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时代广电新闻游戏所面临困境及破局策略探究

2022-12-27安勇黄靖勤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案例分析媒体融合

安勇 黄靖勤

摘要:媒介科技变革让传统媒体走上媒体融合的道路,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新闻游戏应运而生,改变了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形式,对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也受到游戏娱乐性、虚拟性等特点的挑战。处理好新闻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传统媒体成功向融媒体转型的关键。广州广播电视台是传统电视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不断实践与创新,在新闻游戏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作品。文章重点研究广州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游戏作品,采用案例分析法解构广州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游戏实践,得出打造一个精良的新闻游戏需满足三点要求:一是促进受众交互感,二是增强沉浸式体验,三是加强受众参与感,同时指出新闻游戏实践过程中面临着新闻严肃性与游戏娱乐性、新闻真实性与游戏虚拟性、新闻时效性与游戏开发周期长的三大冲突;最后针对新闻游戏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即规范新闻游戏议题的合理选择、促进新闻与游戏之间融合创新、建立新闻游戏的复合型人才团队,旨在为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推动传统媒体尽快走上融合转型、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闻游戏;媒体融合;广州广播电视台;案例分析;实践;困境;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3-0025-04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的传播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图文传播为主的报纸媒体、以声音传播为主的广播媒体、以声画传播为主的电视媒体,无法满足受众移动化、碎片化、信息编码简单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各大媒体以媒体融合为核心,不断探索报道和解读新闻的新形式。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数字游戏应运而生,它具有沉浸式传播、交互性叙事、程序修辞等特点[1],以交互叙事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单向传播模式,以沉浸式体验改变传统新闻受众的“旁观者”角色,新闻游戏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共同叙事。

根据保罗·莱文森提出的补偿性媒介理论,新闻游戏拥有沉浸式娱乐体验的优势,能弥补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缺乏吸引力的短板。可见,新闻游戏的诞生,正是传统新闻行业向全媒体转型的尝试与实践,对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进程具有颠覆性意义。

然而,新闻游戏面临着多方面的质疑与挑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严肃性与新闻游戏的虚拟性、娱乐性、受众主导性相冲突,虽然媒体行业已广泛应用新闻游戏,且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新闻游戏讲好新闻故事、传播好新闻信息,仍是媒体亟须解决的问题。

广州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性官方媒体,自2014年实施媒体融合以来,在媒体交互化、新闻游戏化方面不断尝试,建立了工作室进行新闻游戏的设计开发,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闻游戏作品,如《乘风破浪,赛龙夺锦》《创出十年辉煌》等,为传统媒体新闻游戏化的发展进程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样本。本文阐述新闻游戏的概念与发展,通过案例研究法,着重分析广州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游戏实践,剖析新闻游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针对新闻游戏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乌拉圭游戏设计师弗拉斯卡于2003年创办了Newsgaming.com新闻游戏网站,并第一次提出“新闻游戏”这一术语。国际第一部新闻游戏专著《新闻游戏:游戏中的新闻学》认为,新闻游戏本质上是一种程序修辞,在新闻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可以学习并借用电子游戏的仿真和互动优势,以创建互动性模拟游戏的方式再现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通过游戏化的修辞策略打破新闻与大众之间的区隔[2]。

随着传播技术不断变革,新闻游戏在国内的发展如火如荼,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著名学者黄鸣奋认为,新闻游戏是新闻报道与电子游戏相融合,在新闻学的原则之下,保证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游戏的手段进行媒体传播,目的是为受众群体提供一个真实新闻事件的虚拟体验[3]。

新闻游戏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在于新闻与游戏谁占主体位置。“新闻游戏”一词中,“新闻”为修饰语,“游戏”为主语,因此很多人把新闻游戏理解为新闻类型的游戏。但在实践中发现,游戏更多是包装新闻的“外衣”,即把新闻信息包装得更易于为受众所理解。根据受众心理SDT理论,游戏的本质在于满足受众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即能力挑战、自主意识及与外界联结的属性,相较于传统新闻,游戏具有沉浸式传播、参与式互动和多符号有机融合的特点。

新闻游戏的设计出发点是增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感,激发受众阅读新闻信息的兴趣,主动接收信息甚至成为新闻信息的主动传播者,而非單纯满足受众的娱乐化需求。本文对其概念展开讨论,认为新闻游戏的本质是新闻,新闻是新闻游戏的主体,新闻事实是新闻游戏的内容支撑。

传统媒体的新闻游戏实践由来已久。1913年,纽约世界报刊登了填字游戏,被认为是最早的新闻游戏实践,是新闻游戏的雏形。2015年,世界编辑论坛发布报告指出,全球的新闻编辑部出现了九大新闻传播趋势,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新闻游戏[4]。随后,国内外媒体机构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加强对新闻游戏的探索实践,大量新闻游戏作品涌现,如2015年BBC推出名为《叙利亚之旅:选择你的逃亡路线》的新闻游戏,以叙利亚战争为背景,受众可以选择不同的游戏身份,体验作为叙利亚难民逃亡至欧洲的旅程;2016年,华盛顿邮报以美国总统大选为新闻背景,发布新闻游戏《飞扬的小鸟》,吸引年轻人关注政治话题;2016年,人民日报在G20峰会期间推出《G20小精灵GO》,让受众更快速、更轻松地了解杭州与G20峰会。

顺应新闻游戏发展的热潮,广州广播电视台以制作新闻游戏的全流程为依据,成立了“i花城工作室”与“醒视觉工作室”,工作室之间相互配合,完成从选题、策划、设计、开发、上线全流程,打造交互性与沉浸感强、用户参与度高的新闻游戏作品。

(一)促进受众交互感,打破线性传播模式

传统新闻报道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新闻媒体机构掌握着新闻信息的传播权,是信息的传播者,受众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这种线性传播方式导致双方互动性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交互性,也称为互动性。新闻游戏除了包含传统新闻报道中的传播形式要素外,还具有游戏交互性、娱乐性的特性,变线性传播为交互传播,变枯燥乏味的阅读为生动有趣的互动,变文字资讯为图文声画并茂的融合作品。

以广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新闻游戏《闯出十年辉煌》为例,该新闻游戏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后推出,深刻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要求,以“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辉煌”为核心要义,借鉴近期火爆各大社交平台的《羊了个羊》小游戏的游戏玩法,即在层层叠起的图案中,点击图案到下方,在未满五个图案的情况下,将相同图案消除方可通关。该游戏将中国近十年的成就融入“消除同类项”的游戏玩法中,将中国成就图像化,比如将航天成就“藏”在“火箭”图案里,将低碳成就“藏”在“汽车”图案里,将共建“一带一路”“藏”在“骆驼”图案里,这种方式更易于被受众接受,该新闻游戏推出当天,访问量高达12万。进入游戏后,受众将相同的两个图案消除,即可查看相对应的中国成就,如消除了两个“稻草”图案,即出现“中国农业十年成就”的弹窗,以可视化、形象化、互动化的方式向受众传播中国十年辉煌成就的信息。

(二)增强受众沉浸感,构建虚拟化场景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沉浸理论”,他认为当受众全身心沉浸到某项活动时,会自觉过滤掉所有无关的感觉,进入一种情感沉浸的状态[5]。新闻游戏的特点之一是给予受众沉浸式体验,以游戏构建场景的方式融入新闻信息,以沉浸的方式促进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让受众在“内容+形式+社交+场景”的新闻游戏形态中阅读新闻,使受众从新闻的旁观者转变成为新闻的亲身体验者。

以广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新闻游戏《穗雪奇遇记》为例,该游戏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推出,贴合冬奥会主题,为受众构建了滑雪场这一场景,并在滑雪场中融入中国各大城市的地标建筑物,游戏玩法设置成“跑酷积分”,更贴合受众在现实滑雪场景中的视觉感受,增强受众的游戏沉浸感。

进入游戏后,受众化身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虚拟人物形象与游戏构建的冰雪场景融为一体,受众通过点击屏幕控制冰墩墩的位置与动作,跳跃捡到金币则积分,捡到鞭炮和炸弹则扣分,积分达到1000即视为挑战成功,可参与抽奖活动。游戏设计理论认为,所有好游戏都是游戏化的学习工具,无论它们是否被贴上教育类的标签[6]。该游戏注重寓教于乐,受众完成挑战后,还可以通过点击相关按钮了解冬奥会的最新资讯,包括比赛的最新动态、相关评论文章、冬奥小课堂等,丰富的新闻信息与游戏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受众如亲临现场一般,主动接收新闻信息,更深入、深刻、深切地了解冬奥会,爱上冰雪运动。

(三)加强受众参与感,制造正面情绪价值

新闻游戏是一种诉诸情感的传播策略,与受众产生共情是新闻游戏的重要驱动力。新闻游戏的设计初衷在于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吸引受众通过游戏满足信息获取、心里满足、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从而使受众在自己参与游戏之余,还产生将游戏分享到社交圈子的欲望。传播真实客观的新闻事实,引导正确积极的舆论情绪,是对新闻设计师的另一要求,通过游戏机制的设置,包括参与有奖、好友PK、挑战记录排行等机制,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的深刻解读与正面的情绪价值。

以广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端午节系列新闻游戏《万“粽”一心,赛龙战“疫”》与《乘风破浪,赛龙夺锦》为例,2021年,广州广播电视台推出《萬“粽”一心,赛龙战“疫”》游戏,将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习俗、齐心协力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两大主题与游戏结合起来,该游戏设置了好友PK机制,受众可以邀请微信好友一起参与赛龙舟PK。进入游戏后,受众化身为船上赛龙舟的“粽子”,画面中的三颗粽子分别代表端午传统“绿粽子”、抗击疫情“白粽子”、志愿组织“红粽子”,给受众传达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与互帮互助的志愿精神。2022年,广州广播电视台又推出进阶版的端午新闻游戏《乘风破浪,赛龙夺锦》,该版本的游戏机制升级为全网排名、进榜有奖,巧妙利用受众的攀比心理,增强游戏的社交性,吸引受众主动分享与社交圈好友一起PK,进入“积分龙虎榜”,以获得游戏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据统计,单个受众最高参与该游戏的次数超500次,单个受众最高分享次数达27次,访问量更是高达100万。端午系列的两个新闻游戏在游戏机制设置上有所差别,但给受众传递的都是传承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让受众在游戏玩乐的同时,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性、严肃性、时效性,而游戏则是虚拟的、娱乐的、需要时间打磨开发的,当新闻与游戏融合,二者的矛盾会凸显,甚至日益激化。广州广播电视台在设计开发新闻游戏时,一直在努力调和严肃新闻与游戏之间的冲突,试图突破新闻游戏的伦理困境。

(一)新闻严肃性与游戏娱乐性的冲突

著名学者波兹曼提出“娱乐至死”,认为随着娱乐业和非娱乐业的分界线变得模糊,文化的话语性质也将发生改变,除了娱乐业,将不再有其他职业[1]。至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用户规模达6.7亿人,增幅达957%,实际销售收入比2020年增加了178.26亿元,同比增长6.4%[7]。在互联网时代,游戏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集娱乐、社交、信息传递于一体的媒介之一。传统媒体机构在各大平台发布的新闻中,绝大部分是严肃新闻,为贴合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慎重选择严肃新闻选题融入游戏元素,以“娱乐大众”作为出发点,吸引受众持续关注新闻报道,在后真相时代,诉诸情感的内容往往比诉诸理性的内容更能影响民意,与严肃新闻相比,游戏本身自带娱乐属性,新闻游戏无法避免地会削弱新闻的严肃性。

(二)新闻真实性与游戏虚拟性的冲突

虚拟性是游戏的本质属性,游戏通过设置人物、场景、情节等元素,让受众沉浸在虚拟空间中。新闻游戏的核心是程序修辞,即通过建构数据模型对事件编程来进行模拟和还原[1],新闻游戏通过强烈的视听冲击、场景设置及背景音乐,吸引受众从新闻游戏构建的虚拟世界里获取信息,受众沉浸于虚拟游戏时,对真实信息的判断会被强烈的情感刺激所影响。但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向受众传达真实可信的信息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当游戏融入相关的新闻资讯时,受众的关注点更多在于游戏,而非嵌入游戏中的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重要性则被大大削弱,更难以确保新闻真实性不被影响。

(三)新闻时效性与游戏开发周期长的冲突

新闻的五要素中包括了时效性,但新闻游戏的制作周期至少是传统新闻表现形式和其他新兴表现形式的数十倍[8]。设计开发一款精良的新闻游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成本。首先,需要记者获取新闻选题的相关资料,之后与游戏设计师沟通策划整体的游戏框架,继而进行游戏交互页面与规则的设计,最后由技术人员进行开发,这一过程需要生产新闻游戏的多个角色紧密配合,将制作周期缩减到最短。但是,不管新闻游戏的开发时间如何缩减,都无法匹敌传统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新闻游戏注定会削弱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开发周期过长对于注重时效性的新闻信息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害”。

四、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游戏未来发展的建议

技术与人的融合创造出的新型主体,正在成为一个终极的媒介,即“赛博人”[9]。新闻游戏把新闻现实与虚拟场景融合在一起,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化为与新闻游戏共生的“赛博人”,这是未来新媒体传播的趋势之一。如何把“新闻+游戏”这一组合从矛盾的互搏转变为有机的融合,是广州广播电视台推动新闻游戏创新发展的关键。

(一)规范新闻游戏议题的合理选择

从根本上说,游戏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闻报道,辅助媒体机构完成新闻报道,新闻游戏设计师要避免游戏形式大过新闻报道本身的情况,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新闻游戏的选题策划过程中,要求游戏设计师注重新闻议题的选择,衡量哪些新闻选题更适合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呈现,避免盲目的、过度的新闻游戏化。广州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游戏选题,绝大部分是周期性、可预见性、常态化的新闻,如重大会议、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为新闻游戏设计师提供了充足的策划时间,既能规避新闻信息严肃性被削弱,又能弥补新闻游戏开发周期过长的短板。

(二)促进新闻与游戏之间的融合创新

以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是新闻游戏出现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创新,5G网络为4K、8K高清传输提供了网络支持,可穿戴设备如VR、AR、智能手表为传播提供了硬件支持,人工智能、地理定位、跨屏互动等为虚拟场景的搭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实时高清传输、智能接收设备与虚拟化场景相结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新闻现场真实再现成为现实,受众可以抵达虚拟“新闻现场”获得真实性体验。广州广播电视台灵活运用新技术,能有效提升新闻游戏的可玩性,让新闻信息与游戏更好地融合,以弱化虚拟性,提高真实性。

(三)建立新闻游戏的复合型人才团队

2015年,著名传播学学者马克思·福克斯曼发布的研究报告《玩新闻:数字新闻中的娱乐与游戏》指出,传统媒体记者在开发新闻游戏时能匹敌游戏设计师,并致力于在新闻产品的设计开发中融入游戏化元素[10]。传统新闻记者具备五大基本素养,即人格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基本能力素养和专业素养。随着新闻游戏的兴起,对新闻记者的专业要求也随之改变,在选题采编、策划设计、制作开发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新闻从业者的技能体系亟须跟上需求作出快速提升。目前,传统媒体把采编、设计、开发各个职能剥离,新闻游戏的制作缺乏团队性,亟须培养集新闻采编、视觉艺术、开发技术等多方面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记者,打造一支专攻新闻游戏创新实践的人才队伍。

在迈向媒体融合转型的新阶段,新闻游戏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为新闻从业者打开了一扇大门,为新闻传播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一是变线性传播为双向互动,以趣味游戏的方式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让新闻信息的传播覆盖面更广;二是变图文报道为多形式的新闻产品,使新闻信息更生动、易懂、有趣,便于受众了解、体验和思考;三是变被动接收信息为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构建沉浸式场景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叙事关系,进一步突破传统媒体“以我为主”的叙事限制。

同时,新闻游戏给媒体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游戏的娱乐性、虚拟性正在蚕食新闻的严肃性、真实性,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更是会损害新闻时效性。但是,新闻也提供娱乐功能,游戏也有严肃的游戏;新闻难以做到绝对真实,游戏是虚拟但并非虚假。新闻游戏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在享受新闻游戏带来的好处时,媒体需要做到扬长避短,寻找新闻与游戏更好的“相处模式”,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瑞欣.当新闻“邂逅”游戏:新闻游戏的概念、演变与伦理思考[J].北方传媒研究,2018(7):43-45.

[2] 伊恩·博格斯特.新闻游戏:游戏中的新闻学[M].美国:麻省理工出版社,2010:5-12.

[3] 黄鸣奋.数字化语境中的新闻游戏[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4-100.

[4] 武晓立.当新闻遇上游戏:浅谈新闻游戏的现状和发展侧露[J].新闻研究导刊,2016(21):55-56.

[5] 刘丹凌,黄秋彤.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游戏的生成逻辑[J].现代传播,2017(9):75-79.

[6] 陈京炜.游戏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82.

[7] 舒雪清. 2022中国游戏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EB/OL].智研咨询,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745103965216708796&wfr=spider&for=pc,2022-09-27.

[8] 王雨凌.融合创新:新闻游戲颇具路径探析[J].采写编,2021(11):4-6.

[9] 沈峥嵘,王瑜婷.新闻游戏,沉浸式交互中构建国际传播新路径[J].传媒观察,2020(11):81-86.

[10] 娜日莎,成文胜.沉浸视角下的《人民日报》新闻游戏探析[J].新闻e家,2011(6):35-38.

作者简介 安勇,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媒介管理。 黄靖勤,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案例分析媒体融合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