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突破困境的有效策略

2022-12-29郭振方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7期
关键词:广电传统媒体媒介

郭振方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媒介融合背景下,无论是媒介传播形式还是受众参与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舆论生态、媒介运营格局已经发生本质变化。作为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尽管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顺应媒介融合这一重大趋势,广电媒体能够找到保留优势、补齐短板、创新思维、阔步前行的新机遇[1]。与此同时,广电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媒介融合的必要性和引领价值,通过运营理念革新、平台创新、内容优化、渠道拓展等方式,真正融入“全媒体”体系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广电媒体全新的舆论高地。

1 广播电视媒体的媒介融合现状

1.1 从叠加到融合

媒介融合初期,主要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叠加形式为主。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新旧媒体之间不再是单纯叠加,而是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各项业务流程实现再造,组织框架不断重构,广播电视与受众之间建立起实时互动、在线沟通的新型关系,传统媒体转型趋势非常鲜明。广电媒体在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同时,服务功能重新定位,积极引入互联网式智能服务,服务受众的意识更加突显,在受众关系重构过程中逐步将以“信息传播为导向”转变为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受众黏性不断增强。

1.2 持续推进组织融合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传媒的组织融合脚步不断加快,各类传媒集团融合重组,实现了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打造全新媒体产业链,拓展媒介全业态发展新空间,形成更明显的聚合效应。同时,各类传统媒体机构也在不断融合,如广电机构与报业机构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这样有利于发挥媒介融合优势,打造立体信息传播平台,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抱团效应”,联合拓展市场业务,将传统媒体做大做强[2]。

1.3 基层媒体影响力增强

媒介融合为基层媒体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基层媒体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是媒介融合的端点,在融合背景下,基层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更加突出,影响力增强。各县市相继建立融媒体中心,融合建设标准统一,有效降低融合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融媒体模式构建更具灵活性,能够发挥因地制宜的特点,灵活运行广电媒体机制;融媒体建设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新闻、民生服务、政务三位一体的融合框架,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加突出,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不同层次媒介组织的有机融合。

2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的融合困境

2.1 融合渠道有待畅通

新媒体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广电媒体受众很多都转向新媒体,造成广电节目的收视率、收听率明显下滑,受众基础被动摇,媒体经营收益更是一落千丈。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广电媒体纷纷通过媒介融合寻求突破,希望能够转向新媒体运行模式,通过媒介融合东山再起。但是,由于传统广电媒体受管理理念及运行机制的影响,其媒介融合道路步履维艰。尤其是在融合渠道方面,由于渠道不畅,很难形成人才和技术优势,很多广电机构仅仅以“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叠加方式进行传播,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比如,不少广电机构虽开设了新媒体部门,但是新媒体部门和原有部门没有真正地融合,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虽有融合的“皮囊”,却没有实现“灵魂融合”,最多是渠道的“平移”,造成广电媒体与新媒体无法深入融合,融合效果不够理想。

2.2 融合方式不够完善

当前,媒介融合脚步逐渐加快,不少广电媒体机构也在调整自身布局,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矩阵,希望能够在新媒体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其在这一过程中的核心理念一直没有明确,甚至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比如:新媒体追求流量,追求信息传播速度,但是对媒体经营价值却有所忽视;传统广电媒体虽然在资源部署、技术设施、人才配置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但这些优势并不能直接转嫁到新媒体中,进而造成二者融合思路不一致,在融合方式上还有很多需要协调完善之处。还有一些广电媒体全盘照搬他人经验,忽视了“拿来主义”容易造成“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媒介融合效果。

2.3 专业人才存在缺口

从传统媒体到媒介融合的转型,需要广电工作者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不仅要能够应对广电媒体的策划、编排、采访、录制、撰写工作,还要能“玩转”新媒体。可以说,从发现新闻线索到提炼话题,从编排发布到平台互动,这些都是“全媒体”记者的必备素养。但是,当前较多广电记者的业务能力比较单一,在信息技术、媒介传播理论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传统媒体运行管理机制下,从业者的创新能力、自我突破能力受限,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媒介融合中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影响了媒介融合成效。

3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加强融合的路径

3.1 更新理念,稳抓机遇

在媒介融合进程中,广电工作者要积极更新理念,抓住融合机遇促进媒介深度融合。首先,广电从业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媒介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理念,摆脱原有的思维窠臼,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积极寻求新媒体的发展融合方向,了解时代需求和受众需求,并且要以网络融合、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一体化融合”框架,从采编到运用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二者融合渗透的新局面。另外,广电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运用新媒体思维,以创新技术为助力,提高广电节目的时效性,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实现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全覆盖。

在媒体节目策划过程中,广电工作者要将新旧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协同并进,使二者相得益彰,发挥各自优势。比如,新媒体有更加快捷的网络传播渠道,传播范围较广,广电媒体可以将这一优势和自身优势相结合探索创新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也会得益于广电媒体的资源、政策、体系优势,二者都能从中受益。此外,广电媒体要加大新媒体运营力度,尤其要抓住其中的风口,这样才能迎风翻盘[3]。比如,当前火爆全网的短视频就是一个重大机遇,广电媒体可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广电节目,在网络平台中与用户互动,听取用户对节目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拉近传统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吸引用户参与节目讨论,增加用户黏性;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与反馈,推出个性化的短视频内容,打造“爆款”广电节目,在二者相互借力的基础上使发展前景更为乐观。

3.2 完善平台,百舸争流

广电媒体要注重平台建设。平台是媒介融合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智能化传播环境下,用户的信息接收方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移动终端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节点,PC端用户逐步减少。用户容量的增加对平台运行提出了新挑战,广电媒体需要积极完善自身建设,在平台建设中投入更多人力和物力,积极探索媒介融合的立足点,寻找其中的突破口。广电平台要积极与网络平台建立联系,共同孵化新的信息传播平台,这样的平台将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信息传播模式也会不断得到优化。

比如,广电媒体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传播范围,扩大节目覆盖区域,加强广电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实时互动,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广电媒体积累“粉丝”。一旦形成“粉丝效应”,其聚合能量也会更加突出,媒体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另外,广电媒体可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数据追踪、与受众互动了解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了解其关注焦点,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节目宣传效果。

除此之外,广电媒体还要注重多平台对接作用,这样才能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充分发挥媒介融合的优势,激发媒体发展活力。当前,不少广电媒体对新媒体平台建设给予了大力扶持,但平台之间还必须有协同管理机制,而不是仅仅把新媒体渠道视为树立形象、扩大宣传的手段。只有新旧融合才能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发挥媒体传播作用。在重大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媒介融合的优势不断显现,新媒体的时效优势、互动优势加上传统媒体报道的严谨、深刻优势,能够进一步提高节目影响力,使整合式传播作用日益明显。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平台优势、渠道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宣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4]。

3.3 加强终端建设,拓展布局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广电媒体要注重移动终端建设。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移动通信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广电媒体要以媒介融合为契机,不断创新融合思路,在终端建设上“做文章”。比如,当前短视频平台异常火爆,而广电媒体具有丰富的视频制作资源,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资源实力,改变以往“看电视”和“听广播”的方式,利用移动终端让受众随时可看、可听,为受众带来更便捷的应用体验。现在不少广电媒体充分发掘移动终端市场,开通了在线直播。这种直播形式更贴近受众需求,同时也打破了受众对广电媒体“高高在上”的固有认知,有利于提高受众黏性。此外,在地铁、公交车、公园、广场等场所,广电媒体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节目宣传推广,实现信息端点的广泛分布,从而构建全新的信息传播布局,将媒介融合的作用发挥至最 大化。

3.4 创新技术,实时互动

网络时代,新科技、新理念层出不穷,广电媒体从业者要想开阔视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稳步前行,就需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利用新技术助力媒介融合有序推进。尤其是在5G技术广泛覆盖的背景下,媒体直播被广大受众所追捧,和自媒体平台相比,广电媒体的直播质量、舆论影响力、报道深度等明显优于自媒体。所以,广电媒体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媒介融合提高信息传播时效。

一直以来,广播电视和受众之间有较强的“距离感”,互动性不足造成受众黏性过低,媒体报道内容具有单向传播性,即新闻工作者单方面进行采编和传播,受众则被动接受这些信息,影响了受众的节目接收体验,也使广电媒体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些问题将被逐渐解决: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的互动作用能够让受众参与节目的策划、制作、传播、反馈等全过程,媒体和受众之间实现实时互动,受众反馈将成为广电节目优化、制作方向调整的依据。这种互动性反馈还能够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节目受众拥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比如,广电媒体利用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在现场传递信息一方面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受众的“现场感”,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在直播过程中,受众可通过留言、发弹幕等形式与新闻工作者进行互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前方记者了解受众最关心的问题,从而聚焦关注焦点,提高受众关注度。同时,记者能够垂直了解受众想法和意愿,及时调整节目内容、优化信息传播方式,充分体现媒介融合的优越性[5]。

3.5 拓展渠道,内容为王

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加深,不少广电媒体在融合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在传媒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从媒体市场整体竞争情况来看,广电、报刊等传统媒体仍处于弱势地位,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内容创造力不足,原创资源较为稀缺,造成媒介融合流于形式或深度不足。因此,媒介融合过程中,广电媒体必须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充分整合自身资源,发掘自身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时效性强、原创输出稳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推出高质量节目,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突出自身创作优势。

同时,广电媒体还要强化版权意识,在与新媒体平台融合过程中做好版权保护工作。保护好节目版权不但能够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能保证合作商、广告商等多个群体的利益,减少资源被盗取、剪辑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广电媒体在自有渠道建设中还要结合自身实力、技术支持、资金设施等多重因素进行整合,真正找到融合发展的最佳路径。

4 结语

在新媒体强势发展的背景下,原有的媒体格局已经完全被颠覆,媒体竞争形式、竞争内容也与以往明显不同,需要广电工作者充分认识媒介融合趋势,主动查找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媒介融合过程,敢于创新实践,积极面对融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转变思维和工作方式实现聚合效应,打造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广电节目,保证正确舆论导向,从而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去芜存菁,深挖发展优势,着力打造新时期广电媒体建设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广电传统媒体媒介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