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民行为与生态社区建设的关系分析

2022-12-28中国人民大学王婷婷

区域治理 2022年32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社区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 王婷婷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两大热点议题,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化建设相融合,成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各地区经济水平持续增长的主要路径。而生态社区这一理念的诞生与普及,为城市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使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日常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详细探讨了城市居民行为与生态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改善生态社区的建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一、城市居民行为与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一)城市居民行为的特征定位

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不仅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也是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最直接的信息依据。通过对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弊端问题与优异之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也起到有利的帮助作用。广义而言,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消费模式、闲暇方式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社区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住房条件、社区内部基础设施使用性能、绿化覆盖程度等综合环境不仅是衡量社区住房消费质量的主要指标,更是影响城市居民的穿衣、饮食、居住和出行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1]。而消费模式主要体现在消费内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四个,既能够直观反应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又可以间接展现当地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建设生态社区和推动经济增长不少或缺的因素。所谓的消费内容是指城市居民对每种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倾向程度,消费水平是指城市居民对各项产品及服务的消费数量与质量,消费结构是指城市居民消费不同产品及服务时的分布情况,消费方式是指城市居民产生产品及服务消费的具体途径。只有从消费内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四个角度对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以此为生态社区的建设工作提供有利的指导方向,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2]。城市居民的时间除了花费在工作、上学、通勤、睡眠、家务劳动等必须事务上,还有一些时间用于可自由支配的活动内容中。而通过对这些闲暇方式的研究探讨,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剖析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特征和习惯起因,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社区的建设工作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社会交往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种行为不仅涉及到极强的社会属性,还与个人的道德和伦理等层面的属性息息相关,是城市发展进程的一种独特体现。只有依据城市居民社会交往习惯,建设针对性的生态社区,才能够让社区的整体使用性能达到最佳,令城市居民的各项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促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3]。

通过对我国城市居民行为特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存在鲜明的区域化特点,且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其生活方式也正在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地域空间的角度观察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的家庭收支情况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且在空调、电脑、家用电器等生活耐用品的拥有量较多,消费阶层化差异非常显著。而从我国城市的总体发展进程来看,随着近些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且消费结构也已多次转型升级[4]。相较于以往食物消费支出占家庭全部生活消费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现如今的该项数据正在逐年降低,而表现性和炫耀性消费支出在家庭全部生活消费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奢侈品购买量排行第一的国家。我国城市居民除了在电子产品和奢侈品方面的购买量日益增长,所消费的产品类型也往往具有高物质、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特点,致使部分地区的资源环境因受到城市居民消费增长的胁迫而出现严重的污染现象,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难以全面落实[5]。我国各地区城市居民的闲暇活动内容及结构基本一致,通常都是看电视、听音乐、玩棋牌、做运动等,并未出现区域性的严重差异。虽然社会交往是城市居民日常行为特征的一大体现,但由于社会交往会涉及多个层面的属性,所以本篇文章暂不对该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居民行为与社区生态环境之间的影响方式

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各类能源,同时制造出相应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居民行为特征对社区生态环境影响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尺度的代谢方面,即对社区尺度物质能量流向、流量、积累和代谢效率进行定量化地刻画,以此深入分析城市居民日常行为与社区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联性[6]。而社区代谢的研究方法,主要以物质流分析法、货币核算法、能值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生态足迹法、空间系统建模法为主。其中,生态足迹法和生命周期分析法是基于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原理演变而来。空间系统建模法与空间分析技术息息相关,备受专业领域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以往的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可以发现,以往的分析重点往往集中在单一物质能量的投入产出情况和碳氮的代谢追踪,却忽略了对系统内部机理与多物质转化过程关联的代谢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进而导致以往的研究结果过于片面,无法真实完整的展现城市居民行为与社区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7]。此外,虽然生态足迹法、水足迹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均能够在研究城市居民行为与社区生态环境影响方式上发挥出良好的帮助作用,但由于相关的数据信息较难获取,致使这些方法无法在社区层面实施大面积的研究应用。而且,尽管研究城市居民行为表现与社区生态环境影响方式的技术手段非常多,但目前各种研究之间均无任何直接关联,且每个方法相互独立,未能通过合理的逻辑链条和清晰的层次划分呈现出城市居民行为表现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评价体系。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观察,社区内部软硬件设施的配置程度,与城市居民的行为表现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换句话说,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仅受到自身家庭收入水平和个人受教育程度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社区所处地理位置、周围建筑物分布、基础设施的配置、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市空间形态等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干扰[8]。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科学布局,并全面完善社区内外部基础设施的配置程度,有助于减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通勤时间,使其闲暇时间得以延长,令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随之提升。而且,采取合理的城市布局方案和完善社区内外部基础设施配置情况,还可以显著降低城市居民在出行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方面能够发挥出显著的帮助作用,使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所以,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密切关注社区生态环境,并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对社区生态环境持有强烈的要求[9]。而在开展生态社区的建设工作时,更应依据城市居民的行为习惯对生态社区的内外部情况进行完善优化,以此满足城市居民的各项需求,令城市生态环境也得到较好的改善。曾有专业人士从人的基本需求和环境心理学等多个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深入探讨了城市居民日常行为与生态社区各项要素的关联情况,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建设方针。由此可见,理论推理的最终结果与专业人士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而通过对社会调查所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发现采取提升道路间连通性、合理布局交通换乘站点及城市街区分布情况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居民的通勤距离,成功降低机动车辆的使用效率,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10]。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与革新,为城市居民行为规律的研究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使空间规划工作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视角和手段。

虽然大数据技术在研究城市居民行为规律方面发挥出了显著的帮助作用,但无法对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行为起到面面俱到的最佳效果,仍需要在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采用分层抽样法和入户访谈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社区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情况,为生态社区的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促使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11]。

二、生态社区建设

(一)生态社区管理概述

如何将信息化技术、物业管理和环境保护理念应用于生态社区的建设维护工作,成为了近些年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热议话题。生态社区中的物业管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融合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和以人为本等多种思想理念,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体验,令生态环境也得到较好的保护。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物业公司在生态管理方面的思想意识仍较为落后,且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混乱的现象。而且,部分物业公司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致使相关的环卫配套设施严重欠缺,对生态社区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少数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差,也使生态社区的管理难度随之提升,令生态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如今物业公司参与生态社区的建设管理,往往是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提升小区居住环境这一方面,却未能够对社区内部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致使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无法达到一体化生态物业管理的预期效果。换个角度而言,生态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社区层面,还应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践行生态服务属性,根据社区内部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敦促占用方利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地标软化、屋顶绿化等措施,对各类生态占用情况进行及时的修复、补偿、监管和审计。使生态社区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令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社区的建设工作中,能够使其管理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令各项物业管理理念也得到较好的落实。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智慧社区的存储管理内容往往以住户基本信息、保消防信息、考勤及办公管理等基本功能为主,未能全面纳入物质能量代谢、碳氮循环等理念内容,对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资产核算也无法实现实时动态的交流管理效果。虽然不少专业学者指出构建专属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推动生态社区物业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但目前尚未构建出一套权威且被公众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未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情况和计算方法,相关内容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居住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应通过建设绿地、花园和湿地等多种基础设施使生态社区的环境状况和使用性能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令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在社区内部种植花草树木和铺设绿地,不仅能够发挥出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的多重作用,还可以起到消声防噪的良好效果,让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随之提升。城市湿地具有蓄洪、增加基地含水量、调节气候和降低污染的良好效果,对城市内部的各类物种栖息地起到有利的保护作用,还兼具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功效。而运用叠水、石材和植被体系构建的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加速雨水的下渗,在防范洪涝灾害方面起到显著的帮助作用。同时配合污水回用设施和循环利用系统,令城市内部的水资源利用率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让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和内部环境质量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社区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固然重要,但后期的养护、检修与管理仍旧不可缺少,只有通过专业的规划设计、规范的施工作业、定期培养人员业务能力、强化城市居民参与意识,才能够使生态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达到最佳,促进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生态社区建设实施

随着近些年我国生态社区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区生态社区建设的集成示范得到了较大的推广和改进,位于上海市崇明岛东端的生态城便是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生态城的一大标杆。该生态城以生态文化为基础导向,通过明确可持续发展框架、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采用清洁能源、改善交通可达性、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运用一体化的废弃物管理方式,实现了低碳排放、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降低生态足迹的多重效果,让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令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也显著改善。位于河北唐山南部沿海的曹妃甸生态城也是国内生态社区的一个优秀典型,其位置距离当地工业区仅有五千米,在建设初期更是面临着能源短缺、水土流失、区域开发协调性难等多种问题。而经过当地政府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通过发展公共交通网络、加强构建公园绿地、着重开发新能源、减少淡水资源消耗、制定生态指标评价体系、强化生态城规划引导与监管,使生态社区的各项建设任务顺利落实,令其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为该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利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社区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先对城市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探讨城市居民行为与社区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并基于生态社区的管理内容,融入环境保护理念、物业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全方位规划布局、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着重开发新能源、制定生态指标评价体系、强化生态城规划引导与监管等措施手段,使生态社区的建设效果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各项需求,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促进各地区经济水平的长远稳步增长。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社区生态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经历中断行为探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生态养生”娱晚年
社区大作战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