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2022-12-28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张轩
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张轩
党建工作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也有较多融合点。高度关注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正视融合过程中的不足,总结党建与文化建设的最佳融合模式,方可为国有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一、党建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点
1.工作对象。党建与文化建设的对象都是国有企业的员工,借助两项工作影响员工的思想状态,并促进思想到行动的转化,为国有企业发展赋予不竭动力。因此党建与文化建设承担着为员工赋能的重任,从国有企业员工队伍的思想意识入手,提升员工队伍的思想凝聚度,发掘员工的潜在价值。
2.工作方式。在党建与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可靠的制度作为后盾。基于国有企业的运营制度,注重文化价值观念与运营制度的融合,利用企业制度的约束作用,实现文化价值观念“内化于心”的效果。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将文化价值理念作为工作要求,促进文化价值理念的渗透和转化。
3.工作目标。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关注点在于国有资产增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借助党建工作的力量,把握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航向,多角度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评价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国有企业的效益成果。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价值体系。在优质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国有企业全体员工精诚团结,真正拧成一股绳,在员工队伍内部形成激励效应,为国有企业发展赋予更多能量。由此可见党建与文化建设均与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落脚点相同。
4.工作内容。党建工作的内容涉及政治、思想、作风等多个方面,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也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关键。在贯彻落实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确保价值理念的逐步渗透。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于价值取向,与文化建设工作内容有较多贯通之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必然涉及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具有浓郁的党建工作色彩,也为党建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提供了契机。
二、党建与文化建设融合问题
1.重视度不够。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围绕党建工作要求,建立了覆盖多个层次的党建工作模式。由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基层组织关系密切,基层环境中的形式化工作现象值得关注。很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认为党建工作与自己没有实际关系,工作中存在敷衍或者得过且过的现象,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基层党建体系,不利于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党建工作推进不利,意味着文化建设同样缺乏可靠的思想基础。
基层党建工作问题,实际反映出国有企业对于党建与文化建设的认识问题。一直以来,国有企业的首要经营目标是维持生存并获取经济效益。尽管国有企业与社会、经济、政治均有密切关系,但是经济责任始终是国有企业的头等大事。国有企业在落实经济责任、保证经济状况稳定的前提下,为落实政治、社会责任提供物质支撑。同时,国有企业同样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基于国有资产保本增值的目的,国有企业必须在经济经营方面投入较多精力,力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长此以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认为“经济活动就是国有企业工作的全部”,对于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党建与文化建设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国有企业管理者拟定部门工作考核指标时,将经济指标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建与文化建设指标仅仅是“配角”,在考核体系中显得可有可无。由此可见,国有企业领导层并没有把党建、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国有企业其他部门工作的“唯经济利益”现象也就顺理成章,开展党建和文化建设工作也就是“镜中花水中月”。部分国有企业甚至认为党建与文化建设工作毫无实际意义,是工作“务虚”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刻意“压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工作。基层组织受这种氛围影响,党建与文化建设浮于形式自然不可避免,最终造成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偏科”现象,企业上下没有统一的思想灵魂。
在国有企业运营模式中,党建工作长期居于次要地位。国有企业管理层、党员干部缺乏党建工作经验,相关政治知识短板明显。即便想要开展党建工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始终找不到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另外,国有企业长期不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始终无法形成成熟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专业性明显不足。因此国有企业的党建与文化建设始终难有突破,两方面工作的融合性不高。考核机制也是党建与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短板,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考核模式的重要性,未能借助考核模式,明确党建与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导致国有企业全员缺乏具体的行动目标。例如在国有企业的干部考核机制中,虽然加入了党建与文化建设的相关指标,但是指标要求比较笼统,未能触及两者融合的核心,导致干部工作动力明显不足,工作中仍然将全部精力投入在经济领域。
2.工作方式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干部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停留在多年前,认为党建工作就是“学习文件”“思想汇报”。在党建工作中采用枯燥的说教模式,没有考虑党建工作对象的思想状态,党建工作双方甚少交流,无法体现党建工作的感召效应。国有企业的党群工作模式改革不到位,没有从融合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党建工作脱离时代要求。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呈现出“盲”的特征,文化建设工作力求“面面俱到”,但是工作深入度不足。在文化建设工作中仅采用喊口号、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员工和群众的吸引力明显不足,“说多做少”的特征相对突出。另外,党建和文化建设脱离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导致经营管理、党建管理与文化建设的脱钩现象,国有企业文化理念始终无法落地,知行转化效应不足。
3.融合体系问题。党建与文化建设融合,必须有成熟的体系作为支撑。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不重视政工工作,政工部门人员配置明显不足,政工人员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与此同时,企业政工人员队伍更新换代慢,直接影响政工工作的思想革新。党建工作理念停留在传统层次,文化建设脱离时代步伐自然难以避免。在党建和文化建设工作中,过于依仗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的经验,实际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责任分配的重要作用,虽然拟定了党建与文化建设体系,但是责任未能具体落实到人,部门之间职责交叉现象司空见惯。国有企业各部门必须抽出大量时间处理协同事宜,直接降低党建与文化建设的效率,形成潜在的壁垒障碍。
三、党建与文化建设融合路径
(一)建立完整的管理模式
(1)确保党建与文化建设根本相融。国有企业要深刻理解党建工作的内涵与要求,提炼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确定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党的纪律与理念价值的重要性,探索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点,从源头处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
(2)注重工作方式。在党建工作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相互之间的经验共享与学习,实现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之间的互补效应。基于企业党内组织生活模式,有序融入党文化建设内容,为企业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氛围。例如充分利用国有企业“三会一课”方式,注重融合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现有文体活动资源,注重发挥新媒体模式的作用,加速企业文化建设,并推动党建文化的渗透。国有企业要有信息化的意识,在党建与文化建设融合中,应用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工具,在丰富文化建设模式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渗透党建文化内容,确保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落实文化建设与党建的目标。
(3)建立评价模式。围绕两者融合的具体要求拟定考核指标,发挥考核模式的独到作用。在考核体系的指引下,国有企业所有部门认识到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探索两者融合的路径,并作为部门工作的重要任务,实现两者同步提升的互补效应,从根本上避免文化建设与党建融合的脱离现象。
(二)重视党建工作质量
(1)强调党建工作责任。国有企业围绕党建工作要求建立责任制度,为推进党建工作奠定基础。明确责任后需要切实履行责任,定期考核党建工作推进情况,对于党建工作中的不作为现象需要严格问责。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发挥问责制度的作用,全面保证党建工作质量。注重党建工作与绩效考核模式的融合,对于党建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具有优先评奖评优的资格,同时关系到人员的职级评定。国有企业要紧紧抓牢党建工作,密切党建与政绩的关系,将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国有企业全部支部和党员,打通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党建工作责任层层下发落实,避免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化,多角度保证党建质量。
(2)加强支部工作能力。党建工作要有“从严治党”的觉悟和决心,推动从严治党渗透到国有企业基层,加强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及时消除基层党支部可能存在的军心涣散、作风不正现象。完善基层党支部组织结构,发挥基层党支部班子的作用,围绕党支部的实际情况拟定运行规范。注重提升基层党支部的组织能力,在基层党支部之间形成竞相比拼、积极向上的氛围。开展基层党支部党建评比活动,定期遴选优秀基层党支部,作为其他基层党支部的榜样,最终实现基层党支部全面提升效果,打造过硬的国有企业基层队伍。将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前线,推动贯彻党的主张和决议,严格落实基层治理任务,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发展。
(3)加强党群联系。重视员工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借助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加强国有企业党群联系,拉近与员工、群众的距离。将员工摆在国有企业运营的重要位置,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状态变化和实际需求,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掌握员工当前的困难,使得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爱。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注重团结带动群众,做好群众引领工作。国有企业注重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不断完善企业现行管理制度方法,发挥职工大会的重要作用。员工业务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员工在企业中真正得到成长,实现人力资源的升值效应。员工效力企业、为企业贡献价值的意愿更强。与此同时,有助于激发员工队伍的潜在价值,员工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国有企业的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1)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企业现状,作为拟定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重要依据。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必须切实可行,每一个流程都要有详细的操作步骤,推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模式的融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时,需要考虑企业党建制度特征,为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的融合奠定基础。
(2)丰富活动形式。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活动载体,活动质量对企业文化建设质量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开展演讲大赛、辩论赛等活动,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加,在企业内部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借助企业文化主题活动,逐步渗透企业文化特色,间接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企业建立常态化员工评优机制,定期推选优质员工并作为企业榜样,发挥优秀员工的标兵效应,形成积极向上的生产氛围。与此同时为企业文化赋予更多感知色彩,发挥员工相互之间的带动作用,体现员工感召的优势,为企业文化建设添加马力。企业员工队伍思想趋向统一,员工们真正拧成一股绳,体现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3)明确文化建设责任。企业构建文化建设体系后,需要分配文化建设责任,确保文化建设任务顺利推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部门工作的融合,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空间,促进企业文化融合在全部生产体系之中。调动全部部门力量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在企业内部形成齐抓共管的效应,有效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质量。
四、党建与文化建设融合趋势
1.责任优先。国有企业对于本行业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强调社会利益的重要性,确立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员工要有岗位意识和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秉承“求真务实、廉洁从业”的原则。党员干部时时刻刻体现出责任感,成为国有企业的领军人物,探索优质的国有企业发展模式。国有企业员工要心怀感恩、平等待人,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体现国有企业的服务属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良好友爱的氛围,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充足、平等的发展机遇。构建国有企业职业发展平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与此同时,协调利用国有企业内外环境的资源,不断开拓思考角度,在国有企业内部树立共同目标。国有企业要有学习精神,积极吸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在经营领域实现有效突破,并追求更高层次的经营目标。
2.建立模型。在党建与文化建设中,注重“生态圈”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从所在行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党建与文化建设的理念构建“理念生态圈”,逐步培养属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吻合国有企业健康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借助价值标准形成国有企业的精神体系,为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远战略奠定基础。在党建与文化建设核心理念支撑下,促进国有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融合,进一步完善“生态圈”。
3.树立发展核心。国有企业注重经营使命、愿景、价值观和精神的结合,经营过程中始终秉承“使命导向”,强化国有企业的使命意识。通过国有企业的经营使命和愿景,确定企业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核心价值观统一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归正企业员工的价值判断方向,为国有企业履行使命、实现既定计划内的经营目标提供思想动力。
五、结束语
国有企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经济与社会责任,认识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两者融合,不断积累两类工作融合的有效路径,为国有企业的发展铺就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