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策略研究

2022-12-29王昳洁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民生受众

王昳洁

(作者单位:大同广播电视台)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融媒体时代,移动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移动优先”成为这一时代的新名词。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对新闻节目的形式、内容及运作模式有很强的依赖性,面对融媒体时代新闻来源和新闻发布平台的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应力求对新闻报道方式、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创新,使民生新闻报道符合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但是,受新媒体的影响与冲击,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处于被新媒体分流的尴尬境地,收视率一再下降。电视媒体立足融媒体时代,探究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新策略,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

1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概述

《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从广义上看,所有关心人民生计、关注市民生活的新闻统称为民生新闻;从狭义上看,民生新闻是指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编制作而来的,内容上聚焦群众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并折射群众的喜怒哀乐,形式上运用多种先进传播手段以拉近观众与新闻平台距离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是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新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对题材的加工并运用多种形式将其呈现给电视观众,以真正表现民生、反映民情、折射民意。以往,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因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内容贴近社会大众日常生活而深受电视观众青睐,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但在融媒体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日渐减少,其只有走一条与新媒体相融合的道路,才能突破自身生存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

2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面临的生存挑战

2.1 收视率每况愈下

近些年,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中拥有了广泛的受众基础,一度成为人们了解社会动向与民生相关问题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以微博、微信、微视、客户端(简称“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加速到来,电视新闻受众的分流较为严重。在新媒体兴盛的背景下,人们接收民生新闻的方式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更习惯用碎片化时间与快节奏方式从“三微一端”中接收一些贴近基层民众生活的新闻,而不愿花时间与精力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民生新闻[2]。例如,人们会通过今日头条、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主动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喜欢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中获取新闻,这就导致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收视率每况愈下。

2.2 时效性不强

无论在任何时代,新闻的时效性都是新闻生命力的彰显。时效性强,能够迅速抢占新闻传播市场,并将最新消息在第一时间内传递与发布出去,是赢得受众青睐的重要方式。但在快节奏的融媒体时代,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面临着新闻时效性弱的生存挑战,发布与传播新闻的门槛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随时随地记录身边事,并将其通过新媒体发布出去。而且,制作新闻的成本更低、难度更小,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人们利用一部手机便可在短时间内轻松完成新闻的采集、制作,并借助新媒体渠道将其进行快速发布。与新媒体相比,电视媒体的时效性较弱,通常情况下,电视媒体在报道电视民生新闻之前,人们就已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了该民生新闻,这使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着生存危机。

2.3 缺乏互动性

在信息共享、共用、共通的融媒体时代,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发布者,而且是话题的参与者,他们可以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上发布新的民生新闻,也可以点赞、评论别人发布的新闻,与他人交换看法与意见,加强情感沟通和互动,促进社会大众对民生新闻的深度思考。在这一背景下,人们既是民生新闻的接收者,又是民生新闻的评论员、观察员与监督员。然而,与新媒体传播信息不同的是,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缺少与观众的互动,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观众对于民生新闻的看法,观众也不能与他人进行及时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这遏制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和电视观众的情感表达。

3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应注意的事项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要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从平民的视角对普通百姓的生存、生计状况进行广泛、深度报道。为应对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所面临的各种生存挑战,电视媒体工作人员除了创新、脚踏实地,还应在进行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时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正确理解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内涵。一些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认为民生新闻就仅仅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于是就在工作中侧重对一系列毫无意义的生活琐事进行报道,并将民生新闻与重大的社会新闻相对立,这是错误的。第二,民生新闻应注重质量,提倡精挑细选,避免有闻必录。部分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人员对民生新闻内容的质量把关不严,导致新闻报道的质量参差不齐,民生新闻的低俗化、商业化与娱乐化现象严重,对此应格外注意。第三,民生新闻报道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为百姓办实事,力求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好助手。“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这要求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解决问题。第四,民生新闻报道虽然取材于民众生活中的小事,但也要以小见大,做好深度报道。

4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4.1 打造一个新旧媒体融合交流的平台

“不日新者必日退”,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要想及时进行创新和转型,就要打造一个新旧媒体融合交流的平台,逐渐由单一媒介发展模式转变为融合媒介共生模式[3]。以往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依靠单一媒介来实现信息传播,这种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导致新闻在传播方面暴露出诸多缺陷,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日渐减少。而在当今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等打造一个信息双向传播的综合平台。借助这一平台,电视民生新闻不仅能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号召力、感染力优势,还能发挥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优势。面对“多屏时代”的挑战,电视媒体应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并依托互联网建立一个庞大的民生新闻资源网络共享中心,实现对民生新闻信息的快速、及时与精准采集。另外,电视媒体应建立基于民生新闻的“三微一端”融媒体平台,实现民生新闻的广泛、多元发布。

4.2 制作有深度、有内涵、有新意的新闻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电视媒体如果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与新媒体媲美,便需要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进行创新,制作出有亮点、有新意、有内涵、有深度的新闻。这就需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融媒体时代坚持“内容为王”,向广大受众提供更有深度、权威、专业、多元的优质民生新闻内容[4]。一方面,电视媒体人员应具有互联网思维,电视媒体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搜集最能触动民众痛点且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民生新闻题材。当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同质化、粗俗化、形式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工作人员在使用现代技术进行新闻素材挖掘时,应避免落入俗套的窠臼。另一方面,不做快餐式民生新闻,要给观众呈现有思想高度、有情感温度、有价值深度的精品新闻。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报道人员要对特定的民生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不仅要让观众看到真实、客观的民生社会现象,而且要引导观众去思考民生事件背后所折射的深层意义。

4.3 聚焦百姓需求与社会热点

关注百姓需求与社会热点是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有效策略。目前,融媒体技术正处于一个高速迭代的时期,电视媒体应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聚焦百姓需求与社会热点,以扩大民生新闻报道的受众范围[5]。首先,民生新闻报道人员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观,紧跟市场发展方向,了解不同受众群体对民生新闻的真实需求,增强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精准性。同时,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信息分析技术对在微信、抖音等平台上浏览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进行分类,明确不同年龄的受众对民生新闻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民生新闻报道选材以及民生新闻深度报道风格与形式的策划。其次,聚焦社会热点,及时将潜在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来。除了关注百姓需求,民生新闻报道人员还要收集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热点新闻资源,并脚踏实地挖掘热点背后潜在的、有价值的民生新闻,然后以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抢占重点民生资源的传播先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社会趋势与观众需求的契合点,做好民生新闻报道。

4.4 使用多渠道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新闻传播模式

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只有电视媒体一种,并且这种传播方式的时效性差,缺少时间与精力的观众根本不愿苦苦等在电视机前在特定的时间内观看电视节目,这降低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应使用多渠道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新闻传播模式。一方面,电视媒体应开通自己的官方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并科学使用这些平台,在进行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时,电视媒体人员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实现电视民生新闻与平台民生新闻的同步传播。不过,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进行民生新闻的传播时,应保持与电视新闻步调的一致性,避免新闻提前泄露。或者,在电视媒体上报道民生新闻之前,可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提前发布关于民生新闻事件的精彩短视频预告,以点燃受众观看民生新闻报道的激情。另一方面,可将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同步到网络直播中,让观众通过手机网络直播观看新闻,以此来提高新闻的收视率。

4.5 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

与观众互动是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永葆生命力的重要法宝。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工作人员应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不仅要制作能够满足观众审美需求与喜好的优质新闻,而且要在报道过程中打造与观众互动和沟通的渠道,做有温度、有态度、有交流的民生新闻报道。第一,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在确定民生新闻的选题与内容时,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征集观众的意见与建议,从观众的各种评论中获得有价值的新闻选材建议。第二,在发布与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加强与受众的互动。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官方微博账号、新闻客户端上设置评论功能,并及时关注受众的评论,针对比较有价值的评论,工作人员可对其进行回复,实现双向沟通。此外,在借助直播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可在网络直播中增加互动评论功能,让观众表达自己的意见。

4.6 强化品牌意识,赢得社会认同

品牌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记,两个定位相似的新闻媒体,观众为何会喜爱其中一种而不喜爱另一种呢?这跟新闻节目的品牌塑造有着极大的关联。电视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观众的认同与青睐,强化品牌意识是必要手段。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不仅面临着来自新媒体的冲击,也面临着其他非民生新闻类节目的冲击,为了与其他类型节目区分开,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品牌,增强观众的黏性。

要想打造自己独特的品牌,电视媒体节目组应提前做好新闻受众市场调研,根据受众的需求和习惯明确节目定位,与其他节目形成差异化竞争,以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例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节目《第一时间》便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第一时间》在塑造品牌形象时有自己的方法:第一,不断尝试与创新主持形式、风格。电视民生新闻主要靠画面和有声语言向观众传递新闻,揭示生活百态,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新闻报道节目的质量,《第一时间》主持人用一种“说新闻”的主持方法吸引了大批的受众。第二,新闻报道节目编排匠心独运、别具特色。《第一时间》整个节目由多个版块组成,节奏感强,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让观众耳目一新。因此,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进行品牌塑造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借鉴其他优秀民生新闻栏目的经验,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对节目的长期依赖。

5 结语

融媒体时代,面对收视率每况愈下、新闻时效性弱、新闻报道缺乏互动性等一系列的生存挑战,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新闻内容、新闻题材及新闻传播方式,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吸引观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民生新闻报道进行创新是一项重大工程,电视媒体工作人员需要从打造新旧媒体融合交流平台、做有深度与有新意的民生新闻报道、关注百姓需求与社会热点、使用多平台多渠道的新闻传播方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等方面进行,只有这样,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民生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