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研究
2022-12-28徐燕梅
徐燕梅
(梅州市五华生态环境监测站,广东梅州 514400)
随着《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HJ 637—2018)颁布与执行,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内,多选择三波长红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1]。多年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化验工作实践中,这一方法应用优势显著,其萃取剂为四氯乙烯,虽不是剧毒,但会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这是未来研究重点,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2]
1 仪器设备及样品制取
1.1 仪器设备
Oil480红外测油仪,吸光度测量位置为2 930cm-1、2 960cm-1、3 030cm-1,4cm 石英比色皿(带盖);玻璃漏斗;50mL具塞磨口三角瓶;水平振荡器;500mL广口玻璃采样瓶;1 000mL聚四氟乙烯旋塞分液漏斗;1000mL量筒。
1.2 试样制备
1.2.1 油类试样的制备
将样品转移至1 000mL分液漏斗中,量取50mL四氯乙烯洗涤样品瓶后,全部转入分液漏斗,充分振荡2min,并经常开启旋塞排气,静置分层,用镊子取玻璃棉置于玻璃漏斗,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钠铺于上面,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将下层有机相萃取液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玻璃漏斗放置50mL比色管中,用四氯乙烯定容至刻度。
1.2.2 石油类试样的制备
1.2.2.1 振荡吸附法
取25mL萃取液,倒入装有5g硅酸镁的50mL三角瓶,在水平振荡器上持续振荡20min后静置,玻璃漏斗中放置玻璃棉,萃取液倒入玻璃漏斗过滤至25mL比色管,用于测定石油类。
1.2.2.2 吸附柱法
取适量萃取液过硅酸镁吸附柱,弃去前5mL滤出液,余下部分接入25mL比色管中,用于测定石油类。
1.2.3 空白试样的制备
用实验用水加入盐酸溶液酸化至pH ≤2,按照步骤进行空白试样的制备。
1.3 注意点
同批次样品仅使用1瓶四氯乙烯,若测定的样品较多,则将所需四氯乙烯均匀混合后再使用[3]。避光保存,使用前要先检验四氯乙烯,判定四氯乙烯质量,确定满足要求标准之后再投入使用。
实验期间所有使用过的器皿置于通风橱内挥发完后清洗,密封容器内储存四氯乙烯废液,在详细分类标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开展后续处理[4]。
对于动植物油含量>130mg/L的废水,萃取液需要稀释后再按照试样的制备步骤操作。
2 环境样品的监测结果
油类:指在pH≤2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在波数为2 930cm-1、2 960cm-1和3 030cm-1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主要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石油类:指在pH≤2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不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动植物油类:指在pH≤2的条件下,能够被四氯乙烯萃取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依照某地级市调研结果,取完整年份生活污水、重点污染源废水的石油类、动植物油类含量,见下表1。
表1 某地级市监测结果统计表
基于表1数据可得知,完整年份内,监测的生活污水样品总计94个,所有均<0.06mg/L,结果未检出。
监测重点污染源废水样品总计56个,石油类监测样品30个中,2个≥5mg/L,28个为0.06~4.42mg/L。动植物油类26个,监测结果最大值为8.32mg/L,监测样品内24个<0.3~2.90mg/L。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可得知,该地级市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并未检出石油类。重点污染源中,测得动植物油含量<10mg/L,远低于标准数值,石油类样品中93%低于标准数值。
3 萃取剂四氯乙烯用量、流矢量分析
为掌握测油期间四氯乙烯使用总量、流失总量,需要依据规定开展相应的实验。
第一步:取500mL自来水,射流入萃取器内,使用盐酸实施酸化处理,直到pH≤2,待加入20mL四氯乙烯后,射流1min萃取,静置之后实施分层处理。10mm厚度无水硫酸钠中放置萃取液,玻璃砂芯漏斗协助下缓慢地流入容量瓶内。再次萃取20mL四氯乙烯,玻璃砂芯漏斗洗涤处理,取10mL洗涤液,放置容量瓶内。移液管取稀释液到标准线,详细记录加入的体积,移液管后,加入的四氯乙烯体积记V1[5]。
第二步:取25mL四氯乙烯,硅酸镁吸附柱接滤过液到25mL容量瓶内,移液到标线位置,其体积记V2[6]。
表2为该实验的结果数据。
表2 四氯乙烯用量及挥发量
基于表2数据可得知,样品测定时,1个样品的四氯乙烯用量最少为76mL,进入水相、硅酸镁、无水硫酸钠、挥发空气内的四氯乙烯体积为38mL。可得知,大量测油实验中,使用四氯乙烯,1/2量会进入到环境内。以某企业某年的测试将结果为例,实验室测定的样品总计184个,测定石油类、动植物油类样品消耗四氯乙烯11.20kg(年流失量)。
假设全国共有300多个地级市环境监测站,测油四氯乙烯的年流失量则为3.7t。另外加上全国3 000多个三级环境监测站、相关实验室,可估算出每年全国范围内测油实验排放的四氯乙烯总量高达几十吨。污染物的累积不可忽视,四氯乙烯流失到环境内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 水质油类物质分析存在问题
本次实验采用的OIL480红外分光测油仪具有峰值谱图直观,分析效率高,能看到样品组成的优点。从萃取时间的选择和仪器的精度考虑开展活动,从峰值图反映出6类7个影响分析相对标准偏差的因素。小组成员针对此7个影响因素进行逐条分析讨论,用矩阵图形式进行归纳列于表3。
表3 因素评价矩阵图
通过样品实验认真分析验证,发现萃取样品分析的萃取时间、震荡均匀性和OIL480仪器分析是影响分析相对标准偏差的关键。①试剂纯度对样品测定的影响。②观察调节样品的前处理加入试剂过多过少。③萃取时间和震荡均匀的原因是关键。④仪器精度的影响(两种红外仪精度的差别)。⑤仪器使用准确操作。
4.1 方法局限性分析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测定中,红外分光光度法选择的萃取液为四氯乙烯,这类萃取液对混合物含量测量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若是水样直接观察结果、监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人员则会认为,学术界定义的石油类或动植物油含量与水质类“油”的含量差异较大,理论定义无法代表实际。
针对这一情况,可借助以下实验解释:取70g优质大米,使用500mL蒸馏水洗涤后,留洗涤液,借助分液漏斗转移洗涤液,总计500mL,萃取液为四氯乙烯,测定洗涤液内的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含量,测得结果数值为4.88mg/L。可见,在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时,应用红外分光光度法会受到部分因素的局限,或可认为局限性较强。红外分光光度法本身是测定四氯乙烯萃取物物质含量,很难反映“油”含量。实际中,不少化工企业工艺内并不使用油类物质,但测定结果却显示“石油类”含量较高。通过分析能够得知,四氯乙烯萃取之后,有机物会出现“油”高情况,数据不精准会诱导管理部门。基于此,为详细解释这些问题,需要针对性测定有机物。
4.2 萃取剂的危害、防护及回收利用现状
测试化验方式内,多选择的是四氯乙烯为萃取剂。四氯乙烯降解的有机氯化合物,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四氯乙烯会破坏臭氧层,其属于大气污染物。目前,依据国际“蒙特利尔公约”,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明确禁止四氯乙烯出口。不少资料均表明,四氯乙烯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国内就水质油类测定,萃取剂为四氯乙烯。化验人员监测期间,需要秉承科学、合理态度,加强通风操作,操作人员要严格穿戴防护服,小心谨慎使用各类化学物品,尽可能地杜绝呼吸道吸入四氯乙烯,杜绝皮肤直接接触四氯乙烯。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就废四氯乙烯处置问题一直很难解决,是研究难点与研究重点,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油类选择红外分光光度法时,对萃取液四氯乙烯的纯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简单蒸馏,纯度完全不达标。四氯乙烯化学性质较为特殊,无法直接焚烧、倒掉处理,我国并未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回收四氯乙烯,实验室对四氯乙烯废液处理也很是为难。大部分的实验室四氯乙烯废液,多选择随时间推移,任其自由挥发。因此,加强四氯乙烯废液回收利用,对四氯乙烯废液实施无害化处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5 结语
针对以上影响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相对标准偏差的主要因素,经过讨论分析后,制定了一下相应的措施。
1)针对试剂纯度的验证应对措施
每次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前,应检验和判定四氯乙烯是否符合要求,以干燥4cm空石英比色皿为参比,在2 800~3 100cm-1使用4cm空石英比色皿测定四氯乙烯,2 930cm-1、2 960cm-1、3 030cm-1处吸光度应分别不超过0.34、0.07、0。
2)针对试剂加入错误的应对措施
按样品是含硫含碱含油分别加入盐酸调节pH≤2再进行分析。
3)针对萃取震荡放置时间不足的应对措施
按标准方法萃取时间控制在2min,震荡采取水平均匀震荡,放置时间在溶液分层之后。
4)针对仪器分析精度影响的应对措施
用两种型号的机器进行仪器比对,并用标样验证。
5)使用仪器操作时,不开烘箱及不把手机放在仪器旁边,OIL480应保持水平无电磁。
6)针对仪器操作不正确的应对措施
正确按OIL480作业指导书和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