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微评
2022-12-27
教育要有“慢一慢”的见识与功夫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谢学宁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双减”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就。但教育改革仍面临不少未解难题,在现实中,仍然不乏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提前抢跑的现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线上教学期间,家长和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一些“一对一”辅导、高中考秘籍班、培优冲刺班等仍以隐秘的形式存在,笔者身边,甚至有个别初中学生提前学完了高中课程。尽管家长和学生们有各种主客观原因,但透支今天的健康与精力,如何培养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从而换来明天的幸福和谐?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万物都有季节轮回不能背离,真正的农夫,总是根据农时和庄稼特点,来把握其播种、施肥、除草、松土等节奏,不急不躁,从从容容,春华秋实,静待丰收。这就是农业。如果农夫以“快出庄稼”的心态对待秧苗,非要用人工的方式让庄稼“实现跨越式发展”,那叫“揠苗助长”,自然事与愿违,颗粒无收。
农业技术攻关更是如此,来不得半点敷衍和膨胀,而且即便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也有可能经过了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之后,袁隆平十多年的杂交稻种研究之路上,各种打击、嘲讽以及劝退的声音纷至沓来。但袁隆平展示出了极大的耐心,因为他深知越是大的攻关越需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信心。
这种坐冷板凳的精神显得特别难能可贵。无论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的发育发展,我们都自带一种与时间赛跑的所谓紧迫感。也许在其他领域,“跑步前进”是必要并可能的,但是教书育人在很多时候需要的往往不是“闪电般”的速度,而是“慢一慢”的见识与功夫。好教师的能力提升要慢修炼,要有成长自觉,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笨功夫;好教师的课堂要有慢的智慧,放慢脚步,等一等学生;好教师的育人方式要有慢的艺术,从细节上引导学生;好教师的成长要有来自学校的慢滋养。
学生的成长不能操之过急。每个学生的成长节奏是不一样的,会绽放出怎样的芳华和精彩也是不一样的。以阅读为例,让学生爱上阅读是教师们心之所愿与努力所在,然而,不少老师困惑的是,学校的書买了、书单开了、阅读任务也布置了,学生怎么就读不进去呢?也许其中就是少了一点慢的艺术。我们太想让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而忽略了互动和引领。有些被验证效果不错的做法不妨尝试。例如,想给学生推荐书籍,别用太快、太直接的方式,不妨多点“表演”的艺术。教师可以事先把书皮包起来,课间找机会坐在教室里读。哈哈大笑、拍案称绝,这些“小动作”或许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慢的智慧,在很多教育问题的解决上很奏效。
多方努力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吉林絮撰文指出:因追星引发矛盾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追星,疏导青少年理性对待“爱豆”(偶像),规范和引导粉丝文化领域的新现象,发挥正向价值,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从家庭角度来看,孩子处于青春成长发育期,容易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但是又处在叛逆期,不服说教,既敏感又脆弱。作为父母,应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发现有苗头后及时转移其注意力,不能粗暴阻止,爆发争吵和冲突。
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在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中,应重视榜样教育,引导中学生理性追星,在“粉什么、怎么粉”上做足功夫,打造积极阳光、青春向善的优质“爱豆”,为学生提供正向力量和榜样参照,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班主任要根据学生追星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影响学习,一对一进行跟踪辅导。
从社会角度来看,面对法律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尚未完全形成的低龄化粉丝群体,全社会应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引导、规范粉丝行为。一些媒体秉承娱乐至上理念,为博收视、赚流量,刻意打造选秀节目,贩卖明星周边,以青春、梦想等元素吸引粉丝狂热消费。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媒体节目制作、视频平台、经纪公司、广告商等的监管,监督媒体坚守社会责任,防止过度商业化、资本化、娱乐化,对违规行为给予打击,持续整顿娱乐圈的风气。同时,抵制资本对粉丝文化的投机、利用、操纵及不良风气的侵袭。
作为青少年和学生个人,也要尽可能保持清醒的追星态度,端正心态,不要因追星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有“爱豆”很正常,但要学会辨别明星是否徒有其表,值不值得追,让“爱豆”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而不能让追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全部。
(以上信息选自《中国教育报》,并对原文有编辑改动。)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