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茂从扶阳辨治“感寒合症”思想探析

2022-12-29杨双晓张晓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扶阳附子阳气

杨双晓 张晓琳

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明代医药学家。其著《滇南本草》收集了云南本土特色中草药,为地方本草名著;另一著作《医门揽要》结合云南本土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论治多种常见病、多发病。

兰茂在《医门揽要》一书中有专门论述“感寒合症”的篇章,内容涉及理、法、方、药等方面,其治疗上体现“扶阳为本”的思想颇具地域特色。笔者不揣浅陋,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找出规律,指导临床。

1 “感寒”解析

1.1 “感寒”释义 寒为天之六气之一,冬季主气,若失其常度则常变为不正之邪气,即寒邪。寒为阴邪,重浊凝滞,主收引。寒邪中人,易袭体表阳经,耗损人体阳气。《温病指南》云:“寒为阴邪,阴盛必伤阳,故首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1]《素问·调经论》篇道:“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2]认为“伤寒”致病乃因寒邪外侵,上焦气机通调失常,导致皮肤腠理紧密,汗孔闭塞而卫气无以外泄,郁闭体内,故而产生发热的症状。肺外合皮毛,易受寒邪侵袭发病。《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重寒伤肺”“肺恶寒”,《难经·四十九难》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云南多地属于早晚冷,中午热的气候,昆明地处滇中,由于气候原因,云南人极易受到寒邪侵袭而发病。兰茂首提“感寒”一病,描述为“春温夏暑秋湿冬寒,皆四时不正之气……节侯不真,天偶阴雨即冷,人冒之即为感寒症。”[3]其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身体寒疼、喜暖及恶风、咳嗽等。

1.2 “感寒”与伤风、伤寒鉴别 兰茂言此病“较伤风则重,伤寒则轻[3]”。此为受病程度而言,即“感寒”是一种感受寒邪之后,介于伤风和伤寒之间的一种疾病。其中“伤风”为:感受风邪,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二者感受邪气的不同使其存在本质区别。兰茂指出,感寒与伤风的不同点为“伤风鼻塞,声重;感寒鼻不塞,声不重”此即以症状言。

感寒一病类似于伤寒,同为感受寒邪而发病,《伤寒论·伤寒例》言:“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5]“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伤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此处兰茂所言伤寒应为狭义,即伤于寒邪,感而即发。兰茂指出,伤寒可伤于阴,伤于阳,而感寒则独伤于阴[3]。盖因人体素虚,已生内寒,两寒相遇,内寒盛于里,外寒客于表,即为阴证表现。另伤寒治法有汗法、下法,而“感寒”治法宜温中散寒,不可独用解表法。

2 “伤寒有阴阳,感寒独伤于阴”观点解析

云南属立体季风气候,具有日温差大的地域特色,民间更有“四季无寒暑,一雨变成冬”的俗语,虚人易受寒邪,其感寒发病与伤寒病直中三阴之证有相似之处。兰茂在“感寒合症”中针对感寒一病的病机提出“伤寒有阴阳,感寒独伤于阴”[3]的观点。《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张仲景以阴阳为本,以“三阴三阳”为论治的纲领,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伤寒发病或发于阳经,或直中阴经。钱天来在《伤寒朔源集》云:“发于阳者,病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6]兰茂所言“感寒独伤于阴”,与伤寒有所不同,于症状而言,感寒虽有发热之证,但其热为寒气郁闭肌表而发热,患者总体表现却为恶风、喜暖、身体寒疼等阴寒证表现。于经络而言,其寒邪直中阴经。感寒有发热却喜热,盖因阴寒内盛更重,相较之下发热之表证为轻。

感寒之病病位在脾、肾。兰茂言患病之人多为内伤之人[3],因内伤之人阳气素亏,阴寒内生,外寒乘虚而入发病,其发病常伴胃脘寒疼、脐下疼、小腹冷痛等症状,且舌象多为苔白或无苔。肾为人之根本,虚人肾阳温煦作用衰退无力制约阴寒,复被寒邪所伤,其阴寒愈盛而阳愈衰微。脾为五脏之源,升降枢纽,胃气弱则百病生,脾虚之人感寒则脾气凝滞不行,不通则痛。脾肾两脏皆为阴脏,寒为阴邪易直中阴脏,即兰茂所谓“感寒独伤于阴”。

3 以“扶阳为本”为“感寒”的治疗原则

3.1 “感寒只宜温以散之不可表”治法解析 与伤寒解表散寒的治法不同,笔者认为,兰茂“感寒只宜温以散之不可表”[3]并非指感寒之病不可发表,而是不可独用解表法。感寒之病发热轻恶寒重,乃因脾肾阳气不足,复被寒袭,肺亦受邪,但其表证程度尚轻,若独用解表法强行发表,反而容易伤及原本就虚弱的阳气,助长阴寒,故扶阳温中散寒才是治疗感寒的根本大法。

兰茂在治疗疾病时多注重培补患者自身阳气,顾护脾胃。其一是受地域环境影响,人易感受寒邪[7],在《滇南本草》中补益药物占全书所载药物的46.44%,其中温性药在补益药中的占比为35.74%,位居第一;其二,脾肾为人体阳气生成至关重要的两脏,常常是多种疾病发病的本因。云南名医吴佩衡认为心肾为先天,脾胃为后天,是人身之中的主要和次要生命线,故临床多用温中补脾肾之法[8]。《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9],指出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兰茂对“感寒”一病的治法用药其扶阳思想可见一斑。

3.2 “扶阳温中散寒”为治疗感寒大法 兰茂根据感寒病独伤于阴的特点,提出了扶阳抑阴,温中散寒的治疗大法。感寒尚轻者,内服胡椒汤,围炉即散[3]。胡椒,始载于《唐本草》“胡椒其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之功效”[10]。且胡椒作为家用调味香料易于获得,因其食药两用之性常作为日常食疗中温阳保健之品。胡椒汤,出自《圣济总录》,其方胡椒、干姜、诃子、炙甘草[11],诃子为治疗冷气心腹胀满泻痢之药。黄元御《长沙药解》言:“干姜温中,补益火土,暖脾胃而温手足。”[12]炙甘草温中补虚。加以炉火温散于外,内外同治,其寒即消。

病情重者则用羌防建中汤,其中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之证,羌活性温,归肾经,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之功,防风驱散表邪使阴寒能散,全方重在温补中焦驱散寒邪;更有甚者用桂附理中汤,叶天士认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理中汤为健运脾胃之药,加入附子辛甘大热,消散阴翳,温补肾阳,肉桂温经通阳沟通表里,全方重在补火生土,亦合吴佩衡先生所言脾肾先后天并补之意,为“感寒”重证之方药。其兼证若有胃脘寒疼,用理中汤加高良姜、香附、台乌。高良姜味辛大温,主治胃中冷气上逆,香附舒气开郁,使气能畅达。台乌,《本草经解》有载“辛温破阴,阳之所至,阴寒自退”[13]。全方温中复阳,使阳能通行,通则不痛;脐下寒痛,枳实、香附、山楂、神曲、麦芽行气消食;小腹寒痛加桂枝、附子温补肾阳。从兰茂对此病的对症用药来看,所用之药皆为扶阳抑阴之意。其用药温阳散寒而非补阳,盖因温法推动气血流通,快速驱散寒邪。

兰茂针对不同体质患者治法各异,若是体实强人感寒易与食积相结,其症状大热、大渴、谵语等类似白虎汤证,但其脉六部俱沉紧,右关沉紧而实,易于鉴别,治法不宜表不宜汗而宜用理中汤加大黄、枳实温下之,其治法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寒与宿食相结之证用大黄附子汤温下法如出一辙,可见兰茂学术思想受张仲景影响颇深;若是老人感寒者用十四味建中汤倍加姜、附,重者加羌活治之[3],其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芪、当归、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川芎、肉桂、附子、半夏、肉苁蓉、麦冬十四味药组成 ,具有补益气血、温阳散寒的功效 ,是治疗气血亏虚、脾肾久虚、久劳虚损的效方[14]。倍加姜、附温热之药驱寒,羌活解散表寒止痛,盖因老人体弱阳气衰微,受邪之后其寒愈重,温阳之药亦需更重;若冒箭风而痛者,即突然感寒兼夹受风并发疼痛者,用姜、艾治之,或用生附子研末和酒调匀敷于痛处则愈[3],附子温阳之性通行诸经,温散寒邪,使邪去正安。多种治法皆围绕“扶阳温中散寒”的治疗原则。兰茂结合地域与不同体质感寒表现不同,治疗上亦有差异,体现了其三因制宜思想。

4 小结

兰茂认为“感寒”一病看似是肺卫疾病,探求其本却应责之脾肾,其发病患者皆为阳气素虚,内寒日久之人,兰茂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治疗上采用扶阳温中散寒之法颇获良效。临床上此病与伤风、伤寒症状相似,辨别起来多有困难,兰茂针对地域特色首提“感寒”一病,厘清三者区别,确定“扶阳为本”的治疗原则,为后人诊治寒邪为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不同思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扶阳附子阳气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扶阳针灸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奚九一扶阳结合祛邪思想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验案举隅
从“扶阳”论治强直性脊柱炎
基于扶阳思想对胃脘痛中医各证型分布的探讨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