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构建“五育并举”新格局
——访石家庄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党组书记、局长赵立芬

2022-12-28吴冠斌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劳动育人

■本刊记者 吴冠斌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技术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热点话题。石家庄市作为全省最早举办中小学生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地市之一,在全省最早配备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该市充分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凝聚劳动精神、激发劳动力量,让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县(市、区)、学校立足实际,精细谋划,项目化实施,构建“家校社”三结合网络,探索“五育”融合育人的新方法、新途径。

记者: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学校、社会、家庭都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体。那么,在促进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方面,石家庄积累了哪些经验?

赵立芬: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为此,我们提出了“大劳动教育”理念。第一,从主体角度看,倡导全员育人。也就是说,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与社区、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共建活动,借助共建单位或部门的优势,将学校、家庭、社会共育的机制生动地融入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全过程。第二,从时间维度看,倡导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与全过程育人是紧密关联的,空间维度的全方位育人要有持久功效,必须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全过程育人。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第三,从载体角度看,倡导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课堂教学、公德意识培养等相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的无缝隙化。要使劳动教育超越课堂教学的狭隘视域,广泛辐射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要注重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整合性功能的体现和发挥,确保多种教育形态之间不发生功能互抵、相互拆台的现象。

记者:“大教育”理念强调青少年学生是社会的,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大劳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石家庄做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成效有哪些?

赵立芬:为适应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市教育局以此为核心,制发了劳动教育指南、星级基地评选标准、劳动教育周方案等20多个文件,形成了劳动教育“1+N”制度体系。同时,我们充分挖掘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资源,探索出“2+4+4”劳动教育模式。

开发双向立体课程体系,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一是建立“必修+渗透+校本”横向课程体系。全面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5万余人,每所学校至少1人。二是构建“萌芽+成长+绽放”纵向课程体系。开发以劳动品德教育为基础的“萌芽”课程、以劳动习惯养成为目的的“成长”课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绽放”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古诗欣赏、先进事迹观影、劳动36技等课程,实践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

建设校园内外四个阵地,拓宽劳动教育新空间。一是打造综合劳动实践中心。我们充分发挥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的龙头作用,开发了红色、农业、工业、科技和生态等劳动实践精品线路,编写涵盖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艺术创造性劳动、社会性劳动、研究性劳动和合作性探究等6个主题的62门劳动实践课程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开设STEAM体验馆、烘焙体验馆、机器人体验馆、纳米技术应用体验馆。二是搭建校园劳动教育场所。鼓励各中小学以“种植园+实验室+生活馆”为思路,重新对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规划设计,建立手工缝纫、物创空间、农耕实践等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探索“市—县—校”三级劳动教育推进模式,在全市确定20所首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通过劳动教育现场会、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巡礼活动,推动每县(市、区)重点打造1~2所实验学校,每校打造1~2个劳动教育特色品牌。三是重塑家庭劳动教育阵地。开设“石家庄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定期为学生和家长推送“劳动微课堂”。制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南》,根据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从内务整理、电器使用、礼貌待客等方面推荐家务劳动内容。四是开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携手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建立“农业+”“工业+”“科技+”等劳动实践项目,打造一批集学工、学农及生活技能、传统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校外实践基地。同时,依托各职业院校的劳动实训基地,构建普职联动的劳动教育共同体。

打造线上线下四级平台,构建劳动教育新载体。一是组建智库平台。依托石家庄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各级劳动教育教研员等成立劳动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区域劳动教育联盟,共同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出谋划策。二是研发网络实践平台。线上展示全市校外劳动实践场所的特色课程,并设置家长评价版块,实现对校外劳动实践场所的动态管理。三是建立评价平台。针对小学、初中、高中3个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制订《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手册》,构建以教师评价为主,家长、劳动实践单位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劳动动机、劳动过程、劳动结果进行全过程纪实评价,并将学生参与劳动的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四是搭建展示平台。举办劳动技能竞赛,设置技能类、烹饪类、生活类和农耕类等竞赛项目,观察、评价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

记者:石家庄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还面临哪些需要突破的问题?今后在此方面还有哪些打算?

赵立芬:近年来,我们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劳动教育仍是“五育”中的短板。石家庄市教育局将把劳动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努力形成“家校社联动,大中小学协同,全方位、高质量推进”的劳动教育格局。一是扎实推进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研究制订《石家庄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遴选一批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和教师劳动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二是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长效机制。指导各地各学校根据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制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从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经费保障、评价体系、风险意识等方面,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三是持续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引导。推广省、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已形成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遴选一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优秀案例,供各学校学习交流。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