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2-28岳慧玉刘丽君袁军丽
岳慧玉,刘丽君,袁军丽
(郑州市骨科医院 康疗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肘关节具有协调肩关节、前臂和腕关节的作用,一旦发生骨折,便会导致肘关节僵硬,造成肩关节、腕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1-2]。当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肘关节骨折的重要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但由于肘关节骨折术后制动时间较长,患者易出现关节萎缩,不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对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尤为必要。等速运动训练可根据肌力大小变化,调节外加阻力,使肘关节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进行运动,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出现关节萎缩、肌肉粘连[4]。但肘关节骨折患者受手术应激、术后疼痛等因素影响,术后往往不愿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等速运动训练,从而影响训练效果[5]。因此,需联合其他方式干预,以提升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训练效果,改善肘关节功能。低频电刺激是一种电刺激疗法,通过利用脉冲电流刺激局部肌肉组织,可调节肌肉收缩与舒张功能,改善血液瘀滞状态,从而减轻术后疼痛,加快骨折端修复,目前已在股骨骨折、髋关节骨折等多种骨科疾病中得到应用,且均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6]。由此,猜想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或可在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中获益。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在肘关节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88例肘关节骨折患者。(1)纳入标准:①有肘关节损伤病史,且经X线检查后确诊;②意识清楚,可配合本研究;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单侧发病。(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②既往肘关节手术史;③骨折前合并肘关节畸形;④合并骨肿瘤;⑤合并骨质疏松症;⑥合并精神失常。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肘关节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2~52岁,平均(36.75±4.47)岁;骨折原因跌倒14例,车祸14例,坠落6例,暴力牵拉10例;骨折至入院时间4~15 h,平均(8.42±2.33)h。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2~50岁,平均(35.47±4.43)岁;骨折原因跌倒12例,车祸13例,坠落7例,暴力牵拉12例;骨折至入院时间4~16 h,平均(8.46±2.30)h。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接受等速运动训练干预。(1)术后3 d,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训练,患者取坐位,护士握住患者腕部及上臂,作小幅度拉伸、弯曲,每次训练20 min,每日2次;指导患者适当活动患侧指、腕及肩关节,手指活动以伸展、屈曲指关节为主,腕关节练习包括腕部屈伸和旋转活动,肩关节练习包括肩部外展、内收、前屈、后伸,训练时间为每次10 min,每日2次。(2)术后4~5 d,应用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A8-2型号等速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活动幅度从无痛可活动范围开始,保持10 N·s-1的初始力矩,每秒15°的角速度,以后视情况逐步提高运动幅度,训练时间为每日30 min,训练30 min后冰敷15 min。(3)术后6~10 d,在患者疼痛可耐受范围内,加做肘关节等速训练,开始时角速度设置为每秒30°,每日训练20 min,训练结束后冰敷10 min。(4)术后11~14 d,应用等速训练系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上午做等速持续被动运动,初始运动时测量患者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根据活动范围指导患者做适应性运动,接着设置好角速度和力矩,指导患者做15组屈伸运动,运动后休息5 min,重复上述训练,直至训练时间达到20 min;再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旋前、旋后运动,运动时间为10 min,运动结束后冰敷 10 min;下午做等速主动运动,依次在慢速(每秒60°)、中速(每秒120°)、快速(每秒180°)状态下测试患者健侧和患侧肘关节,中速及慢速测试时患者尽全力屈伸肘5次,快速测试时屈伸肘20次,根据测试数据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初次进行慢速训练前,应先让患者做5 min等速运动训练、10组屈伸活动,再行肘关节旋前、旋后训练,训练时间为30 min;若患者训练后肘关节功能和肌力有所改善,逐渐增加等速持续被动运动和等速主动运动时的角速度和力矩。每周训练5 d,持续训练2周,随访至术后3个月。
1.2.2研究组 接受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干预。等速运动训练方法同对照组;应用湖南善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D-SISS-2型号低频电刺激仪,选择2~3组贴片置于患侧肘关节,设定频率为10 Hz,脉冲波宽为50 μs,波形为对称脉冲波,每次低频电刺激干预30 min,每日1次。持续干预2周,随访至术后3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肘关节功能 术后3个月,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7]评价患者术后3个月时肘关节功能,MEPS包含疼痛(45分)、运动功能(20分)、稳定性(10分)、日常活动(25分)4项评价内容,总分为100分,≥90分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中等,<60分为差。将优秀、良好计入优良率。
1.3.2肘关节活动度 于干预前、干预2周时应用关节量角器测量肘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3疼痛 于干预前、干预2周时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8]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时的疼痛情况,NRS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2 结果
2.1 肘关节功能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肘关节功能对比[n(%)]
2.2 肘关节活动度对比两组干预前关节屈曲度、关节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和前臂旋后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两组关节屈曲度、前臂旋前度和前臂旋后度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两组关节伸直度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肘关节活动度对比
2.3 疼痛对比两组干预前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两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时的疼痛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被动运动、关节松动手法等方式预防和改善肘关节功能,但上述康复措施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且康复效果易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存在一定弊端[9]。因此,需采取其他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等速运动训练是一种康复途径,能够精准分析和评估骨-运动系统,为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改善肘关节功能[10]。但由于肘关节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部分肘关节骨折患者常伴有周围血管损伤,故单纯应用等速运动训练干预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联合其他方式干预十分必要。
低频电刺激疗法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提高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强肌力[11]。由此,推测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或可提升肘关节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本研究将低频电刺激与等速运动训练联合用于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中,结果显示,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可减轻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时的疼痛。原因在于,低频电刺激通过皮肤将电流传入人体时,可选择性激发传入感觉粗纤维神经,提高脊髓胶质细胞兴奋性,从而抑制疼痛信息向脑部传导,减轻患者术后疼痛[12];且低频电刺激还可调节患肢肌肉收缩与舒张功能,改善血液瘀滞状态,促进钾离子、胺类等致痛物质消退,从而缓解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分析其原因为,低频电刺激可活化α运动神经元,修复运动神经纤维,促进肌肉组织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提高肌力,预防肌肉萎缩和肌肉粘连,进而改善肘关节活动度和肘关节功能[13]。同时,低频电刺激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神经肌肉再将兴奋通过神经纤维传入神经中枢,能够诱发患侧肌群收缩,加快患侧血液循环和肌肉细胞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肌肉痉挛状态,提高患肢肌力。随着患肢疼痛减轻,血流逐渐通畅,肌力逐渐提高,肘关节功能也能得到改善。刘敏等[14]将低频电刺激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发现低频电刺激在缩短患肢制动时间、预防肌肉萎缩、镇痛方面效果显著,说明低频电刺激对骨折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低频电刺激与等速运动训练共同干预时,等速运动训练可为患者提供顺应性阻力,促使肌肉组织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承受一定阻力,提高肌肉力量,且在肌力提升过程中,等速训练系统根据测得的峰力矩、屈伸肌峰力矩比值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训练模式,可在训练肌群时有所侧重,从而进一步增强肘关节骨折患者肘关节稳定性,改善肘关节功能[15]。
综上所述,低频电刺激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可改善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时的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