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的优化策略
2022-12-28张望
张 望
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通过乐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进而能够在视唱练耳阶段以丰富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共同作为音乐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并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进行割裂教学,将会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似是而非,形神涣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高度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出二者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拥有扎实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视唱练耳水平,真正成长为音乐素质过硬的综合人才。
一、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的现实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视唱练耳更加强调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感性掌握,乐理知识则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性理解,但是只有在二者相结合教学的背景中,教师才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辨音乐和音乐感知的技能,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拥有敏锐的乐感和高雅的音乐审美。[1]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够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教会学生做到理性地听、感性地唱,自然而然的实现二者的互相渗透。国家教育部最新推出的课程指导方案,也充分尊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进行优化整合,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化的音乐教学。
(一)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是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内在要求
节奏在音乐作品中至关重要,不同的节奏代表着不同的情绪,鲜明的节奏能够帮助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并最终引发情感共鸣。在音乐教学中,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是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学生在学习过有关开嗓的乐理知识后,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演唱技巧的理解,从而为后续的音乐实践奠定扎实基础;借助有针对性的视唱练耳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将前期学过的乐理知识充分应用在实践练习中,然后即可通过反复大量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技巧,帮助学生强化节奏感,能够在演唱音乐作品时融入更深的情绪表达,最终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二)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是音乐教学中体现求同存异的主要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爱好和接受能力,所以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都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技能,既要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又要保证学生的共同成长。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所有学生的专业技能。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是音乐教学中体现求同存异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此种方式下进行音乐教学,既能实现学生视唱练耳的个性发挥,又能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具备趋同化的理论技能,所以对于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大有裨益。
二、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的利弊
(一)积极影响
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分属于感性与理性范畴,视唱练耳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的大量练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确保能够拥有更好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等;而乐理知识是一种理性知识,强调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乐理知识也作为视唱练耳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在视唱练耳阶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2]由此不难看出,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能够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表现力,借助二者的相互渗透和补充可有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消极影响
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也会对现阶段的音乐教学带来一定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为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仍旧相对单一,教师在讲解乐理知识时通常以灌输式的方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并机械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乐理知识学习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这不仅不利于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的结合,反而会影响后续的视唱练耳效果,并最终影响学生音乐技能的综合提高。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二者的结合教学时,必须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二者的融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结合的现存问题
乐理知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基础内容,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对音乐的表达形式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强化情感认知。[3]音乐属于艺术类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鉴赏力,并帮助学生建立综合的音乐体系,所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教师的单方面灌输,那么将很难收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如今的音乐教学,音乐教师通常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归属于两个平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存在交叉教学行为,而是让二者单独存在,这也导致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时不能进行音乐实践辅助,只能机械地记忆和背诵理论知识,这种死板的理解根本无法让学生在后续的视唱练耳阶段做到灵活应用,导致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经常存在着发音技巧不到位、音乐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细节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锻炼。而且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将教学重心放在乐理知识上,认为只有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乐理知识,才能为后续的视唱练耳保驾护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视唱练耳教学,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脱离理论知识而独立存在。但是音乐教学若想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大量的音乐实践练习来消化和吸收乐理知识,并最终产生自身独特的感悟和理解。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种孤立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为学生建立更加科学的音乐教学体系,在乐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视唱练耳的实践练习,让实践练习成为理论知识的辅助,通过二者的相互渗透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表达技能。
四、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的路径探究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只有教师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在一起,才能实现学生音乐技能的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必须要积极打破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脱离的不利局面,真正将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融合。教师需要借助视唱练耳帮助学生对音乐的深层次内涵产生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促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理论素养的同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学习时,也要借助理论知识不断发现自身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理论知识的引导对问题进行纠正和完善,通过二者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实现音乐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下面我们将对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实现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融合的路径进行具体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音乐学习稍显被动,机械记忆背诵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所以在积极推进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融合的教学背景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身感官来对音乐作品的情绪进行深入理解,并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曲调进行深入分析,主动发现音乐作品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大胆鼓励学生借助对音乐要素的理解而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修养,促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艺术、对生活、对生命能够产生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最终达到培养情操、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达力的现实目的。[4]
(二)将教学方式与审美手段相统一
音乐教师若想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能够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就必须能够做到教学方式和审美手段的统一,借助二者的统一来提高学生对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也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必须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并且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强调实践教学的趣味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的熏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并借助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强化自身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如此一来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在实践练习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三)将节奏乐理知识融入在视唱练耳中
学生在学习最基本的节奏乐理知识时,教师不仅要强调音节的强弱和长短,同时也要巧妙地将其渗透在视唱练耳中,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节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练习节奏与节拍,也应该从本质上理解节奏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学生要对节拍的重音联系加以关注,并能够切实找到节拍的规律和强弱,并在练习节奏的过程中强化情感体验。通过对节奏乐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视唱练耳阶段才能够更好地用声音表达出节奏的强弱,达到更好的视唱练耳效果。除此之外,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和弦乐理知识融入在视唱练耳中,和弦的基本乐理知识包括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在和弦基本乐理知识与视唱练耳相结合的练习过程中,大三和弦给人的听觉感受比较清脆,小三和弦给人的听觉属于舒适、宁静、减压。[5]只有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加以视唱练耳的结合才能学好音乐。
(四)教学内容立体化,培养学生创造力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想做到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的高度结合,就必须以视唱练耳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对音效的感知,并且能够在感知音效的过程中融入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最终的实践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富有更加饱满的情感表达,当然这需要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音乐的基础背景和所涉及的音乐信息。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能够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并且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合理安排学习进度,适当做出教学改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对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以此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教师也可以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横向对比,带领学生找出音乐作品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明确不同音乐作品的规律和特点,进而在内心深处形成更加立体化的知识结构,做到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必须能够充分保证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的高度结合,只有通过二者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让学生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不断强化实践练习效果,并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对音乐作品产生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最终拥有音乐即兴创作的能力。当然这也需要音乐教师能够采用最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切意识到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感性理解,促进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注释:
[1]孙名蕾.山东省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王 琰.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乔雅荣.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和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4]王 晶.视唱练耳主要中文图书文献分析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7.
[5]张 璇.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D].西安音乐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