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真实学习
——《应对》口语交际课例品评
2022-12-28执教范国强评析王从从
执教/范国强 评析/王从从
一、引入课题——口语交际:应对
师:同学们,大家好!
咦,不是说让大家带上《古汉语常用字典》的吗?
生:没说要带。
生:老师没有讲。
师:老师想请问这位同学,刚才老师问这两个同学的这个行为叫什么呢?
生:这个叫问答。
师:很好,这个是老师问,学生回答、回应。刚才老师和同学互动的这种方式就叫做应对。什么叫应对呢?当有人向我们提问、建议或者质疑,采取恰当的方式作出回应,就叫做应对。今天学完这节课之后,老师希望大家应对的方式有所提高。
二、以例识法——明确核心要素
师:好,接下来我们走进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需要我们班同学推选一位才子。
(学生推荐,被推荐学生上台。)
师:谢谢你!接下来,老师和这位同学一起,大家看到黑板上这个故事。全班同学读旁白,这位才子读孔融说的话,老师读陈韪说的话。
屏显: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当时他随父亲参加司隶校尉李元礼举办的名流聚会。聚会中孔融凭借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全班同学与老师一起演读。
师:老师想请问一下,为什么你要用这种方式来回应我呢?
生:首先,要机智地回应对方对你的质疑;其次,有必须要有礼有节。
师:老师想再请问你,你是怎么知道,“我”小时候,必当了了的?
生:因为这句话是一个回击,说明你大未必佳。
师:你好像是在用我刚才的方式回应我,对不对?这种方式叫什么?
生:针锋相对。
师:对!针锋相对,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老师还想在问你,为什么你要用刚才那种语气和方式来回应我?
生:还不太清楚。
师:那你现在帮忙翻译一下,“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你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
师: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现在不太聪明。
师:大家看,他运用了一种应对的方式和技巧,而且达到了应对的目的。老师还想再请问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合?
生:是在一个聚会上。
师:所以老师刚才注意到你的应对也没有那么激烈,为什么?
生:因为有他人在场,而且是对长辈说话,需要注意一定的礼仪。
师:大家看,他特别注意礼仪礼貌,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还会采用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应对的这样几个核心要素:场景、对象、目的、方法、态度、策略。这节课,希望大家将这五个核心要素记住并学会运用。接下来老师想对这个文段进行改动,老师想让我们班这位才子推荐一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
(学生推荐同桌)
师:好,你同桌将这个机会推荐给了你,你要好好珍惜。接下来,老师将这个文段进行了改动,将陈韪改为孔融的父亲。你来应对我,好吗?
生:好的。
师:孔融的父亲对他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
生: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师: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回应呢?
生:首先,他是你父亲的身份来和你说这句话,你不能用太过激烈,没有礼节你的话来回应。
师:老师再问你,你确定要说这句话吗?
生:说这句话虽然说很有可能被打,但是……(生笑)
师:但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对不对?我感觉你在说的时候特别没有底气,你很不想说这句话,为什么?
生:说这句话本身就是对人很有敌意的一种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回击他。他作为你的父亲,你不能这样说。他这样说,应该是一种教导的语气来跟你说话的。
师:教导的语气,哇!你真是太会发现了,他和刚才那个陈韪好像不一样,刚才那个陈韪是不是教导?
生:不是。
师:刚才那个叫什么?
生:刚才那个叫讽刺或者回击。
师:请坐下!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应对的五个要素,孔融这个时候面对的对象是他的父亲,孔融应该怎么说呢?
生:我觉得他沉默就可以,没必要去说。
师:面对父亲,沉默就可以了,不能反击也不敢反击,对不对?很好。那如果要说出来呢?父亲当着很多人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不是有可能是一种谦虚呀?也是一种爱自己孩子的表现,你会怎么回应呢?
生:我也谦虚一点……
师:她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如果要应对呢?你会选择怎么说?试一试。
生:比如说,在我小时候,不尽了了。
师:大家现在顺着父亲的意思再往前走一步,面对父亲,我们是顺着说还是逆着说。
生:顺着说。
师:大家都是听话的孩子,怎么顺呢,你想到了。
生:我再怎么聪明,也没有在座的各位和父亲聪明。
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比较符合自己的身份。
生:我可能会觉得刚才有一些做法是不对的,然后父亲会认为有一些不符合自己才智的事情,所以我会跟他说:“定是儿子有什么不及之处,一定会好好改正,踏实地做好学问,长大后定不负父亲的期望。”
师:顺着父亲的意思往下说,听父亲的话,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刚才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分析,一个是教训,一个是教导,这两个词语背后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意思,对不对?一个是讽刺,一个是关爱。我们在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讲的对应的五要素:场景、对象、目的、态度、策略。刚才这位女同学是顺着父亲的话来说的,老师教给大家两个基本的方法。一个是顺向应对,顺着某人说的话,同时呢,你也可以举一个例子;而逆向应对呢,指的就是刚才应对陈韪的话语方式。回顾一下基本方法,明确语境、身份、态度、口吻、判断对方目的、寻找策略。那么这个特别擅长应对的孔融最后的结局怎样呢?他可以说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可以说是才华横溢,由于在应对的时候激怒了曹操,最后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啊,学好应对非常重要。
三、创设情境——学会真实应对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模拟了几个场景,大家分组合作。
场景一:今天下午,语文考试完,小张走过来对你说:“我这次考砸了,肯定比不过你了。”他作为你的知心朋友,你会怎么应对呢?
场景二:今天下午,语文考试完,小张走过来对你说了一句:“我这次考砸了,肯定比不过你了。”他作为你的嘚瑟对手,你会怎么应对呢?
场景三:回到家中,性格温柔的母亲对你说:“今天考试了吧,妈妈知道你压力大,放平心态。”她作为你的母亲,你会怎么应对呢?
要求:分组进行应对语境分析(五要素:语境、对象、目的、态度、策略),3 分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阐述。
(三分钟时间讨论)
生:我选择的是知心好友。
师:你先说一下你选择的场景。
生:场景是放学后,场景选择的原因是,如果是在教室里面,考完试就这样说的话,其他人可能会过来嘲讽他,所以选择回家的路上就只有我和你两个人。
师:这个同学很细心。我没有考好,他不会当着很多人的面跟我谈论这个事情,而是两个人私下在一起交流,给你点赞。
生:第二是对象,我是作为他的知心好友来说的。第三个是目的,因为我是他的知心好友,所以我的目的肯定是从安慰他和鼓励他这两个点上,还有就是告诉他考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他能改正。第四个是态度,态度要温和、要谦让,因为他说,我这次考砸了,肯定比不过你,他说这话是有沮丧和伤心的感觉的,如果是态度不谦让不温和的话,会让他觉得有压力。最后的策略应该就是去安慰他、鼓励他,最后指明他的不足之处,让他改正。
师:那你会怎么说呢?把你说的话分享给大家。
生:没事的,这只是一次考试而已,千万不要否定自己,就算你这一次考砸了,也不要伤心,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
师:太好了!大家都想和你做朋友,掌声送给他。我觉得特别的耐心、细心,而且用心、走心,真好!来,还有没有同学要来分享的。
生:我的角色是嘚瑟对手,场景是考完试在课间的时候,对象是嘚瑟对手,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嘚瑟一下,所以态度我就会选择一个针对讽刺的态度,策略的话选择是针锋相对,我会对他说六个字:“英雄所见略同。”
师:我觉得她是入情入境了,真正会用这个方法的,掌声送给她。
生:我扮演的是嘚瑟对手,语境是在学校的走廊上,目的是嘲讽和挖苦,态度是不屑和鄙夷的,策略呢,我运用了一个网络上非常热门的策略,叫做“凡尔赛”,用极其悲痛的语气,说出最嘚瑟的话语,然后达到扰乱对手心绪的目的。
师:你可以读出来吗?
生:我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呢,我也没考好,就是又考了一个年级第一嘛,就拿了一点奖学金,受到了一点鼓励,咱们下次一起加油好了。
师:好,太精彩了。
四、量表评分——依据要素评价
师:我们这一次在应对母亲的时候,给大家把难度提高一点,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给他评分,怎么评分呢?有一个等级,这个等级分为是否有对话的语境,是否有良好的方式方法,达成的效果怎么样?这位同学讲完后,你来做评委。
表1:
生:我扮演的角色是温柔母亲,我选择的语境是在家中的餐桌前,对象是儿子,我的目的是鼓励他,我的态度是比较温柔的,我的策略是巧换概念。
师:巧换概念?怎么个换法?
生:无论这次考试考得好不好,你都得到了一次寻找自己缺点的机会,下一次肯定能收获进步。
师:好,掌声送给他。哪一位同学愿意给他评价一下,点评一下呢?找一位你最好的朋友,好不好?
生:我会给他打一个“良”的等级,因为他的优点首先是抓住了角色的特点,他扮演的是一个温柔的母亲,语气中有温柔的特点,第二他的话中有鼓励,考试是一个检验自己的机会,不要太在意。但是,我觉他有个缺点,就是策略。从他的话中,我没有找到哪个地方转换概念,他的策略应该不是转换概念,应该是转化了一个方式。
师:好!你的点评有理有据,你给他的等级是“良”,而且说出了理由,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还有最后一次展示的机会,哪位同学愿意?我看到了你将举未举的手,来,你扮演的是哪个角色。
生:知心好友。
师:好,大家要注意给他打分。
生:因为扮演的是一个知心好友的角色,所以选择的场地肯定不能是一个太凝重的场所,刚考完试,她肯定心情特别沮丧,所以这个时候,先让他一个人静一静,我选择两个人放学的路上,和刚才哪位同学一样。然后,对象的话就是作为一名知心好友去关心安慰她,我这里使用了一个“感同身受”的策略。
师:刚才有“偷换概念”的策略,这里有“感同身受”的方法,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些方法。
生:态度的话,就是尽量温和一点,聊天的方式就是互相安慰。我的策略是将心比心,还有就是激励。我是这样说的:“哎呀!这次考试真的太难了!我也考得特别差,没事,考都考完了,那咱们就先休息休息。我们不要纠结于过去了,要向前看,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准备,我们一起努力吧!”
师:我听到了很关键的几个词,“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很好!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我会给她一个“良”的等级,语境很好,在一个不凝重的地方,用很轻松的交谈方式,如果我是那位考砸了的同学,我会感觉到放松,你的心意我领会到了。
五、学法总结——归纳常见技法
师:现在我们同学们应该都学会应对了吧,刚才我们同学们在回答的时候,讲到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老师也给大家进行了一下梳理,我们在平时有哪一些应对的方法呢?刚才有几个同学讲到的“将心比心”“感同身受”,还有什么样的方法?你来分享一下。
生:自嘲。
师:很好。
生:陪伴,因为在他考砸了之后,我可以去陪伴他,让他感觉自己身边至少还有一个人。
师:这位同学的应对方式,不只是语言上的,而且还有身体上的无声陪伴。
生:我会跟他说,其实这次考试我也一样,我的题目也没有写完,所以我肯定也考得不好。
师:你也让他感觉到了一点点温暖,对不对?好的。其他同学还有吗?
……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化解尴尬、自嘲、应对刁难、礼貌应答、幽默搞笑、针锋相对、缓和气氛,大家想一想,平时在我们生活中,哪一个你用得最多,或者你用过。
生:我用得最多的就是自嘲。
生:我们先前学过一篇古文叫做《杨氏之子》,这篇文章教会我们在话语中寻找突破口进行类比,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师:这位同学古典文化的积累特别丰厚。今天,老师教给大家几种应对的方法,老师希望这节课的结束是大家真正开始学习应对的开始。谢谢大家,下课!
评析
《口语交际 应对》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部分,范老师通过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入了口语交际的核心知识,在设置口语交际评价量表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精准聚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学生通过课堂发生的真实情境,了解应对的概念;2.学生在经典的应对案例中,分析应对的要素,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3.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初步学会应对(教学难点)。这个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实际,有层次性。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课堂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整个课堂流程从教师突如其来的提问“同学们为什么没有带《古汉语常用词典》”来切入,通过与学生对话,准确地判断学生口语交际的起点:学生有应对的生活经验,但是存在应对不准确,不得体的情况。在“知应对”“析要素”“会运用”的流程上,学生拾级而上,通过台阶式递进,达到初步学会应对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评价及时跟进
本堂口语交际的课中,评价是一个亮点,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充分展开,范老师首先通过选择符合同学们真实生活经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应对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情境变量,理解变量的改变带来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学生在具体评价时,通过评价量表,力图达到教学评一体化。
表2:
三、学生活动充分展开
整节课的活动设置非常充分,首先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应对的核心要素,同时在情景扮演中体验应对的两种不同策略。老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引入应对的核心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设计变量(将官员陈韪替换成孔融的父亲),理解应对策略是随着场景、对象、态度、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下一个环节的真实情境引入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在“会运用”这个环节,范老师的情境设置颇具匠心,他选择了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今天下午,语文考试完,小张走过来对你说了一句:“我这次考砸了,肯定比不过你了。”他作为你的知心朋友,你会怎么应对呢?
范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变化,他引导学生不停地变换口语交际的各个要素: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建构核心知识,应对的核心要素分为场景、对象、态度、目的、策略;应对的策略分为逆向应对策略和顺向应对策略;应对的策略是随着场景、对象、目的、态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