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对策分析

2022-12-27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景一峰

区域治理 2022年30期
关键词:水源地饮用饮用水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 景一峰

近年来,关于水资源利用短缺的现象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饮用水源的质量问题,世界各国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严苛的发展准则。但我国作为当前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的污染短缺现象十分严重,显然展开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当务之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也关系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关乎我国民生发展的头等大事,对此必须要引起我国水资源管理部门以及水资源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现状

我国当前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污水排放总量巨大,再加之我国目前城乡地区在污水处理上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所面临的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经过我国城市区域的水资源,有百分之九十的水体都已受到污染,百分之六十的城市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百分之十五的城市区域内存在严重缺水。如果按照此背景继续发展下去,那么饮用水源地根本满足不了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求。由此可见,水环境的污染现象不仅加剧了饮用水源地的饮水危机,同时由于水资源污染现象所引发的传染病现象更是触目惊心。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

据了解,我国当前在水资源上的人均占有量约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同时我国各城市区域日缺水量高达1600万立方米。除此之外,如果是在极度缺乏水资源的城市区域当中,每天只有在一定的高峰段才能够保障供水率,且供水率仅在70%左右。基于此背景,大部分的城市都需要向世界银行贷款,以解决松花江流域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发展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现如今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在信息化时代下,我国目前的城乡地域当中,由于工业、农业、畜牧业迅速发展,导致当前对水资源的用量直线上升,现如今对地下水的开采规模以及开采强度都在不断增大。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我国当前在地下水的开采上导致地下水中心水位下降的现象十分频繁,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总面积更是急速扩大。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不仅导致了地面沉降和裂缝现象严重,以致引发地面坍塌,而且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部分的地表水开始入渗增强,水资源被大量污染。

(三)自来水浪费严重

众所周知,我国北方城市冬季天气上十分寒冷,由于城市供水设施的老旧造成供水基础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城市供水当中,能够直接被引用的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不超过10%,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都用于城市工业、消防以及居民生活。不仅如此,由于城市区域内部自来水厂对水质有统一要求,必须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水资源,这不仅加强了自来水厂对水资源的处理成本,而且对于一些没有达到处理标准的水资源也是一种浪费。由此可见,在水资源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有关饮用水源的处理难度将会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降低水资源处理成本,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实现分质供水已势在必行。

二、饮用水源地污染物质成因分析

关于水资源污染物质的来源,主要可分为点源以及非点源两大类别,其中关于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非点源污染。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主要是放在工业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治理上,但是对于非典燃性污染现象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支配的污染特点,所以对此类污染源监测控制十分困难。

(一)暴雨径流的地表侵蚀

众所周知,区域内部的暴雨径流现象是造成地表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土资源中的颗粒以及农业化学物质对外迁徙的主要物质载体。这也是由于在暴雨径流的现象中,如果区域内部的降雨强度超过该地区的土壤渗透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因此也可以说,影响区域内部坡面径流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当地的降雨强度以及植被覆盖等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是当前世界上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总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Km2,也就是说在我国广阔的疆土当中,将会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遭受到水土流失的迫害。

(二)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在我国现代农业急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在农产品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上愈来愈高,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已经超出标准范围的状况下,加大对农业化学制品整体用量的使用已经成为当前土地资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众所周知,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以水资源为基本,任何一个城市的水源地上游通常都是该地区最为重要的农业耕作区域。但随着农用化学制品用量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也会逐渐增高,尤其是当前在我国农业发展的粗放管理制度下,更加会导致农业化学制品的利用率上涨,从而造成区域内部的湖泊水资源富营养化。

(三)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由于我国部分区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些城乡区域缺乏基础的排水设施,很多乡镇居民都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中或地面上。污水会随着地表径流的渗透进入到水资源当中,产生的有害污染现象十分严重。除此之外,乡镇中的大部分生产生活都有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现象,例如,如果水资源的氮浓度过高,可能与乡镇地区的家禽粪便污染有关;如果水资源的磷浓度过高,则是由于乡镇居民在生活用水中对洗涤剂超量使用所引起的。

(四)船舶排污带来的污染

除上文中所提到的对饮用水源的水质影响之外,有关城乡地区的产业污染也将对饮用水水源的整体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对COD的排放总量约为几百吨,而其中关于城乡地区的工农业排放量占据总排放量的百分之三十。但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河道作为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不可避免地会利用船舶进行工农业传输。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船舶上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水一般都会直接涌入到河流中,或者是由于船舶的废油排放现象,都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

(五)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排放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占据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整体比重也越来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企业由于在企业规模上发展较小,所以在技术水平以及工业环保措施上处理不到位的现象更加频繁。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有关企业在生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上的创设更是微乎其微,再加上中小型企业在生产设备上的简陋,必将会造成工业资源浪费、污染物大量排放的主要现象。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范围逐渐扩大,所以工业的污染类型也十分复杂,这进一步增大了水环境的治理难度。

(六)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

在现代文明迅速发展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着文化创造的旗帜,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制造出成百上千的有害物质。同时,这些有害物质在经过处理加工后,最终都会通过多项扩散途径进入到全球的地表水环境当中。这也是由于当前此类有机污染物发展种类十分多样化,且对水资源的毒性较大,难以被自然降解,因此引起了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对松花江流域的26个取样点进行了水质监测,罹患有机污染物152种,且这些有机污染物随时可能导致人类癌症。例如,硝酸盐是当前饮用水源地中最容易检测出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如果幼儿摄入大量的硝酸盐,可直接导致幼儿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

三、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对策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研究

由上文可知,长期以来,我国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都将重点放在点源污染的治理上,但却对饮用水源地的非点源污染现象却缺乏足够的认知。基于此,当前我国在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保护上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治理观念,加强针对饮用水源地的非点源污染现象研究。并针对当前地表饮用水的污染源进行调查,最终选用可行性较高且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建立一个适合我国饮用水质量保护较高的计算模型。因此在实际的水源地保护措施上,必须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治理原则,遵循现代生态自然发展规律,保障我国饮用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另外,坚持对饮用水源地的全面规划原则,采用综合要素治理的主要方针,实现对饮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尽可能地满足我国城乡地区的水利发展,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在对我国饮用水源地进行水体质量保护的过程中,必须要健全当前针对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强有力的执法监督系统,真正做到我国饮用水源地在保护上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例如,在针对饮用水源地的管理体系当中,要克服传统管理体系上的分头管理现象,处理好我国在饮用水源地上的统一监督协同管理。除此之外,在我国当前技术创新能力还难以实现对饮用水源地的全面控制背景下,必须要针对当前城乡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安全用水,制定严格的监督体系,以保障我国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充分发挥高科技技术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下,对于饮用水源地的水体质量保护,首先必须要利用全新的创新技术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全新的生态农林体系。例如,充分利用湿地等,处理当前在水资源中的氮物质以及磷物质,保障乡镇居民饮用水安全。其次,充分利用绿色肥料代替传统化肥实时监测土地资源的最大施肥量,提高绿色化肥的利用率。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高效率、低残留的农业用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区域内部水资源的涵养,防止水土流失现象发生。最后,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针对农业中的污染物迁徙要素,建立起对应的农业环境管理系统。并利用区域内部的水资源进行精准控制,实现对优质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去除饮用水源地当中的有机污染物。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当前的饮用水源地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实现对水体质量的自动监测,并针对检测后的水体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引入水源地水体质量控制上的全新技术水平。

(四)加强第三产业的创新管理力度

众所周知,我国有关部门当前为了实现部分区域内部的脱贫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扶贫政策,力求帮扶水源地居民脱离传统的耕种行为,实现当地居民对于非生产生活用水的节制使用,进而减轻在饮用水源地上的水体保护工作难度。因此在实际的引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当中,可通过水源地保护措施实现我国城市区域内部的精准扶贫,通过手拉手、肩并肩的发展方式,实现从落实到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并利用当地的生态自然资源成为主要的产业助力条件。除此之外,在开发第三产业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产业的合理规划,严格把控区域内部的旅游发展强度。限制节假日的旅游人流量,并将旅游副业中所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加强对当地居民在水资源保护上的文化宣传教育。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所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在我国区域内部加强控制水源工程的积极建设,提升饮用水资源的调试能力,提高各区域饮用水质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放宽城市对非饮用水的水体质量要求,降低水资源的治理成本,逐步实现在城市区域内部的分质供水。这也是由于,我国当前部分城市区域内部供水基础设施陈旧,经常会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而排水设施的陈旧又令大量的污水资源在没有经过处理的状况下直接排放到了地表,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必须要加强在我国城市区域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水源地的水体质量提升问题。

(六)加大饮用水源地的宣传力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整体综合素养水平直线上升,尤其是在现代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指引下,实现饮用水源地的水体质量保护工作,显然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但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人都对水资源的保护宣传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对水源地保护宣传的真正目的。进而出现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严重迫害水资源等主要现象。因此在新时代下,必须要积极开展针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宣传,构建绿色、和谐发展的全新生态环境。

例如,在针对生态治理上的水源保护地措施当中,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呼吁区域内部的居民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主要目标,以实现村庄绿化发展为重点,以增强农村绿化量为基础,进而建立以点、线、面相结合作用下的完整绿地系统。另外在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措施,进行饮用水源地的水体保护当中,可充分呼吁当地居民发展集约化农业,通过全新的技术工艺使用优良品种以及灌溉技术等措施,实现在农业上的水资源节约。进而提高农业在单位面积上的总产量,促进更多的土地资源实现退耕还林,增强我国在生态建设区域的植被覆盖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资源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源泉,更是世界万物存在所必备的元素之一。我国当前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重点规划,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现象,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时刻保持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人类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在对水资源进行环保治理的同时,也要积极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水污染的治理,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加强对水源污染的监测预警,坚决防范水体污染现象。

猜你喜欢

水源地饮用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饮用生鲜奶存安全隐患
饮用“阴阳水”需谨慎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