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行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2-12-28臧玉洁吴娜高星星李明王寒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搭桥术冠脉冠心病

臧玉洁,吴娜,高星星,李明,王寒平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成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0)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冠心病人数高达1 139万人,其中以老年人为主[1]。冠心病是心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冠脉搭桥术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是否能够积极进行自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部分患者在经过治疗出院后,生活质量仍较差,加之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且多数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具有预后不良、易复发、再次入院率高等特点,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2-3]。目前随着积极老龄化的推进,如何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回归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问题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社会疏离是指个体在与外部环境互动时因各种原因产生社交回避、社交频率的减少或社交障碍等状况,由此主观上产生孤独、无助、失落等情绪,并表现出拒绝、否定等消极社交行为的现象[4]。社会疏离不仅能够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疾病的恢复进程,而且能够增加家庭和社会的压力[5],研究显示老年人的社会疏离水平更高[6]。且疏离感越高的患者其抑郁程度更深[7],关爱需求更高[8]。而目前针对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调查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实施临床干预提供借鉴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治疗的22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②首次接受动脉接受冠脉搭桥术治疗;③年龄≥60岁;③具有一定的读写和自理能力;④患者本人及其监护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疾病处于急性期;②合并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Ⅳ级;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或恶性肿瘤等严重躯体疾病;④存在精神或认知疾病。

1.2 研究工具

1.2.1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居住状态、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术后时长、冠心病类型、再次入院次数、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1.2.2疏离感 一般疏离感量表(general alienation scale,GAS)由Jessor等[9]研制,吴霜等[10]汉化。包含15个条目,4个维度:自我疏离、他人疏离、怀疑感、无意义感。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15~60分,总分越高提示其社会疏离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3。

1.2.3自我管理 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 CSMS)由任洪艳等[11]编制,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测量。共27个条目,3个维度: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管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27~135分。得分越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4。

1.2.4家庭功能 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daptation,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 and resolve,APGAR)由Smilkstein[12]编制,吕繁等[13]汉化修订。用于评估患者对自身家庭功能的满意程度。共5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庭功能越好。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1。

1.3 资料收集共3名调查员(包括研究者本人)进行数据收集,并由研究者进行同质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量表条目填写方法及调查过程中对患者不理解的条目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解释等。培训合格后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若患者因视力下降或者行动不便而无法自己填写,由调查员逐条阅读并按患者意愿帮助填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0份,有效问卷223份,有效回收率为96.9%。

2 结果

2.1 患者社会疏离现状本研究223例患者社会疏离得分(40.61±7.83)分,条目均分为(2.71±0.52)分。其中他人疏离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2.99±0.47)分;怀疑感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2.51±0.56)分。见表1。

表1 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疏离各维度得分情况(n=223,分)

2.2 患者不同人口学特征及其社会疏离单因素分析本研究223例患者,年龄60~85(68.24±7.98)岁;男142例,女81例;病程6个月~8 a。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状态、受教育程度、术后时长对其社会疏离得分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不同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n=223)

2.3 患者家庭功能、自我管理与社会疏离相关性分析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5.63±1.334)分,自我管理总分为(89.73±13.37)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疏离得分与自我管理、家庭功能得分均呈负相关(r=-0.578,P<0.001;r=-0.639,P<0.001)。

2.4 患者社会疏离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以性别、居住状态、受教育程度、术后时长、家庭功能总分、自我管理得分为自变量,并对自变量进行赋值,以社会疏离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见表3。结果显示,患者居住状态、受教育程度、术后时长、家庭功能以及自我管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疏离水平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

表4 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疏离水平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n=223)

3 讨论

随着积极老龄化的持续推进,老年慢性病社会水平的康复结局逐渐受到关注。社会疏离状态既影响了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可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了解患者社会疏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至关重要,以期为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223例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结果显示患者社会疏离得分为(40.61±7.83)分,低于徐榆林等[14]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得分及刘玉瑶等[15]在肺癌患者中的得分。分析原因可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活动后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即使在稳定期仍会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社交活动。肺癌患者需规范化疗且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患者的身体机能较弱,心理负担更重。而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发展,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得到提高,生存期较长,相比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癌症患者其社会疏离水平可能更低,但仍处于偏高水平。本研究中他人疏离维度均分最高为(2.99±0.47)分,自我疏离次之,为(2.68±0.41)分,提示应加强患者的社会及心理支持。如配偶子女多陪伴患者、亲属朋友多看望、社区多组织病友交流座谈会等,增加患者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帮助患者实现自我价值,降低患者自我疏离感。从而减轻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疏离水平受居住状态、受教育程度、手术时长及家庭功能、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独居的老年患者其社会疏离水平更高,这可能是因为独居的患者没有配偶及子女的陪伴,缺乏交流沟通的途径,其孤独感更强;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其社会疏离水平更高,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更能够掌握正确的疾病信息,正确看待自身疾病,且其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同时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社会交流,如参加娱乐俱乐部,读书、看报纸、使用微信、钉钉群等进行交流沟通等,相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其社会疏离更低。这与刘玉瑶等[15]的研究较一致。王硕等[16]在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中同样证明了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疏离的影响。病程短的患者其社会疏离得分更高,可能因为病程<1 a的患者,尚处于治疗及反复发作等疾病的不确定性阶段。患者更在意自身身体状况并把主要精力放在疾病治疗上,其心理压力更大,对社会支持的期望更高,由此产生的现实差距往往使患者产生较强烈的落差感,其社会疏离水平更高,而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病情逐渐处于稳定期。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并能够自我护理,其可逐渐增加社会活动,故社会疏离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功能、自我管理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家庭功能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其社会疏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良好的家庭功能在患者面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时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等物质和精神支持,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疾病状态[17]。同时家庭人员的陪伴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社会交往,减轻了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18]。此外,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需要长期照料,尤其是老年患者其随着生理机能的下降,达到较好的自我管理更加困难。而自我管理水平低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更差[19-20],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社会交流。这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指导,不断为患者提供疾病及照料信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同时充分调动患者伴侣、子女、亲属等之间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支持,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社会疏离水平。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社会疏离。尤其是独居、受教育程度低、病程短、家庭功能差及自我管理水平低的患者其社会疏离更高。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并积极探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但由于时间、财力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一家医院的样本量,未来的研究应扩大资料收集范围,以便提高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并针对其影响因素积极开展干预措施。

猜你喜欢

搭桥术冠脉冠心病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