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驱动的审辩性说理写作
2022-12-28石修银
石修银
一、问题意识的释义与提出背景
何谓问题意识?“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因遭遇到矛盾和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说理写作中的问题意识,则表现为写作能发现问题,继而分析问题。
然而教师对问题意识重视不够。表现一是教材中有相关的议论文章,但教师没有重视比如《六国论》开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继而提出问题:“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文章第二段分析了“五国赂秦而力亏终继迁灭”,第三段提出问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样,文章进入了与读者对话探讨状态,解决了读者心中的疑惑。表现二是学生的说理写作基本没有问题意识。许多教师认为说理文就是二种思路。一类起承转合:“起”是开始,提出观点;“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全文的结尾。另一类是二三点理由的铺陈。这样,文章仅仅是平面论证,更大的问题是封闭式的自说自话,没有对话意识,更没发现问题。因此,议论浮于浅层,思想流于平庸,文章也就没有针对性、现实性。
二、审辩性写作中“问题”的三个类别
1.观点背景的“问题”
说理写作往往是为了解决问题。写作中往往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现象描述。第二步: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症结在哪里?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第三步:原则、规律和理论呈现,第四步:问题解决。这个思路说明:说理写作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要结合事物原则、规律和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症结,并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从中美学生作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意识的价值。中国高二学生写的《中学生开展性教育的看法》一文,没有提出问题,只用“(我国的性教育上)有很多不足”一句带过,没有指出不足在哪里;第二段马上跳转到“自己在初三时第一次接触到的‘性教育’”。而美国高三学生写的《应该提供综合的性教育》,则提出:约32 个州的孩子的教育不公,性教育提供的信息简单,在18 个州中,大约一半只要求学校教基于禁欲主义或禁欲主义的——节育避孕方法,而这些方法被证实在预防青少年怀孕和促进性健康、性安全方面是危险和无效的。作者从提出问题起笔,文章有了分析的现实对象,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就体现了思考的针对性、迫切性,呈现了较好的问题意识。
2.读者(或对手)辩驳的“问题”
这一类问题有两种。一种是读者或社会拒绝自己观点的问题。比如《莫让一叶障明眸》一文,先讲“被眼睛欺骗祸害无穷。因为信任,所以缺少防备,缺少‘灾难’的天敌,后果可想而知”,接着阐述:“人类是聪明的,明眸是雪亮的,怎么这么容易被假象所欺骗呢?这是因为假象往往颇具迷惑性……”这个问题提出的逻辑是:我“被眼睛欺骗祸害无穷”观点若是对的,但为什么很多人还会被欺骗?这表现为不仅是思考自己的观点与支撑的理由,也思考人们相悖的观点与理由,继而找到根治方法。
第二种是读者(或对手)辩驳时提出的问题。徐贲道:“‘说理之文’(essay),它是作者写给别人看的,所以必须考虑到它的公共性,必须考虑到别人会要求提供什么论据,可能会有不同意见,如何才能说服他们。”[2]探讨读者提出的不同意见,则体现出问题意识,这可从对比中看出价值。
表1:
《心储阳光快乐行》自说自话,没考虑读者心中的疑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演绎与读者的对话,揣摩读者心中“问题”。一是名校情结——没考上好学校,是否意味 着满盘皆输;二是名师情结——没考上好学校,是否意味着遇不到好老师,作者这样发问并一一释疑,读者就自然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但要提醒的是,提出的“问题”要讲究质量。在说理写作中,常见“稻草人”现象:虚拟一个不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比如体育的重要。有学生说:现在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将时间花在读书中更有价值。这就是假问题,因为没人会质疑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只是课业负担重没时间锻炼。如果提出:现在很多人认为课业辅导重,哪里有时间锻炼?这就是真问题。
3.对策面临的“问题”
观诸目前中学生说理写作的现状,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对策处于模糊状态。一般就是呼口号,不能提出具体措施。这有学生阅历不深的原因,也与学生未能从改变现状的困境分析入手有关。比如上海高考题:小羽研制出新花茶,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后,她主动把制茶流程公之于众,牵头联系政府规范市场,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某学生在《“领头羊”的眼泪》的结尾说:“今天中国应该遵循‘优胜劣汰’之定律,强化品牌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促进行业竞争。长此以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指日可待。”这样的解决策略,空洞模糊,近乎喊口号,原因就是没有落实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策略落实没有抓手。后来修改为:
但是在当今社会,那些相对高尚的“领头羊”们却面临巨大的道德压力,提出利民益企政策被质疑其目的,媒体报道的好人好事也被怀疑别有用心。社会应该监督,但应站在人性的标准上予以他们足够的尊重。社会不能让那些有远见、有情怀的“领头羊”流泪。
这样就分析了“领头羊”存在的社会环境,说出了他们的现实困境,于是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向。而基于问题意识,可搭建支架引导学生“五步”审辩追问。
表2:
续表:
搭建这样的支架,学生有了“问题链”与“思维流”,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论证思路、深入探讨的分析思维。
三、培育问题意识,教师可从三个维度实现
1.教学维度
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理性说理意识。“我国传统的思维特点,是把认知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知、情、意处在合一未分化的状态,其中情感因素起重要作用。这就使传统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思维按照主观情感需要所决定的方向而发展。”[3]说理是摊开双手和人交流,而不是握着拳头和人对话。为此学生就要有平和冷静的心态,审视所提供的话题、生活与社会,避免偏激情绪的介入。在此基础上培育审辩意识。谢小庆认为:“审辩式思维是最重要的国民素质,表现在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其突出特点表现为:(1)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2)凭证据讲话;(3)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4)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包容的态度;(5)认识并理解一个命题(claim)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概括化(generalization)范围;(6)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4]这里的“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和“对异见保持包容的态度”,也就是体现发现问题与探讨问题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演绎具有问题意识的审辨写作,不只是写作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功能不可或缺。首先是引导学生内审视,发掘教材中有问题意识之处的特殊价值。如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就当突出分析第三段的价值: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这一段就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先提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接着指出深层原因:传统教育意在让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进而以《大学》之句作为旁证,阐明“格物致知”的目的。这样,读者就深入理解了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引导学生外对比,利用课文观点,尝试写作以问题意识驱动审辩思考的文章。如学完上篇课文,我们让学生就课文观点,以问题意识设计写作思路。继而从对比中获得启示。例如:
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第一部分:何谓格物致知?我们现在的学生或科学研究者缺乏格物致知精神的表现是什么?第二部分:为什么会这样的表现?对科学研究的人会带来什么危害?第三部分:中国的发展面临怎么样的困境,需要科研的突破,尤其需要科学研究者有这种精神?第四部分:今天学习这种精神,面临生命困境,我们如何避免与应对?
这样就提出了三个问题:格物致知精神缺失的问题,中国发展面临困难与这种精神缺失冲突的问题,今天发扬这种精神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就驱动对现实、未来的深入思考,文章彰显解决现实问题与未来危机的价值。
2.命题维度
作文命题,一是情境性命题。命题背景设计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会探寻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比如,2022 年重庆A 卷作文题:小渝和他的妈妈分别来信,诉说各自的苦恼:“小渝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过高,看不到自己的努力,还偷看自己的手机,甚至不准自己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小渝妈妈则认为孩子不懂事,临近中考却没有紧迫感,花大量时间在兴趣爱好上,一回家,就拿上手机进入他的房间,关上房门,不与自己沟通交流……”请以“心之桥”的名义写一封回信,帮助小渝和妈妈增进彼此理解。这样,学生就要有问题意识,分析妈妈的心理,也要分析小渝自身的问题。
二是多元性命题。背景材料多元而不单一,这就有对比,然后思考问题、原因,继而深化自己的分析,实现让读者理解接受的目的。比如:空间、微博分秒必争高效刷屏,各种自拍、照片、小视频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有人说“为了获得认可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存在感”;还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这样设题,呈现对“存在感”的不同看法,其实就是提出了读者心中的几个问题。
3.文化维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课标体现教育、国家、社会的期待与要求。而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促成批判思维的发展,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也要在学校文化中实现。这一是营建氛围。学校一要营造鼓励审辩思考的文化氛围,在学科教学,品质教育、班级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审辩思考;也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同学具有批评意识、问题意识的表达。二要包容与尊重学生,对学生思考时出现的问题(如幼稚、浅表甚至错误),多些包容、理解。
目前中学生说理写作与表达现状令人担忧。原因较多,最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责任感缺失,没有研究学生的现状与写作理论。钟启泉这样谈“基础教育”:“其一,强调‘基础性’——基础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而是成‘人’的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的教育。其二,强调‘能动性’——基础教育不能满足于‘低阶认知能力’,需要在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发展‘高阶认知能力’。”[5]语文教师要有成“人”教育的情怀与发展高阶认知能力的写作素养。写作关乎思维,也关乎责任。问题意识,彰显审辨的生命特质;一个人具有审辨思考的人,一定会捕捉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这种意识也源自责任意识,一个具有责任意识的人也一定能发现问题,进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