,最后共同合作完成整个任务。在真实交际活动中,学生必须调动大脑中所有的知识储备,运用英语完成任务。

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兴趣发展各异,相对师生之间的信息差,生生之间的信息差更加难以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信息差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把握信息差的难度,让活动的可行性更高。

例如,在讲授上教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3 Family life Reading部分的Family life in cities时,教师通过创设生生之间的信息差设计了引入和导读活动。

Family life in cities是关于两个中学生家庭生活的采访。一个是生活在三口之家的独生女,另一个是生活在五口之家的非独生子女。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文章篇幅不长。教师在导读时因势利导,设计了相互采访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进行问答,通过完成信息差活动预测课文中回答的问题可能会是什么,并特意选择一些难度比较小的相似话题,让他们在信息的传递和获取中有话可说,体现语言的交际性。

在开始阅读前,教师把学生按座位随机分成4—6人小组,让他们相互采访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family members;(2)own bedroom;(3)housework;(4)personal things/possessions(课文词汇):(5)who to talk to when in trouble,其中(1)(3)(4)和课文内容相似,(2)和(5)与课文有间接联系,但比课文内容简单。学生虽然对彼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与家庭相关的事情并不了解,也很有兴趣知道,于是积极地相互询问。虽然学生用的句子有一些错误,但是每个学生都能很热情地参与,课堂气氛生动而热烈。

教师邀请几个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情况,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有学生插话询问更多或补充。比如,有一个学生讲到组内另一个同学时说:“He has no personal things.”另一组的一个学生插话道:“It’s impossible!He has a mobile phone.He plays games every day!”其他学生笑成一片。教师顺势提问:“So do your parents set any rules for using it?”他回答说:“Yes.They say I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 first.”教师重复一次:“You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mobile phone unless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 first.”这其实是课文中的family rules部分,之前教师觉得稍难,不打算让学生讨论,此时借着这个契机很自然地带了出来。正是因为在弥补信息差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的是真实且富有年龄特点的交际,才会不经意间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这堂课的导读时间并不长,但这种生生之间相互的信息获取既让他们对即将阅读的内容充满期待,又帮助他们对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降低了阅读理解难度。学生意犹未尽时,得知接下来的阅读内容是有关同龄人的生活片段,很快就能投入阅读。由于已经对同类话题有了较充分的讨论,学生阅读起来非常顺利,对于在采访中只出现答语的这种文体的接受及内容的理解等得心应手,基本上不存在疑惑。阅读完后,教师让学生列表对两个学生的情况作对比,继而结合采访,拓展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情况对比。这篇阅读的最终成果以the advantages of being/not being an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的小组写作结束。学生的作品中虽然没有太复杂的表达,但是读起来言之有物。

信息差原理是交际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依据,而真实的语言交流是由信息差的存在而触发的。没有信息差,就没有语言交际的必要。因此,教师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差原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信息差,组织有效导读,让学生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吸引和组织其参与阅读、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并积极获取信息,从而使其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猜你喜欢

师生创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