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报表分析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29王小英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20期
关键词:税务机关财务报表纳税人

王小英

(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对我国的收入分配调节、调控经济运行、筹集财政收入等工作而言,税收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环节,也是我国宏观经济稳步发展、前进的必要条件。以目前的我国的税收工作看来,逃税、漏税等问题始终存在,这对于国家财政收入及经济稳步发展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经营、利润、负债数据的真实反映,也可以在纳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纳税评估重点的财务报表分析应用及其缺陷改进方式,以便为今后纳税评估中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作用发挥提供参考。

一、纳税评估的特征

一是职权性,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是以税收征管为目标并根据职权规定所开展的行动。各级税务机关需要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恪尽职守,充分重视并利用上级下发的预警和指标提示,及时开展评估活动,不能够滥用职权。同时要对评估材料进行如实撰写,不能将工作和个人利益混为一谈,坚决杜绝以权谋私的情况出现。

二是程序性,所有的职权性行为都需要进行法律的约束,并按照法律制度进行实施,尤其是明确的评估对象,无论调查核实还是约谈都必须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不能够超出权限范围。如果不按照规则制度办事那么评估就是无效的,甚至可能会因为侵权而造成行政纠纷。

三是非强制性,纳税评估对于纳税人没有强制力,因为这仅仅是一种辅助性措施,目的是为税务机关下一步的管理措施提供证据,同时纳税部门和纳税人的评估意见也无法作为申请行政诉讼的证据,评估底稿和评估报告都不具备法律效力。

四是选择性,在对纳税评估进行使用时有着多种选择。一方面,可以结合纳税人的情况来得出纳税评估,但真相仍然有待于考察,一旦出现违法嫌疑则由相关部门将其立案查处。另一方面,在获得双方同意后应该由纳税人来向税务机关提交备案。另外,如果证据确凿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来进行严惩,且纳税人可以对这一惩罚进行复议或者诉讼。

二、财务报表和纳税评估的关系分析

现如今,我国税务机关在执行纳税评估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选择指标分析法[1]。这种方法是将评价对象的评估指标和已经确定好的各种财务税收指标进行对比,结合纳税人纳税申报实际状况的审核,针对出现异常的纳税指标进行全面调查、审核。目前,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已经明确提供税务机关可参考和运用的部分税务评价分析指标。

我国税务机构通用的纳税工作评估指标具体可以分为企业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等多个组成部分[2]。这些评估指标中有一部分是直接使用了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而其他的计算公式则是以财务比率公式作为基础变形而来的,这也从侧面证明纳税评估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所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从财务报表和纳税评估二者之间的联系看来,都是以会计核算作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的,并且企业的持续经营都是研究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财务报表分析和纳税评估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和比率分析等多种方式,针对企业过去和现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数据进行评估。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费用等和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有着较高的重合性。财务报表分析所引用的各项指标都能够直接在增值税和所得税审核的过程中进行使用。

即便财务报表分析和纳税评估之间较为紧密的关联,但同样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别。财务报表分析的工作重点是为了帮助企业的投资人、管理人制定出科学正确的企业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帮助这些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实时了解。纳税评估工作是完全依赖于财务分析工作针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精准的判断,并以财务指标的计算作为出发点。核对企业是否存在纳税方面的疑点。通过有效分析企业应缴纳税额和实际缴纳税额之间的差异,能够对税收源头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监控。

三、纳税评估中的财务报表分析应用分析

1.针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企业财务目标分析工作中所运用到的资产负债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化,具体包括了资产负债的数额和组成、所有者权益等多种信息。通过对这一报表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研究,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还债务能力进行实时了解。从纳税评估的工作指标看来,资产的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其中的重要分析内容[3]。

资产周转率是在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中需要的重要财务比率指标,这一数值越高就意味着企业内部的资产利用率越高,企业的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越发明显。但同样,如果借助数据之间的纵向比较发现这一数据远远超过基期数据,则意味着企业的收益已经超出了其实际的生产能力,这就需要评估对数据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如果和行业的平均水平相对比,企业的资产周转率水平相对较低,则需要对企业的收入成本项目核算准确与否进行二次审核,检查是否出现了企业利润人为调节的问题。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内部消化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之间的比值,在纳税评估分析中,需要全方位考虑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产品的生产波动特征、结构特征等多种信息,以此评估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通常而言,在纳税评估的过程中存货周转率需要和收入进行对比,一旦出现了存货周转率增加,并且增加幅度显著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这从侧面说明企业内部存货周转有所加快,但总收入水平却呈现出一种显著的下降趋势,意味着企业很有可能在纳税过程中出现了收入被刻意隐瞒的问题。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要是针对企业回收资金的快慢给出客观反映的指标,这一数值越高则意味着企业出现坏账现象的可能性越低。在针对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历史数据、行业平均水平等众多标准,针对数据处于合理范围与否作出精准判断。如果通过审核发现这一指标数据出现了异常的被动,需要对应收账款的发生和余额给予重点关注,由此考虑企业是否出现了虚增应收账款或者是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

2.针对企业利润表的分析

利润表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组织收入、成本费用的控制支出、盈利能力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作出了客观的反映。通常企业的年度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经营外收支净额四种数值的相加。在执行纳税评估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利润表中四个组成部分的增加变化,以便保障企业的利润收入与所得基本匹配。

对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成本和利润变动率三项数值而言,如果企业处于一个正常经营的状态下,三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和趋势基本维持一致。如果出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相较于主营业务成长幅度显著下降的现象,则必定会带来主营业务利润率下降的问题。评估人员在针对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数值进行核实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存在的往来款项科目数据变化状况,如若企业的预收帐款数值增加较为明显,且应付款项却出现红字,这就要求评估人员重视企业是否出现了收入少计的问题[4]。同时,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企业的购销合同重点进行审核,针对其中是否存在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等情况进行审核,并结合企业审计应收账款的变化,对这类存货的核算结果正确与否进行检查。从企业内部的重要经营业务成本投入这一层面来看,评估人员需要针对企业成本的实际组成和结转作出全面了解,具体包括了原材料、在成品、产品的结转方法合理与否,是否出现结转方式刻意调整的现象。评估人员需要着重对企业的员工人数、工作量统计、薪资统计表等辅助资料进行审核,预防多提多列支问题的发生。

3.针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是对企业一定时间内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对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产生的具体数据影响的汇总以及分析。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础编制的,之前所提到的资产负债和利润表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编制的。

在执行纳税评估工作的过程中,针对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需要与利润表的分析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评估人员需要大范围对比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服务接受的现金和商品购买、接受劳务服务支付的现金以及利润表中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成本投入数值实施对比分析。如果这些金额数值基本一致,则说明企业处于一种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如果企业接受的现金及其等价物远远超过了之前主营业务的收入,则意味着企业出现了收入尚未及时入账的情况。评估人员在对比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和利润表投资收益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两者之间的数值差异较为巨大,意味着企业隐藏了其中的部分交易,有关投资收益方面的核算工作落实不到位,营业外的支出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夸大。

四、现阶段财务报表分析方式应用出现的局限性

1.报表编制中的问题

各企业因为所处行业及其发展状况、性质的不同,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针对存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企业很有可能会选择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多种会计处理方式,这也导致税务机构在执行税务评估工作的过程中无法针对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精准的横向对比。各企业的财务报告编制都是以历史数据作为基础,尚未将通货膨胀、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市场发展过程中原材料的价格和商品的售价变化都有可能对财务指标原有的纵向可对比性产生损害。

2.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问题

我国税务机构开展的纳税评估工作是以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数据作为基础,只有这些财务报表基础数据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方能够保证纳税评估工作的结论完全正确。但部分企业出于经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通常会针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虚假编造,以此来实现其税款少缴甚至于逃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评估工作过程中使用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过加工之后的虚假财务报表,税务机关则无法凭借对财务比率数值的计算以及报表项目的分析,针对企业纳税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发掘。

3.财务数据纵横比较的可靠问题

税务机关在进行纵向和横向财务报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选择一个合理的参照比较标准,具体可以包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数据以及所处行业的发展数据。税务机关在进行横向的税务评估比较的过程中,通常地会将同行业的平均数值作为参照标准[5]。但实际上,即便身处同一个行业,各企业也可能会因为经营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经营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会对最终评估结论会影响产生显著的影响。现代化的企业通常都使用了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范围相对较广,无法将企业归属到某个具体的行业类型中,税务机关在选择同行业比对标准对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再加之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处于一种实时变化的状态下,即便企业评估所得到的经济效益和应缴纳的税额相比于往年有所降低,但却并非意味着企业一定出现了偷税、漏税的问题。

五、财务报表分析方式的缺陷的改进措施

1.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

企业整体的财务工作环境具体包括了经济、法律和市场等在内的外部环境以及生产、管理等在的内部环境,这些环境因素的存在都会对企业的实际财务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但企业又无法将这些变化全方位地在财务报表上进行记载。在这种情形下,纳税评估工作需要在针对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配合外围调查询问等方式,对于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形成全方位了解,确保能够凭借各种定性分析方式,提高纳税评估最终结论的精准性。

2.结合第三方信息和财务信息

在纳税评估落实的过程中,税务机关需要避免使用第三方的涉税信息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检查,有效避免纳税人提供的虚假财务数据对最终纳税评估结论带来的影响。我国需要进一步强化有关纳税评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要求纳税人必须向税务机关提出支持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并针对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所带来的各种严重后果以法律的形式给出明确的惩罚。我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涉税第三方的信息交换机制,将国土、建设、工商、银行等部门共同纳入到税务评估工作中,要求其定期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纳税人的相关信息,确保税务机构能够对纳税人的经营状况、纳税状况实时进行了解。

3.结合应用纳税评估模型和财务报表分析

我国纳税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要求各级税务机关需要对各种涉税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并在利用准确第三方信息的前提下,建立各个行业的完善纳税评估模型,以此对纳税评估指标分析的结论进行核验、佐证。目前应用最为频繁的纳税评估模型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第一,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这种模型是以纳税人的实际产品生产投入,尤其是原材料的使用数量,结合已经设定的投入产出公式,针对纳税人的产品实际生产和销售数量进行计算,并对企业提供的销售收入进行核实。同时在对比纳税人财务报表数据和纳税申报信息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凭借数据之间的差异,发现企业纳税评估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6]。第二,能耗测算模型。这种模型是指在纳税评估的过程中,以纳税人生产所消耗的水、电、煤一类的动力能源的状况作为出发点,凭借产品的生产单位能耗对纳税人的生产销售数据进行测算。这种分析模型最大的优势是电、水等能源消耗数据完全可以从国内的电力、水利部门处获取,数据客观性较强,并且最终的纳税评估结果可信性相对较高。第三,工时消耗分析模型。这种分析模型在推算企业一定时间段内产品产量和销售量的过程中,是以纳税评估期间所消耗的具体工时量作为基数,并对纳税人的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进行测算,且工时通常都会在工人的工资上进行反映。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部分工资单纯代指产品生产一线的工人工资,在财务报表中直接会体现为生产成本投入中的直接人工成本部分。

六、结语

税收作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针对现阶段我国逃税、漏税依旧存在的问题,在纳税评估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凭借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利润和现金流量表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以及对比,发掘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纳税疑点。为了有效应对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遇到的编制、数据真实性以及纵横数据比较之间的可靠性问题,在今后纳税评估的过程中,财务报表的分析方式需要有效地结合定量、定性的分析方式,并做到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特点建立评估模型,维护纳税评估结论的客观公正性,推动我国税务工作的稳定落实。

猜你喜欢

税务机关财务报表纳税人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中注协就“特殊目的财务报表审计”等三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的公告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税负平衡点在混合销售时纳税人身份选择中的应用
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优化研究
税务机关对减免税操作有哪些规定和要求
偏关县地税局:建立税企QQ群 推进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