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民族音乐研究

2022-12-28丁路遥

轻音乐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马克思主义研究

丁路遥

“民族音乐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老一辈的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1]民族音乐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民族特色,也展现了我国56个民族繁荣发展、蒸蒸日上的景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保存方式。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指导,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部分,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民族音乐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元素必然也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想要让民族音乐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并且能够保留住它自身的特色,就需要进行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指导的民族音乐的深入研究。同样,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充实大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全面掌握与民族音乐相关的资料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当代由于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划为文科类专业,导致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门枯燥的理论学科。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科学体系,它涵盖数学、自然科学、文学、历史、艺术、地理、生态学、社会学、军事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前就大量的涉略各门学科的知识,这种涉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精而深的研究。要想学好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大量阅读相关学科的文献和资料。同样,要想熟练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民族音乐研究,也要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掌握多门学科的资料和知识。民族音乐与其他音乐体系和学科并非割裂开来的,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也要注意综合性。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并未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给出了具体、详细的发展模式,而是仅仅给出它的一个框架和理论基础,并且指出一定要结合每一个国家、民族具体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进行发展,千万不要陷入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错误中。

我们党一直秉持着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毛主席就曾在研究我国具体实际与苏联不同的情况下,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攻,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保存了党的实力,才有了后来我们党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并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著名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在今天仍不过时,并且对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红色歌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研究民族音乐同样也要坚持全面掌握资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仅要阅读民族音乐的书籍,也要大量查阅相关学科的文献,不做片面的研究,必须扩大知识面,扩大研究范围。仅仅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做自我比较,是徒劳无功的。

二、民族音乐研究要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工作原则之一。我国历史上闭关锁国所带来的惨痛教训也告诉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做井底之蛙、固步自封,要注重开放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十年才能取得的成就。封闭性的研究必然会走向失败。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我国积极的推进文化方面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引进来”是要谦虚谨慎,着眼世界,看到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当中有益成果和可资借鉴的部分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好的文化宣传规划,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质量,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在国内和国际提高我国文化魅力和文化竞争力。“走出去”是指要不断提高我国文化各方面的建设,让我国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得到世界认可,为世界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我国文化“走出去”不是要拉帮结派,中国永远不搞扩张,不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国文化“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力量,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要让更多人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音乐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也要参与到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之中。“民族音乐‘走出去’势必要走民族音乐产业化路径,通过发展民族音乐国际产业合作,促进中国民族音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在获取音乐产品经济效益的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助推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2]民族音乐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以一种和谐、轻松、欢快的方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

以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多为政府牵头和主导的,理论性较强,并且颇为严肃,大众对此类音乐产品缺乏兴趣,其他国家的民众由于缺乏中华文化底蕴,不了解我国历史,也很难对此类音乐产品感兴趣。要想更好的实现民族音乐“走出去”。首先,要在国内站住脚,了解大众需求,做到“接地气”。例如目前在抖音短视频App上经常会有一些国风拍摄来展示国风之美,京剧人讲京剧来科普一些有关京剧台上台下的小知识等,这些都是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方式,民族音乐的传承也可以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为民族音乐穿上现代化的外衣。其次,也要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民族音乐的“走出去”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素养,所以在这一方面的建设不可小觑。我们既要了解国际社会的需求,又要展现中国元素,不可以一味迎合国际需求,失去我国文化原有的文化底蕴,让民族音乐变了质。同时,这一方面的建设做好了,不仅可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多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民族音乐研究方法要具有多样性

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正确选择。单一的研究方法容易造成研究很快产生瓶颈期,让研究走进死胡同,也容易造成片面性。民族音乐来自民间,表现形式和历史渊源也是多种多样,研究每一种民族音乐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与它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和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进行民族音乐的研究并没有一整套死板的规定,要求在研究中必须运用哪种方法、收集哪些数据、进行何种访谈。我们在研究中讲求的是殊途同归,要给研究者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在研究开始时制定的计划也可以跟随调研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跟随党的脚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就是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研究民族音乐要注重灵活性,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这样可以获得更为科学、全面的研究成果。随着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可以借助高科技产品进行研究。例如用问卷星这类微信小程序做网络问卷调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收集更多有效信息。网络问卷调查也具有一定弊端,为防止收集到的问卷结果大多为无用数据,网络问卷只可以作为研究参照数据之一,不可以作为唯一的研究数据来源。也可以利用无人机拍摄相应的视频资料,但前提是应征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同意才可以运用无人机进行拍摄。

红军长征期间,虽然条件艰苦,精力有限,但红军还是每到一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会提前做好功课,了解清楚当地的生活习俗,与少数民族一家亲、平等相待,刘伯承还促成了彝海结盟这样的民族情深佳话。红军在行军过程中还会给当地的老百姓表演与党相关的节目,带领人民群众唱红歌,给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群众增添一份欢快,红军行军中的感人事迹也是通过这些红歌口口相传,增强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我们在进行民族音乐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也要提前调查好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不要与当地老百姓发生冲突,并借此机会向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普及党中央的政策措施,提升少数民族的爱国情怀,走近当地人民的生活,以日常聊天的形式开展访谈可以获得更多更贴近实际的有效信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大都热情好客,很愿意向外来客人展示本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实地调研过程中收集资料并非困难之事,关键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更多有效资料和信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也要求研究者有很强的学术水平和理论功底,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也会不断促进研究者能力得到提升。

四、研究要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民族音乐的研究,归根到底是为了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民族音乐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民族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本质特征就是需要人的行为表现以及代代相传,如果缺少传承,则民族音乐将失去存在的意义。”[3]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我们的文化从未断代,民族音乐属于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要保持好自身的传承性,跟随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如果民族音乐只是写在资料里,躺在档案馆的角落里无人翻阅,那么这样的民族音乐就会失去价值,渐渐就会被时代发展的洪流淘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自此之后,我们党一直在不断学习和发掘马克思主义中的各方面理论和思想,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并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指导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不仅没有走向衰亡,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好。

民族音乐的传承主体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热爱自由,有很多新奇的想法,讨厌古板和一成不变。在鼓励他们传承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要卸下条条框框,在把握坚持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的大方向上,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可以将民族音乐中融入青年人所喜爱的现代元素。在这一方面,我们党和国家也是非常支持的。2014年二月中下旬,习总书记在一次集中学习时又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从中可见,习总书记以及党中央各层领导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转载了90后说唱组合“天府事变”献礼歌曲《Disco China》,对于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音乐的创新给予大力支持。各式各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加速了红色文化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这些都源于党中央制定的文化政策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切实推行。我们要鼓励当代大学生和青年人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创新和传承、发展中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可以将主流文化融入大众特别是青年人喜爱的艺术方式中,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更加浓厚的爱国情怀,相信在这样的教育下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好。

结 语

总之,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新中国走过了近百年的光辉历程,回首中国革命的奋斗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并植根于神州大地之上,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及奋不顾身的抗疫精神都成为民族音乐宝贵的素材来源和创作灵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指导下开展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才能在研究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少走弯路。注重实际,加强民族音乐同社会之间的联系,相信民族音乐的发展必然会开辟一片新天地,更好的服务于民,满足我国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不仅能够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贡献,同时也能够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民族音乐的一份力量。

注释:

[1]蒲 涛.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林产工业,2020(09):117.

[2]魏艳斐.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中国民族音乐产业化意义研究[J].中国音乐,2020(01):179—186.

[3]于兰英.校园精神文化视阈下民族音乐传承人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18(06):191—195.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马克思主义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