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与管理效益提升的措施
2022-12-29陈莉
陈 莉
(江苏省扬中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江苏 扬中 212200)
目前我国经济开始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各个行业均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这也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挑战,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出现的几率。特别是国内数量较多的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竞争能力较弱,加之管理体系不完善,发展受到制约。企业管理工作能够针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处理,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推进。合适的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效率水平,让企业的资源效益放到最大,保证企业资金链条的稳定运行,使企业内部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在新的社会时期,企业应当重视分析自身所面临的风险问题,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适的改革措施,推进企业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
一、企业管理及其遵循原则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针对生产经营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活动,能够对企业活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1]。合适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针对企业所具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发挥不同资源的效益,让企业能够拥有较好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管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只有针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模式,符合时代环境需求,为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减少企业投入量,让企业可以更好的应对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
企业管理应当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各个方面形成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状态。所以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不可偏颇。企业不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包括了企业运行的大大小小方面,还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切实执行。同时企业管理工作还需要对管理重点进行分析,坚持以重点为主的管理原则。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整理方面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管理,稳抓“重点”。所谓的抓重点是指着重关注风险较大的项目,重点处理亏损严重的项目,重点管理在同行业中新推出项目、对比淘汰的项目等。
二、企业管理流程优化策略
1.建设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信息时代下要想能够提升管理效率,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从以往的线下管理模式转移到线上。通过线上管理可以让管理人员在线上平台处理各项管理工作内容,避免了各个部门进行数据对接时所需时间过多的问题。例如,在申请资金时可以在线上系统上交预算申请,上交后预算部门可以直接针对预算申请进行分析,在同意申请后转给财务人员,完成资金的拨付。线上流程让数据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便利,为企业数据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让企业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数据的价值。信息化管理让管理流程变得更加清晰明朗,企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线上模块的设置分别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功能,避免了以往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和各个部门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的繁琐流程[2]。
2.提升资金管理质量
资金管理是影响管理流程的一大因素,企业应当正是针对亏损单位进行清理,成立专门负责亏损清理的工作小组,分析出现亏损问题的原因,将缺少发展优势或者亏损严重的项目去除,通过转让的方式减少自身的工作量,做到为企业瘦身,以此来改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低效资产或者无效资产,这些资产不仅不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还会在后期维护或者管理过程中投入一定成本,增加管理工作环节。面对这种现象应当及时针对这类资产进行清理,准确掌握企业内部资产分配的情况,利用修复利用、转让出售或者租赁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提升资产弹性程度,为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3.优化管理流程
除此之外,要想能够保证管理流程得到优化应当针对业务活动流程进行明确,企业应当针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业务流程特点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可以保证管理效率的提升。在其优化过程中,要本着最大程度上减少投入、最大范围解决生产矛盾问题、全面提高管理效益等原则。综合分析企业生产投入,及时清理无效或低效投入,进而减少总支出。全面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合理应用相关科学技术最大范围的解决。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
三、企业管理效益提升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当从多角度出发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确保能够提升管理效益,使得企业内各个管理部门能够形成协调配合的工作模式,发挥管理部门的工作合力。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发职工工作动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重点管理工作内容,能够针对企业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稳定企业职工队伍,保证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扎实的人力资源支持。当前企业职工面临的发展机会增加,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进行求职,这使得很多企业的离职率都有所提高,必须要重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动性,稳固工作队伍。
(1)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影响企业职工薪资调整的重要标准,可以对企业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了解职工的工作状态。但是以往的绩效考核只是对企业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大概总结,考核指标没有得到细化处理,弱化了绩效考核的作用,难以为企业职工工作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并且绩效考核指标极其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在企业内没有形成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围。因此应当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绩效考核,其中KPI考核是绩效考核中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可以保证这项考核的科学性。在使用KPI 考核体系时可以设定三级指标体系,不断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处理,有效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和准确性。例如,一级指标为道德考核,二级考核指标则为职业道德、政治素养、思想品德以及社会公德,在制定三级考核指标时,以职业道德为例需要考查敬业奉献、责任意识、以身作则、团队精神以及工作态度。通过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能够让职工了解到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到达的标准,为职工提供了工作目标,有利于企业业务活动效率的提升。
(2)优化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是企业职工工作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是企业为了根据职工劳动情况所给予的报酬。如果薪酬管理制度不合理,会使企业职工出现付出回报不对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导致企业离职率的增加。除此之外,在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不透明的现象,很多企业都没有明确告知薪酬发放标准,要求企业职工不能互相询问薪酬信息,对于工作氛围的改善有着不利影响[3]。企业应当明确具体的薪酬管理标准,根据不同岗位分别制定针对性的薪酬标准,形成透明化的薪酬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打造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满足企业职工对于薪酬的需求。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根据个别岗位的特殊情况还会提供适当津贴,在对工资进行调整时应当增加绩效工资占比,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能够为了提升薪酬而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全面提高企业业务质量。
(3)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是极其重要的,激励机制能够利用合理的方式满足职工的需求,调动企业职工的情感意识以及工作主动性,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支持。以往企业没有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企业内工作氛围出现了懈怠的现象,企业职工出现了混日子的心态,这使得企业的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当前多数企业内工作量较大,工作压力较高,在一般情况下工作时间过于紧张,拥有严格的坐班制度,而且很多企业职工都缺少合适的休息时间。面对这种问题可以选择时间激励作为激励内容,针对工作表现好效率高的人才可以给予适当的假期休息,以此来满足企业职工的娱乐需求。在设置激励内容时应当改变以往激励内容单一的问题,应当为企业职工提供激励内容的选择机会,让企业职工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奖励,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改善财务管理模式,提升资金分配合理性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合适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针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和作用。以往企业财务管理只是重视成本数据核算,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的战略地位,现阶段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改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体系。
(1)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新型理念之一,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确保落实预算管理目标,企业应当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让企业职工均能参与到预算管理活动中,控制成本投入,为企业效益的提高提供重要帮助。首先,完善预算编制体系。预算编制是指在资金使用之前,设定各项业务活动的具体资金使用额度,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投入,提升资金的使用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具体发展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对预算编制进行完善,确保预算编制的设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能够在保证各项活动稳定推进的同时控制资金分配。其次,加强预算管理意识渗透。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应当重视针对不同部门的预算额度进行分配,保证预算额度符合资金需求,如果部门提出追加预算的要求,需要对其预算要求进行分析,预算追加过多则对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例如扣除奖金或者减少津贴等。通过该种模式能够有效强化职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使其可以主动在工作过程中落实预算管理要求。
(2)加强财务内部审计监督力度
财务管理活动属于一种特殊的管理工作,由于管理人员涉及到大量的金额,很有可能会在金钱诱惑下出现违法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会让企业资金链的稳定运行出现风险问题。因此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定期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数据进行审核,确保财务管理活动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违法问题。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防止领导人员干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让内部审计变得更加高效,提升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在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后应当针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后期监督各个部门对于审计反馈要求的落实情况,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3)坚持业财融合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的开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以往二者之间没有重视联系的紧密度,通常针对业务活动结束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使得财务管理活动出现了滞后性的问题。企业应当认识到业财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合作效果,保证财务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企业应当让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业务部门及时将自身的数据传送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则需要针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资金是否使用到合适的位置。如果出现资金使用不恰当的现象,则需要立即对业务部门进行检查,分析资金分配问题,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通过该种模式能够有效控制资金的投入量,让财务部门能够了解到业务活动的开展情况,让财务管理工作和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相匹配。
3.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规避经营风险问题
风险管理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的关键内容,这也是现代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新的时代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因素变得越来越多,极其容易出现风险事件,企业应当在其内部形成风险管理体系,尽量规避经营风险的出现。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常见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由财务部门针对企业以往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常见的风险事件,及时识别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在风险因素识别后针对因素进行权重排列,通过风险模型模拟的方式了解不同风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因素,针对其严重程度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策略。如果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风险事件需要及时进行应对,在完成风险事件处理后需要形成风险事件评估报告,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形成原因、应对策略以及处理结果。通过风险报告的制定能够有效为后续风险管理活动提供参考和帮助,对于减少经营风险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形成前瞻性意识,可以在风险没有出现之前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尽量将风险事件扼杀在摇篮中。
4.调整管理工作队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管理队伍对于企业管理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要想能够保证管理效益得到提高,必须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管理队伍。这需要企业能够制定合适的培训机制,要定期针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职业素养,培养管理人员形成职业追求,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对自身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各个部门角度出发应当针对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积极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模式,例如线上培训、企业交流等都能够提升培训质量,为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在完成培训后应当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这会使管理人员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企业作业模式,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数据,拓展了企业的信息来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这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应当认识到新环境下自己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能够选择合适的措施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明确业务活动开展流程,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强资金管控,提升管理效率。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应当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管理队伍以及管理制度角度出发对管理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以此来建设全新的管理机制,保证企业的有序运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当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发展模式,确保管理体系符合环境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