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两难”: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思辨力

2022-12-27李军山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两难道德与法治道德

李军山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世界中、從可信故事中、从生成问题中提炼、设计道德“两难”。借助于道德“两难”,引导学生对话、活动、选择,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辨。道德“两难”能有效地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思辨力、审判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力的提升,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两难”;思辨力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现实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要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识与能力。现实是复杂的,不是道德律令的有序集合。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现实问题,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一些具体的事件,引导学生研讨,催生学生思辨。尤其是,教师可以通过道德“两难”问题,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思辨力、审判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赋予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空,赋予学生独立判断、选择的权利,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力的提升,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生成。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这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教学思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往往是不具有争议性的结论,其基本的逻辑在于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接受了这些结论,那么就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用这些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语言与行为。当然,理论上的判断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事实。而真正的事实是当学生在生活当中时,常常会遇到让他们感觉到“两难”的问题。只不过在生活当中学生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会直接从道德的角度去进行判断,因此没有引发学生的注意。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一旦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视角来思考这些“两难”问题,那么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法治认识。

一、如何设计道德“两难”

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科尔伯格是著名的道德“两难”设计专家,他的“海因兹偷药”是著名的道德“两难”故事。当下,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着育人方式、育人观念、育人内容等方面的差异、矛盾、冲突等,教材的固化知识、规则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差异,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等的张力、冲突等,都是教师设计、研发道德“两难”的重要资源、素材。作为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掘道德“两难”,充分利用道德“两难”,让学生深入分析、判断,从而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鉴别力。

(一)从生活世界中发掘

道德与法治教学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文本的层面,而必须深入现实世界之中。道德与法治“两难”故事,要从生活世界中发掘,要贴合学生的生活,要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只有从生活世界中发掘,学生才能亲近这些事件,进而热衷于研讨这些事件。如,“看电视”这一话题,就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中《正买东西的学问》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结合学生的生活遇到的困惑设计了一个“两难”情境:虽说货比三家不吃亏,但买便宜的东西,往往质量不太好,不让人放心;买贵的东西有点浪费钱,产品质量较之便宜的要好一些,但也有以次充好的东西。我们应该买怎样的商品呢?这样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热烈研讨。如有的学生认为,“价格高的商品不一定好,但价格差的商品一定差”;也有的学生认为,“价格高的商品有时与价格低的商品质量一样,关键取决于商家是不是黑心”;还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你有钱,尽量地去买价格高的商品”;等等。通过这样的思辨,能够逐步地让学生达成一种共识,即买东西是一门学问,应当在研究商品的性能、质量等的基础上,再比较价格。

(二)从可信故事中发掘

“两难”性的事件可以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拟但却可信的事件。换言之,也就是说,这样的事件尽管在学生生活世界中没有发生,但却可能在世界中发生,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对于这样的“两难”问题,能增进学生的思辨力。如,著名的“海因兹偷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学生会赋予这样的一个故事的多种发生情境,或者说赋予这样的一个故事的多种发生背景。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背景,这个故事就会出现不同的道德后果。如,只有被偷者家中有药;如偷者的家人急需要用药,到医院都来不及;如,偷者家中十分贫穷,连起码的生活都困难等。这样的一些情境,都会让学生对偷药者产生一种同情,因而能让学生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同时,如果偷药者的家人不是着急用药,而是可以到医院去买药,并且有支付药费的能力,只是偷者不愿意花钱,是一个吝啬的人等,这样的一种情境、背景,就会让学生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从可信的故事中发掘相关的素材,能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更丰富、更富有魅力。

(三)从生成问题中发掘

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不仅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开掘,也不仅仅可以从虚拟的可信故事中发掘,而且可以从师生、生生互动中的生成问题中去发掘。生成性的问题具有鲜活性、真实性、互动性。相比较而言,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成的“两难”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更能调动学生的研讨的积极性,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如,教学《正确认识广告》(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这一部分内容,在研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广告的讨论中,生发出这样的“两难”问题:广告都可信吗?面对广告,我们应该怎么做?在研讨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广告的双刃剑作用:一方面,广告让我们知晓了某些商品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广告又有夸大商品功能,从而误导消费者的弊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被广告牵着鼻子走,而必须用理性的眼光来识别广告。千万不能因为贪小便宜、因为看到别人买就盲目地跟从而受骗上当。那么,对于广告,作为国家、政府层面应当如何对待呢?通过对这样的“两难”问题的研讨,让学生认识到,一方面,要规范广告,有效地引导广告;另一方面,要采用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广告,尤其对于虚假广告,要给予打击。作为广告商,一定要有法治意识、道德意识,一方面要认识到发布不良广告、虚假广告的危害;另一方面,要利用广告有效地引导消费者,而不能欺骗消费者。通过对广告的主体的多重研讨,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建立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标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只要能够带有明确的设计道德“两难”问题的意识,那么就可以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有更好的加工素材。有了这些素材之后,学生的思维当然也就有了载体,有了思维的载体思维自然也就能够得到发展,而发展的思维自然能够支撑起学生的道德判断与法治认知。

二、如何应用道德“两难”

有了良好的道德“两难”的问题之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用好这些道德“两难”的问题。在上面的分析当中,我们已经能够明确地认识到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价值,但是必须提醒的是:在面向小学生进行道德“两难”问题的分析的时候,如果运用不当,有时候得到的教学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薄弱,他们有时候还会先入为主,如果他们在面对“两难”问题的时候就形成了认识,而这些认识又是错误且没有得到矫正的时候,那么反而会成为学生大脑当中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这自然不利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所以说用好道德“两难”问题来实施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道德“两难”,一方面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要遵循学科特质。实践中,既要体现多元价值导向,又要体现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要着力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冲突,着力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要运用各种方法,如道德對话、价值澄清,同时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自律能力。

(一)对话:在诘问中思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道德“两难”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诘问法”。苏格拉底的这种“诘问法”,又被称之为“产婆术”。具体而言,就是指“通过提问让一个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之中,从而发现自我错误”。这是一种旁敲侧击,亦是一种友善的引领。在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把握学生关于相关的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内心想法、认识层次、动态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对话,才能更有效地抛出相关的议题,尤其是设计研发道德“两难”议题。比如,在关于“排队”的道德“两难”研讨活动中,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就会形成不同的判断。如立足于规则视角,有学生认为,后上车的老大爷就不应该享受“插队”的特殊待遇;但是,立足于道德的视角,从关爱老人的视角,有学生认为,让后来的老大爷插队是应该的,因为天气可能比较炎热,老人也不能久站。这里,“让座”就体现了规则与道德的冲突。化解这一冲突,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之间开展平等的自由的对话,甚至应当允许、鼓励学生争辩、争论。如有学生这样辩论,“老爷爷为什么不早点起床来排队呢。”“老爷爷的家人为什么不来排排队呢?说明老爷爷还是能够排队的。”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让学生逐步学会换位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理性。

对话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平等对话当中,不同学生的观点可以得到充分地交流与碰撞。这非常充分的思辨契机,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能够真正进入思辨的状态,那么他们就能够在充分表达观点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

(二)活动:在思考中思辨

活动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基石。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活动是形成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学生真正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形成,一定是建基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活动的。其中,角色扮演活动是一项重要的“两难”体验活动。在角色扮演体验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来思考。比如,教学部编版四上《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在引导学生认识“白色污染”时,我们让学生扮演“塑料袋”,让“塑料袋”从正反两面即积极作用和弊病弊端等方面来现身说法。一方扮演“塑料袋”的学生认为,我们塑料袋的用途可大了,你们学生用的笔、铅笔盒、尺子等,都离不开塑料,你们人类用的脸盆、花盆也是我们塑料做的;另一组扮演“塑料袋”的学生则认为,我们塑料袋不容易分解,被你们人类乱丢乱弃乱抛之后,我们塑料袋就到处飞翔,给人类曾经的美好家园造成了白色污染,人类的美好家园不再美丽了。通过这样的正反两面的自述,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塑料袋的发现真正既是最伟大的发明,又是最糟糕的发明。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认识了塑料的作用、功能,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塑料的危害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等。

活动是当下学生生成知识的重要途径,其中一个基本的逻辑就在于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生成经验,而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验是学生建构先知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运用道德“两难”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充分思考,通过思考就可以让学生从经验走向智慧,这可以夯实道德与法治知识形成的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三)选择:在体验中思辨

灌输说教容易,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一种规训,基于道德“两难”视角,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选择力的培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肤浅学习样态。为此教师可以创设富有张力、富有冲突性的“两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体验,并进行自主的选择。通过这种选择,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世界、未来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冲突的技能。如,教学部编版三下《我很诚实》,我们就创设了多样化的情境,两个同样考试考得不好的学生,一名学生回家老老实实地告诉爸爸妈妈,结果遭到了爸爸妈妈的呵斥;另一名学生回家没有告诉爸爸妈妈真实的分数,而是告诉了一个假分数,反而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赞。这种看似“老实人吃亏”的情境,极容易颠覆学生的认知。但我在教学中并没有逃避,而是选择引导学生直面情境,让学生彼此之间展开积极的研讨。当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切入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最近发展区,就能有效地化解学生的认知障碍,破解学生的认知困惑。通过价值引导,学生都能认识到说假话的局限性,都能进行正确的选择。这种道德与法治学习体验,学生都能进行正确的道德与法治学习选择,这种选择,不仅之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而且之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道德选择,能让学生走出认知矛盾、困惑,能让学生不再犹豫、焦虑等。

选择的实质是判断,判断的关键在于有判断的依据。相对于其他的学习过程而言,选择所对应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体验特征。大量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是最容易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时候学生的体验感特别强,而强烈的体验,可以支撑起充分的思辨,这个时候道德“两难”问题的价值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总体而言,道德“两难”不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问题。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价值,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善于引导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分析,从而化解学生的认知障碍、困惑。道德“两难”,有助于深化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辨识力,形成学生科学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作为教师,要在道德“两难”教学活动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要将其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参考文献:

[1]黄慧玲.如何在道德两难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J].小学教学参考, 2021(11)21.

[2]周继章.让学生在道德两难抉择中得到升华[J].基础教育论坛,2015(10)30 .

[3]崔梅.基于道德两难情境的德育策略[J].教师博览,2021(2)25.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两难道德与法治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两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两难的选择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煤价上下两难四季度或维持窄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