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

2022-12-29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王意

区域治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河道功能生态

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王意

在城市的发展中,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水源主要来源于河道,河道与其他部分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相比较于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河道综合治理比较落后。为了为广大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有效推动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开展,应当进一步强化现代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

一、城市河道的功能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落实,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环保工作方面,城市河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应当提升对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关注度。城市河道的基础功能主要包括防洪排水、人文景观、生态环境与雨洪利用等,具体内容如下:

(一)防洪排水

在城市总体建设格局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可以城市河道防洪排涝的作用,倘若城市河道具备比较突出的防洪排涝能力,会对城市的长远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进步。在开展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日后的发展作出考量,这样可以高效排出过境水资源,还能够有效存储非正常降水,并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水资源排出。

(二)人文景观

在城市河道的诸多功能中,人文景观功能属于独特的功能之一,河道环境优美度、河道和附近建筑物的融合度等都属于城市河道人文景观功能。对于河道的文化内涵而言,就是要进一步评价河道人文景观,促使其文化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三)生态环境

在城市廊道景观的构成中,城市河道景观属于组成内容之一。利用城市河道,可以促使上游与下游营养物质传递活动得到保障,还能够加快污染物的移动速度。对于城市水环境而言,在生态敏感带将滨水区包含进来,在开展城市河道总体治理工作时,应当进一步强化植物与生物的保护工作,全面保障自然植物群落的恢复,对于鱼类、软体动物、爬行动物等,也需要不断强化其保护工作,为这些生物的栖息创造良好的场所。

(四)雨洪利用

传统的城市河道建构工作没有将雨洪充分利用起来,未注重城市河道雨洪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雨洪再利用技术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开展城市河道建设工作时,需要对城市河道的雨洪功能作出系统考量,使其成为城市河道系统组成内容之一,一旦面临大暴雨天气,能够有效开展洪水转变活动,使其发展成为水资源,为城市居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用水。

二、城市河道的主要作用

在城市中,河道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属于城市内土地和水域联系的过渡空间。在城市河道中,不单单将城市的陆地与水体包含进来,还将一些水陆结合的空间包含进来。关于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工作,其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城市河道属于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情况下,居民比较喜爱城市河道,会将亭廊、雕塑等人文景观建设于河道附近,这充分说明城市河道除了属于自然景观的范畴之外,其所包含的人文景观内涵也非常多样。利用城市河道,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形象建设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设。

在考察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劣性时,城市河道属于其中的主要要素。在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工作中,其基础要素就是河道。通过河道,能够对城市局部小气候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可以促使城市的大气环境得到改善。由于河流具备一定的自净特征,这样能够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除此之外,河流处于持续流动中,可以推动城市和外部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河道中所包含的水资源和营养成分非常多样,这样可以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更加多元化,与河道周围的绿色植物共同生长,调整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并将这些功能充分体现出来。

城市河道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居于基础地位的就是水源提供、交通运输、防洪蓄水等,能够为城市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城市河道,可以解决广大城市居民的用水问题,利用城市河道还能够开展水源的存储活动,充分保障城市居民用水。交通运输功能属于城市河道的主要功能,依托该功能,可以促使城市与外部环境交流,物资运输活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进步。利用城市河道,还能够将休闲娱乐、空间提供给广大居民,促使其走进大自然,为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创造优良的条件。部分城市还能够着手于城市河道,全面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效推动城市社会的进步。

三、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城市的河道已经失去了其天然属性,河道水体及沿岸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明显降低了河道的抗冲击力度。要想使城市生态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首先需要高度重视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确保其处于健康的状态,这样能够促使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得到满足。面对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陷,需要加大力度,开展有关的研究活动。

(一)不能充分落实生态治河的思想

在河道治理工作中,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通常以河道的规划现行为依据,对河道自然生态恢复关注度比较低。通常情况下,在河道规划线型方面,主要就是两条平行线,河道岸线建设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据规划线型来进行,不注重自然生态性。在河道护岸的建设工作中,主要利用硬质驳坎来进行,严重影响了河道水体和边坡土体中地下水的交换活动,水质的自我净化功能也不复存在,严重破坏了水生动物的成长环境。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只是对河道底泥污染进行清理运输,系统整治河道底部泥土。河道中的引配水容易对原本河道的生态体系造成影响,上述做法与河道生态治理的思想相违背。

(二)河道整治水质改善不够突出,运用的方式不够多样化

开展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进市区主要内河水质,要想将河道环境效益充分体现出来,主要方式就是高度重视河道水质,并加大力度开展改进工作。现阶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已经在全面落实护岸、绿化、引水等重大工程,因为河道沿线区域雨污分流不够系统,依托雨水管道,一些污水会进入河道。一些河道不具备配水环境,具备相关条件的河道配水活动缺乏平均性,不能够达到足够的强度,很难彻底清除河道底部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河道整治后的水质。在开展河道水质改进工作的过程中,主要运用配水、截污等单一化的形式,河道充氧、水体生态恢复、水系生态恢复等多元化方法的运用范围不够广。

(三)底泥治理不够高效

目前,国家与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绿化、配水、清淤、截污等治理方式,但是不够重视底泥与水体生物的修复,也不注重开展河道生态系统的建构工作,河道底泥严重影响了上覆水体,如果底泥污染物具备比较高的含量,那么就会具备比较快的释放速率。倘若底泥污染物具备比较低的含量,其释放速度也比较慢,在释放底泥污染物之后,河道中COD的浓度将会超出相关标准。如果工程条件不够理想,则很难将城市河道中的污泥清理干净,在结束清除工作后,底泥依然会发展成全新的污染源。单单利用截污、冲水等形式,即便能够使黑臭情况短期内得到治理,然而,因为未建构好氧洁净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不够高效,如果河道纳污超出相关标准,便会重新引发黑臭问题。

四、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

在开展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并依据具体情况出台相关措施。通过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河道自身与附近生态容量及景观质量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推动生态恢复,有助于城市河道景观的改善,明显提升城市河道改造质量。

(一)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

在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中,治理思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治理思想可以有效推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效果得到提升。在进行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时,有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始至终认真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全面进行自然灾害防护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生态、开放、适宜等原则的指导作用,帮助城市居民更好地回归大自然,保障城市居民的人文需要得到满足,这样不仅能够促使河道治理质量得到提升,还能够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重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这一系统具备线性特征,在开展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以线性工程的特征与可行性为依据,对有关的设计尺度作出选用,确保所选择尺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以生态原理为前提,全面保障城市河道和附近生态系统处于和谐运行的状态。关于所选用的设计方式方法,应当促使多尺度、多目标的景观需要得到满足,并对区域居住者、办公者与旅行者各个时期的需求差异有所掌握。设计人员还应当立足于发展的视角,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科学的人工干预,指导自然系统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河道滨河空间的规划。不同于单一的水域治理工作,在开展滨水空间规划工作时,可以充分发挥生态理论的指导作用,认真探究可能对河道和滨河生态造成影响的所有问题,出台总体规划,以此来全面保障水域生态恢复工作的平稳完成。

(三)强化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

河流生态系统具备多元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开展恢复工作。在进行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的过程中,利用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可以促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性得到保障,能够对周围的干扰起到一定的抵抗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全面开展人工净化湖、人工浮岛与人工湿地的建设工作。通过人工湖,可以促使入河污染负荷得到有效减少。在人工浮岛中,通过所栽培的水生植物,能够对水质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在人工湿地,可以微生物与水生植物为依托,保障水体净化工作的完成。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物理原理与化学原理,全面开展污水厂污水处理活动,以此来确保污水净化目标的完成。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还能够促使水体中的溶氧度得到提升,对水体起到良好的净化功能。在实际的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中,可以将生物膜确定为人工填充材料,这样能够有效推动污染物过滤降解活动的实现。

(四)注重城市河道生态环境与景观效益

为了促使河道生态环境的运行与衍生得到保障,在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中,需要全面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生态功能。河道的生态功能通常包括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障作用、通道作用等。在开展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时,通过分析人工廊道的距离与效益得出,随着距离的增加,其经济效益会不断减少,但是会持续提升廊道的环境效益,其中存在平衡点,这时,人工廊道的经济效益与自然廊道的环境效益大体相同。这也就充分说明,通过科学的人工干预,如局部衬砌的形式,可以弥补城市河道的不足之处,能够实现防洪效益的提升,可以有效增强区域公共与财产的安全性。

在设计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恢复工作的过程中,对河道的主要位置,可以利用人工方法开展加固工作,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河道的经济效益,并将其中的环境综合效益充分体现出来。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工作时,需要掌握景观元素间的关联性,在保障景观多元化特征的同时,还应当促使生物变得更加多样,一些地段对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保留这些生境与廊道。为了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进行生态系统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运用本地植物。关于河床坡降工作方面,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需要对鱼类回游与上下游双向物质、能量间所存在的关联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不可采用大跌水方案。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属于系统工程,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所面临的困难比较多。在开展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河道工程结构设计的改进与创新,将生态修复技术充分运用于河道修复工作,全面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活动,注重对城市河道破坏情况与污染源的明确,高度重视治理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的选用工作,保证所选用技术与方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促使河道修复水平得到提高,有效降低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优美、宜居的环境,更好地助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河道功能生态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环保
住进呆萌生态房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