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教学模式在肿瘤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2022-12-27郭明凤
蒋 超 郭明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江苏淮安 223300
临床诊疗思维[1]的培养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临床见习是[2]医学生首次走出校园、以“医生”的身份参与疾病诊疗的第一次实践活动,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必定给医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但目前[3]医学生由于自身就业、考研的压力分散了见习生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加之[4]肿瘤科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对疾病大多数都“讳莫如深”,使传统“被动填鸭式”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实际临床需求,也不利于见习生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雨课堂[5-6]是清华大学开发的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新型智能化线上线下教学工具,通过相关软件将各种教学资料与学员共享,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习周期的全面互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帮助,已在多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分析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肿瘤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为肿瘤学的教学新模式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临床见习的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为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每个学生均经过相同学时的临床见习。按照入科见习时间先后顺利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接受雨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的作为实验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见习生作为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3人。两组见习生在性别、年龄、入科前理论考试成绩等项目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衡性一致,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见习前基本资料情况比较(n=66例,
1.2 教学模式
(1)实验组按照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总体上采用“先学后教,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思路。以胰腺癌为例,具体流程如下:①在见习生入科前一周让班长组织学生熟练掌握雨课堂软件的下载使用,同时将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式等相关知识要点以PPT的形式发送至在线课堂让学生进行预先学习,同时附着一些网上关于胰腺癌的小动画、微型纪录片和腹部查体流程等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流行科普视频,并将学生进行自由搭配分组,每组5人左右,在课件的结尾布置相关的问题及任务以便于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②入科见习开始,带教老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胰腺癌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通过雨课堂程序采用随机点名、我问你答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这时学生可以随时使用在线“不懂”和“弹幕”键进行提问、讨论,老师在问题互动结束后进行释疑、点评,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老师主要起到激发氛围、掌握节奏、引导方向的作用。然后带领学生至病人床边,由一个见习生代表小组进行病史采集、查体等相关临床实践,其余成员以“观摩、挑刺”的态度进行学习。回到课堂后大家可以再次使用在线“不懂”和“弹幕”功能进行讨论,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反馈”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③在胰腺癌疾病的学习下课时,进行随堂小测试,老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快速分析出每个学生的成绩分布,甚至具体每道题的得分情况,最后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针对性讲解,这样可以实现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指导,也为下一次的教学计划调整提供依据。所有见习生结束出科前安排相应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
(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讲解—学生理解”大课教学方法,学生入科见习时主要通过课堂PPT的形式学习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标准以及相关治疗等方面知识。课堂上带教老师重点阐述自己理解的临床要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示范技能操作,课后布置相关复习题让学生自习。所有学生见习结束出科前同实验组学生一样安排相应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
1.3 教学评价
(1)教学效果客观评价[7]:所有学生见习结束时均进行相关临床理论知识考核(临床理论知识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两个部分,每项分别为100分,均以闭卷的形式开展)和操作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分析两组学生的成绩。(2)教学效果主观评价[7-8]: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为双盲无记名),主要包括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诊疗思维、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医患沟通、增强自主学习、增进团队互助以及教学满意度等七项内容,应用5分制likert表量化每项分值:1—很差,2—较差,3—一般,4—较好,5—很好,得分越高表明学习情况越好。问卷的发放率及回收率为100%,为有效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使用c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见习教学效果出科考试成绩分析
实验组见习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案例分析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见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n=66例,分)
2.2 两组见习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见习生在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诊疗思维、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医患沟通、增强自主学习、增进团队互助方面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见习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n=66例,分)
3 讨论
临床医学[1-3]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不仅需要学生长周期的理论学习,打下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也需要学以致用的临床实践。而临床见习[2]就是拓宽视野、学有所用、连接理论基础与实际工作的首次“诊疗”,对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甚至对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3]大部分医学教学单位仍然使用“先生灌输式”培养模式,即老师大课集中“照本宣科”、示范操作等传统培养方法,这种“被动式”培养模式往往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临床实际,降低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近两年[9]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在线教学已逐渐成为线下教学的重要补充,广泛应用于从中小学到大学的各类学科[10]。雨课堂[5-6]是系列程序软件开发使用以来,在多个临床学科中取得了较为成熟并卓为有效的教学成果。
手机[10-11]已成为大多数人工作、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雨课堂在线教学模式借助手机微信平台,这样不仅符合时代潮流,还迎合了年轻医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雨课堂将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赋予了全新的体验,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使用在线“不懂”和“弹幕”键进行提问、讨论,让他们产生一种“我是主人翁”的感觉,快速融入学习氛围之中,对见习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大大提升。本研究中在提升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105,P=0.016)也得出了这一结论。本研究教学效果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见习生在培养诊疗思维(4.42分vs3.73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4.42分vs3.82分)、缓解学习心理压力(4.15分vs3.58分)方面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主要可能与雨课堂教学兼顾了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特点相关,提前将学习课件发送至在线课堂,并匹配通俗易懂的知识点视频,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诊疗思维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见习生只需要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课,没有任何的课前自我思考,失去了带着问题去探讨的机会,对知识理解只是浮于表面,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且在线视频、课件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可以有效缓解学习压力。临床医学最终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是让学生走向临床,在以雨课堂为基础的线上教学同时结合线下临床教学过程中预先分组,大家一起学习、补充、讨论,可以更大程度地集思广益;其次让一个见习生代表进行病史采集、查体等相关技能操作,其余见习生以“观摩、挑刺”的态度进行学习,在别人问诊、查体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该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医患沟通以及增进团队互助,从而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这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医学生的培养特点,因此,实验组学生在医患沟通(4.30分vs3.73分)以及增进团队互助(4.27分vs3.55分)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雨课堂不仅可以实现幻灯同步共享、课堂互动、练习测试等功能,还可以快速地完成数据采集分析,老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清晰知道每个学生的成绩分布、具体每道题的得分等情况,最后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查漏补缺、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讲解,实现对每个学生的精准化指导,因此实验组见习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考核(96分vs92分)、案例分析考核(89分vs85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1分vs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方面认可度也明显优于传统对照组(P<0.05),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雨课堂教学方法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在肿瘤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雨课堂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提升了学习兴趣,有利于临床见习生的诊疗思维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具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