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2-12-27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夏庄镇人民政府王啸婷

区域治理 2022年30期
关键词:乡镇政府农村基层现代化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夏庄镇人民政府 王啸婷

一、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一)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和内涵

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决定了未来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于农村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实际指要建立乡镇政府与农村基层之间的良好合作和互动关系。

目前,乡镇政府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社会治理能力、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也不断提升。但是,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和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之间是不均衡的,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稍有欠缺,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保障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要实现乡镇政府的现代化能力与农村基层自治力量之间合作治理能力的均衡发展。在这样的均衡环境之下,农村就会积极主动与乡镇政府进行合作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建设。然而如果仅有乡镇政府的能力获得提升,实际不利于农村与乡镇政府的合作,这样也更会直接影响乡镇政府与农村合作的效益。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推进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改进乡镇政府的治理机制,利用“四议两公开”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各类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在乡镇政府与农村基层之间建立制度化的稳定互动关系。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原始的“统治”到传统的“管理”,再由传统的“管理”到目前的“治理”,实际上是世界各国先进治国理念的普遍趋势。因此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民主更加凸显,国家方面的能力行使需要更多依赖于社会的合作和协商。在具体能力体现方面,包含了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元素与内容,所以如何提升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一般而言,国家治理能力就是国家利用相关制度优势,来提升社会各方面事务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包含一些基础民生、突发事件,还有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那么从治理的本义出发,理解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就更加倾向于农村自身的发展,在国家与社会制度的引导下,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针对性管理方案,对农村当中相关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等进行管理与建设,以提升农村地区发展水平,促进社会整体现代化治理水平提升。

(二)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点及其功能

对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特点和功能表现,指向体现现代化的治理方法和模式,以及要有具体工作实施思路。例如更加重视和体现农村基层自身的管理和治理工作实施。一方面,基层党建工作的现代化转变,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多保障,使得相关治理工作落实更加直接有效。这样的工作方法与以往的乡镇政府工作的落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也较为明显,由原先的管理职能转变为目前的服务职能,这样的职能转变实际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新时代“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需要与时俱进

“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落实,可以有效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基层党组织治理功能和组织力,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四议两公开”制度是管好村级事务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村级事务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实施并接受监督。“四议”即村支委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的应用,对于农村地区的党情、民情,都能够全面了解和分析,面对新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采取“四议两公开”制度进行探讨,提供可行的方案后再展开有效的实践工作,逐步解决相关发展问题。推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这样的制度体系实际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管理、建设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能够实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体现民主、和谐和稳定的农村发展局面。

因此在新时代,面对“四议两公开”这种有效的制度体系,也更需要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农村发展与治理方面的遇到的新问题。一是制度的创新要完全体现,也就是党的领导机制、两委协调机制、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农村村民自治机制,要继续体现融合创新的态势,这样可以为党的基层工作实施与全面领导工作落实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更加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与大局观念,也就是在“四议两公开”制度之下,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实施当中,各环节实际都体现了党组织的有效参与,这样为党对我国整体的发展方向把握、基层建设工作的落实提供了保障。三是在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中,也更体现了民主与自治,这样的内容在新时代农村发展建设中,也更需要全面体现和继续保持,充分尊重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以及村民的自治权利,并以严格的程序保证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这样有利于调动农村党员与群众整体参与自治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健全基层治理体系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认识

党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领导,一直重视在政治中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进而则是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得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可以在党的思想和要求下稳步进行,这样也就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更是在基层全面体现依法办事,并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因此这样的工作程序应用,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和建设的治理新机制。

“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中,精髓体现在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办事进行有机统一,更加高明地表现在将村委组织进行有效联合,包含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村妇委会、村共青团等。这样一来,保障了农村社区当中各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并且也可以有效提升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主动实践。因此,这样一种创新制度的有效构建和应用,能够为农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支持。并且,重点要继续加深对“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的认识和实践,这样才能为具体制度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支撑。

(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基层的实践总结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民大量频繁流动,对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要在实践当中加大创新力度。把功夫下在“四议两公开”实施之前,建立“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听民声、察民意,打好动议的民意基础。创新议事方式,针对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人员难召集、会议难召开的情况,可以考虑通过微信、钉钉会议等即时通信方式,使外出党员或村民代表也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在这当中,相关实践成果不仅包含对农村建设方面的成果,实际也更是指向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成果,包含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的认知、接受程度,以及实践行动落实情况等。其中对于责任意识、工作反思能力较强的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在了解、分析和带动党建组织建设和实施“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过程当中,能够对这种制度的推行、优化和本地化调整作实际行动,最终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对于一些责任意识不强、不思进取的基层党建人员,实际上很难推进制度的实施。所以对“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基层进行全面实践总结,会对该制度的建设、推广以及效益提供帮助。

(三)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的初步设想

对于“四议两公开”制度的基层建设和完善,要全面有效地体现参与主体、管理制度、工作要求和责任等要素,这样可以规范制度建设和推进制度完善。同时由于制度建设过程当中存在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规范,所以也就要在制度建设当中,积极听取参与主体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为“四议两公开”制度的民主化体现提供相应保障,也更可以为提高农村治理能力提供支持,最终则是可以实现农村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四、构建“四议两公开”制度框架的对策建议

(一)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

如何有效建设“四议两公开”制度,需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一是制度建设的着力点要体现在工作的规范性上,有了规范的工作认知、实施和管理要求,也就可以为顺利建设“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提供基础保障。二是突破口体现在将目前治理工作实际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进行明确和收集,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度和体系方面的针对性建设,为之后的制度效益产生提供支持,也借此实现制度建设方面的有效突破,体现现代化的制度建设和农村治理。

(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完善工作机制,具体需要完善相关农村治理的领导机制,也就是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才能使得“四议两公开”制度有效建设,这当中要重点关注村党组织领导机制的完善,还有相关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也需要进行确定和完善,最终实施具体的优化和调整,使之可以契合“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当中的工作开展规范,这样才能借此实现有效的农村治理。

(三)建立“三位一体”联动机制

“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也就是镇、村、组的三级组织联动,将各自单一的力量进行集中,并且实现互帮互助,在这样的联动机制下,可以集中开展建设工作,包含调研、分析,以及意见商定和策略应用等,规避由于单一组织开展工作遇到的各种困境和阻碍,进而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四议两公开”制度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一是科学定位乡镇政府的职能,以乡镇政府职能促进区域发展。在发达乡镇,现代化城镇建设水平较高,工业与农业共同促进乡镇发展。但欠发达乡镇地区则仍主要以农业为主。因此乡镇职能工作的开展,能够引导农村的发展,并且利用“三农”惠民政策和资金等,在服务民生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产业,逐步提升农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二是建立“一站式”管理与服务平台,对乡镇政府职能进行有效转变。乡镇政府直接面对农村基层,那么为了实现乡镇政府职能在基层的落实,需要有力整合行政资源,建立灵活、可靠、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平台,推进乡镇政府的服务角色转变,提供为民服务“一站式”办理的综合窗口,将各项事务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可以建立与农村地区的联动,实现乡镇政府方面的科学引导和带动,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农村地区相关建设与发展活动实施,也更是可以借助这样的有效途径来获得相关支持和帮助,实现双赢。

(四)完善基层监督制度

监督权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实施中很有必要,也属于民主自治的基本权利,实际上在“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当中,“两公开”所表现的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也就是监督权实施的关键所在。那么在建设“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也就非常重要。民众要根据法律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对治理工作的展开过程、结果,以及治理目标的完成与否,实施相应的监督,并提出意见,帮助改进治理思路。

五、结论

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实施中,“四议两公开”制度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实际上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再根据这一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建设,联系具体农村治理工作现状和治理成果现状,合理优化并调整相关制度体系内容,使之更加契合当地的需求,这样也就可以更好地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猜你喜欢

乡镇政府农村基层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敷衍了事”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及路径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