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数轴理解近似数末尾的0的含义
2022-12-28董星
董星
要让学生理解近似数末尾的0的含义,明晰其不能省略的原因,可以借助数轴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课件出示图1,并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汇报:朵朵的身高是0.96米,萝卜精灵保留一位小数用近似数表示为1.0米,番茄精灵保留整数用近似数表示为1米。
二、多维探究, 理解数理
教师提问:“1.0米和1米哪个更精确一些?为什么?”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说明。
全班反饋交流:(1)计算法。近似数1.0米的取值范围是“0.95~1.04”;近似数1米的取值范围是“0.5~1.4”。通过计算可知,近似数取1.0米时跟实际身高0.96米的差距少,所以1.0更精确。(2)画图法。观察图2可知,1.0米更精确。
教师追问:“近似数1.0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白如果去掉1.0的0,精确度就要发生变化。
三、比较归纳,深度理解
1.举例说明。教师提问:“哪些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1.00?近似数1.00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比较分析。教师提问:“仔细观察数轴上1、1.0、1.00三个数的取值范围(如图3),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近似数是1的小数最小是0.5,最大不超过1.5,用一个空心的点圈出1.5;近似数是1.0的取值范围是0.95~1.05(不包括1.05);近似数是1.00的取值范围是0.995~1.005(不包括1.005)。
3.共同归纳。一个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就越高。
4.实际应用。教师提问:1.6和1.60哪个更精确?1.60末尾的0能去掉吗?要求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证明。
综上,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数形结合、变式练习,让学生理解近似数末尾不能去0的道理,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几何直观。
(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