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交融共育人:科学技术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2022-12-28张翮
张 翮
(蚌埠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时,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挖掘不同学科及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仅是推动课程思政的关键动力,也是高校思政课教改创新的有效路径。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科技史”)被普遍认为是沟通科学和人文的重要桥梁,在科学精神培养和人文素质培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科学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软载体的意 义[2]、科学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3]、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与人文方法融合[4]等问题,学界已有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进行剖析,并对融入路径进行探讨。
一、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人类科技活动发展历史的一门文理交叉性学科。”[5]它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探讨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科技史与科学及人文的众多领域都具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其学科资源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恰当的案例,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
(一)知识传授效率提高
科技史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古今中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发展史。高校思政课涉及的许多知识性概念涉及科技史学科范畴。这些知识性概念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容易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例如,“真理”的概念与科技史有密切关联,如果仅从概念的字面意思出发,很难讲清其内涵。透过科学发展的历史看“真理”,就可以在此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动态中进行了解和把握。通过融入与讲授内容关联的科技史背景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政课的知识传授。
长久以来大多数地区高中普遍存在文理分科的现象,造成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知识背景存在鲜明反差。这个反差也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挑战。理科生如果选择了理工类专业,就很少主动接触人文社会科学,由于缺乏深入了解,较容易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错误看法乃至偏见。如“文科无用论”的观点在理科生中不乏市场,有些人甚至极端地认为“文科无真理”。思政课通常被认为是“文科”课程,往往被扣上“空泛”“无用”的帽子,难以让理工科学生提起兴趣,课堂上“你讲你的,我做我的”现象并不鲜见。而文科生如果选择了人文社科类专业,对理工科的知识大多是唯恐避之不及,在思政课上一旦接触到相关概念,往往感到“云遮雾罩”,难以理解。如不少文科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部分哲学概念感到难以把握,往往正是由于这些概念与自然科学有密切关联。将科技史融入课程教学,能够帮助理科生正确认识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消除偏见,端正学习态度,也能帮助文科生更好地理解思政课涉及的科学概念,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将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践行“因材施教”理念。高校思政课作为公共课程,其受众来源广泛,专业背景差别大,统编教材加上统一案例,无法满足多样的需求。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多为文科背景出身,选取的教学案例往往也以人文类居多,较少涉及科技类,导致理工科学生认为案例内容与自身专业相距甚远,难以激发学习动机。在课程内容中融入科技史案例,能够让理工科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所传授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联,从而有效改善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如能更进一步,利用科技史学科资源创设专业情境,让知识传授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背景,则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实效。例如,在给医学生讲授思政课时,结合其专业背景,尽可能多选用医学史案例,更容易激发其学习热情,帮助其融会贯通。
(二)能力培养效果提升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上的偏差,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错误倾向。部分教师甚至将思政课简单视为通识类课程,认为只要给学生传授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就可以了,普及历史知识、道德戒律和法律常识就足够了,轻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受此影响的学生往往把思政课看成单纯传授理论知识的课程,习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机械性记忆知识点,只为应付考试。科技史相关案例的融入,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材料。“李约瑟难题”等科技史上的著名命题,能够拓展学术视野、激发理论思维,有利于培育学生辩证思维的哲学素养;“李森科事件”等科技史上的典型事件,能够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逐步认识到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切实提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NA发现史”等科技史上重要发现的曲折历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感悟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等难以把握的规律,增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科技史的融入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价值塑造效度提级
价值塑造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落脚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价值塑造的重要目标,而科学与人文相互分离的普遍现状是这一目标达成的巨大障碍。英国学者C. P. 斯诺曾于20世纪50年代指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之间存在分歧和冲突,导致双方的分裂,“以至于从柏灵顿馆(英国皇家学会等机构所在地)或南肯辛顿到切尔西(艺术家聚居的伦敦文化区)就像是横渡了一个海洋”[6],这种分裂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损害。时至今日,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需要通过加强沟通和对话来弥合。科技史能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设桥梁,有助于消除科学与人文的隔阂。对培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作用不言而喻。“科学史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本质和培养其科学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意义重大。”[7]亦有学者指出科学史具有独特的科学道德教育价值,蕴含积极的道德导向。[8]通过科技史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感悟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引导,自觉培育人文精神,将求“真”、求“善”、求“美”统一起来。
科技史的融入,将使思政课在科学和人文的交融中提升教学实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力量。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融入思政课,能够显著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自信”,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技史上典范人物光辉事迹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家国情怀,提升道德修养,砥砺精神品格,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科技史的融入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两弹一星”的幕后故事、血吸虫病的防治奇迹,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取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备受世人尊重、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彰显了价值理性的回归;中国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公共卫生政策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真实生动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些经典案例无疑是塑造正确价值观的绝好教材。
二、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科技史学科拥有丰富的学科资源,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提供用之不竭的源泉。科技史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有着不同的方式和路径,需要具体分析探讨。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也是科技史融入的重点环节。由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采用分课程方式授课,因此科技史学科资源的融入也要分课程进行。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差别明显,需要依据课程特点选择融入的具体内容及方式,方能真正发挥提升教学实效的作用。下面以本科思政课程为例,进行简要探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包含许多抽象难懂的哲学原理,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和掌握。许多哲学原理适宜选取科技史上的相关典型案例来阐释,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介绍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诘难,进而归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超越,深刻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利用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的典型事例,突出其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和精力积累研究素材,最终才在理性思维的作用下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全面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以科学技术创新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这些内容与新中国科技史的关系密切,将相关案例融入课程讲授,能有效启发学生深学细悟,掌握理论。例如,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科技发展概况,有助于帮助其理解“百家争鸣”的科技发展方针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介绍世界范围内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结合科技发展背景阐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有助于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科学技术观的理解;介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科技政策史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史,阐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观点的提出背景,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背景,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在包含中国近现代科技史,虽然科技史不是课程的主体内容,但由于科技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互动作用不可忽视,通过相关科技史案例的分析,对于说明社会背景、揭示历史规律具有良好效果。例如,选取医学、力学、数学、化学、植物学、天文学等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入晚清中国社会的具体案例,能够以小见大,阐释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内外因素;通过介绍中国科学现代化发展历程,对比洋务运动时期、中华民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概况和志士仁人的艰辛探索,可以分析揭示出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让学生深刻体会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来之不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然离不开的“洋钉”“洋火”,到当今中国的“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天眼”巡空,以及高速铁路、移动支付等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高新科技,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思想道德部分与科技史的结合点较多,案例资源也较为丰富。例如,可以选用于敏、袁隆平、黄旭华、钟南山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顾方舟、程开甲等“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潜心科研、忠于人民的光辉事例,以爱国科学家为人格典范,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站稳人民至上价值立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与科技史相关的精神有“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在讲授时融入科技史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感悟初心使命,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时效性强,主要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制订教学计划。科技史融入该课程的灵活性相比其他几门课程要更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例如,在讲授国庆或改革开放周年专题时,可以简要回顾新中国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发展史,展示科技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选取紧密联系时事的科技史案例,如新近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等,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分析中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有利于高质量回应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关注。
为提升科技史融入思政课堂的实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雨课堂”“云班课”等移动教学软件为载体,构建智慧课堂。同时,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为主线,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及其内在逻辑、不同教学对象的内在特点设计示范课例,并遴选优质案例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充分保障。
(二)融入网络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已日益成为实体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要符合网络教学规律,灵活采用多种手段,将思政课堂延伸至课后,进一步增强育人实效。
思政慕课和精品课程等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教学常用载体,也是学生课后自主复习所学的重要渠道,开设网课的教师团队可依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在网络教学视频中融入科技史案例,并在测试中加入相应的考查题目,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深入思考所学理论。同时,在参考资料中可提供科技史案例的相关拓展内容,满足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求。
除了专门为网络教学开设的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也可以作为网络教学的有效载体。“课程微博”“课程微信”等新手段为思政课开辟网络阵地提供了条件。科技史借助这些新手段融入思政课网络教学,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科技史案例资源,如视频、图片、文档资料等,发布在这些网络教学载体上,学生在浏览微博、微信信息时就能发现,并根据需要自主学习。还可以将知名科技史网课、微信公众号等科技史学科资源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与思政课教学关系密切的科技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介绍,并从思政课视角加以点评。
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科技史案例资源不足的问题,但也存在资源质量良莠不齐的缺陷。科技史有其学科其专业性,思政课教师所学大多为文科类专业,很难分辨、筛选出优质的案例资源以供教学使用。网络上的大型综合性平台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学习强国”平台设有科技史专栏,配置了“每日科技史”“解码科技史”专题节目等大量科技史优质学科资源,为科技史融入思政课网络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融入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其巩固所学理论,深化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科技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科技史融入常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可以依据教学计划,在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课件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项目中加入科技史相关选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在实践基础上深入思考,发现案例背后蕴藏的思政课相关原理。
除在常规实践教学中融入科技史,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化拓展实地考察类项目。“百闻不如一见”,多年的教学实践早已证明,实地考察具有突出的育人优势,是其他实践教学类型难以相比的。创新开展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科学遗址、著名科学家故居、科技馆、博物馆、高新科技产业园等与科技史相关的实地考察,身临其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竞赛是促进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抓手。在将科技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类竞赛的积极作用,以赛促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例如,结合科技史相关案例开展思政类微创作竞赛,引导学生将科技史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在创作过程中加深学习感悟,检验学习效果。
三、基于已有实践发现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优秀成果为同类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多年来,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科技史融入思政课,促进了教学实效的提升,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基于已有的教学实践,发现并总结科技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和解决思路。
(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高
科技史是文理兼容的学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科技史学科的从业人员多为理工科背景出身,而高校思政课教师多为文科背景出身,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令思政课教师普遍感到难以驾驭科技史案例材料等学科资源。将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教师对科技史的学科范式有基本的把握,对与所授思政课程相关的科技史案例材料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唯有如此,方能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将科技史融入教学,真正发挥提升教学实效的作用。这就对思政课教师的相关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由于对科技史学科缺乏基本了解,对科技史案例的理解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导致难以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甚至由于对某些案例存在误解,造成案例选用错误,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此方面问题,主要可以从提升教师科技史学科基本素养方面入手解决。科技史学科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由于本身具有通识性质,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科门槛,这无疑提升了思政课教师基本掌握其学科范式的可能性。通过阅读《科学的历程》《科学史十五讲》等知名的科技史普及读物、在线学习科学史慕课和精品课程等方式,可以帮助思政课教师有效提升科技史学科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通过观摩相关的教学展示,学习和掌握科技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步达到能力要求。
(二)不同课程融入难度差别大
如上所述,本科思政课程均可以融入科技史相关内容,但不同课程在融入难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哲学部分许多内容与科技史关系密切,比较容易融入,但在应用原理阐释案例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能够融入科技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相关部分,其他内容较难与科技史案例相结合,融入难度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大量与科技史的结合点,几乎贯穿全书,难点主要在于案例典型性的把握,融入的总体难度较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与科技史的结合点不多,但融入案例的类型、方式较为明晰,较容易把握;“形势与政策”课要结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和时事热点融入,灵活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面对此种情况,各门思政课程首先要加强课程内部的集体备课,对科技史融入课程教学的结合点、方式方法进行讨论、总结,再结合教学实践改进优化,逐步形成一套符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的经验做法。其次要开展不同课程之间的交流学习,借鉴其他思政课程融入科技史的成功经验及典型的案例资源,用以优化课程自身的融入方案。最后要善于从网络上各类思政示范课程中挖掘优秀案例和教学方法,借鉴其融入科技史的成功经验。
(三)科技史案例库建设任务艰巨
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建设科技史案例库作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已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建成了许多案例库,可供思政课教师相互交流借鉴。科技史融入思政课教学虽然已有不少成功的实践,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案例库建设亟待加强。缺少一定规模的案例库资源,科技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难以推广,就会遭遇严重的发展瓶颈。
科技史案例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其中。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科技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将选用的案例反复打磨加工,逐步积累编制案例库的资源。其次,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直接或间接参与案例库建设,如征求学生对教学中使用科技史案例的意见和建议,或搜集其感兴趣的科技史案例作为备选资源。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邀请科技史专业人士指导或直接参与案例库的建设,如为编制案例的思政课教师提供关于科技史学科问题的指导和帮助,或承担案例的搜集和筛选工作,合力推进案例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以满足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