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12-27郑艳慧
张 爽 王 鹰 郑艳慧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慢性胃溃疡发病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液分泌过多等因素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胃酸分泌不正常,多为熬夜、饮食不节所致[1]。不及时治疗则会引发胃出血、胃穿孔,对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胃黏膜中胃液过量后,会灼烧胃黏膜壁,会损伤胃壁组织。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恶心、体质量减轻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表现为心窝包块,持续便血[2]。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不规律,导致发病人群向年轻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实施护理干预方案强化临床疗效。本文对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分组研究,用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比结果证明针对性护理方案的价值更高,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实现不良反应的有效降低,详细护理分析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电脑分组各42例。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为22∶20;平均年龄(48.02±2.60)岁;平均病程(4.32±1.00)年;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为23∶19;平均年龄(47.95±3.00)岁;平均病程(4.35±0.89)年;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可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经胃镜下取病理确诊慢性胃溃疡、患者知情下签署研究同意书、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资料完整、可以自主积极的配合、无精神类疾病可以正常进行交流。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妇女、长期使用刺激胃黏膜药物、恶性肿瘤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注意饮食禁忌,密切留意患者病情方面的变化,还要注重环境护理,尽量为患者提供相对优质的治疗环境。
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针对性心理护理。慢性胃溃疡病程较长,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调节心理,保持乐观情绪,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家属对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在患者治疗全程,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培养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用药,纠正不良用药习惯,保持乐观心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②针对性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疗效、不良反应等基本情况。指导家属监督患者按时用药,对于患者其他用药要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评估其他用药是否会影响临床疗效。③针对性饮食护理。不够规律性的作息以及不够科学化合理的饮食习惯均会促使胃溃疡的发生,所以,护理人员务必做好患者饮食方面的指导工作,嘱咐他们养成科学、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不能暴饮或暴食,饮食方面要坚持清淡为宜、容易消化为宜,多进食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类的健康食物,禁烟酒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基于此,针对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等情况,制定科学食谱。指导患者在进食时注意,避免摄入会刺激胃黏膜的食物,注意细嚼慢咽,控制进食时间,坚持少食多餐。④针对性健康教育。定期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对患者和家属讲解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配合的认知,更好的控制病情,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及时为患者解答疑问,避免使用晦涩语言来解释,影响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⑤针对性运动护理。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安排患者适量运动,针对患者的爱好和体质情况,制订运动方案,循序渐进锻炼,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标准,避免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指导患者选择散步、太极拳、爬楼梯等运动方式,以此改善患者的运动状态,提高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⑥针对性疼痛护理。在患者发生腹痛表现的时候,应该先观察患者的疼痛性质以及规律相关情况,经按摩的形式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缓解患者机体的疼痛,如果患者疼痛十分严重,且无法实现缓解的时候,再运用镇痛类的药物进行干预。针对存在严重性溃疡表现的患者需绝对性的卧床休息,不能做任何剧烈性的运动或活动,在患者症状得到稳定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的做一些运动。⑦针对性卫生指导。以慢性胃溃疡具体发病原因分析,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其幽门螺杆菌会经日常接触实现传播,务必要将卫生方面的护理工作做好。关于卫生的指导,需护理人员告诉给患者们讲究自身卫生以及饮食卫生,注意进口食物务必干净与卫生,所使用的碗筷也要仔细的清洁以及消毒。经常洗澡搞好个人卫生,勤换自身衣物,尽量不去有相关污染源的一些地方,可以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1.3 观察指标 根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项目有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活动经历,每项评分0~10分,以得分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高[4]。根据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评分分值从0~100分来表示,以得分高表示焦虑、抑郁状态严重,心理状态不佳[5]。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包括复发、出血、幽门梗阻、穿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计量资料(生活质量(SF-36)评分、SAS、SDS评分)用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产生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SF-36评分(分,)
表1 分析两组SF-36评分(分,)
2.2 分析两组SAS、SDS评分 护理后,对照组SAS(67.89±6.55)分、SDS评分(61.98±6.95)分高于观察组(58.12±5.18)分、(53.11±4.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SAS、SDS评分(分,)
表2 分析两组SAS、SDS评分(分,)
2.3 分析两组不良反应产生 护理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42)低于对照组的23.80%(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分析分析两组不良反应产生[n(%)]
3 讨 论
慢性胃溃疡临床发病率较高,临床各项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长期不能有效治疗,还会进展成胃穿孔、胃出血等病症,严重时还会进展为胃癌[6]。慢性胃溃疡病程长,仅药物治疗短期很难见效,长期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其饮食、生活等习惯[7]。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病情制订护理方案,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坚持康复信念,继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此提供护理质量,确保临床治疗效果[8]。慢性胃溃疡会发生出血现象,因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性情绪[9]。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针对性护理方案的使用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与常规护理结果比较,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佳[10]。这是因为常规护理更重视对医嘱的完成,仅实施用药指导、饮食引导等常规护理工作,并没有准确解答患者的疑问,也不能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11]。临床的胃穿孔、胃出血等情况,会误导患者疾病过于严重,产生不良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12]。有研究证明,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会促进疾病的康复,不良情绪则会对疾病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疾病恶化加快,出现恶性循环[13]。本次研究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躯体疼痛、心理功能、健康状况、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护理方案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病情[14]。通过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应用,可以在根源上控制患者病情,避免患者病情复发,改善临床各项症状,帮助消退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15]。同时为患者实施运动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对抗疾病的抵抗力。另外,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总体上,彰显了针对性护理方案实施的效果与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方案用于慢性胃溃疡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坚定康复的信念,可以积极主动配合完成临床治疗,维持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此提升护理质量,确保临床治疗效果。通过研究结果论证了针对性护理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